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扼腕 (搤腕) 拼音è wàn
  • 亦作“ 搤捥 ”。 握住手腕。表示激动、振奋、悲愤、惋惜等的动作。战国策·魏策一:“是故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説人主。”史记·孝武本纪:“ 大 见数月,佩六印,贵振天下,而海上 燕 齐 之閒,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僊矣。”汉书·郊祀志上作“搤掔”。 宋 苏轼 《私试策问》之一:“士大夫相与搤腕而游谈者,以为天子一日诛宦官而解党錮,则天下犹可以无事。” 章炳麟 《记印度西婆耆王记念会事》:“其搤腕咋齿,辞气慷慨,诚 印度 有心之士哉!”
國語辭典 扼腕 拼音è wàn
  • 用手握腕,以表示内心的情绪:(1)失意的样子。《醉醒石》第一四回:「故寒窗扼腕,静舍悲歌,便做出三上书,几叩门根柢。」(2)愤怒的样子。《战国策。燕策三》:「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旧唐书。卷一八七。忠义列传上。王义方》:「奸臣肆虐,足使忠臣抗愤,义士扼腕。」(3)表示得意、振奋。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唐。白行简《李娃传》:「扼腕顿颡而登,乃歌『白马』之词。」(4)表示同情与惋惜。《萤窗异草。秦吉了》:「不意妾半途折翼,致姊竟遭烁金,负屈重泉,良堪扼腕。」《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人家知道他于这个小儿子钟爱特甚,见了面都著实代为扼腕。」也作「扼腕」。
國語辭典 扼腕 拼音è wàn
  • 失意、忿恨的样子。《战国策。魏策一》:「是故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