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南北朝
裴聿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东闻喜人字外兴
以操尚贞立,为孝文帝所知,自著作佐郎出为北中府长史
帝以其清贫,欲以干禄优待之,乃以温县
卒于平秦郡太守
僧宝志南朝宋 418 — 514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不测之人也。
宋元嘉中
金陵人朱氏妇于上巳日
闻儿啼鹰巢中。
梯树得之。
养以为子。
方面莹彻如镜。
手足皆鸟爪。
七岁去。
钟山大沙门僧俭。
为童子。
长而落发。
脩习禅观。
坐必阅旬浃。
久之。
忽无定居。
多来往皖山剑领之下。
发而徒跣。
著锦袍。
饮啖同流俗。
恒以剪刀。
及镜缣帛等。
负之柱杖而。
趋经聚落。
儿童哗逐之。
或微索酒。
或累日不食。
尝从食鲙者。
求鲙。
食者与而心非之。
即吐水中皆成生鱼游去。
时时题诗。
初不可解。
后皆有验。
建元间。
异迹甚著。
丞相高嵩为武帝言之。
以礼自皖山
迎至都下
馆于陈征虏家。
辄自剺其面。
出十二首。
观世音相。
慈严妙丽。
倾都观叹。
后帝忿其惑众。
收付建康狱。
而游行市里。
不少变。
然在狱中者自若也。
一夕使吏取门外所食物。
且则文惠太子竟陵王以金钵盛饭。
满两舆送供。
建康吕文显以事启帝。
诏迎至禁中。
俄有诏屏除后宫。
为家人𡩷。
吏亦以例出公。
已而犹见公于景阳山上。
比丘七辈行道。
帝怒使推验失所在。
吏曰。
公出久矣。
今在省中。
吏就视之。
则身如涂墨者。
闻而大惊。
陈显达江州殷齐之以大司马从行。
往辞公公。
引纸画鸦授之。
曰缓急可用也。
显达叛。
齐之遁去。
显达遣骑追之。
将及。
齐之窘甚。
时晚景嚑黑。
树林阴翳。
无所见群鸦噪其上。
因念公前日所授画。
意即匿其处以免。
鄱阳忠烈王饭公于私弟。
去则置荆枝于门上。
俄诏王领荆州
卫尉胡谐病。
以书邀屈。
语尤切。
公题其书尾曰。
明屈翌日果尸出。
僧法正欲以衣施而求之龙光罽宾两寺。
皆无有。
曰夜宿此黎明去矣。
厉侯伯。
公所厚善者。
又求之其家。
侯伯曰。
公昨就吾家行道倦。
今卧未兴。
求者视之。
笑而起。
公在花林园。
忽重著三布帽。
然亦不知何自得也。
俄而武帝崩。
文慧太子豫章文献王相继薨。
而齐亦自此季矣。
灵味寺沙门宝亮
欲施公衲帔。
未及有言。
公辄自来持帔去。
仲熊尝问己仕所至。
直解杖头左索。
掷予之。
仲熊后。
果至尚书左丞
永明中
馆东宫后堂。
旦暮每出入诸门无他。
末年忽褰衣疾走。
以避云。
门有血污人。
西昌郁林先令。
载尸寄故阉人徐龙驹家。
其犊车所过颈血涂。
户限皆满。
建武中
明帝诸生高士。
江泌忧之。
南康王子琳访公祸福。
公以香炉举覆其灰曰。
都尽都尽。
后皆如其语。
徐陵儿时。
父𢹂诣公。
公拊之曰。
天上石麒麟也。
屯骑偃谋不轨。
公见之戟手。
诟曰。
若欲斮头穴胸邪。
偃汗下不敢仰视。
梁受禅。
武帝以前朝过于禁锢。
至是诏释之。
尝问曰。
弟子烦惑未除。
何以治之。
答曰十二。
又问。
十二之旨。
曰在书字时节刻满中。
又问。
何时得净心脩习。
曰安乐禁。
又问年祚远近曰。
元嘉元嘉
帝欣然。
以为享祚倍宋文之年。
天监五年冬旱。
雩祭备至。
而雨不降。
志谓左右曰。
吾病不差。
就官乞活。
傥不奏白。
官应得祸。
即上启愿于华光殿。
讲胜鬘经请雨。
帝即命沙门法云讲之。
终夕而雪。
志又以刀横水盂上。
良久雨。
帝初繁刑。
公假以神力。
令见高祖受极苦于地下。
自是省刑。
诏画工张僧繇写公像。
藏禁中僧繇下笔辄不自定。
扣头哀恳。
公笑曰。
毗婆尸佛蚤留心。
直至如今不得妙。
帝偶同公临江。
纵望。
有物溯流而上。
公举杖引之。
随杖至。
盖紫旃檀也。
供奉官俞绍雕公像。
顷刻而成。
神情如生。
帝大悦。
置内庭。
为子孙世世福。
法云寺云光师讲经。
天为雨华。
帝意其證圣。
夜于含光殿。
焚疏请约志云光傅大士四老斋。
翌日。
云光不至。
公尝听法云讲法华。
至假使黑风。
问风果有否。
曰世谛故有。
第一义谛故无。
公曰。
若体是假有此亦不可解邪。
法云默然。
公则自为主客
辨难锋出。
一座莫有解者。
帝尝从容。
问国祚有流难否。
公指其喉视之。
侯景之乱。
尤追绎其言焉。
有僧一曰石头。
浮杯来谒帝。
帝方与客棋。
吟曰杀之。
棋罢问。
僧所在。
侍卫奏适蒙旨。
已杀之矣。
帝嗟悼。
以问公。
公曰。
陛下前身蚯蚓也。
僧尝为锄草者。
误 杀蚯蚓。
今偿债耳。
天监十三年
公移花林园像置所居房。
帝闻之曰。
大师将去我耶。
是岁十二月忽命。
奏丝竹彻昼夜。
至六日终于兴皇寺临亡然一烛。
付后閤舍人吴庆以闻。
帝叹曰。
大师不复留矣。
烛者将以后事嘱我乎。
帝昔与公临钟山之定林指前独龙冈阜曰。
此为阴宅。
则永其后。
帝曰。
谁当得之。
志曰先行者得。
至是以金十二万。
易其地。
以葬焉。
皇女永康公主薨。
尽施其妆奁。
建浮图五层于其上。
且冠以无价宝珠云。
仍建开善精舍敕陆倕制铭干冢内。
王筠勒碑于寺门。
处处传其遗像焉。
毕工。
上幸其寺。
公忽见于间。
万众欢呼。
声震山谷。
敕谥广济大师
公显迹之始。
可五六十许。
及终亦不老。
有徐栖道者
年九十三。
自言是公外舅弟少公四岁计其亡时。
盖九十七矣。
刘藻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广平易阳人字彦先
文成帝太安中,赐爵易阳子
官北地太守,推诚布信,羌人咸附。
孝文帝太和中,由岐州刺史秦州刺史,示恩信,诛豪横,羌氐惮服。
从帝南征,为东道别将,战败,徙平州
宣武帝景明初追录旧功,拜为太尉司马,卒年六十七。
杨椿北魏 455 — 531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椿字延寿
弘农华阴人
本字仲考,孝文赐改。
初拜中散典御厩曹。
内给事,领兰台行职。
改授中部曹,转授宫舆曹少卿,加给事中
出为安远将军豫州刺史,迁冠军将军济州刺史,免。
后为宁朔将军梁州刺史,寻假节冠军将军征虏将军
光禄大夫,假平西将军太仆卿,寻转正。
加安东将军
永平中,除平北将军朔州刺史,加抚军将军
入除都官尚书,除定州刺史
以私造佛寺除名为庶人。
正光末,除辅国将军南秦州刺史
转授岐州
复除抚将军卫尉卿,转左卫将军尚书右仆射,加卫将军
雍州刺史,进号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行台。
以疾解归。
建义初,迁司徒
永安初,进位太保侍中
寻致仕。
普泰元年,为尔朱天光所害。
太昌初,赠太师丞相冀州刺史
刘道斌北魏 ? — 5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 【介绍】: 北魏武邑津人
孝文帝时校书郎给事中
宣武帝时谒者仆射,转步兵校尉,领中书舍人,出为武邑太守
在郡体恤民疾,屡表请减免租田赋。
又除右将军,出为恒农太守,立学馆,建孔庙
岐州刺史
于州
元谧北魏 ? — 5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
赵郡王元干子。
宣武帝初袭封。
出为岐州刺史
性暴虐,尝无事斩人,为州民所困。
被罢还。
官至都官尚书
卒谥贞景
元志北魏 ? — 5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4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猛略
河间公拓跋齐孙。
少清辩强干,通书传,有文才。
孝文帝时,为洛阳,收治冯昭仪之弟俊,以此忤旨,迁太尉主簿
孝文帝南征,有箭射来,以身障帝,而己目中箭。
遂以志行恒州事。
宣武帝时,为荆州刺史
孝明帝时,历扬州雍州刺史
晚好声伎,急聚敛。
后以西征都督镇压莫折念生起事,兵败,奔岐州,被执死。
莫折念生北魏 ? — 527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莫折念生 天建 524年六月—527年九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7 【介绍】: 北魏时人,羌族。
父莫折太提为秦州城兵,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秦州起事,杀刺史,称秦王,旋卒。
念生率众称帝,建元天建,设百官。
即位后,率众破岐州等地,遣兵攻凉州,城民响应。
极盛时,曾攻占潼关
后为魏将萧宝夤所败,念生先诈降,旋即复起。
孝明帝孝昌三年,为其部将杜粲所杀。
杨津北魏 469 — 5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9—531 【介绍】: 北魏恒农华阴人字罗汉本名延祚
年十一,官侍御中散
孝文帝南迁,都督南府长史,加直阁将军,迁长水校尉
宣武帝时,历岐州华州刺史,并有绩。
孝明帝孝昌中定州刺史
杜洛周起事,围州城力拒三年,城陷被执。
武泰元年葛荣杜洛周,并其所部。
尔朱荣所镇压,始得还洛。
孝庄帝永安二年,为吏部尚书
元颢事败,封闭府库,迎帝于北邙。
司空,加侍中
后为尔朱仲远所杀。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字罗汉
椿弟。
本字延祚孝文赐改。
幼除侍御中散,迁符玺郎中,转振威将军
领监曹奏事令,迁长水校尉
景明中,拜左右中郎将,迁骁骑将军
出除岐州刺史,母忧去职。
延昌末,起为华州刺史
孝昌中,加安北将军、北道大都督,转左卫,加抚军将军
寻除定州刺史吏部尚书、北道行台,加卫将军
永安中,为中军大都督领军将军,进司空,加侍中
尔朱荣诛,为都督并肆等九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兼尚书令北道大行台并州刺史
普泰元年,遇害于洛。
太昌初,赠大将军太傅都督雍州刺史
谥曰孝穆
王静北魏 470 — 5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0—526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元安
王睿侄孙。
少有才干,袭父爵,除羽林监尚书郎
明法,迁廷尉评
出为岐州刺史
赵郡王元谧虐害,城民怨叛,使驿驰慰喻。
称旨,除赵郡太守,以母老固辞。
廷尉少卿
后以母忧去职。
孝明帝孝昌初诏兼廷尉卿,行定州事,固辞不起。
二年病卒。
杨侃北魏 ? — 5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1 【介绍】: 北魏恒农华阴人字士业
杨播子。
颇爱琴书。
袭父爵华阴伯
初为汝南王元悦参军
孝庄帝建义初,官岐州刺史
永安二年,梁将陈庆之北海王元颢北返。
孝庄帝渡黄河北走,以从驾功封济北郡公
参与杀尔朱荣
尔朱兆逃归华阴
后为尔朱天光诱杀。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字士业
椿兄播之子。
熙平中袭父爵华阴伯
汝南王太尉、骑兵参军杨州刺史长孙稚录事参军,进统军
又为叔父椿雍州录事参军,带长安
寻除镇远将军谏议大夫,为长孙稚行台左丞,转通直散骑常侍
建义初,为冠军将军东雍州刺史
又除中散大夫,为都督镇潼关
还朝除右将军岐州刺史
元颢内逼,行北中郎将
镇军将军度支尚书、兼给事黄门侍郎敷西县开国公
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进爵济北郡开国公
侍中,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
普泰元年,为尔朱天光所害。
太昌初,赠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幽州刺史
魏兰根北魏 475 — 5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5—535 【介绍】: 北魏钜鹿下曲阳人
魏收族叔。
起家北海王侍郎,累迁本郡太守
孝明帝孝昌初,转岐州刺史,从行台萧宝夤征战。
以得西土人心,加持节、假平西将军都督岐东秦南岐四州军事,兼四州行台尚书
后依高欢,与高乾等固请欢废节闵帝,深为时论所非。
孝武帝太昌初仪同三司,加开府封永兴县侯
高乾死,兰根忧惧,乃移疾归。
卒谥文宣
全后魏文·卷四十九
兰根字兰根子建族弟。
北海王侍郎,历定州长流参军司徒掾,除本郡太守
正光末都督李崇长史,除冠军将军,转司徒右长史
孝昌初,转岐州刺史,加持节、假平西将军
入拜光禄大夫,转安东将军中书令中兴初,加车骑大将军尚书右仆射
太昌初,除仪同三司,寻加开府封钜鹿县侯
天平二年卒,赠司徒侍中谥曰文宣
蔡袭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山阳高平人
孝明帝正光中齐安郡
后从孝武帝西迁,封平舒县伯
雍二州刺史
毛鸿宾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北地三原人
毛遐弟。
孝明帝正光间,六镇起事,鸿宾共聚乡曲,被推为盟主,常与一守一战。
后拜岐州刺史
孝明帝鸿宾兄弟功多,改北地北雍州,以鸿宾刺史
孝武帝鸿宾潼关,为高欢所擒,忧恚卒。
裴芬之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东闻喜人字文馥
裴叔业子。
南齐明帝羽林监
入魏,以父勋授通直散骑常侍上蔡县,历东秦州刺史,为政清静。
后为后将军岐州刺史
孝明帝正光末秦州城兵羌族莫折大提起事,其子莫折念生破城,芬之被俘死。
李玚北魏 484 — 5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4—528 【介绍】: 北魏赵郡人字琚罗
李安世子。
涉猎史传,有文才。
宣武帝延昌末,由司徒行参军司徒长兼主簿,太师高阳王以为友,正主簿
以上书言民间绝户为僧事,为胡太后所责。
后随萧宝夤西征,以功授镇远将军岐州刺史,辞不赴,坐免。
死于河阴事变。
全后魏文·卷三十三
字琚罗安世子。
延昌末司徒行参军,迁司徒长兼主簿
寻为高阳王雍友正主簿,转尚书郎,加伏波将军
历萧宝统军宁远将军左丞,仍为别将军,进中书侍郎
镇远将军岐州刺史
坐辞不赴任免官。
建义初,于河阴遇害。
镇东将军尚书右仆射殷州刺史
太昌中,重赠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杜颙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京兆人字思颜杜铨族孙。
起家北中府录事参军
孝明帝正光中,迁盱眙太守,带大徐戍主
元法僧自称帝,逃免。
孝昌中为西征军司,行岐州事。
萧宝寅在长安称齐帝,据州不从。
东荆州刺史岐州刺史
孝庄帝永安中,除泾州刺史,防守岐州,抗万俟丑奴
官至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卒于关西
王盟西魏 ? — 5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5 【介绍】: 西魏乐浪人,家代郡武川字子仵
六镇起事时,随破六韩拔陵
后流寓中山
贺拔岳万俟丑奴,平秦陇常先登力战。
征西将军平秦郡
宇文泰侯莫陈悦,除原州刺史
西魏文帝大统中,累官至太傅
谥孝定
崔模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博陵安平人字叔轨
崔逸弟。
起家奉朝请,累迁太子家令中散大夫鲁阳太守
孝明帝孝昌三年萧宝夤镇压关陇义军,引为西征别将,屡有战功。
万俟丑奴将郝虎,以功封槐里县开国伯,后假征东将军、行岐州事。
未几,为义军所杀。
豆卢宁北周 500 — 5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565 【介绍】: 北周昌黎徒何人,字永安
善骑射。
北魏孝庄帝永安中,以别将尔朱天光入关。
天光败,从侯莫陈悦
后归宇文泰,预邙山之役,败梁军、平氐人反抗,累官尚书右仆射
周代魏,授柱国大将军
明帝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封楚国公,官大司寇,授岐州刺史
卒谥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