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刘审琼北宋 ? — 9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7 【介绍】: 涿州范阳人
家素贫。
给事太祖左右,补殿直
从平泽、潞,改供奉官,累迁军器库使
太宗时知潭州,有便民之政。
徙知河阳
淳化三年受代归,以衰老乞正受郡符,授坊州刺史
冯拯北宋 958 — 1023
全宋文·卷一六九
冯拯(九五八——一○二三)字道济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
太平兴国间进士,补大理评事通判陕州,权知泽州,徙坊州,权知石州判三司户部理欠凭由司,为度支判官
淳化中贬知端州,徙鼎州,改通判广州,移知江州
真宗即位,还判三司度支勾院,兼御史知杂事,权判吏部流内铨同勾当三班院
咸平四年同知枢密院事景德初签书院事
景德二年参知政事大中祥符间以疾罢知河南府,又知陈州,再知河南府
天禧四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
天圣初罢相,判河南府
卒,谥文懿
东都事略》卷四九、《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张道宗
全宋诗
张道宗,曾以国子博士坊州,与宋球同时。
事见《金石萃编》卷一三六。
今录诗二首。
阎日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宿州临涣人
少为本州牙职。
太宗淳化中,选隶寿王府。
真宗大中祥符初,改文思使,俄真拜坊州刺史,徙知徐州
又改右领军卫大将军、知单州
屡有请对,多所建白。
天禧初卒,年六十八。
李行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同州冯翊人字易从
家贫,刻志于学。
聚木叶学书,笔法遒劲。
进士
历迁太常博士、知坊州
王嗣宗荐为监察御史王旦数称其才,再迁侍御史
陕西旱蝗,命往安抚,发仓粟救乏绝,又蠲耀州积年逋租。
还擢龙图阁待制,历尚书刑部郎中
真宗命讲《周易》,间访大臣能否,行简所对无怨昵,各道其所长,人以为长者。
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终知虢州
杨及北宋
全宋文·卷三九四
杨及真宗末为职方员外郎
天圣四年宁州八年坊州
又曾任川峡路提刑
尝重修《五代史》,于天圣五年上之。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八、一○四、一○五,《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一七九,魏野东观集》卷九。
景泰
全宋诗
景泰字周卿普州(今四川安岳)人。
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补坊州军事推官
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庆州
累官至都官员外郎、知成州
仁宗康定元年(一○四○),召为左藏库使、知宁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
庆历二年(一○四二)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兵马钤辖(同上书卷一三八)。
久之,加忠州刺史秦凤路都总管
卒年五十八。
事见《隆平集》卷一九,《宋史》卷三二六有传。
全宋文·卷五八○
景泰字周卿普州(治今四川安岳)人。
进士起家,补坊州军事推官
后以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庆州
上言元昊将反,三疏不报。
元昊反,迁都官员外郎,知成州
会有荐其知兵者,召对称旨,换左藏库使、知宁州,徙原州
以败元昊功,迁西上閤门使,知镇戎军兵马钤辖
久之,领忠州刺史,徙秦凤路马步军总管,卒。
著有《边臣要略》二十卷、《平戎策》十五篇。
宋史》卷三二六有传。
卢觊北宋
全宋文·卷九三九
卢觊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人,进士
仁宗时上书陈方略康定元年四月召试舍人院,诏授坊州军事推官、权宁州判官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七,《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一五。
毋湜北宋 1004 — 1064
全宋文·卷五九八
毋湜(一○○四——一○六四)京兆府鄠县(今陕西户县)人。
天圣八年进士,历原州军事推官,知栎阳蒲江二县及黎州
丁父忧,服除,通判乾州凤州,移坊州
入为侍御史三司盐铁判官,擢起居舍人知谏院
兵部员外郎、知汾州,授直龙图阁、知梓州泾州,移充成都府路转运使,拜刑部郎中
嘉祐八年十二月卒,年六十。
见文同《龙图毋公墓志铭》(《丹渊集》卷三九)。
雷简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同州合阳人字太简
雷孝先子。
隐居不仕。
仁宗康定中,为枢密使杜衍所荐,以校书郎签书秦州观察判官
历知、简、雅州
辰州蛮酋彭仕羲内寇,诸臣安抚不能定,命简夫往。
至则督诸将进兵,筑明溪上下二寨,据其险要,拓取故省地码崖五百余里,仕羲内附。
三司盐铁判官,以疾知、同二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
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
既仕,自奉稍骄侈,里闾以“牛及铁冠安在”指笑之。
全宋诗
雷简夫字太简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人。
孝先子。
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杜衍荐为校书郎秦州观察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五)。
历知雅州
嘉祐二年(一○五七)澧州安抚使(同上书卷一八六)。
入为盐铁判官,出知、同二州,累迁职方员外郎
卒,年六十四。
东都事略》卷四三、《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全宋文·卷六六一
雷简夫字太简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人,雷有终兄有邻之孙。
初隐居不仕,康定中枢密使杜衍荐为校书郎签书秦州观察判官,迁知坊州阆州雅州
累荐苏洵于当政。
后以招抚辰州酋豪彭仕羲功,擢三司盐铁判官,以疾出知、同二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卒。
宋史》卷二七八《雷德骧传》有附传。
李师中北宋 1013 — 1078
全宋诗
李师中(一○一三~一○七八)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
进士,调并州推官
鄜延经略使庞籍辟,知洛川县
庞籍枢密副使,移知延州敷政县兴元府褒城县,改管干鄜延路经略机宜事。
仁宗三年(一○五八),迁提点广西刑狱、权经略事。
七年,改知济州,历知兖州凤翔府
神宗熙宁初,擢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
西夏事起,改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坐与王韶战守意异,王安石,遂降知舒州,徒知、登、瀛州
又因上书言事忤执政,贬和州团练副使,稍徙单州
右司郎中分司南京
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
有文集三十卷,奏议二十卷,已佚。
今存《珠溪集》一卷。
事见《忠肃》卷一二《右司郎中李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三二有传。
 有师中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七《珠溪集》为底本。
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一○三○
李师中(一○一三——一○七八)字诚之,本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郓城)。
年十五上封事言时政,由是知名。
进士庞籍辟知洛川县,又荐为太子中允、知敷政县,权主管经略文字。
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边人化听,称李大夫,不敢名。
还知兖二州,迁直使馆,知凤翔府
熙宁初,拜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知秦州,为政持重总大体,乞召司马光苏轼等置左右,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练副使
杜衍范仲淹富弼皆荐其有王佐才,虽屡黜,气未尝稍衰。
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
有文集三十卷、奏议二十卷。
事见刘挚右司郎中李公墓志铭》(《忠肃》卷一二),《宋史》卷三三二本传。
奚球北宋
全宋诗
奚球英宗治平中太常博士坊州判官
事见《金石萃编》卷一三六。
赵宗辅北宋
全宋文·卷二八二四
赵宗辅哲宗时鄜州鄜城(今陕西洛川东南)人。
韩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人字元伯
进士
哲宗元祐初,以荐为监察御史,极论市易之害。
殿中侍御史,疏陈用人之弊,诏吏部更立法。
累进吏、礼二部侍郎,以龙图阁待制历守虢二州
后贬坊州,再谪道州安置。
徽宗立,复故官,历知青、襄二州卒。
都贶
全宋诗
都贶字君锡陵川(今属山西)人。
明经登第
哲宗时朝请大夫鸿胪少卿
出为梓州转运使
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坐议弃湟州,降授承议郎权发遣坊州,再贬监抚州酒税,入党籍。
后五年朝散郎
佞佛,为圆通旻禅师法嗣。
事见《元祐党人传》卷四、《五灯会元》卷一八、《万姓统谱》卷一三、清光绪陵川县志》卷二一。
全宋文·卷二七八八
都贶陵川(今山西陵川)人。
进士第元符元年承议郎三年金部员外郎,迁至鸿胪卿
梓州转运,提押西川四十五州,多著美绩。
陕西转运判官
崇宁三年坐议弃湟州,降授承议郎权发遣坊州
再贬宣德郎,监抚州酒税,入党籍。
五年叙复朝议郎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五、职官六八之九、食货五六之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四,《宋史》卷一八○,光绪山西通志》卷六五、一四六,《元祐党人传》卷四。
张确北宋 ? — 11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6 【介绍】: 邠州宜禄人字子固
哲宗元祐间进士
徽宗即位应诏上书言十事,遂列于上籍。
宣和二年召至京师,会方腊起义,奏请徽宗下哀痛之诏,省不急之务,毋以多杀为功。
王黼意,通判杭州,摄睦州事。
历知汾二州
七年,知解州,移隆德府
金兵围太原,上表陈述战况,愿得秦兵十万以抗敌,书累上不报。
次年金军大至,谕使降。
乃言:“头可断,腰不可屈。
”力战而死。
全宋文·卷二九一三
张确(?
——一一二六),字子固邠州宜禄(今陕西长武)人。
元祐进士
徽宗即位应诏上书言十事,遂列于上籍。
宣和二年,召至京师,忤王黼意,出通判杭州,摄睦州事,知汾二州
宣和七年,徙解州,又徙隆德府
靖康元年二月,金兵至,乃乘城拒守,战死。
宋史》卷四四六《忠义传》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