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释元贤明末清初 1578 — 1657年10月7日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元贤字永觉
姓蔡氏建阳人
父云津,世守诗书,远祖西山,为宋大儒。
初名德懋,早岁入泮,为名诸生,嗜周程张朱之学。
年二十五,读书山寺,闻诵《法华》偈,豁然开朗。
因从赵居士豫斋受《楞严》、《法华》、《圆觉》诸经。
明年,寿昌无明开法董岩,往谒之,反覆诘难。
无明曰:“此事不可以意解,须力参乃契。
”归究话头久之,无所入。
一日留僧夜坐,举南泉斩猫语有省,乃作颂曰:“两堂纷闹大无端,宝剑挥时胆尽寒。
幸有晚来赵州老,毗卢顶上独盘桓。
”举呈无明,明谓之曰:“参学之士,不得于一机一境上取,则虽百匝千重,垂手直过尚当遇人,所谓‘身虽已在青云上,犹更将身入众藏’,是参学眼也。
”为别颂曰:“大方之家手段,物一刀两断。
赵州救得此猫,未免热瞒一上。
若是有路英灵,毕竟要他命换。
”贤得颂益省。
年四十,始弃家往建昌,依寿昌寺无明落发。
未几,得承心印,及无明迁化,依博山无异三载,遂进具戒。
尝舟过剑津,闻同行僧唱经云:“一时謦欬,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
因彻悟,见寿昌用处,乃作偈曰:“金鸡啄破碧琉璃,万歇千休祇自知。
稳卧片帆天正朗,前山无复雨鸠啼。
癸亥秋,居瓯宁金仙庵,阅大藏三年,徙建安荷山
明年槜李请藏经,归作《建州宏释录》,复会通儒释,作《寱言》。
壬申,谒闻谷宝善庵,时宜兴曹安祖兵宪,请作《诸祖道影赞》,乃属命笔,成百馀赞。
闻谷惊讶不已,即以大戒付之,推主鼓山,年已五十有七矣。
寻迁泉之开元、杭之真寂、剑之宝善,复归鼓山,重创梵宇诸所。
撰述并《语录》,凡二十种,都百馀卷。
其目曰:《净慈要语》、《诸祖道影传》、《开元志》、《禅馀内外集》、《楞严义奥疏》、《金刚略疏》、《心经指掌》、《四分戒本约义》、《律学发轫》、《鼓山》、《洞上古辙》及《续寱言》;《补镫录》,以补《五镫会元》之阙;复作《继镫录》,盖《传镫录》止于宋,自宋至明四百馀年,未有修者,贤广蒐博采,至是乃有成书。
寂于顺治丁酉年十月七日,寿八十,腊四十有二。
临化偈云:“末后句,亲分付。
三界内外,无可寻处。
”塔于寺之西畬其居山,颇致瑞应。
甲戌四月十一日,甘露降山门松树,贤有偈曰:“圣瑞端宜降大都,穷山何得独沾濡。
晓来扶杖三门外,笑看松头缀玉珠。
至九月十九日,甘露复降,亦偈云:“玉露霏霏又一番,满林花木已同繁。
丁宁莫道甜如蜜,恐惹游人入石门。”
僧通容
号费隐
姓何
福清人
年十四。
依镇东慧山祝发。
初参寿昌
博山
及云门后闻密云。
吼山
遂往谒。
被打从前伎俩知见一切冰释。
云始问薰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汝作么生会。
师云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云便休去。
既而云主金粟
命职西堂。
明年随赴黄檗
以源流衣拂付焉。
大明崇祯丙子岁
师自黄檗金粟
丙戌迁天童。
又迁超果。
又迁福严。
大清顺治庚寅
师受镇将
邑侯。
诸乡绅。
请上径山
钳锤衲子
寒暑弗懈。
赐昌治杖偈云。
觌体现前描画不得。
妙运超方
了无群惑。
指点人间。
通正脉。
如天童示云。
且道历代祖师。
安身立命。
在甚么处。
莫是在天上人间么且喜没交涉莫是在魔宫佛界么。
且喜没交涉。
莫是有佛处不得住。
无佛处急走过么。
且喜没交涉。
若向者里分晓得谛当。
分明铁馒头。
一任横咬竖嚼。
不妨大家有分。
又超果示云。
穷究参看。
是什么意旨。
看到无。
可看。
参到。
无可参。
逼拶到结角罗文处。
忽然突出眼睛来。
㘞。
元来教外别传直指之道。
得恁么近。
本分事得恁么现成。
妙明心得恁么灵通。
真如性得恁么不变。
如来藏得恁么含藏。
公案得恁么无私。
大道得恁么广大。
十方无畔岸。
八面绝其遮拦。
纵目所观。
纵手所指。
高低普应。
左右逢原。
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
事事归宗。
头头合辄。
大用现前。
不存轨则。
岂不为最圆顿之法门。
径山偶题云。
五峰开似五莲花
梵宇幽居胜足誇。
龙象继踪那有亿。
祖灯续焰自无涯。
苍松夹道飞空入。
翠竹藏天压日斜。
法座我登将甚说。
万山围绕笑趺跏。
一片婆心。
孳孳矻矻。
不知老之将至云。
徐夜明末清初 1617 — 1688
徐东痴先生诗·序
余自戊戌年听鼓杭州,日往来于西湖之上。
有时邀二三知己,登孤山,谒林和靖墓,或坐放鹤亭中,流连终日。
又尝差次严州,过七里滩,观严子陵钓台谢皋羽书台,则为之低回往复,不忍遽去。
若是者何也?
余初入宦途,常怀退志,故深慕此三人,英声奇节横亘于古今天地之间,而震慑乎人之耳目。
噫!
此非轿情也,盖有微意也。
今观于东痴徐先生而益信。
先生生于明之季世,而入于清廷,其文章词赋,本可以猎取功名而立致卿相,而乃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者,此何为也哉?
其出游也,之钱塘则但访林和靖而已,之严州则但访严子陵谢皋羽而已,以外更无人焉可以寓吾之目而悦吾之心。
渔洋先生立传,而叙其所游历之处,亦止叙此两事而已,以外更无他处山水可以寓于其目而悦于其心。
呼呜!
此何为也哉?
先生心目中只有此三人,三人之外,不知尚有何许人也。
袁简斋以诗名海内,享山水之乐,写林泉之趣,信可谓高且清矣。
然而人或有訾之者,谓其犹不免于慕外也,犹不免于热中也,故其诗有似乎,不足以训示后人。
先生则不然。
先生孝友纯笃,为名教中完人,一时发为咏歌而形诸简编者,不过自鸣天籁而已。
然天资明敏,实与古人吻合无间。
其古体诗类陶、孟,近体诗类储、王,哀艳动人,缠绵悱恻。
又酷类《庄》《骚》,一言一动,随时随地,纯任自然,毫无矫饰。
以视乎口是心非而勉强支吾者,相去何啻天渊
民国甲戌,距先生之殁将二百年矣,先生之裔孙馨山、聘之两君,持先生诗集同来,丐余为先生作序。
且曰:吾族谱功将告成,愿将吾东痴祖诗集并付剞劂,以广流传,是亦显亲扬名之一端也。
余学殖荒落,自维何敢胜任?
然细思先生之诗之工,与先生之品之高,爱其诗则愈重其品,重其品则愈爱其诗。
立乎千载以下,与千载以上之人遥遥相对,林和靖严子陵谢皋羽三人也,并先生而为四矣。
我幸得附骥尾而忝末议,何快如之,其又可以无言乎哉?
或曰先生为明季诸生,乃心明室,始终不变,其改名为夜也,乃思明之意;别号东痴,亦向明之意。
向明思明,而不能复明,故曰痴,一痴字最有味。
余曾于大庭广众之中,与诸友之有深识者研论及此,皆以为然。
民国甲戌冬十一月朔日,同邑后学郝毓椿敬撰。
侯良翰
维基
侯良翰字介夫河南兰阳人
进士出身
顺治三年,登进士,任严州推官
顺治十八年刑部郎中,改广东学政至康熙六年
其在籍贯购买房产,至今仍命名为“侯家胡同”。
方象璜
维基
方象璜字雪岷浙江严州府遂安县人
曾师从徐常遇学习古琴。
清顺治八年(1651年)选贡应天中式,顺治十六年(1659年)二甲举进士
湖广荆州府推官宜都县公安县有强盗案,县捕向怀林等十八人将嫌疑犯逮捕入狱,象璜怀疑受到冤枉,再三查證,后果逮捕到盗匪,将冤枉者释放。
后来改任江南合肥县知县,下车住宿包公祠,写下诗说: 「誓将黾勉,清节是砥;倘不恤民,有如此水!
」随后除去火耗,改革积弊,协助百姓偿还漕米七百馀石,百姓感激他的恩德。
后来辞官回故乡,家徒四壁,以撰述自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博学鸿词,未及应考。
方象瑛清 1632 — ?
维基
方象瑛(1642年10月2日—?
),字渭仁号霞庄浙江严州府遂安县人
康熙二年癸卯浙江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康熙六年丁未科会试易经房,中式第40名,殿试二甲36名。
九岁能诗,十三岁作《远山净赋》,早年与毛际可等友善,个性仁慈耿直,清廉沉静。
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进士,授内阁中书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博学鸿词科
翰林院编修纂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出任四川乡试主考官,期间留有许多诗文佳作。
伺候返京,升侍讲
方象瑛翰林院侍讲退休返乡之后,原来县官高升,县民聚集在衙门前鼓噪,方象瑛答应将大家的心声向县传达,县民才离去。
当时县官送给他黄金当作礼物,方象瑛严词拒绝。
后来和从兄方象璜向当朝者呼吁减税,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新的县官来了之后,夜里馈赠他黄金,希望他不要再谈遂安的弊政,他也不接受黄金。
后来有一件冤狱,县官想要杀人立威,象瑛期期以为不可,并要转交上级重审案件。
县官派人希望他不要再管这个案子,象瑛说:『杀人是为了取媚于官员,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后来犯人没有被处决。
犯人出狱之后,象瑛避嫌,坚决不见。
后来犯人在三来谢,跪拜之后离去。
后来遂安人感谢他的恩德,建造思贤祠纪念他。
方犹清初 1633 — 1658
维基
方犹(1633年2月21日—1658年12月26日)字状其号月江浙江严州府遂安县人顺治八年辛卯科中式十二名举人顺治九年壬辰科会试易四房中式123名,殿试三甲73名,工部观政,授翰林院庶吉士
纪以凤
简介
湖北寿昌(今鄂州市)人。
白雉山黄鹤楼文丛 黄鹤楼楹联选注》2012)
宋圻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建德人字臣悦号吉山又号双甫自称香山樵
贡生
工书画,喜诗文。
家中妇孺长幼皆善绘事。
嵇永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无锡人字尔遐号漪园
顺治十二年进士
康熙间试鸿博未中。
严州府推官,降为历城县
有《漪园遗稿》。
宋维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建德人字价人
贡生,候补州同。
康熙间,召试鸿博,未用。
有《白云阁诗集》。
陈运淇清 1655 — 17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5—1728 【介绍】: 浙江寿昌人字子瞻
贡生
天台县教官
精研地理,曾手绘地图十余幅,经史亦无不贯串。
有《芸窗必读》等。
王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太仓人字东胶
雍正四年副贡。
考选授怀远知县
尝练兵给饷以应时需,有能名。
浙江建德知县,以事罢职。
有《枫翁诗馀》。
蒋林清 1694 — 17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4—1748 【介绍】: 广西全州人字元楚号介亭
康熙五十四年进士,授检讨,调户部郎中
出任知府,历福建邵武浙江杭州严州金华
杭州织造隆升建议改海门尖山海口,蒋林以此举劳民伤财,极言不可。
乾隆间长芦盐运使,以亲老乞归。
王元令
维基
王元令字献阶又字退庵江苏嘉定人
清朝官员。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历任刑部福建司主事员外郎,历升浙江严州府同知等职,任内政绩颇佳,以捕捉海盗、清除弊政等事受到嘉奖。
周范莲
维基
周范莲(1700年—1764年)字效白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
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顺天举人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第二甲第六名进士出身
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月二十日散馆授编修雍正十三年(1735年)己酉闰四月二十二日,以翰林院编修贵州乡试主考官
乾隆帝即位后充实录馆纂修官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出授浙江严州府知府
严州府境内多山、土壤贫瘠,山谷周围的田地难以耕种,却征收相同田赋,建德县特别严重。
周范莲履勘证实后,力请豁免田赋。
桐庐县水灾,周范莲亲自施赈抚恤,赋税较重者,请准减免三分之二税额。
淳安县之前遇新安江大水冲坏堤防,周范莲主持修筑新堤
乾隆五年(1740年),改绍兴府知府
严州士绅居民为周范莲立“去思碑”、“思范亭”,上任后修筑江塘、海塘,清理上虞县夏盖湖的官府所有田地,疏浚余姚县汝仇湖,修葺育婴堂、普济堂,绍兴府大水,在上虞县水淹至县城城墙,道员前往勘灾,抚绥不得法,饥民哗变扰乱;周范莲即日发赈,惩治为首倡乱者一人,群众于是平服下来。
又考量受雇的佣作不在赈济名单内,主持修筑湖田堤埂,开凿柳塘、利济塘,以工代赈,使百姓存活甚多,周范莲与其特聘的孙灏陈兆仑方楘如徐廷槐诸位名儒主讲蕺山书院,振兴文风,署理宁绍台道,随即以失察蒙蔽的过失议处降级。
周范莲以乞养年老母亲离职归乡,后丁母忧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服阙后授广西南宁府同知,署理镇安府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引疾归,未离开即卒于任上。
有子周光镛,乾隆四十四年举人,官安徽休宁县教谕
程明愫
维基
程明愫,榜名明昱,,字菽园湖北孝感人
同进士出身,辗转任知县多年,官至知州
程明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式辛巳恩科三甲进士,榜名程明昱。
浙江寿昌县知县,调馀姚县,任内除奸捕盗,脩学宫,兴义塾,当地文风大振。
丁忧去职。
服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华亭县知县一职,调阳湖县,皆有政声。
以捕盗之功升东平州知州,以病归,不久卒。
光绪孝感县志》有传。
周瑊
维基
周瑊清朝官员。
山东莱阳县(今烟台莱阳市)人。
周瑊为周世求曾孙,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丙子举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式辛巳恩科进士,曾任浙江寿昌县知县
周虎彝乾隆乙卯进士孙周坊为道光丁未进士
释广福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三
释广福字永寿阜城人也。
生性质鲁,习俗难移。
独厌尘浊,怀出家志。
因礼天齐庙明天祝发,日持半偈。
复事田畴,勤苦自甘,异于惰食。
乾隆四十八年,禀尸罗于潭柘静海,复愿习劳,执役爨下,朝汲夕薪,忻然无倦。
供佛养僧,必精必洁,寺众翕然。
然不懈真修,虽当浙粒淘砂,运斤采樵,而六时念佛,在心在口,故十方啧啧,谓之菩萨再来。
一日行礼五台,中途遇一老僧,扶杖翛然,向之诘所自来。
具以答,老僧曰:“天色将瞑,荒庵一宿,何如?
欣然从之。
底一山寺,茅屋数椽,亦甚清洁,相对宴语。
老僧因谓之曰:“观师相,光明温润。
当有大因缘至,为期不远,即在中山,莫外求,徒费草屩也,宜急返锡。
”瞬息别去,重寻旧路,行不数武,寺僧皆失所在。
惊叹不已,及复还寺,执役如故。
未几,住持日朗寂,依次应阇黎继席,以目疾未痊,逊之
教授又以才德未备,莫振祖风。
彼此相让,一寺无主。
傍有一僧,挺然出曰:“二师不居,此宜位选贤者,傥权宜不达,固执成规,则提倡无人,焚修奚赖。
厨典作再来人也,才虽未裕,德实有馀,足以仰继前型,俯开后学,何不请證尊位,以为山门主?
”众从其论,于是备香花,鸣钟鼓,齐集灶下,请之继位。
方惊愕,不知所以,众以情告。
默念老僧所言,因缘至矣,乃允所请。
盖行门之下,内秘外显,不至其时,则人不知。
曹溪负舂,雪峰司饭,沩山典食,径山洗筹,百丈不作不食,寿昌终身力耕,往哲遗徽,《传镫》备载。
学者习焉不察,遂以执役服劳为分外事,岂不悖哉。
莅寺事,佛心为心,不以善知识自居。
居恒日中一食,戒行清净,皎若冰雪。
依期弘戒,随时念佛,引诱诸子,盖二十馀年如一日。
忽染微疴,自知时至,端坐握珠,默然而化。
阇维后,取舍利多粒,弟子奉灵骨塔于兹山
朱瑞椿
维基
朱瑞椿(?—?),字春山浙江海盐人
清朝官员、诗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进士,授霞浦县知县,改严州府儒学教授
朱瑞椿博学能文,工古今体诗。
朝鲜使臣金履度读其杨花诗四首,以为胜过古人名作,特手录携去。
有《春山诗存》四卷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