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隋朝
阇那崛多南北朝末隋初 523 — 600
阇那崛多
隋言德志北贤豆。
贤豆。
本音因陀罗婆陀那。
此云主处。
谓天帝所护故也。
贤豆之音。
彼国之讹略耳。
身毒天竺
此方之讹称也。
而彼国人。
总言贤豆而已。
乃之以为五方也。
揵陀啰国人也。
隋言香行国焉。
居富留沙富罗城
云丈夫宫也。
刹帝利种。
姓金(俱凡反)步。
此云项也。
谓如孔雀之项。
彼国以为贵姓。
父名跋阇逻婆啰。
此云金刚坚也。
少怀远量长乘清范。
位居宰辅燮理国政。
崛多昆季五人。
身居最小。
宿殖德本早发道心。
适在髫髫便愿出家。
二亲深识其度。
不违其请。
本国有寺名曰大林。
遂往归投。
因蒙度脱。
其郁波弟耶。
此云常近受持者。
今所谓和上
此乃于阗之讹略也。
名曰嗜那耶舍。
此云胜名。
专修宴坐妙穷定业。
其阿遮利耶。
此云传授
或云正行。
即所谓阿阇梨也。
亦近国之讹略耳。
名曰阇若那跋达啰。
此云智贤
遍通三学偏明律藏。
崛多自出家后。
孝敬专诚。
教诲积年。
指归通观。
然以豆圣境灵迹尚存。
便随本师具得瞻奉。
时年二十有七。
受戒三夏
师徒结游方弘法。
初有十人。
同契出境。
路由迦臂施国。
淹留岁序。
国王敦请其师。
奉为法主
益利颇周。
将事巡历。
便踰大雪山西足。
固是天险之峻极也。
至厌怛国。
既初至止。
野旷民希。
所须食饮无人营造。
崛多遂舍具戒。
竭力供待。
数经时艰。
冥灵所祐。
幸免灾横。
又经渴啰槃陀及于阗等国。
屡遭夏雨寒雪。
暂时停住。
既无弘演
栖寓非久。
又达吐谷浑国
便至鄯州
于时即西魏大统元年也。
虽历艰危心逾猛励。
发踪跋涉三载于兹。
十人之中过半亡没。
所馀四人仅存至此。
周明帝武成年。
初届长安
草堂寺
师徒游化已果来心。
更登净坛再受具足。
精诚从道尤甚由来。
稍参京辇渐通华语。
寻从本师胜名。
明帝诏延入后园。
共论佛法。
殊礼别供充诸禁中。
思欲通法无由自展。
具情上启。
即蒙别敕。
为造四天王寺。
听在居住。
自兹已后乃翻新经。
既非弘泰。
羁縻而已。
所以接先阙本。
传度梵文。
即十一面观音。
金仙问经等是也。
谯王宇文俭镇蜀。
复请同行于彼三年
恒任益州僧主
住龙渊寺。
又翻观音偈佛语经。
建德隳运像教不弘。
五众一期同斯俗服。
武帝下敕追入京辇。
重加爵禄逼从儒礼。
秉操铿然守死无惧。
帝悯其贞亮。
哀而放归。
路出甘州北由突厥
阇梨智贤还西灭度
崛多及以和上
乃为突厥所留。
未久之间和上迁化。
只影孤寄莫知所安。
赖以北狄君民颇弘福利。
因斯飘寓。
随方利物。
齐僧宝暹道邃僧昙等十人。
武平六年
相结同行采经西域。
往返七载将事东归。
凡获梵本二百六十部。
行至突厥
俄属齐亡。
亦投彼国。
因与同处讲道相娱。
所赍新经请翻名题。
勘旧录目转觉巧便。
有异前人。
无虚行苦同誓焚香共契宣布。
大隋受禅佛法即兴。
暹等赍经先来应运。
开皇元年季冬届止京邑
敕付所司访人令译。
二年仲春便就传述。
夏中诏曰。
殷之五迁恐民尽死。
是则居吉凶之土。
制短长之命。
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龙首之山。
川原秀丽卉木滋阜。
宜建都邑定鼎之基。
永固无穷之业。
在兹可域。
城曰大兴城
殿曰大兴殿。
门曰大兴门。
县曰大兴县
园花池沼其号并同。
寺曰大兴善也。
于此寺中传度法本。
时崛多仍住北狄。
至开皇五年
大兴善寺沙门昙延等三十馀人。
以躬当翻译音义乖越。
承崛多在北。
乃奏请还。
帝乃别敕追
崛多西归已绝。
流滞十年
深思明世重遇三宝。
忽蒙远访欣愿交并。
即与使乎同来入国。
于时文帝巡幸洛阳
于彼奉谒。
天子大悦赐问频仍。
未还京阙寻敕敷译。
新至梵本众部弥多。
或经或书。
且内且外。
诸有翻传必以崛多为主。
佥以崛多言识异方字晓殊俗。
故得宣辩自运。
不劳传度。
理会义门句圆词体。
文意粗定铨本便成。
笔受之徒不费其力。
试比先达抑亦继之。
尔时耶舍已亡。
专当元匠。
于大兴善更召婆罗门僧达摩笈多。
并敕居士高天奴高和仁兄弟等。
同传梵语。
又置十大德沙门僧休法粲法经慧藏洪遵慧远法。
纂僧晖明穆昙迁等。
监掌翻事铨定宗旨。
沙门明穆彦琮
重对梵本再审覆勘整理文义。
昔支昙罗什等所出大集。
卷轴多以三十成部。
及耶舍高齐之世出月藏经一十二卷。
隋初后出日藏分一十五卷。
既是大集广本。
而前后译分。
遂便支离。
部帙羁散。
开皇六年
招提寺沙门僧就。
合之为六十卷。
就少出家专坊学。
虽加宣导恨。
文相未融。
乃例括相从。
附入大部。
至于词旨惬当未善精穷。
比有大兴善寺沙门洪庆者。
识度明达
国监写藏经。
更釐改就所合者。
名题前后甚得理致。
且今见翻诸
有多是大集馀品。
略而会之应满百卷。
若依梵本。
凡十万偈。
据以隋文可三百卷。
崛多曾传。
于阗东南二千馀里有遮拘迦国。
彼王纯信敬重大乘。
宫中自有摩诃般若大集华严三部
王躬受持亲执锁钥。
转读则开香华供养。
或以诸饼果诱引小王令其礼拜。
此国东南可二十馀里。
山甚岩险有深净窟。
置大集华严方等宝积楞伽方广舍利弗花聚二陀罗尼都萨罗藏摩诃般若八部般若大云等凡十二部。
减十万偈。
国法相传防卫守护。
又有入灭定罗汉三人。
窟中禅寂。
每至月半。
诸僧就山为其净发。
此则人法住持。
有生之所凭赖。
崛多道性纯厚神志刚正。
爱德无厌求法不懈。
博闻三藏究真宗。
遍学五明兼闲世论。
行得道场之趣。
总持通神咒之理。
三衣一食终固其诚。
仁济弘诱非关劝请。
勤诵佛经老而弥笃。
强识先古久而逾诣。
士庶钦重道俗崇敬。
滕王仰戒范。
奉以为师。
因事尘染流摈东越
又在瓯闽道声载路身心两救为益极多。
至开皇二十年
便从物故。
春秋七十有八。
自从西服来至东华。
循历翻译合三十七部。
一百七十六卷。
即佛本行集法炬威德护念贤护是也。
并详括陶冶理教圆通。
明义结具流于世。
费长房三宝录。
隋高祖又敕崛多。
西域沙门若那竭多开府高恭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及婆罗门毗舍达等。
于内史内省
翻梵古书及乾文。
至开皇十二年
书度翻讫。
合二百馀卷。
奏闻进内。
唐贞观内典录。
时又有优婆塞。
姓瞿昙氏
达磨般若。
隋言法智
父名般若流支。
备详馀传。
智本中天国人。
流滞东川遂向华俗。
而门世相传祖习传译。
高齐之季为昭玄都。
齐国既平佛法同毁。
因僧职转任俗官。
再授洋州洋川郡
隋氏受禅。
梵牒即来。
有敕召还使掌翻译。
法智妙善方言。
执本自传。
不劳度语。
译业报差别等。
成都沙门释智铉。
笔受文词铨序义体。
日严寺沙门彦琮制序。
隋代录。
僧惠主隋至唐初 541 — 629
释惠主
俗姓贾氏
始州永归县人
六岁出家为斌法师弟子。
黄安县造寺七所。
梓潼县造十寺。
武连县造三寺。
初年登冠欲受具足。
当境无人乃入京选德。
甘露寺受戒。
唯听四分馀义傍通。
梦见三日三夜天地闇冥众生无眼。
过此忽明眼还明净。
觉已汗流。
一百日后周毁经道。
方知徵应。
即返故乡南山藏伏唯食松叶
异类禽兽同集无声。
或有山神送伏苓甘香来。
获此供养六时行道。
禽兽随行礼佛诵经。
似如听仰。
仍为幽显受菩萨戒。
后有猕猴群共治道。
曰。
汝性躁扰作此何为。
曰时君异也。
佛日通也。
深怪其言。
寻尔更有异祥。
龙飞兽集香气充山。
其类众矣。
后有八人采弓材者。
甚大惊骇。
便慰曰。
圣。
君出世时号开皇矣。
即将出山以事奏闻蒙预出家。
大业中敕还本州香林寺
常弘四分为业。
武德之始陵阳公益州
素少信心。
将百馀驮物行至始州
令于寺内讲堂佛殿僧房安置。
无敢违者。
从庄还见斯秽杂。
即入房中取锡杖三衣出叹曰。
死活今日矣。
举杖向驴骡一时倒仆如死。
两手各擎一驮掷弃坑中。
州县官人惊怖执状申。
陵阳大喜一无所怪。
书曰。
弟子数病不逢害鬼。
蒙得律师破悭贪袋。
深为大利。
今附沈香十斤细绫十段仰赠。
后还京日从受菩萨戒焉。
贞观三年寺有明禅师者。
清卓不群。
白日独坐见无半身。
向众述曰。
吾与律师建立此寺。
两人同心忽失半身。
将不律师先去。
不者明其死矣。
寻尔午时便无疾而逝。
春秋八十九。
释慧主隋末唐初 541 — 629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贾氏
始州永归人
六岁出家。
斌法师弟子。
诵遗教经。
一夕即能忆不忘。
顾以师所行。
多忤经旨。
因辞去。
姜律师
诵法华经。
寺诸房中。
或讲俗律。
才听。
若素习。
乃问十关。
时无知者。
自是黑白惮伏。
众遽请为律
从受菩萨戒。
黄安县七寺
梓潼县造十寺。
武连县造三寺。
蜀之佛法。
至是始盛。
受学于京之甘露寺
忽梦。
天地晦冥。
众生无眼。
三日夜而后明净如故。
觉而疑之。
及周废法。
距之复教。
仅阅百日。
其徵应也如此。
于是归隐乡里之南山
礼佛诵经不辍。
禽兽异类同集。
授幽显菩萨戒法。
感神馈茯苓香物。
会猕猴群共治路。
曰汝性躁扰。
作此何为。
猴忽人语曰。
时君异也。
佛日通也。
殊怪之。
然固未知天下为何时也。
适逢采弓材者八人。
而后闻开皇年焉。
寻出山。
以事闻。
诏与剃落。
大业中
奉诏弘四分于乡里之香林寺
武德初陵阳公皇子牧益将之任。
道过始州
偶憩寺中。
凡讲堂佛殿僧房。
置行李物皆遍。
牛马散放庑下。
屎尿盈溢。
从庄中还。
竟取三衣锡杖房中。
咄曰死生在今日。
因举杖拟牛马。
牛马即颠仆。
并掷弃行李沟中。
县吏大惧。
随以状走白公
拘王以待命。
公闻而喜。
遗之书曰。
弟子数病。
不逢害。
鬼蒙将律师破悭贪袋。
深为大利。
今附沈香十斤。
䌷绫十段。
仰赠。
后还京日。
当受戒焉。
寺有明禅师者。
平昔同心之人。
贞观三年
忽自见身无其半。
谓诸徒曰。
吾与律师
建立此寺。
今所见如此。
律师不死。
则吾且死矣。
外或睹异相僧数千人入寺。
意以为寺中设会。
且而问之则否。
至午告逝。
寿八十九。
释慧主
俗姓贾氏
始州永归县人
六岁出家。
斌法师弟子。
后令诵遗教一夕便度。
以经验师多有乖越。
便舍之而往姜律师所。
诵法华经。
寺东房中讲于俗律。
试听一遍性若曾闻。
乃问十关无能解者。
刺史以下合州白黑。
皆往咨问莫不归伏。
始州一部祖宗道众。
为州内律受菩萨戒。
既尔约束以佛为师。
尚不敬天况礼神道。
于是佛法方得开弘。
黄安县造寺七所。
梓潼县造十寺。
武连县造三寺。
从彼至今方将盛矣。
登冠。
欲受具足。
当境无人。
乃入京选德于甘露寺受戒。
惟听四分馀义旁通。
梦见三日三夜天地闇冥众生无眼。
过此忽明眼还明净
觉已汗流。
一百日后周毁经道。
方知徵应。
即返故乡。
南山藏伏惟食松叶
异类禽兽同集无声。
或有山神送茯苓香来。
获此供养六时行道。
禽兽随行。
礼佛诵经似如听者。
仍为幽显受菩萨戒。
后有猕猴群共治道。
曰。
汝性躁扰作此何为。
曰时君异也。
佛日通也。
深怪此言。
寻尔更有异祥。
龙飞兽集香气充山。
其类众矣。
后有八人采弓材者。
甚大惊骇。
便慰曰。
圣君出世。
时号开皇矣。
即将出山。
以事奏闻。
蒙预出家。
大业中
敕还本州香林寺
常弘四分为业。
武德之始。
陵阳公
益州
素少信心。
将百馀驮物行至始州
令于寺内讲堂佛殿僧房安置。
无敢违者。
从庄还见斯秽杂。
即入房中取锡杖三衣出叹曰。
死活今日矣。
举杖向诸驴骡。
一时倒仆如死。
两手各擎一驮掷弃坑中。
州县官人惊怖执
状申陵阳
大笑一无所怪。
书曰。
弟子数病不逢害鬼。
蒙得律师破悭贪袋。
深为大利。
今附沈香十斤䌷绫十段仰赠。
后还京日从受菩萨戒焉。
贞观三年
寺有明禅师者。
清卓不群。
白日独坐见无半身。
向众述曰。
吾与律师建立此寺。
两人同心忽失半身。
将不律师先去。
不者其死矣。
日食时俗人惊云。
寺家设会耶。
见有四路客僧数千人入寺。
今何所在。
寻尔午时便无疾而逝。
春秋八十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