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魏光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好为嘲谑。
玄宗初,为左拾遗,目姚崇为趁蛇鹳鹊,卢怀慎为觑鼠猫儿,坐品题朝士,贬新州新兴
开元中,归朝为左清道率府长史
时有鹡鸰数千集麟德殿庭树,作《鹡鸰颂》,以为友悌之祥。
又请用魏徵《类礼》列于经,事竟不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贺兰进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玄宗开元十六年进士第
天宝末北海太守
安禄山叛,进明赴肃宗行在灵武,授河南节度使御史大夫
以重兵守临淮,日与诸将张乐高会。
子奇睢阳张巡南霁云临淮告急,进明拥兵不救,睢阳遂陷。
后贬溱州司马
进明好古博雅,工诗能文。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进士及第,历仕殿中侍御史内供奉主客员外郎
天宝中,始以尚书郎超拜名郡,进明遂任信安郡太守
安史乱起,徙为北海太守,后率兵至平原,与颜真卿合师抗安史军。
肃宗至德二载(757)因谗毁房琯,符肃宗意,授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
安史乱军围睢阳,进明拥兵观望,张巡南霁云乞师,进明不肯出兵。
乾元二年(759)第五琦党,贬溱州员外司马,后不知所终。
生平散见李华衢州刺史厅壁记》、《唐诗纪事》卷一七、《唐才子传》卷二。
进明善诗能文,殷璠河岳英灵集》选其诗7首,评曰:“有古诗八十首,大体符合阮公。
又《行路难》五首,并多新兴
”《全唐诗》存诗7首。
唐诗汇评
贺兰进明,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开元十六年(728)进士第,累官主客员外郎
天宝末,任信安太守
安史乱起,徙北海太守,赴肃宗灵武行在,授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驻临淮
安史叛军围睢阳张巡南霁云突围至临淮求救,进明不肯出兵,致睢阳陷落。
后坐第五琦党,贬溱州员外司马,不知所终。
全唐诗》存其诗七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员外好古博达,经籍满腹,其所著述一百馀篇,颇究天人之际。
又有古诗八十首,大体符于阮公。
又《行路难》五首,并多新兴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杜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襄州襄阳人
杜甫从子。
肃宗至德中同在严武幕。
后贬新州,十年得还,寄以诗。
后为夔府司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卢杞中唐 ? — 7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85
【介绍】: 滑州灵昌人字子良
卢奕子。
有口才。
鬼貌蓝面,不耻恶衣粝食。
以荫累虢州刺史
德宗奇其才,擢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为人奸诈,妒贤忌能,小忤己者,即置之死地。
陷害杨炎杜佑颜真卿等。
又与赵赞合创间架除陌税,恨诽之声满天下。
建中四年泾原兵哗变,京师失守,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屡上疏斥言罪,乃贬新州司马
后徙澧州别驾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元稹中唐 779 — 8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9—831
【介绍】: 河南人字微之
历举明经、书判拔萃、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诸科,宪宗元和初左拾遗
论事为执政者所忌,出为河南,复迁监察御史
内官争厅,贬江陵士曹参军
元和末召拜膳部员外郎
穆宗长庆中荆南监军宦官崔潭峻进其歌词于帝,擢知制诰,进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裴度弹劾而罢相,出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
文宗大和中,官武昌节度使,卒。
诗风平易,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号“元和体”。
宫中呼为“元才子”。
越州窦巩唱和,号“兰亭绝唱”。
所作传奇《会真记》为后来《西厢记》所本。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9—831
字微之别字威明排行九洛阳(今属河南)人。
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
八岁丧父,受异母兄排挤,随生母郑氏远赴凤翔,依倚舅族。
贞元九年(793)以明经擢第。
十九年,登书判拔萃科。
元和元年(806),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元稹受知于宰相裴垍,任监察御史,勇于弹劾,得罪宦官权贵,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通州司马虢州长史
裴垍去世,元稹政治上失去倚靠,转而依附宦官崔潭峻。
元和十四年,回朝任膳部员外郎
次年,得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承旨
长庆二年(822),以工部侍郎同平章事
居相位三月,为李逢吉所倾,出为同州刺史,历浙东观察使尚书左丞武昌军节度使,卒于镇。
其生平见白居易所撰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及今人卞孝所著《元稹年谱》。
元稹为著名之传奇作家和诗人。
其诗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
风格相近,合称“元白体”。
元稹诗歌创作中,乐府诗占重要地位。
素推崇杜甫之创作,继承其“即事名篇”之精神,与李绅白居易等一同创作新乐府。
其后,又与刘猛李馀一同创作“虽用古题,全无古义”、“颇同古义,全创新词”之古乐府。
元稹诗中,艳体诗与悼亡诗最具特色。
前者大多是追念少时情人之作,后者则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
在诗歌形式方面,“古人酬唱不次韵,此风始盛于元、白,皮、陆”(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元稹李绅合撰《莺莺传》及《歌》,是贞元元和间新兴之传奇体裁(参阅今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證稿》第一章)。
评者认为:“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
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此元、白较胜于韩、孟。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元稹诗文合集,名《元氏长庆集》,《四部丛刊》本及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钞本较通行,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本《元稹集》较完备。
注本有今人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
全唐诗》编其诗为28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0首,断句53。
唐诗汇评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贞元九年(793),以明经登第,十八年,举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元年,复登制举甲科,授左拾遗,贬河南
四年,拜监察御史奉使东川,又分司东台,以执法不回触怒权贵,贬江陵士曹参军
九年,移唐邓从事,历通州司马虢州长史
十四年,征为膳部员外郎,累迁祠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长庆二年二月,拜相,六月,出为同州刺史
次年,授浙东观察使
大和三年,入为尚书左丞,寻出为武昌节度使,卒于镇。
白居易为至交,同倡新乐府,唱和极多,世称“元白”,诗称“元白体”。
有《元氏长庆集》一百卷,又《小集》十卷,均佚。
宋人辑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二十八卷。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文学家
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
少时即有才名,贞元十九年(803)以明经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曾任江陵府士曹参军翰林承旨学士等职,官至宰相同平章事)。
卒于江夏武昌武昌军节度使任所,追赠尚书右仆射
与挚友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有《元氏长庆集》。
曾数次在黄鹤楼宴游,其副手窦巩诗云:“时奉登楼宴,闲休上水船。
皇甫枚元稹烹鲤得镜》云:“丞相元稹镇江也,尝秋夕黄鹤楼
”《太平广记》中亦载有元稹黄鹤楼“烹鲤得镜”的轶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
)尤工诗,在翰林时,穆宗前后索诗数百篇,命左右讽咏,宫中呼为“元才子”,自六宫两都八方至南蛮东夷国,皆写传之。
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下珠玉。
顾陶《唐诗类选沿序》
元相国白尚书居易,擅名一时,天下称为“元白”、学者翕然,号“元和诗”。
杜牧《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
李戡语:自元和己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
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
吾无位,不得用法以治之。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
……入室三人:张祜羊士谔元稹
黄滔《答陈磻隐论诗书》
大唐前有李、杜,后有元、白,信若沧溟无际,平岳干天,
韦毂《才调集序》
暇日因阅李、杜集,元、白诗,其间天海混茫,风流挺特。
《旧唐书•元稹传》
聪警绝人,年少有才名,与太原白居易友善。
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
自衣冠士子,至闾阎下俚,悉传讽之,号为“元和体”。
苏轼《祭柳子玉文》
元轻白俗。
谢迈《书元稹遗事》
白居易同时,俱以诗名天下,然多纤艳无实之语,其不足论明矣。
元、内、张籍诗,皆自陶、阮中出,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本不应格卑。
但其词伤于太烦,其意伤于太尽,遂成冗长皂陋尔。
比之吴融韩偓俳优之词,号为格卑,则有间矣。
若收敛其词,而少加含蓄,其意味岂复可及也!
《臞翁诗评》
元微之李龟年说天宝遗事,貌悴而神不伤。
高秀实云:元微之诗,艳丽而有骨。
元、白皆唐大诗人。余观古作者必以艰深文浅近,必以尖新革尘腐,二公独不然。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赋玞。
诗变体,往往宫中东色皆诵之,呼为才子。
然缀属虽广,乐府专其警策也。
白诗祖乐府,务欲为风俗之用。元与白同志。白意古词俗,元词古意俗。
元、白潦倒成家,意必尽言,言必尽兴,然其力足以达之。
微之多深着色,乐天多浅着趣;趣近自然,而色亦非貌取也。
总皆降格为。
凡意欲其近,体欲其轻,色欲其妍,声欲其脆:此数者,格之所由降也。
元、白偷快意,则纵肆为之矣。
钟云:元、白浅俚处,皆不足为病,正恶其太直耳。诗贵言其所欲言,非直之谓也;直则不必为诗矣。又二人酬唱,似惟恐一语或异,是其大病。所谓同调,亦不在语语同也。
唐七言歌行……太白少陵,化而大矣,能事毕矣。
降时钱、刘,神情未远,气骨顿衰。
元相、白傅,起而振之,敷演有馀,步骤不足。
元微之以杜之铺陈终始,排比故实,大或千言,小犹数百,为非李所及。
白乐天亦云:杜诗贯穿古今,诊缕格律,尽善尽美,过于李。
二公盖专以排律及五言大篇定李、杜优劣,不知杜句律之高,自在才具兼该,笔力变化,亦不专在排比铺陈,贯穿诊缕也。
深于杜者,要自得之。
《诗源辨体》
元微之少年与白乐天角靡骋博,故称“元白”,然元实不如白。
白五言古入录者,虽长篇而体自匀称,意白联络;元体多冗漫,意多散缓,而语更轻率,可采者不能十一。
……故知微之本非乐天俦耳。
《诗源辨体》
东坡言“元轻白俗”,昔人谓为定论。
尝读微之《连昌宫词》及七言律一二入选者,声气似胜,乌得为轻?
既而读其集,惟五言排律长篇及窄韵者稍工,馀不免太轻率耳。
《诗源辨体》
元不如白,乃是功有疏密,非才有大小也,观张文潜乐天,及微之《酬乐天诗序》,便可知矣。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至元白,实又一大变。
两人虽并称,亦各有不同。
选语之工,白不如元;波澜之阔,元不如白。
白苍莽中间存古调,元精工处亦杂新声。
既由风气转移,亦自材质有限。
《唐音审体》
元、白号称大家,皆以长篇擅胜,其于七肓八句,竟似无意求工。
《唐音审体》
元相用笔专以段落曲折见奇,亦前古所未有。其大篇多冗长,《才调集》所载多靡艳。
《唐音审体》
元相诗以风致宕逸自喜,世因有“元轻”之目……元白绝唱,乐府歌行第一,长韵律诗次之,七言四韵又其次也。
李长吉诗云:“骨重神寒天庙器。
”“骨赏神寒”四字,可喻诗品。
……元、白正坐少此四字,故其品不贵。
元稹作意胜于白,不及内舂容暇豫。
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终非庸近可拟。
二人同时得盛名,必有其实,俱未可轻议也。
《唐诗别裁》
白乐天同对策,同倡和,诗称“元白体”,其实远不逮白。
白修直中皆雅音,元意拙语纤,又流于涩。
东坡品为“元轻白俗”,非定论了。
元、白诗,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风人之能事也。
至于属对精警,使事严切,章法变化,条理井然,其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杜浣花之后不可多得者也。
盖因元和长庆间,与开元天宝时,诗之运会,又当一变,故知之者少。
而其即用现前俚语,如“矮张”、“短李”之类,断不可学。
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竖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张、王已不规规于格律声音之似古矣,至元、白乃又伸缩柚换,至于不可思议,一层之外,又有一层,古人必无依样临摹以为近者也。
诗至元、白,针线钩贯,无乎不到:所以不及前人者,太露太尽耳。
《读雪山房唐诗钞•七律凡例》
元微之太近甜俗,一篇而外,不可强登也。
其源与香山同出一科,而气格就衰,神情又减,《遣兴》诸章,情然苕秀,知非刻意之作;惟其璆然天籁,乃偶得之。
江陵三梦》,则潘岳悼亡,江淹清减,情至文生,古今一致,《曲江》百韵,与乐天讽喻同规。
《连昌》一篇,足媲华清《长恨》。
《元白诗笺证稿》
微之自编诗集,以悼亡诗与艳情分归两类……微之以绝代之才华,抒写男女生死离别悲欢之情感,其哀艳缠绵,不仅在唐人诗中不可多见,而影响于后来之文学者尤臣。
《元白诗笺证稿》
微之打题乐府,殊觉其旨趣丰富,文采艳发,似胜于其新题乐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危仔昌唐末至吴越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抚州南城(今江西南城)人。
僖宗乾符末与从兄危全讽起兵,后任新州抚州饶州刺史
昭宗乾宁元年(894)至哀帝天祐四年(907)信州刺史
后败奔吴越王钱镠,钱待以宾席。
遂留居杭州,并改姓元
事迹见《吴越备史》卷四、《九国志》卷二。
上饶县志》卷二三收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仔昌,南城人。
乾符末黄巢党黄可思起事,仔昌从兄全讽聚众保乡里。
历官、抚、饶、信四州刺史,有捍禦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华温琪五代 862 — 9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2—937
【介绍】: 五代时宋州下邑人字德润
少从黄巢败,走滑州
后事后梁为开道指挥使,加检校工部尚书
累以战功为棣二州刺史
棣州苦河水为患,温琪徙于新州以避之,民赖其利。
继又迁晋二州节度使
李存勖晋州,逾月不能破。
末帝晋州安昌军,授其为节度使
后唐庄宗嘉其昔日能守,拜为顺义节度使,徙镇雄武。
明宗时镇国军节度使。
末帝时以太子太保致仕,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十二月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廷裕后唐 ? — 9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
【介绍】: 五代时代北人。
后唐
幼事李克用于云中,以行卒从击黄巢王行瑜,渐升为小将
李存勖,历、隰三州刺史
仕终新州节度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嗣肱唐末至五代 879 — 9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9—923
【介绍】: 唐末五代时沙陀部人
李克脩子。
少有胆略,从周德威屡立战功,为马步军都虞候
后梁太祖蓨县嗣肱救之,以功超拜蔚州刺史,累迁泽、代二州刺史
后又拜新州刺史,山北都团练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万年人
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养子。
先投李克用,为新州防御使
辽太祖神册六年,降契丹
从攻后梁、后唐,灭渤海,累官崇义军节度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卢文进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范阳人字大用,一作国用
初事刘守光骑将,已而降后唐,遥授寿州刺史,隶属庄宗弟李存矩麾下。
兵变,乱兵杀存矩,拥文进,反攻新州,不克,遂奔契丹,为幽州兵马留后,是后屡引契丹兵掳燕、赵数州。
明宗天成二年,复归后唐,授滑州节度使,历镇邓、安州
后晋建国,与契丹敦好,文进惧不自安,遂率部奔金陵李升拜为天威将军宁国节度使,改镇海军节度使,官至左卫上将军,兼中书令
卒于江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叶温琪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宋州下邑人
后梁末帝时,以累积战功,为棣州刺史
时州苦河水为患,温琪新州以避之,民赖其利。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翟璋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好勇多力,时人目为“大虫”,有“痴虎”之称。
后唐时平州刺史复州防御使,加检校太保,领新州
石敬瑭后晋,割新州契丹
契丹委其叛奚、围云州,皆有功,故留之不使南归,郁郁不得志,遇疾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摰北宋
挚,字萃老东光人,家于东平
嘉祐四年甲科,神宗朝累迁礼部侍郎哲宗即位历官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以观文殿学士罢,知郓州
绍圣初,坐党籍累,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卒。
绍兴中,追赠少师谥忠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第五充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历官新州,有政声,流民多受其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伯澡号贯斋
陈光祖子。
以父荫补官,调新州推官,以与太守争死狱获谴罢。
陈淳游,为所称。
复受《》、《》于蔡渊蔡沈
有《读易记》、《读礼记》、《大学论语说》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锡北宋 982 — 10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2—1049
【介绍】: 汉阳人字贶之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
历知南昌县新州
太常博士、知染院
出知东明,自谓所治者三,即恃力、恃富、恃赎。
岁中以治迹闻。
殿中侍御史
出为荆湖北路京东路河北路转运使,擢知河中府
官至翰林侍读学士
有文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狄栗北宋 990 — 10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0—1045
【介绍】: 潭州长沙人字仲庄
狄棐弟。
以荫补真阳主簿
应城,民无一人为盗。
迁毅城令,以法绳治豪猾,遇水灾发常平仓赈济。
官至大理寺丞,知新州
欧阳修称为廉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巢谷北宋 1027 — 10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7—1099
【介绍】: 眉州眉山人字元修
幼与苏轼游。
应举京师,慕举武艺者,遂弃家学而学古兵法。
秦凤、泾原间,与河州韩存宝相善。
神宗熙宁中,存宝坐罪死,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哲宗元符二年,徒步往岭海访苏轼苏辙,至梅州,又欲往海南访,至新州病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挚北宋 1030 — 10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0—1097
【介绍】: 永静军东光人字莘老
仁宗嘉祐中进士
以荐召试,补馆阁校勘
监察御史里行,屡上疏反对新法,谪监衡州盐仓。
神宗元丰中右司郎中,知滑州
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劾新党并罢常平、免役法。
尚书右丞,累迁右仆射
以言官劾其援引私党等,罢知郓州
哲宗亲政,连贬新州安置。
有《忠肃》。
全宋诗
刘挚一○三○~一○九七),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
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试南宫令,徙江陵观察推官
英宗治平中,以韩琦荐补馆阁校勘
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迁监察御史里行,屡上书论列新法不便,贬监衡州盐仓。
数年后,召入同知太常礼院
元丰初,为开封府推官,迁右司郎中
因建议执政合厅办事,被言者劾以他故,罢官归乡。
明年,起知滑州
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
元祐六年(一○九一。
尚书右仆射
性峭直,勇于去恶,旋为谗者罗织,出知郓州,徙青州
绍圣初哲宗亲政,以元祐党人累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
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八。
有《忠肃》四十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二十卷,其中诗六卷。
宋史》卷三四○有传。
 刘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王灏编《畿辅丛书》本(简称畿辅本)。
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