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谥褚渊诏建元四年八月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三
夫褒德所以纪民,慎终所以归厚
前王盛典,咸必由之。
侍中司徒录尚书事、新除司空、领骠骑将军南康公渊,履道秉哲,鉴识弘旷。
爰初弱龄,清风夙举。
登庸应务,具瞻允集。
孝友著于家邦,忠贞彰于亮采。
佐命先朝,经纶王化,契阔屯夷,绸缪终始。
总录机衡,四门惟穆,谅以同规往古,式范来今。
谦光弥远,屡陈降挹,权从高旨,用亏大猷。
将登上列,永翼声教。
天不憖遗,奄焉薨逝,朕用震恸于厥心。
其赠公太宰侍中录尚书,公如故。
给节,加羽葆鼓吹,增班剑为六十人。
葬送之礼,悉依宋太保王弘故事。
谥曰文简(《南齐书·褚渊传》)
与从叔征北将军永书 南齐 · 张融
 出处:全齐文卷十五
融昔称幼学,早训家风,虽则不敏,率以成性。
布衣苇席,弱年所安,箪食瓢饮,不觉不乐。
但世业清贫,民生多待,枣修,女贽既长,束帛禽鸟,男礼已大。
勉身就官,十年七仕,不欲代耕,何至此事。
昔求三吴一丞,虽屡舛错。
今闻南康缺守,愿得为之。
融不知阶级,阶级亦可不知,融政以求丞不得,所以求郡,求郡不得,亦可复求丞(《南齐书·张融传》)
小乘迷学竺法度造异仪记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夫至人应世,观众生根,根力不同,设教亦异。
是以三乘立轨,随机而发,五时说法,应契而化,沿粗以至妙,因小以及大,阶渐殊时,教之体也。
自正法稍远,受学乘互,外域诸国,或偏执小北。
最后涅槃,显明佛性,而犹执初教,可谓胶柱鼓瑟者也。
元嘉中,外国商人竺婆勒,久停广州
每往来求利于南康郡,生儿,仍名南康,长易字金伽,后得入道,为昙摩邪舍弟子,改名法度
其人貌虽外国,实生汉士,天竺科轨,非其所谙。
但性存矫异,欲以摄物,故执学小乘,云无十方佛,唯礼释迦而已。
大乘经典,不听读诵,反抄著衣,以此为法。
常用铜钵,无别应器,乃令诸尼,作镇肩衣。
似尼师坛缝之为衷,恒著肩上,而不用坐,以表众异。
每至出路,相捉而行,布萨悔过。
但伏地相向,而不胡跪,法度善,闲汉言,至授戒,先作梵语,不令汉知。
案律之明文,授法资解,言不相领,不得法事,而竺度昧罔,而行诡术,明识之众,咸共骇弃。
唯宋故丹阳颜竣女宣业寺尼法弘交州刺史张牧女弘光寺尼普明等,信受其教,以为真实。
虽出贵族,而识谢慧心,毁╃方等,既绝法雨,妄学诡科。
乖背律仪,来苦方深,可悯伤。
自正化东流,大乘日曜,英哲顶受,遍遇服膺。
而使迷伪之人,专行偏教,莫或振止,何其甚哉!
昔慧导拘滞,疑惑大品,昙乐偏执,非拨法华,罔天下之,信已情之谬。
关中大众,固已指为无间矣。
至如彭城僧渊,诽谤涅槃,舌根销烂,现表厥殃,大乘难诬,亦可险也。
寻三人之惑,并恶止其躬,而竺度之悖,以毒饮人。
凡女人之性,智弱信强,一受伪教,则同惑相挺。
京师数寺,遂尘异法,东境尼众,亦时染此风,将恐邪路易开,淄污不已。
嗟乎,斯岂魔断大乘,故先侮女人欤?
此实开士之所痛悼,而法主所宜匡制也。
《大方便经》云:释迦如来,昔为比丘,专以四阿含教化,谤毁方等。
于无数劫,受大苦报,从阿鼻出,发大乖心,致成正觉,后进之贤,宜思防断。
古今明诫,可不慎乎。
慧睿法师,久叹愚迷,制此喻疑,防于今日,故存之录末,虽于录非类,显证同矣(《释藏边》五)
褚渊碑文 南齐 · 王俭
 出处:全齐文卷十一、文选卷五十八
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此之谓不朽。
所以子产云亡,宣尼泣其遗爱;
随武既没,赵文怀其馀风。
文简公见之矣。
公讳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
微子以至仁开基,宋段以功高命氏
爰逮两汉,儒雅继及;
魏晋以降,奕世重晖
乃祖太傅元穆公,德合当时,行比州壤。
深识臧否,不以毁誉形言
亮采王室,每怀冲虚之道。
可谓婉而成章,志而晦者矣。
自兹厥后,无替前规,建官惟贤,轩冕相袭。
公禀川岳之灵晖,含圭璋而挺曜,和顺内凝,英华外发。
神茂初学,业隆弱冠。
是以仁经义纬,敦穆于闺庭;
金声玉振,寥亮于区宇。
孝敬淳深,率由斯至;
尽欢朝夕,人无閒言。
逍遥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
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
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
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于己。
汪汪焉,洋洋焉,可谓澄之不清,挠之不浊。
袁阳源才气高奇,综覈精裁;
宋文帝端明临朝,鉴赏无昧。
袁既延誉于遐迩,文亦定婚于皇家。
选尚馀姚公主,拜驸马都尉
汉结叔高,晋姻武子,方斯蔑如也。
释褐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
濯缨登朝,冠冕当世;
升降两宫,实惟时宝。
具瞻之范既著,台衡之望斯集。
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秘书丞
赞道槐庭司文天阁;
光昭诸侯,风流籍甚。
父忧去职,丧过乎哀,几将毁灭。
有识留感,行路伤情。
服阕,除中书侍郎
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恪居官次,智效惟穆。
于时新安王宠冠列蕃,越敷邦教,毗佐之选,妙尽国华。
出为司徒右长史,转尚书吏部郎。
执铨以平,御烦以简,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复存于兹
泰始之初,入为侍中
曾不移朔,迁吏部尚书
是时天步初夷,王途尚阻,元戎启行,衣冠未缉。
内赞谋谟,外康流品。
制胜既远,泾渭斯明。
赏不失劳,举无失德。
绩简帝心,声敷物听。
事宁,领太子右卫率,固让不拜。
寻领骁骑将军
以帷幄之功,膺庸祗之秩,封雩都县开国食邑五百户
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久之,重为侍中,领右卫将军
尽规献替,均山甫之庸;
缉熙王旅,兼方叔之望。
丹阳京辅,远近攸则;
吴兴襟带,实惟股肱;
频作二守,并加蝉冕
政以礼成,民是以息。
明皇不豫,储后幼冲,贻厥之寄,允属时望。
徵为吏部尚书,领卫尉,固让不拜。
改授尚书右仆射
端流平衡,外宽内直
弘二八之高谟,宣由庚而垂咏。
太宗即世,遗命以公为散骑常侍中书令护军将军
送往事居,忠贞允亮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
公之登太阶而尹天下,君子以为美谈,亦犹孟轲致欣于乐正,羊职悦赏于士伯者也。
丁所生母忧,谢职。
毁疾之重,因心则至。
朝议以有为为之,鲁侯垂式
存公忘私,方进明准。
爰降诏书,敦还摄任
固请移岁表奏相望。
事不我与,屈己弘化
属值三季在辰,戚蕃内侮;
桂阳失图,窥窬神器。
鼓棹则沧波振荡,建旗则日月蔽亏。
出江派而风翔,入京师而雷动。
鸣控弦于宗稷,流锋镞于象魏。
虽英宰临戎,元渠时殄;
而馀党实繁,宫庙忧逼。
公乃揔熊罴之士,不贰心之臣,戮力尽规,克宁祸乱。
康国祚于缀旒,拯王维于已坠。
诚由太祖之威风,抑亦仁公之翼佐。
可谓德刑详,礼义信,战之器也。
以静难之功,进爵为侯,兼授尚书令中军将军,给班剑二十人。
功成弗有,固秉撝挹
改授侍中中书监护军如故。
又以居母艰去官。
虽事缘义感,而情均天属。
颜丁合礼,二连之善丧,亦曷以踰!
天厌宋德,水运告谢。
嗣王荒怠于天位,彊臣凭陵于荆楚
废昏继统之功,龛乱宁民之德,公实仰赞宏规,参闻神算。
虽无受脤出车之庸,亦有甘寝秉羽之绩。
乃作司空,山川攸序;
兼授卫军,戎政辑睦。
既而齐德龙兴顺皇高禅。
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
弼谐允正,徽猷弘远,树之风声,著之话言,亦犹之臣虞夏,荀裴之奉魏晋
自非坦怀至公,永鉴崇替,孰能光辅五君,寅亮二代者哉!
大启南康,爰登中铉;
时膺土宇,固辞邦教
今之尚书令,古之冢宰,虽秩轻于衮司,而任隆于百辟。
暂遂冲旨改授朝端。
迩无异言,远无异望
帝嘉茂庸重申前册。
执五礼以正民,简八刑而罕用。
故能骋绩康衢,延慈哲后。
义在资敬,情同布衣;
出陪銮躅,入奉帷殿
南风之高咏,餐东野之秘宝。
雅议于听政之晨,披文于宴私之夕。
参以酒德,閒以琴心。
暧有馀晖,遥然留想。
君垂冬日之温,臣尽秋霜之戒,肃肃焉,穆穆焉。
于是见君亲之同致,知在三之如一。
太祖升遐,绸缪遗寄
侍中司徒录尚书事。
禀玉几之顾,奉缀衣之礼。
择皇齐之令典,致声化于雍熙。
内平外成,实昭旧职。
增给班剑三十人,物有其容,徽章斯允。
位尊而礼卑,居高而思降。
徂秋,以疾陈退。
朝廷重违谦光之旨,用申超世之尚,改授司空,领骠骑大将军侍中录尚书如故。
景命不永,大渐弥留
建元四年八月二十一日薨于私第,春秋四十有八。
柳庄疾棘,卫君当祭而辍礼;
晏婴既往,齐君趍车而行哭。
公之云亡,圣朝震悼于上,群后恇动于下,岂唯哀缠一国,痛深一主而已哉!
追赠太宰侍中录尚书如故,给节羽葆鼓吹班剑为六十人,谥曰文简,礼也。
夫乘德而处,万物不能害其贞;
虚己以游,当世不能扰其度。
均贵贱于条风,忘荣辱于彼我。
然后可兼善天下,聊以卒岁。
经始图终,式免祗悔。
谁云克备,公实有焉。
是以义结君子,惠沾庶类。
言象所未形,述咏所不尽。
故吏某甲等,感逝川之无舍,哀清晖之眇默。
餐舆诵于丘里,瞻雅咏京国
思卫鼎之垂文,想晋钟之遗则
方高山而仰止,刊玄石以表德。
其辞曰:辰精感运,昂灵发祥。
元首惟明,股肱惟良。
天鉴璿曜,踵武前王。
钦若元辅,体微知章
永言必孝,因心则友。
仁洽兼济,爱深善诱。
观海齐量,登岳均厚。
五臣兹六,八元斯九。
内谟帷幄,外曜台阶。
远无不肃,迩无不怀。
如风之偃,如乐之谐。
光我帝典,缉彼民黎。
率礼蹈谦,谅实身干
迹屈朱轩,志隆衡馆。
眇眇玄宗萋萋辞翰。
义既川流,文亦雾散
嵩构云颓,梁阴载缺。
德猷靡嗣,仪形长递。
怊怅馀徽,锵洋遗烈。
久而弥新,用而不竭。
迎立南康王 南齐 · 文安王后
 出处:全齐文卷六
西中郎将南康王宜纂承皇祚,光临亿兆,方俟清宫,未即大号,可且封宣城、南琅邪南东海东阳临海新安寻阳南郡竟陵宜都十郡为宣城王,相国、荆州,加黄钺,置僚属,选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国并如故。
须军次近路,主者详依旧典,法驾奉迎(《南齐书·和帝纪》。骁骑将军夏侯禀自京师江陵,称宣德大后令。)
移檄京邑 南齐 · 萧颖胄
 出处:全齐文卷八
西中郎府长史都督行留诸军事右军将军南郡太守南丰县开国侯萧颖胄,司马、征虏将军新兴太守夏侯详京邑百官、诸州郡牧守:
夫运不尝夷,有时而陂;
数无恒剥,否极则亨。
商邑中微,彭、韦投袂;
汉室方昏,虚、牟效节。
故风声永树,卜世长久者也。
昔我太祖高皇帝,德范生民,功格天地,仰纬彤云,俯临紫极。
世祖嗣兴,增光前业,云雨之所沾被,日月之所出入,莫不举踵来王,交臂纳贡。
郁林昏迷,颠覆厥序,俾我大齐之祚,剪焉将坠。
高宗明皇帝,建道德之盛轨,垂仁义之至踪,绍二祖之鸿基,继三五之绝业。
昧旦丕显,不明求衣,故奇士盈朝,异人辐凑。
若乃经礼纬乐之文,定鼎作洛之制,非云如醴之祥,白质黑章之瑞,谅以则天比大,无德称焉。
而嗣主不纲,穷肆陵暴,十侃毕行,三风咸袭。
丧初而无哀貌,在戚而有喜容。
酣酒嗜音,罔惩其侮。
谗贼狂邪,是与比周。
遂令亲贤婴荼毒之诛,宰辅受菹醢之戮。
江仆射、萧、刘领军、徐司空沈仆射曹右卫,或外戚懿亲,或皇室令德,或时宗民望,或国之虎臣,并勋彰中兴,功比周、邵,秉钧赞契,受遗先朝。
咸以名重见疑,正直贻毙,害加党族,虐及婴孺。
曾无《渭阳》追远之情,不顾本枝歼落之痛。
信必见疑,忠而获罪,百姓业业,罔知攸暨。
崔慧景内逼淫刑,外不堪命,驱土崩之民,为免死之计,倒戈回刃,还指宫阙。
城无完守,人有异图。
赖萧令君勋济宗┙,业拯苍氓,四海蒙一匡之德,亿兆凭再造之功。
江夏王拘迫威强,牵制巨力,迹屈当时,乃心可亮。
竟不能内恕探情,显加鸩毒。
萧令君自以亲惟族长
任实宗臣,至诚苦言,朝夕献入,谗丑交构,渐见疏疑,浸润成灾,奄离怨酷。
用人之功,以宁社稷,刈人之身,以骋淫滥。
台辅既诛,奸小竞用,梅虫儿茹法珍妖忍愚戾,穷纵丑恶,贩鬻主威,以为家势,营惑嗣主,恣其妖虐。
宫女千馀,裸服宣淫,孽臣数十,袒裼相逐。
帐饮阛肆之间,宵游街陌之上,提挈群竖,以为欢笑。
山阳潜受凶旨,规肆狂逆,天诱其衷,即就枭剪
夫天生蒸民,树之以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
岂有尊临宇县,毒遍黔首,绝亲戚之恩,无君臣之义,功重者先诛,勋高者速毙。
九族内离,四夷外叛,封境日蹙,戎马交驰,帑藏既空,百姓已竭,不恤不忧,慢游是好。
民怨于下,天惩于上,故荧惑袭月,孽火烧宫,妖水表灾,震蚀告珍。
七庙阽危,三才莫纪,大惧我四海之命,永沦于地。
南康殿下,体自高宗,天挺英懿。
食叶之征,著于弱年,当璧之祥,兆乎绮岁。
亿兆颙颙,咸思戴奉。
且势居上游,任总戎略,家国之否,宁济是当。
莫府身备皇宗,忝顾托,忧深责重,誓清时难。
今命冠军将军西中咨议、领中直兵参军、军主杨公则宁朔将军、领中兵参军、军主王法度,冠军将军咨议参军、军主庞翙,辅国将军咨议参军、领别驾、军主宗夬辅国将军咨议参军、军主乐蔼等,领劲卒三万,陵波电迈,径造秣陵
冠军将军、领咨议、中直兵参军、军主蔡道恭辅国将军、中直兵参军右军府司马、军主席阐文,辅国将军、中直兵参军、军主任漾之,宁朔将军、中直兵参军、军主韩孝仁宁朔将军、中直兵参军、军主朱斌,中直兵参军、军主宗冰之,建威将军、中直兵参军、军主朱景舒,宁朔将军、中直兵参军、军主庾域宁远将军、军主庾略等,被甲二万,直指建业
辅国将军武宁太守、军主邓元起辅国将军、前军将军、军主王世兴等,铁骑一万,分趋白下。
征虏将军、领司马、新兴太守夏侯详宁朔将军咨议参军、军主柳忱宁朔将军、领中兵参军、军主刘孝庆,建威将军、军主、江陵令江诠等,帅组甲五万,骆驿继发。
雄剑高麾,则五星从流,长戟远指,则云虹变色。
天地为之矞皇,山渊以之崩沸。
莫府亲贯甲胄,授律中权,董帅熊罴之士十有五万,征鼓纷沓,雷动荆南。
宁朔将军南康王萧颖达,领虎旅三万,抗威后拒。
雍州勋业盖世,谋猷渊肃,既痛家祸,兼愤国难,泣血枕戈,誓雪怨酷,精卒十万,已出汉川
郢州节义慷慨,悉力齐奋。
江州邵陵王湘州张行事、王司州皆远近悬契,不谋而同,并勒骁猛,指景风驱。
舟舰鱼丽,万里盖水,车骑云屯,平原雾塞。
以同心之士,伐倒戈之众,盛德之师,救危亡之国,何征而不服,何诛而不克哉!
今兵之所指,惟在梅虫儿茹法珍二人而已。
诸君德载累世,勋著先朝,属无妄之时,居中否之运,受迫群竖,念有危惧。
大军近次,当各思奋迹,来赴军门。
檄到之日,有能斩送虫儿法珍首者,封二千户开国县侯
若迷惑因党,敢拒命者,刑兹无赦,戮及宗族。
赏罚之信,有如皦日,江水在此,余不食言(《南齐书·萧颖胄传》。)
奉辞南康王府笺 南梁 · 王僧孺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一
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止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解箓收簪,且归初服。
窃以董生伟器,止相骄王,贾子上才,爰傅卑主。
下官生年有值,谬仰清尘,假翼西雍,窃步东阁,多惭袨服,取乱长裾,高榻相望,直居坐右,长阶如画,独在僚端,借其从容之词,假以宽和之色,恩礼远过,荣望多厕应徐,厚德难逢,小人易说,方谓离肠陨首,不足以报一言,露瞻披诚,何能以酬屡顾,宁谓罻罗裁举,微禽先落,阊阖始吹,细草仍坠,一辞九畹,方去五云,纵天网是漏,圣恩可恃,亦复孰寄心骸,何施眉目,方当横潭乱海,就鱼憋而为群,披榛扪树,从《兀虫》而相伍,岂复仰听金声,式瞻玉色,顾步高轩,悲如霰委,踟蹰下席,泪若绠縻(《梁书王僧孺传》,僧孺仁威南康王长史,逮诣南司,奉笺辞府。)
弹贾执傅湛文梁大同中 南梁 · 刘潜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一
长兼御史中丞刘孝仪稽首言:南康嗣王行参军知谱事贾执与前中书舍人傅湛,在王座饮酒,时上不安,人从台还,圣体巳和。
湛乃扬眉瞋目谓执曰:卿念天子,我不见阙,出悖慢言语,连及于上,共执忿诤。
湛昔经杀牛,误父自杀,近效残贪,贿赂狼藉,特逢解网,宥其馀命,自被弃废,尤怀怨愤,谤讪不逊。
谨按:前兼通事舍人臣傅湛,才薄驽蹇,特抽擢,自预左右,频蹈极刑,押对鞠书,累逢阙过,未闻报效,反怀恚愤,圣体不安,臣下忧惧。而湛敢生怨望,轻肆慢辞,丑争及父,心无爱敬;戏语连上,罪同悖逆。未央马瘦,不睹厩令之忠;甘泉道,遽见扶风之罪,宜其徇乎东市,尸彼毂门。南康王府参军臣贾执,始间湛语,初无逐雀之心,末因私忿,遂显怀鸩之逆。虽迹似折奸,意由肆憾,恶慢于人,自彰秽丑,见辱父子,巳会季伦之辞,争及其父,人梁声之难。是使王嫱悲于连累,黑要喜于得川。太子舍人始兴蕃王臣萧毅,幸因祉祚,爵预藩屏,而散金失所,设醴乖人,雍容之宾,未游于雕苑;号怒之容,日醉于雷池,致使傅徒跅弛,慢醉盈路,腼颜受辱,会无发纠。并恕伯厚之心,俱鸣路粹之责。臣等参议,请以见事依法,免毅所居官;解执知谱事,请议贬黜。付之卿论,不得厕预官流,刺尚施行,辄不禁止。(《文苑英华》六百四十九)
唱导文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十四
夫十恶缘巨,易惑心涂;
万善力微,难感灵性。
是以摩钳赴火,立志道场;
萨埵投身,必之妙觉。
众生积染,流浪不归;
若海易沈,慈波空荡。
渴爱与生死共门,无明与结网同路,各趣百非,缠兹四苦,人思戮力,昭彼三明。
是以如来因机致化,如大医王,随病施药。
当今皇化之基,格天网地,扇仁风于万古,改世季于百王,覆载苍生,慈育黎首,天涯海外,奉道餐风,换嗉吹唇,含仁饮德,民无贤肖,爱均一子。
众等宜各克己丹诚澄心慊到,奉为至尊。
敬礼娑婆世界释迦文佛。
欢喜世界檀德尊,水精刹土月电如来,宝明世界山海慧佛,奉愿圣御与天地比隆,慈明与日月齐照;
九有被康哉之泽,八方延仁寿之恩。
玉烛之美,日著遐方;
击壤之歌,篇闻天下。
敬由心起,五体所以外恭;
情发于中,六识所以单到。
故一善染心,万劫不朽;
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凭法致安,积善延庆
今日幸遇兹训诱,岂得不罄竭心途。
奉为皇太子,敬礼东方宝海,南方灯明,西方无量寿,北方相德。
奉愿离明内映,合璧外和,玉震云浮,金声海镜;
日朝颜色,四善流风。
既擅温文之德,实著监国之重。
苍生饮德,有诚餐仁;
变和内化,事炳周经
赞德含章,训高淳史。
故以配正奉天,表七教于仁德
宣风缉惠,阐六服于温慈。
各宜摄心奉为贵嫔,归命敬礼五十三佛、三十五尊,当来贤劫千劫在百七十。
奉愿月相与万善同休,金声与四时并祐;
兴七觉以炳照,囧十智于常乐
闺守奉仁宫储钦德;
晖同叠璧,焕若昆琼。
盖闻嵩高惟岳,作屏皇家;
宗子维城,克固盘石
所以戚均鲁、卫,任等
三台正席,坐而论道;
九棘勤王,恪居连事。
宜各运心,奉为临川安成建安鄱阳始兴豫章,及南康庐陵湘东武陵诸王,家国戚属,六司鼎贵,归命敬礼舍利形像,菩提妙塔。
多宝踊现,释迦碎身。
奉愿心镜凝深,身清岳峙,克隆帝祉,永茂皇枝。
众各一心,归命三宝。
三界异术,五道分径;
天人植业,各归一果。
鬼神牵报,事炳冥途。
上善华果,既乖正力;
五浊烦心,弥多恼累。
虽复聪明正直,三牲之祀未亏;
阴阳不测,六根之滞犹染。
众等宜各露诚,逮为天龙八部,护塔善王,乃至修罗八臂,摩醯三目,尽为敬礼,尊经正典,清净波若,究竟涅槃。
法华会一之文,净名不二之说,愿一切善神,永断无明,长遵正本,卧处宝宫,坐甘香积。
帝释渊广,泛般若之舟;
净居深沈,驾牛车之美。
泽及三界,明照四天;
大悲拔苦,事炳前经。
弘慈与乐,义高名训
是以灵权降迹,出没不同,菩萨位怀,显晦多术。
无边剧恼,扇八苦于修途;
有缚缠情,绕六趣于危道。
金锁玉床,犹念解脱。
雕珠饰绮,不及涂中。
至于飘飖热风,沧浪冰水,暗室千重,黑城百仞,铁轮碎骨,铜柱焦肠,伤出刀峰,横抽剑锷,如斯众苦,尤为险脆
一息不追,则万劫永别;
刹那暂断,则千代长离。
相与共托阎浮,泡生幻处。
危脆之质,有险蜉蝣;
风电之驰,诚难可驻。
况复三相并蹙,二鼠攒危,毒箭恶蛇,尤为可畏。
庶凭正法,拔慈累染,长享百福,永断六尘。
对至无疆,唯佛可恃。
今为六道四生,三途八难,慈悲恳到,一心遍礼十住菩萨,三行声闻,礼救世观音,献盖宝积。
西方大势,东国妙音,四辩净名二上螺髻珠顶善宿弥勒文殊金刚藏解脱月弃阴盖常举斤十大弟子、五百罗汉,愿囹圄空虚,疾恼消息,城中百县,方外千城,凡在幽执,一同宽荡。
人协覆蛇,俗化匡蚁。
类服鸩之不死,同拔剑之无伤。
含生不缕,转死自温;
渭桥日饱,翳桑无饿。
打塞三涂,填碎地狱。
破魔兵众壤生死军,阎罗发十善之心,牛傍启五戒之业,如鱼少水,若雁穷林,一听法音,即舍秽质。
人运五体,归命三宝(《释藏》肥九,《广弘明集》十五。)
皇从侄全州观察使追封新兴侯墓志铭1044年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宋景文集》卷五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侯讳从郁,字仲文昭信军节度使、英国公惟宪之子,母曰莒国和夫人。
英公之祢曰潭王德芳
自潭而上,昭穆严尊,玉牒史官书之,故不著,独著侯事。
侯幼悟警,有志行,群居而自修,佚安而不流。
既就傅,务学尤力。
虞世南隶楷绝工,射能命中。
景祐中,悉召宗室观书太清楼。
诏侯赋诗,应旨辄上,帝称善。
他日,有诏褒美,辇下荣之。
庆历元年夏六月遘疾,薨于第,享年四十有四。
上为废朝,敕中贵人护葬,所以赗含追恤之良厚。
留窆普济禅坊,卜兆之未从,且言怀也。
侯仕始右班殿直,十迁至左屯卫大将军文州刺史,爵阶勋邑称是。
配曰夫人河东薛氏,封丹阳郡君,甚宜其家。
六男子:世奕,太子右卫率府率
世褒,故太子右司禦率府率
世将太子右监门率府副率
世秩,故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世觐,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幼未名。
诸子皆孝谨以肥家,则侯之垂裕当有以致之者。
岁直涒滩,始诏鸿胪启殡,即河南永安之先茔,月舍己巳,日舍癸卯,克葬。
全州观察使新兴侯,礼也。
昔诗人之称文王,其辞曰:「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我祖宗受命而帝,德溥流长,过文王远甚,而其支胄蕃衍,虽千万世尚无有底止,则文字之传,可以已乎!
铭曰:
帝孙之子,焘我丕祉。
嗣而承者,何千万祀!
皇从侄卫州防禦使遂国公墓志铭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七、民国《巩县志》卷二三
惟遂昭裕公宗颜,字希圣太宗皇帝之曾孙,潞恭宪王元佐之孙,镇江军节度使侍中、郇国公允成之长子。
初除西头供奉官,历内殿崇班,礼宾、崇仪副使六宅使,改左屯卫大将军封州刺史
左金吾卫大将军、领复州团练使左卫大将军、领郢州防禦使,拜卫州防禦使
公好学,通王氏《易》,喜为诗,藏书数万卷。
性聪敏多能,至于琴奕之艺,佛老之说,所学必通。
履行修谨,未尝有过失。
每燕见,侍上读《易》赋诗,数赐器币,诏书褒美。
尝召宴太清楼,赋《祼玉诗》,为诸皇子第一,上尤嘉赏,赐缯䌽二百段。
有诗集十卷。
至和二年九月壬戌,以疾薨,享年四十有八。
初其疾也,上遣中贵人押国医治之。
既薨,辍视朝一日,敕有司具驾,将视其丧,以雨不克。
遣中贵人厚加赙恤,乃赠昭信军节度使太常考行,谥曰昭裕,权厝于东法济寺
夫人太原郡郭氏,燕王从义之裔孙。
子男三人:长曰仲连右千牛卫将军
次曰仲丹、仲筠,皆太子右内率府副率,早卒。
女四人:长适左侍禁潘若旦,今亡;
次适内殿承制閤门祗候郭士选;
次二亡。
嘉祐五年十月乙酉,葬于河南永安县
铭曰:
学而通,行益修。
中充实,外誉优。
见于言,帝所褒。
虽不克施于事,斯可以铭诸幽。
宗室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太子右司禦率府率殿中侍御史骑都尉世褒墓志铭(并序 庆历四年四月1044年4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乐全集》卷三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宗室吴、潭二邸,太祖皇帝之穆也。
康惠王德芳,生昭信军节度使侍中英国公惟宪,英国金州观察使从郁。
司禦盖金州之第三子,讳世褒字仲华
真宗天禧己未生,明道癸酉始赐名,补右班殿直,预内朝。
寻改右侍禁
景祐乙亥,迁阶银艾,行太子右司禦率府率,视秩国子祭酒
宝元中,兼殿中侍御史,赐勋骑都尉
庆历元年十二月十三日,遘疾终于邸院,春秋二十有三。
权堋于普济佛舍。
越三年,岁在甲申夏四月癸卯,从燕恭惠王卤簿,葬于洛阳永安大茔。
夫人安氏,无子。
司禦方雅信厚,公族之秀,幼知好学,涉通诸经。
善行草书,尤好虞、褚笔法,略得其妙。
近事,诸皇族鲜出补外官,悉留京师,亦不釐务,为选儒学官切磋讲习外,奉朝请而已。
此朝廷亲亲之义,敦睦纠合,所以别于庶姓,不责以事。
然间有蕴才虑、抱器识者,不偕于用,赍志就殁,故执册者无得而书焉。
铭曰:
太祖之穆,在潭启封
君其曾孙,源深基隆
雅重者性,粹厚者志。
言用与才,则未尝试。
萧萧马鸣,悠悠素旌。
往从先王,永安之茔。
荣王从式墓志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南阳集》卷二九、民国《巩县志》卷二三
王讳从式字智□,今皇帝之从伯父也。
太祖孝明皇后生楚康惠王德芳康惠王昭信军节度使侍中英国公惟宪,王即英国公之第二子也。
天禧三年始赐名,授右侍禁
四迁至东八作副使
景祐二年,换左千牛卫大将军
庆历四年,兼彭州刺史,稍迁右屯卫大将军台州团练使
嘉祐五年,领蕲州防禦使
英宗即位,正授磁州防禦使
兄从古薨,袭封舒国公,进泾州观察使
上即位之明年,以王太祖之系,属近且尊,超拜彰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封安定郡王
王足疾不能朝,有诏即其家拜之。
王素性忠义,自以宗室之老,蒙国厚恩,病无以报,慨然恨叹,见于辞色。
后三年,制授保康军节度使。
其年十一月,病亟,上遣中贵人挟太医诊视。
王一旦尽出玩好物,会宗族散之,曰:「吾必不起矣」!
后数日而薨,时熙宁四年十二月八日也,年六十有五。
上闻震悼,为辍视朝,即日临奠,追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荣王,命右正言知制诰曾布入内都知张茂则监护丧事。
五年五月二十三日葬于南永安县
王仪状秀整,幼敏悟,于经史汎为疏通,喜赋诗,尤精于笔翰,得虞世南之法为多。
仁宗宴宗室于太清楼,出祼玉诗题使赋之,王立成,仁宗大加赏。
元昊叛,西鄙骚动,王抗疏愿身临阵,操戈讨贼,仁宗壮之,而不许也。
居母夫人某忧,未尝饮酒茹荤,惟日诵佛书,资冥福。
俭约,居室服用不华侈。
历事四朝,踰五十年,非有疾未尝废朝。
尝谓其族人曰:「若等既不任事,惟朝谒为奉上之礼,尚可以少懈耶」?
临终,又戒其子弟以向学,诸族雍睦。
呜呼!
可谓贤王也已。
夫人高氏,西头供奉曰习之女,封高平郡君,有贤行。
子男三人。
长世谟,右骁卫大将军窦州刺史,早卒,追赠随州观察使、汉东侯;
次世采,羽林右军大将军茂州团练使
次世恩,右武卫大将军梅州刺史
孙男十六人。
令磋,右监门卫大将军
祛、令觌、令驹,右千牛卫将军
令昼、令岳、令璋、令术、令,率府率
令瓈,右班殿直
五人未赐名。
曾孙一人,子礼,尚幼。
孙女三人。
西头供奉官王瑞卿右班殿直张□□、高师言,其婿也。
曾孙女十二人,元孙女一人,皆幼。
铭曰:
赫赫大祖,仁育万方。
庆流本支,或公或王。
王维曾孙,忠厚质良。
文史之游,法度是将。
熙宁之元,特见表扬。
尊爵重镇,即授于王。
扶疾祗命,慨然自伤。
怀忠思奋,言出涕滂。
有力不效,以讫云亡。
宸衷震悼,赙恤加常。
爰诏侍臣,俾识厥藏。
巍然令名,愈久益光。
卫尉寺丞致仕金君墓志铭嘉祐二年十二月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八、《元丰类稿》卷四四、《曾文定公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
今上皇祐二年,祀明堂,推恩群臣,秘书丞金君得以其父为大理评事致仕。
五年,郊,金君为太常博士,又得以其父为卫尉寺丞
卫尉府君讳某,字温叟浮梁人
初,君之考赠大理评事讳某有三子。
伯曰鼎臣,为某军节度掌书记
仲曰汝臣,为太常博士
季即君。
兄弟俱举进士书记与仲既起家,君因不复肯就举,曰:「吾兄弟不可俱去吾亲也」。
后三十馀年卒,以有子为丞云。
君有四子。
曰君著;
君佐
君卿博士也;
曰君
兄弟又皆举进士博士既有名秩于朝,三子皆复养于家。
盖其父子兄弟之出处如此,何其相似也!
当是时,宋兴已百年,博士方以材自起于贱贫,欲以其所为为天下,慨然有志者也。
君独自得于大山长谷之间,日从子孙,来四方之客,与夫乡人之老,《诗》《书》尊席之侧,啸歌息偃,以忘其年,隤然遂其志者也。
遭天子既宗祀明堂,顾朝士大夫皆褒崇其亲,欲以风示天下。
命书宠章,降于其家,显荣一时,寿考康宁,有孙有曾,以承以翼,何其祥也。
君为人简易无町畦,能事父兄,衣食奉养,自与者尝取其薄。
尝有盗其牛羊,已又盗其所乘马者,君知之,皆不校,盗卒自悔以伏。
盖君之质与其恕,又有足多者如是也。
生于淳化之庚寅,卒于嘉祐之丁酉
遗命三月而葬,从薄,遂以其年十二月四日葬于饶州浮梁县万户山之前。
夫人徐氏,累赠寿安县
君之殁也,有子四人,女六人。
孙男九人,女十二人。
曾孙男三人,女二人。
金氏,或曰出少昊金天氏,或曰出汉侍中秺侯
秺侯传至孙则亡,至曾孙复侯。
秺侯有弟伦,伦子若孙,四世六人,皆侍中,以忠孝名尊显于世,世称金氏云
至君之先,皆家京兆
唐僖宗时,有令浮梁者,遭黄巢乱,徙人筑险自保,所活人以数万,因留治之,凡十有七年,遂家浮梁,以功至检校尚书、右仆射昭信军节度使讳某,君曾祖也。
子讳某,君祖也。
博士以君之外孙、尚书屯田员外郎臧论道之状来属,曰:「子为我铭吾亲,吾死足矣」。
巩不敢辞。
铭曰:
卑少恭老,惟物之常。
即强弃艾,乃理之亡。
帝用慨然,尊祀明堂。
顾褒耋寿,风示九有。
君势之亨,与享其荣。
拥笏巍巾,于家以息。
有子有孙,严严我侧。
志无不得,君子之祥。
铭以发之,君子之光。
南康郡墓志铭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郧溪集》卷二○
太祖皇帝有八子,讳德昭者为越懿王,越懿王生冀康孝王惟吉康孝王守节,为丹阳郡穆王
王即僖穆之子,讳世永字文亿
安定郡太夫人杨氏,任城郡夫人魏氏。
王初右侍禁,年十岁。
入谢章圣皇帝,帝抚其背曰:「若亦诵书乎」?
曰:「诵《孝经》」。
「经言何事」?
曰:「忠孝之事也」。
帝喜,赐之珍果,辄不食,怀去。
问其故,曰:「欲归遗所亲耳」。
帝益奇之。
仁宗太子就学资善堂,王入侍左右。
及即位,累迁东宫外作副使、改左千牛卫大将军
赵元昊叛,王求对便殿,具陈可讨状,因请自将兵以行。
帝壮之,以飞白书「世永忠孝」及通天犀带赐之。
庆历间封诸王后,遂拜惠州刺史,改右屯卫大将军光州团练使,特封弋阳郡公
于时水灾,有诏求直言,王进十策:一取士、二禳灾、三除叛逆、四富国、五安民、六强兵、七省胥吏、八去滥官、九蠲苛政、十备边,帝嘉纳之。
至和初瀛国公,又迁登州防禦使
嘉祐七年,天子祀明堂,以艺祖之后殆无显者,特迁陇州防禦使
英宗蔡州观察使
上即位,拜镇南军观察留后
熙宁元年二月己巳,薨于邸之正寝,享年五十九。
车驾临奠,优赠昭信军节度使南康郡谥曰「修孝」,诏宣政使内侍押班张若水治葬事。
三月丁酉,殡于京城之北普济寺
娶王氏,引进使陵州团练使、赠上将军克基之女,封同安郡君
子男十二人:令图,左羽林大将军壁州团练使
令瑶,右羽林大将军袁州团练使
令枢,右羽林大将军道州团练使
令倩,率府副率,早卒;
令谷,右羽林大将军万州团练使
令绎,右武卫大将军渠州刺史
令朔,右武卫大将军蕲州刺史
令羽、令阙,并右千牛卫将军,三人幼卒。
女六人:长适东头供奉官时观,次适左侍禁吴真卿,次适东头供奉官徐镇,次适左班殿直冯纲,次适左班殿直樊中立,一人幼卒。
孙男五人:子张右武卫大将军池州刺史
子野、子赤,并千牛卫大将军
子昭,右内率副率,次未名。
曾孙女尚幼。
王孝于事亲,忠于事国,喜经术,通文章,昼夜自饬厉若布衣生。
丹阳王有疾,王刺臂血出,写佛书,疾遂平
仁宗不豫,王率宗室候起居,忧切诚至,即诣浮屠灼臂,闻者莫不叹伏。
东平吕造为其宫学官,授以经议,既卒,追画其像,居常瞻奉之,其乐善如此。
英宗时劝督宗室为学,常遣中贵人入宫视之。
学官姜潜方讲《周易》,疾暴作,王于是摄齐升座,为之代讲,听者竦服。
中贵人以闻,帝深叹其好学。
王平生所著甚多,歌诗杂文数百篇。
钩考经传,为《周易大义》、《春秋纂例》及《诸邸恩华录》。
又能通释老星历之学,注《金刚经》、《祖师授衣图》、《六气图》、《登真秘诀》,皆藏于家。
熙宁二年二月某日,葬于河南府永安县先王之茔次。
铭曰:
泐辞刻石,永志弗忘。
霍国夫人康氏墓志铭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二、《郧溪集》卷二二
镇江军节度使中书令郇国赵公讳允成之夫人康氏,治平二年六月某日以疾卒,享寿六十七。
天子震悼,辍一日朝,诏中贵人护葬事,赗赙加等。
七月某日,以一品麾仗铙吹权厝于祥符普济之佛舍。
二年八月,祔葬于西都永安县郇国之冢次。
郇公为太宗皇帝之孙,魏恭宪王之子,故夫人于仁宗皇帝为嫂,英宗皇帝为伯母,今天子为伯祖母,在天族最为尊属,而柔问淑行与位为称。
初,郇公之再丧夫人,真宗皇帝顾谓近臣曰:「先帝尝称唐肃宗东宫未有正妃,明皇为择掖庭女赐之,而吾宗室妇皆将相大臣家,欲以正大夫妇风天下,今允成亡其内馈,朕岂敢忘先帝语?
其选勋贤之后以配之」。
于是有司言夫人廷翰之孙,有贤德。
真宗喜曰:「朕为若儿得贤妇矣」。
夫人曾大父讳硕,赠左屯卫大将军
磁州防禦使讳廷翰,兼西山巡检使,守磁州十馀年,与太原相角,而刘继元不敢驰一骑挠边。
磁州生赠右监门卫大将军讳仁矩,即夫人之考也。
妣马氏,扶风县
夫人年二十归郇公,方恭宪王被疾,执事者有忤,辄气恚不能平,夫人谨事之,汤药食饮不经手不以进。
渠渠栗栗,愈久而顺,上下倚以无过。
既归七年而郇公薨,遂专家政,凡五十年。
抚育诸孤,皆得成就,以婚以嫁,时顺礼协。
子孙百馀人,一之以爱,漫无高下,屏内静严,不闻有哗笑。
居閒则为讲道古今忠孝事,以为富贵易于沉溺,不能矫然自奋于礼义间,则覆溢随之,时时戒饬之,故郇公之后多佳公子,繇夫人之善教也。
俸入甚厚,常惧不克,曰:「此农家几户之赋,而我无功享之,宁不自愧」?
故常推其财以赒其亲旧。
间疾病,则亲为制方药治之,岁市药至十馀万钱。
有不幸,则又为买棺衣衾,哀恤之甚厚。
然为人敦静高严,濯濯有雅操。
章献太后时,优待内属,率得遂其私谒,独夫人无有所请,仁宗叹美之,曰:「数十年间,唯康夫人绝无一言及私」。
因敕魏邸管库,悉专之夫人。
及其薨,其出纳券籍皆可覆视,其持廉类如此。
初,磁州有功在边,而后世益落无震显者。
至夫人之贵,康氏由此得仕者凡十二人。
封东平郡君,进徙霍国为夫人。
其先盖出于燕蓟,而磁州占籍于开封,故夫人为开封人
男十人。
宗颜,赠昭信军节度使遂国昭裕公。
宗讷,赠安州观察使安陆侯
宗颉,赠太子右司禦,率府率
宗鼎,赠华州观察使华阴侯。
宗严,赠武宁军节度使彭城郡
宗曾,赠安州观察使安陆侯
宗儒,赠容州观察使普宁侯。
宗仁,赠虔州观察使南昌侯
宗奭右侍禁
皆先亡。
宗保,出继昭成太子,今为代州防禦使建安郡
夫人之薨,建安总其丧事。
女八人。
安康郡,适六宅使刘安道
安德郡,适西京左藏库副使张承禧。
次适左藏库使张承衎。
二人为道士
玉英,仙居县号真净大师
玉华,真修大师
皆先夫人亡。
馀皆幼亡。
孙四十七人。
仲连右羽林大将军辰州团练使
仲随,右武卫大将军澧州刺史
仲铣,右监门卫大将军
仲婴,右羽林卫大将军单州团练使
仲盘,右武卫大将军沂州刺史
仲恕,右羽林大将军单州刺史
仲防、仲哙、仲篪、仲翁、仲鞠、仲午、仲杵、仲弓、仲弗、仲谈、仲棱,并右千牛卫将军
仲商、仲儋,并右监门率府率
仲速,右千牛卫大将军,出继博平郡王允初为孙。
仲缄、仲喜,并赠右屯卫大将军
仲虞、仲筠、仲丹、仲励、仲果、仲新,并右内率府副率,皆先亡。
馀并未名而卒。
孙女五十三人,曾孙二十六人,裔孙昌炽,盖可知也。
然夫人晚年,诸子继以沦谢,哭泣自伤悼不聊,遂得疾以薨云。
铭曰:
有定维麟,我公之仁。
金车辚辚,赐邑于郇。
咨尔在庭,我有虎臣。
有婉其孙,维时来嫔。
来嫔伊何?
妇事祗祗。
内治伊何?
母教维慈。
有子有孙,佩璲盈门。
孰为槁暴?
维言是蹈。
居家处朝,不侵不骜。
天居䡾䡾,匪私我谒。
嘉止,于德斯美。
孰有寒饥,我我衣。
不能以葬,发鐍赙之。
维仁之施,维寿之宜。
维千维百,匪以为耆。
青松寒灵,素绋西去。
蔚然高丘,从公下游。
洛川故原,镵此铭言。
黄金化土,此石长存。
宗室贵州防禦使感德军节度使追封尹国公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顾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三、民国《巩县志》卷一七
公名令谷,字宝之,赠感德军节度使、冀王惟吉之曾孙,赠镇江军节度使丹阳郡王守节之孙,赠昭信军节度使南康郡王世永之子。
南康郡夫人王氏。
庆历四年始赐名,授右内率府副率,累迁至贵州防禦使
元祐四年二月壬寅,以疾薨于寝,享年五十。
权厝寿圣佛舍。
感德军节度使,追封尹国公
惟公忠孝诚笃,方仁皇寝疾,夙夜皇皇致祷,忧不足以自存。
逮班朝复常,则庆抃之气,盎于容色。
上笔「宗英令谷」四字赐之。
平居所嗜惟书史,不以纷华挠所守。
娶刘氏,封普宁郡君
子男四人:子柳,右内率府副率,卒;
子照右监门率府率
子寿,右班殿直,卒;
次尚幼。
女四人,适西头供奉官李仔,一在室,二早亡。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府永安县
铭曰:
忠发乎诚,诚闇而彰。
宗英之褒,华衮之□。
无歉乎铭,辉贲□臧。
宗室右武卫大将军筠州刺史魏国公安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墓志铭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王魏公集》卷八
宗室仲来,字进之
曾祖魏公,祖允言安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父宗立昭信军节度使南康郡
生四岁赐名,授太子右内府率,用明堂恩迁监门卫大将军
今上嗣位,进右武卫大将军封州刺史,遂迁筠州刺史魏国公以卒,享年三十七,赠安化军节度观察留后
妻李氏,延长县
男十人:士倪,右千牛卫将军
士抃,右内率府副率
士浚、士调,皆右班殿直
馀幼未名。
女八人。
元丰四年九月十四日葬于河南府永安县
铭曰:
宽敏恭静,慈和惠良。
何以昭之,纳铭幽堂。
右武卫大将军康州防御使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七、《范太史集》卷四六
公讳令㒢,字顺之昭信军节度使、英国公惟宪之曾孙,全州观察使新兴侯从郁之孙,虔州观察使南康侯世奕之子。
母王氏,河南县
初赐名,补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历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滨州刺史右武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康州防禦使
公幼而颖悟,读书,不好弄,动静语默如成人。
居父丧哀,毁瘠过制。
事母以孝闻。
夙夜强学,日诵数百言,书无所不观,尤工律诗。
肄业之馀,间以习射。
仁宗尝试,赐弓矢以宠之。
御家有法,闺门严肃。
为人沈厚详雅,趋进应对,从容可观。
天资清约,饮食衣服不事华侈,及祭祀宾客则致其丰美。
素嗜唐史成癖,尝语诸子曰:「汝曹将补外官,当务清白兢慎,勿为谄佞贪污。
吾每观李勉、林甫之行事,正邪如白黑,诚宗臣之鉴戒也」。
元祐八年五月壬寅卒,年四十有九。
娶安氏,封安福县君
十一男:曰子西右监门卫大将军秀州刺史
次未名而卒;
子晋左班殿直
曰子噩,右班殿直
子平子贡,并早卒;
子亚、子霖,并三班奉职
曰子工、子丙、子亘,皆早夭。
九女:长适左班殿直王冕,次适左侍禁张宗晟,次适左班殿直王偲,次适右班殿直倪圭,次适右班殿直张克和,次三人早卒,一幼在室。
孙男三人:彦国左班殿直
彦辅、彦迪未仕。
孙女二人。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彬彬公子,敏学而艺。
帝锡弓矢,鲁邦分器。
尚论古人,以诏子弟。
厥鉴不远,在唐之世。
右监门卫大将军博州防禦使博平侯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范太史集》卷四九
侯讳令岏,字子固,赠昭信军节度使、英国公惟宪之曾孙,赠金州观察使新兴侯从郁之孙,赠博州防禦使广平侯世芬之子。
初赐名,补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历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
元祐四年五月甲申卒,年二十有八。
侯幼而老成,及长笃学,治《诗》、《书》。
襁褓丧父,所生母刘氏适人,侯及冠始知之,访求无所不至,俸入罄其所有,庆吊人事皆绝,期以知存没而后已。
元祐三年得其母,迎入宫,晨昏定省,竭力致养,乃有生意,寝食始自安,宗族称孝。
娶张氏,封寿安县君
三男,曰子确,三班奉职,二人并女皆幼。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唐德宗,乱失其母,辙迹四海,没身弗睹。
侯克孝,终得其亲。
凯风寒泉,今有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