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创作地点
子推抱树死赞 唐初 · 王绩
四言诗 押侵韵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河北省
晋侯弃旧,功臣永吟。
情随地远,怨逐山深。
追兵断谷,烈火焚林。
抱木而死,谁明此心。
蔺相如夺秦王璧赞 唐初 · 王绩
四言诗 押庚韵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河北省
秦人市宝,厥价从名。
蔺生诡说,其心则贞。
清齐抱愤,身睨两楹。
卒全尺璧,仍邀十城。
皇帝即位贺上皇表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真卿言。六月二十七日。伏承贼陷潼关。驾幸蜀郡。李光弼郭子仪等正围博陵郡。收兵入土门。王师既还。百姓震恐。忧惶危惧。若无所归。臣不胜悲愤之深。遂遣脚力人张云子间道上表。犹恐不达。又差招讨判官信都郡武邑县主簿李铣相继间行。铣及云子前后并到灵武郡。奉皇帝七月十二日敕。伏承陛下命皇太子践祚改元。皇帝上陛下尊号曰上皇天帝。臣及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蹈舞抃跃。不胜感咽。其张云子回。皇帝授臣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其李铣回。又授臣银青光禄大夫。顾以庸微。频叨宠命。道路隔绝。辞让无由。进退失图。伏增惶惧。窃以逆贼安禄山。孤负圣恩。凭陵宇县。祸盈恶稔。尚稽天诛。今皇帝抚军。苍生贾勇。丰镐河洛。指期可平。伏愿陛下垂拱颐神。以睹廓清之庆。臣官守有限。不获随例阙庭。无任恳款悲恋之至。
修书帖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
贼军未平。使仆不愤见。故先修书。但召诸子弟与语。不具。真卿。
请将邢洺州牧马地给与人户依旧耕佃奏 其一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包拯集》卷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窃见河北漳河淤地,名为沃壤,而广平监于邢、洺、赵三州,共占民田约一万五千馀顷,并是漳河左右良田。每牧马一匹,占草地一百一十五亩。兼知卫州淇水监每马一匹,止占地三十一亩。其广平监剩占八十四亩。兼广平系两监,自后停废一监,三州共约退下草地七千五百馀顷。往岁官司遂令百姓出租课请佃,时年岁深远,耕为熟田,就种已成园林,及作父祖丘茔。其佃户共九千三百四十馀户,每年共约出粟八万七千五百馀石,小麦三万一千二百馀石,秆草五十五万六千馀束,绢八百馀匹。昨准群牧司指挥,令逐州作二年尽起遣佃户,却收其地入官。今年限满,人户全不肯起移。累经鼓司进状,及三司亦曾论列,不报。访闻广平虽再分为两监,马只有五六千匹,不及往时一监之数,亦不销得此地,枉有废为闲田。纵添得马三二千匹,况元占牧马一匹之地,比淇水监可就牧三匹,亦未为阙事。缘河北西路惟漳河南北最是良田,牧马地已占三分之一,东路又值横陇,商胡决溢,占民田三分之二,乃是河北良田六分,河水马地已占三分,其馀又多是高柳及泽卤之地,俾河朔之民何以存济?欲乞且令人户依旧耕佃,供纳租课。若据一年所得,亦可置数倍鞍马,公私大利,无甚于此。伏望圣慈体念河北人户累值灾伤,流亡未复,岂忍更夺其衣食,俾之失所,有伤和气,无益仁化。又况与国家岁出斛斗万数,利益不少,经久实为稳便。伏望出自宸断,特降指挥。
请将邢洺州牧马地给与人户依旧耕佃奏 其二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包拯集》卷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近为广平监牧马草地,乞令人户依旧佃种,至今未降指挥。窃缘广平监元系两监,于邢、洺、赵三州内共占民田一万五千馀顷。顷由停废一监,共约退下草地七千五百馀顷,官司令百姓出租课请佃,年岁深远,耕为熟田,及作父祖丘茔。其佃户共九千三百四十馀户,每年共约出粟八万七千馀石,小麦三万一千馀石,秆草三十五万馀束,绢八百馀匹。昨准群牧司指挥,令逐州作二年起遣佃户,收地入官。今年限满,人户全不肯起移。累曾进状不行。况两监马只有五六千匹,不及往时一监之数,亦不销此地,枉有废为闲田。纵添得马三二千匹,若比淇水监一匹之地,可就牧三匹,甚不阙事。臣前进劄子,见下群牧司相度,必是妄说事端,故要占留。欲乞特出宸断指挥,令人户依旧耕佃输纳,兼据一年所得,亦可置数倍鞍马,公私实为大利。
请移冀州就粮兵士归本州奏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包拯集》卷八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窃见冀州见屯兵一万二千五百馀人,每年约支人粮马料三十八万馀石,内四千馀人却系真定府就粮,约支人粮马料十三万馀石。其春冬衣,赐䌷绢共支十万三千馀疋,布一万六千五百馀段,绵一十三万五千馀两,随衣钱一万四千馀贯,料钱等每月八千馀贯。勘会本州夏秋税斛斗共纳四万三千馀石,夏税䌷绢五千四百馀疋,绵二万七千馀两外,逐年所少斛斗三十三万七千馀石,䌷绢九万八千馀疋,布一万六千五百馀段,并是转运司逐时擘画应副。大凡兵士就粮,须籍储廪有馀,便于计置之处,方可屯泊,未闻本处军食不足,而能更赡别路兵马。缘冀州所出赋税至少,兼不通水路,无由般运,北去高阳关四程,又非控扼之所。盖当时臣僚不为国家经久计虑,更屯别路兵马在彼,不惟枉费粮食,兼亦绝难计置。即今本州民力凋残,公私匮乏,若朝廷不切处置,将来必成大患。其真定府兵士十四指挥,欲乞专委本路安抚司令密切相度,合作如何擘画,令并家属渐次抽归本路州军安泊。况西路易得斛斗,事理至便。如赐允许,只作朝廷意度指挥。
请移冀博深三州兵马奏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包拯集》卷八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昨准枢密院劄子,奉圣旨,令计会河北四路安抚司并都转运司同密切相度,合那移是何军马?却于甚处有粮草州军就食?约减省得多少粮草?仍具委得稳便连署闻奏。臣寻与逐路安抚司并都转运司密切相度那移军马及减省粮草数目,已连署申奏讫。今具逐处那移军马、减省得粮草画一如后:
一、冀州那移马军十指挥,人员兵士共四千三百七十二人,马九百四十七匹,往下项州军就食粮草:
八指挥系真定府所管。
四指挥往真定府。
骁锐第三指挥三百五十八人。
云翼三指挥:第八指挥四百四十九人,第十一指挥四百七十三人,第十三指挥四百七十一人。
两指挥云冀往大名府。
第十四指挥四百六十二人。
第二十一指挥四百七十人。
万捷第一指挥四百三十九人往怀州。
万捷第七指挥三百七十五人往卫州。
两指挥系高阳关所管,并骁捷右厢往恩州。
第三指挥四百二十五人。
第五指挥四百五十人。
一、冀州每年减省得下项粮草:
料钱一万四千七百七十五贯,
粮四万五千一十二石,
草一十五万七千三百一十一束,
料一万五千七百三十一石。
一、博州那移振武两指挥,人员兵士共九百四人,往澶州。
一、博州每年减省得下项军粮:
粮一万二千馀石。
一、深州那移马军云翼两指挥,人员兵士共九百七十九人,马四百一十四匹,往□州。
一、深州每年减省得下项粮草:
粮八千八百八十一石,
草一十一万九千二百三十二束,
料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三石二斗。
右,臣窃见冀、博、深三州粮食最为阙少,近虽计置得约及一年已来,缘支多收少,其冀州又不通水路,即今民力困竭,便籴辇运,俱不能及,须且那移兵士往前件州府。况逐处军粮有备,兼通黄、御河,易为般运。伏乞圣慈令检详前状,早赐指挥。
奉诏河北计置斛斗日上殿奏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七、《包拯集》卷一○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窃见河北阙粮州军,例皆屯泊军马不少,虽朝廷多方计置粮储应副,缘支多收少,夏秋二税又无准望,若不别作擘画,必恐向去大段阙食。且河北天下之根本,士卒绝粮,势必生变。伏望圣慈详审事机,且将阙粮州军土客兵士,各随近便去处,量与移屯河东或近南有备州军就粮供赡,缓急应用,必不误事。候将来计置稍备,渐令复旧。但虑议者以防边兵士不可轻动。况北虏方守盟约,虽有西讨之名,岁月之閒必未有衅,若军无糇粮,万一腹心自相扰乱,为患益甚,则国家之忧在此不在彼。必然之事,不可不深虑也。
请支拨汴河粮纲往河北奏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七、《包拯集》卷一○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奉敕差往河北提举计置斛斗。缘河北转运司近年失于计置,自灾伤之后,近里州军例皆阙乏粮储,有只支得一两月去处。虽本司于去年秋擘画,预给三说文钞,配籴三百五十万,自后又为安抚司以配籴不便,乃借支诸州常平仓,及那拨封桩斛斗外,只令籴三十一万石,为一年准备,其斛斗又并未般到阙粮州军,虚作见管数目,不过夏初,渐已支尽。勘会三司先于别州支拨斛斗应副,内汴河纲四十八万石,见在河阳积贮,及于京西支拨二十九万石,各已差官装发,往卫州通利军下卸,两月有馀,方起发得十七八万石;其京东三十五万石,令转海往沧州,虽闻和雇客船,一运只装载得三万馀石,一年可发得两运,亦未见报起发次第。近准中书劄子,令更配籴一百万石充军粮。况河北、河东水旱相继,人户流亡殆尽,虽有存者,亦宜抚恤,不可重有搔扰,虽欲抑配,必恐无由办集。臣自受命以来,夙夕疚怀。缘河北军粮支用浩瀚,每月约支五十万石,一年约支七百万石,或缓急添屯军马,所费转多。今来若不自京师及早急速计置往彼,秋初必致阙误,至时卒难擘画应副。河北腹心之地,粮食稍绝,必有其变,为患不细。近闻江淮发运司今春头运,并是和雇客船,昨又到岸。当此水势调匀之际,兼人船完备,乞令三司相度,便添钱和雇,那拨斛斗二百万石往卫州或通利军下卸,即不可更候第二运。盖五六月后,水势浩大,官船必不能前去。且救济河北,惟有此路,舍是则无以为计,若稍更迟疑,即不及矣。伏望陛下早赐指挥三司施行。
请于怀卫籴米修御河船运奏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七、《包拯集》卷一○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窃见御河上自怀、卫通利军,下至沿边州军,顺流般运斛斗,无便于此。即目纲船大小只及三四百只,兼多是损坏者。北京虽有造船场,缘累年已来,官司不切点检,兵士物料等并是将别处支用,日近方鸠集工匠打造,又难得材植。欲乞特降指挥,下河北都转运司,选差知次第干事官员,于镇府界西山采斫木植,作筏前来,令本司更于诸处尽底刬刷工匠,差官专监作手造船,及添修损坏者,旋支往本河辇运。况怀、卫州素号沃壤,斛斗至贱,可以计置应副。沿边州军只患无船,若得船三二百只,舳舻往来,衔尾不绝,即边储无匮乏之虞,兼免贵价入便,枉费官钱。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至和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河北省
初旭(一作日)瑞霞烘,都门祖帐供。
亲持使者节,晓出大明宫。
城阙青烟起,楼台白雾中。
绣鞯(一作鞍)骄跃跃,貂袖紫蒙蒙。
朔野惊飙惨,边城画角雄。
过桥分一水,回首羡南鸿。
地里(续校:一作理)山川隔,天文日月同。
儿童能走马,妇女亦腰弓。
度险行愁失,盘高路欲穷(一作斗绝誇天险,高盘畏路穷)。
山深闻唤鹿,林黑自生(一作成)风。
松壑寒逾响,冰溪(一作溪流)咽复通。
望平愁驿迥,野旷觉天穹。
骏足来山北,轻禽出海东。
合围飞走尽,移帐水泉空。
讲信邻方睦,尊贤礼亦隆。
斫(一作研)冰烧酒赤,冻(一作斫)脍缕霜红。
白草经春在,黄沙尽日濛。
新年风渐变,归路雪初融。
祗事须彊力,嗟予乃病翁。
深惭汉苏武,归国不论功。
河之水 其一 北宋 · 刘敞
押沃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
河之水兮,一直而一曲。
嗟汤汤兮安所属。
河之水 其二 北宋 · 刘敞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
河之水兮,一浊而一清。
嗟汤汤兮何时平。
北岳降香呈严学士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恒山
万里溟濛起战埃,翩翩勒马出金台。
同君远使山头去,如朕亲行岳顶来。
野庙横斜挨老树,古碑颠倒枕荒苔。
瞻天只有丹心在,香篆炉熏达九垓。
清明获鹿道中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获鹿镇
尺雪征涂已倦行,那堪寂寞过清明。
农居近古鞦韆野,县堞成虚睥睨平。
只见靓妆矜节服,更无闲地匝春耕。
山川寓目皆形胜,可惜虚屯百万兵。
栾城遇风效韩孟联句体(庆历五年) 北宋 · 欧阳修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
岁暮氛霾恶,冬馀气候争。
吹嘘回暖律,号令发新正。
远响来犹渐,狂奔势益横。
颓城鏖战鼓,掠野过阴兵。
扫荡无馀霭,颠摧鲜立茎。
五山摇岌嶪,九鼎沸煎烹。
玉石焚冈裂,波涛卷海倾。
遥听午合市,争呼夜惊营。
惨极云无色,阴穷火自生。
电鞭时砉划,雷轴助喧轰。
孔窍千声出,阴幽百怪呈。
狐妖凭莽苍,鬼焰走青荧。
奋怒神增悚,中休耳暂清。
胡兵占月晕,江客候鼍鸣。
飘叶千艘失,飞空万瓦轻。
猎豪添马健,舶稳想帆征。
畏压频移席,阴祈屡整缨。
冻消初醒蛰,枯活欲抽萌。
病体愁山馆,春寒赖酒铛。
鸡号天地白,登垄看晴明。
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 唐 · 岑参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
引用典故:缩却地
五粒松花酒,双溪道士家。
唯求缩却地,乡路莫教赊。
暮秋山行 唐 · 岑参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一作长)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离天威驿 北宋 · 韩琦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
早发天威驿,深春尚薄寒。
龙蛇盘道路,波浪卷峰峦。
古人萌常晚,新流势未端。
忠臣方叱驭,更险不辞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