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王载志铭 北宋 · 丁宝臣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二
君讳字德舆泰州如皋人
曾祖裕、祖珣、父赟,不显于世。
君倜傥负气节,少以财雄于乡。
族人患其不得专有也,日图异居,君屡勉谕之,不听,因悉推与,无毫发顾惜,其后家亦饶裕。
乡之亲旧有无急难,必周之,惟恐小有不至。
爱其子,常厚礼延致士之贤者以为友师,而成就其材,士亦乐游其门。
娶黄氏,赠长兴县太君,生子惟清。
继娶徐氏,封仁寿县太君
生子惟熙,任屯田员外郎审刑院详议官,以文行为时闻人。
女三人,适人。
孙男三人:曰悫,曰愿,举进士
曰志,尚幼。
孙女四人。
景祐元年九月十一日卒于楚州盐城县之署,享年四十九。
至和二年十二月一日葬于泰州如皋县赤岸乡之原。
赠官至大理寺丞
铭曰:
人能以义胜其利欲之心而见于其行,及自顾无不足者,于世为难。
君之所为如此,而庆及于后世,亦其效也夫!
按:嘉庆如皋县志》卷二○,嘉庆九年刊本。
王惟清志铭嘉祐八年 北宋 · 宋居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一一
君讳惟清字子直
君早失怙恃,与其弟居,曲尽友爱,周旋四方,出处忧乐,未尝不与其弟偕也。
君性冲澹,不以势利自易其介,故终其身不仕。
皇祐中安定先生胡瑗太学博士
召其子观谕之曰:「先生天下之师也,汝往学焉」。
观承其教,越千里而往游,不五六年,果魁冠王府多士,得名天下,继以进士登第
乡人教子,必以君为法。
闾巷有醉酒而好狂呼者,及君之门,则敛容过焉。
或问其故,则曰:「王君其可无畏耶」!
为人见惮如此。
嘉祐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考终于京师之馆舍,享年五十四,卜以八年十二月十七日葬于如皋之先茔。
娶李氏,有妇德。
生子五人:男一人,曰观。
女四人,长适右班殿直赵世昌,次适进士江渊,次适进士敏修,一尚幼。
铭曰:
德不得仕,岂其命耶?
引年不遐,吁其可嗟。
子贤而官,以蕃厥家。
按:嘉庆如皋县志》卷二○,嘉庆十三年刻本。
王惟熙志铭1063年 北宋 · 孙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惟熙字伯广景祐元年进士,起家楚州盐城县
君时尚少,然已自力为吏。
县滨大江,盗恃之,杀人覆舟去,莫可得。
君常治轻舸,乘风辄出,索其江之上下,以多克获,群党皆避匿解散。
州有狱,群饮酒,毙一人,意一人抶之,莫能辨,以属君。
君脱其械,劳以酒食如平民。
既食,君呼曰:「汝手用左,而死者之伤右,尚何拒焉」?
囚服曰:「有仇久矣,幸其醉,抶之。
官得其情,死不恨」。
秩满,为开封府扶沟县主簿,选开封府县尉,辟刑部详覆官
逾年,迁大理寺丞,改大理寺详断官
持法坚正,事有奏成,而卿不可,使易之,君不为易。
卿置酒以命其属语之曰:「王详断,易某奏耶」?
君曰:「否」!
卿怒,呼吏戒曰:「王详断,如是不可以共事矣」。
移奏罢之。
坐为之恐,君徐曰:「事顾是否何如,罢非所恤也」。
奏亦不报。
常州晋陵县,有兄弟居,而更诉其子殴世父与叔父者,求异其籍。
君曰:「是宁可以法治之耶」?
呼谕之曰:「兄弟,天属也;
子,犹子也。
争钱财小不忍,隳其天属,寘子以法,非人情,后将大悔」。
为杖其二子而去之。
二人者卒听君教,相与如初。
其为政多类此。
召为审刑院详议官赐绯衣银带,谳上而平反之者甚众。
泗洲船卒盗米当死,君议之曰:「米来远矣,盗者岂一朝耶?
如必其赃于所败之州,即杀人多矣」。
覆之,得不死者五人。
朝廷嘉之,赐帛三十疋。
侬智高反,转掠岭南诸州,州吏弃城者数十人。
弃城,法死,君与其长进议上前曰:「州之所恃以守者,城完而兵足用也。
岭南诸州多不足恃,奈何以常法加之」?
先帝内亦矜之,数十人者皆得不死。
丁母夫人徐氏仁寿县太君忧。
服除,通判棣州,至则完复旧防,以除棣民决河之菑,其长盖数百里,而民不告劳,流移四归,州大有年。
召修《嘉祐编敕》,权大理少卿
《编敕》成,迁权判大理寺、兼光禄寺。
累官至尚书司封员外郎,阶朝奉郎,勋上骑都尉
君天性平恕,虽从事于法令,专务推原人情,傅以古义,今所行敕,多君所为更定。
大理领天下之狱,奏谳烦委。
君既通达,而又久于其间,遇遭先帝慈仁钦慎,恤刑缓死,君故得伸其志,议论每为朝廷所从,其属多自以为不及。
居家恂恂,事上接下,皆能得其欢心。
与人交久而不渝,俸入与族之贫者共之。
喜读书,于诸史尤能记悉。
所为文章,皆可观采,其家收而类之,凡十五卷。
年四十有六,嘉祐七年九月十日,卒于光禄寺之正寝。
明年十二月十七日,葬于泰州如皋县赤岸乡先茔。
夫人史氏,太康县,有妇道,能相其家。
子觌,进士及第秀州司户参军,学行知名。
子晛,太庙斋郎
女二人。
孙男计,孙女二人,皆尚幼。
铭曰:
仕不习法,治或阔疏。
习而精深,有刻有拘。
其孰如君,质有信厚。
施用不疑,宽而能守。
先帝陟君,天下之平。
宜君百年,明清邦刑。
岂其柅之,半涂而止。
是将又兴,君实有子。
按:嘉庆如皋县志》卷二○,嘉庆十三年刻本。
丁锡墓志1069年 北宋 · 王观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丁锡字孝先,其先泰州如皋人,曾祖郛、祖暀、父忠顺,皆养高耻仕。
君平生慷慨,严正少语,居家虽对孩孺若宾客
事后母以孝闻,至于执丧不违礼,乡人相语曰:「孝如丁君,足矣」。
尝有盗入君室,无所获以去,君刺知其人,阴以遗之。
孤穷无告者,君无问亲疏,生则营居以衣食之,死则买棺以掩藏之。
至有负官金者,贯锢盈月,吏窘督已甚,君隐其无出贷金赎之。
皇祐中部刺史以平籴不充,文移下郡县,抑率极峻急。
邑人惊骚,强君诉于令尹,君曰:「不然,乐日保生,帝之力也。
盍损馀以应公须,无自啬以取咎」。
众感激君言而乐输之。
熙宁二年卒,年四十有九。
长子传举进士,有文云云。
按:嘉庆如皋县志》卷二〇,嘉庆十三年刊本。
丁传墓志铭 宋 · 王觌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六
君姓丁氏,讳传字传道泰州如皋县人
君幼有成人之度,其父始教之读书,警悟异他儿。
出入闾巷,举止进退如蹈绳墨,以孝谨称。
弱冠失所怙,居丧哀毁久之,叹曰:「先君教我以儒而不能卒业,非孝也」。
于是丧既除而学益进,仰事其母,友爱其弟,间言不能入。
进士,有司第其文为一郡进士之首。
好善笃风义,急人之急,惟恐后之,恂恂似不能言者,由是乡人无亲疏贵贱皆敬仰之。
择士人之贤者,延至门下,使与子弟游,故子弟亦多好学,以礼法自律。
邑官有谕诸生入乡校者,诸生言欲得君为之师,邑官精请,君恳避不获。
既处师席,以道义经术为己任,故一邑之后学善日益劝,而学日益讲,君实倡之。
享年四十有八。
平居撰述不辍,多可观,采其家,类为二十卷。
曾大父讳暀,大父讳忠顺,考讳锡,俱以善人名其乡。
娶王氏,有妇德,先卒。
四子:曰孚、曰采、曰豸、曰舜。
其弟傅将以绍圣二年九月二十有八日庚申葬君于如皋县赤岸乡先茔之侧,以状来求铭。
呜呼!
君之夫人,我亡伯父之女也,知君盖详矣。
铭曰:
惟君力学幼已奇,穷经白首志不移。
钩深赜远研精微,文采焕发名声驰。
闺门雍睦孝且慈,见义勇决知必为。
里人爱敬莫忍欺,后学相率尊为师。
乡老贡士首见推,春官旅进莫我知。
隙驹逝川不可追,天道悠远人难期。
降年不永道则肥,孰丧孰得今何疑!
宅兆既吉神安之,呜呼伤哉铭以诗。
按:嘉庆如皋县志》卷二○,嘉庆十三年刊本。
惆怅词二十首别云郎 其二十 壬寅 清 · 陈维崧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湖海楼诗集卷一
琼花观里无穷树,雪压霜欺总不妨。
独有一枝憔悴甚,愿邀雨露到东皇。
蒋大鸿《怊怅词序》曰:徐生紫云者,萧郢州尚幼之年,李侍郎未官之岁。技擅平阳,家临淮海。托身事主,得侍如皋大夫;极意怜才,遂遇颍川公子。分桃割袖,于今四年。虽相感微词,不及于乱。若乃弃前鱼而不泣,弊轩车而弥爱,真可谓宠深绿鞲、欢踰绛树者矣。维时秋水欲波,玄蝉将咽。公子乃罢祖帐而言旋,下匡床而引别。江风千里,讵相见期。厥有怊怅之篇,曲尽离忧之致。仆岂无情,奚能胜此?伤心触目,曾无解恨之方;拊节和歌,翻作助愁之句。一时同人,争和是题,诗多不载。)
宗教授孝忱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芸阁忆忧时,于先德宗留守其人,不忘述事;
玉台惭作序,以当年李审言许我,恐负知音。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宗孝忱(1891──1979),字敬之,世居如城(江苏省如皋市)。民国初年(1912年)如皋县立师范学校毕业后赴日本东京大学法学系留学。回国后历任如皋师范国文教师,国立东南大学江苏省立法政大学两校中文系教授1924年当选为江苏省参议员、江苏省政府秘书长。在南京期间张学良与之相识赞慕其真才实学,诚邀宗孝忱去他的行营任秘书,成为张学良的智囊人物,直至“西安事变”发生。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去日本,先后任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中文教授1953年台湾讲学,留居台湾。在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考试院襄试委员,是台湾版《中文大辞典》顾问之一。台湾教育界尊称他为国学大师。1979病逝于台北。著有《观鱼庐稿》《秦关鸿雪》《孝忱诗文集》《书潜溯源》《书法十二讲》等。
宗孝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为研究委员。宗孝忱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成氏有骈文《宗敬之书展启》《<南溟杂稿>序》。
芸阁:掌管图籍的官署,即秘书省
先德:有德行的前辈
宗留守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曾任东京留守
述事:继续前人的事业。
玉台: “玉台体”的省称。以南朝陈徐陵所编诗集《玉台集》(亦称《玉台新咏》)得名。此处疑指诗集。
李审言(1859-1931)名详字审言江苏省兴化人,是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八世孙,著名文学家、学者,是“扬州学派”后期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