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宁都州民歌 元 · 无名氏
去年雪,今年雨。
微计侯,那得此。
民既悦,天应喜。
江西通志:计初浮梁人,授宁都州同知。覈板册以定赋,出冤狱以正刑,上下推服。谒假归省,饥民起为乱,当道檄往谕,盗遂息。州久无雪,民苦瘴疠,复任时大雪。明年旱,一祷辄雨。民歌云云。 案:末二句据吴草庐集增。
过瑶岭有怀湘乡王公① 清 · 刘绎
 出处:存吾春斋诗钞卷十 后甲草(戊午至辛酉)
炎炎烈日山骨枯,群凶膏地草不腴。
白石齿齿散满途,槎枒髑髅挂朽株。
叹息顽魂死不悟,枉饱蝼蚁悲行路。
徒令人指古战场,道旁摩击还如故。
从来小丑如莽,痛截根藤免蔓延。
始信萑苻用烈火,至今东里思惠人。
自注:①“丁巳六月,痛剿宁都贼于此。”
蔡教授爱仁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支韵
百岁光阴驹过隙;一生文采豹留皮。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蔡爱仁(1886——1984)名吉生号爱庐江西省宁都县县城人。1909年,中宣统己酉科拔贡,参加保和殿殿试名列一等,分发部曹任职。1925年北伐战争爆发投笔从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司令部秘书,随部转战苏、浙、等省。北伐战争胜利后,他再度回乡任教。1934年江西省政府委为东乡县县长。1937年辞职返里,此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江西省立第九中学、第三农校等校任教。1940年,任宁都县立中校长。解放前夕赴台,历任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校、法商学院、中兴大学教授1968年退休。晚年致力于经学研究,写成《论语吟哦集》和《中庸研究》。《中庸研究》则得于右任高度评价:“中庸易义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蔡教授爱仁研究此书有年,谓其为平凡中的伟大,深得斯旨。”还擅长书法,正楷、隶体、行书,均造诣甚深。1984年病逝于台北
豹留皮:喻留美名于后世。
笺:清代倪星垣题齐氏父母立碑妻病还愿唱戏坟上碑亭联:
遗迹长存,万古青山鸿印爪;
英名不泯,一抔黄土豹留皮。
温教授晋城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真韵
老耽朴学曾笺孟;死傍仙源不帝秦。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温晋城(1890——1969)原名学峤字晋城,后以字行,江西宁都梅江镇人。早年东渡日本,留学于高等工农学校,并在那加入同盟会。民国后,历任李烈钧都督江西都督府副官处长,赖世璜部军政治部主任、师长等职,参加讨袁护法战争;1927年12月,赖世璜被李宗仁、白崇禧、熊式辉谋杀之后,和陈国屏等人转入政界,先后任建设厅秘书县长、行政区专员、省政府委员、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中将主任秘书等职,1949年4月台湾。在此前和此后,曾任重庆中央政治大学教授、总务长,中正大学法学院院长台湾商学院教务主任,中兴大学教授、行政系主任。是南较有影响的民国要员和现当代知名大学教授。创办宁都首座私立中学——莲塘中学。著有《孟子会笺》、《孙子兵法注释》、《国学概要》等。
朴学:本指上古朴质之学。后来泛指经学为朴学。清代乾嘉学者继承汉儒学风,致力治经考据,以区别于宋儒性命之学,也称朴学。
笺孟:笺注《孟子》,温晋城著有《孟子会笺》。
仙源不帝秦:双典,桃花源中人避秦与鲁仲连义不帝秦。
笺:清代佚名挽张之洞联:
五洲同文,存古朴学,维新欧学;
四朝开济,顾命元臣,立宪名臣。
挽周邦道先生之妻杨夫人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有佳儿问学重瀛,定知回味熊丸,陟屺倍增兹夕痛;
随诸佛往生净土,只惜乍辞鸿庑,营斋难遣所天哀。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周邦道(1898——1991)字庆光号龙雾山樵,龙雾居士江西瑞金人中华民国第一届高考的榜首,大家称他为“民国状元”。周邦道的祖父济行公八岁孤露,携半锅一碗往依婶母,以后刻苦上进,成家立业,教养子孙。周邦道寓台北时,总统府资政赵恒惕夷午老人,榜周邦道居庐曰“半锅一碗之堂”,以彰其先德。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在河南四师任教。先后担任江西二师、省立八中、南昌乡师校务主任及省立宁都中学校长等职。一九五八年九月,台中的中国医药学院聘他为国文教授训导主任,翌年七月出任该院代理院长一九六一年三月政府任命周邦道为考选部政务次长。在次长任内,历任各种检核委员会主任委员、各种考试的典试委员或委员长。十年政次,主办各种考试数十次之多,到一九七一年八月辞职交卸。周邦道七十三岁,以后未再出任公职。
成氏有诗《题周庆教授故山别母图》、《癸卯高闱与周邦道次长偶谈渝州歌乐山试院衡文旧事,云回首,忽忽二十年矣。感赋一绝》骈文《故山别母图题咏序》。
熊丸:唐柳仲郢少时好学,其母韩氏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后因以熊丸作为贤母教子的典故。
陟屺:登山。有草木之山为岵,无草木之山为屺。 《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笺:“此又思母之戒,而登屺山而望之也。”后因以陟屺喻思母。
往生:佛教谓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七宝莲华中,谓之生。
鸿庑:用梁鸿典。
所天:所视为至尊者。在宗法社会里君权、族权、夫权高于一切,故诗文中常以所天指帝王、父或夫。此处指丈夫。
笺:题周庆教授故山别母图:
牵裾人恋晚阳红,移种灵托画工;万里遥瞻龙雾月,一帆犹欠马当风,早持贞白恢门祚,直借丹青励孝忠,陨我披图无限泪, 慈云今亦隔西东。
题书室自警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枉作诗豪,人皆欲杀;
广培书种,天不能孤。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诗以温厚为教,旨在和众乐群,何至一涉讴吟,便遭娼嫉,少陵“人皆欲杀”之言,自是出于怜才深意,然本古人反躬之义,傥亦青莲睥睨一世,旁若无人,有以尸其咎欤,故转益多师,务祛矜伐,而传灯相续,尤赖树人。“天不能孤”,是宁都魏叔子语。
人皆欲杀:杜甫《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天不能孤: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出自《魏叔子日录》。
讴吟:吟哦;吟诵。此处指诗歌。
娼嫉:嫉妒。
反躬:反过来要求自己。 出自《礼•乐记》:“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傥亦:倘亦,或许也是。
尸其咎:承担其过错。
转益多师: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魏叔子魏禧,明末清初人,生于明天启四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世居江西之宁都字冰叔号裕齐诸生。明亡,遁金精之翠微峰,颜其庭曰勺庭先生。兴兄祥、弟礼俱以文章著,有宁都三魏之称。
笺:清代姚兴荥题太白楼联:
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挽邱主笔南生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几辈识西江,贻我瓘编余画竹;
斯文在东海,怜君采笔罢生花。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君曾以陈芷汀先生画册见赠。
(1916——1979)又名邱南号南生,派名家,笔名言曦、西门江西宁都石上镇人1925年蒋介石慕名召见十岁的邱南昌行营,奖励备至。邱遂东渡日本,在日本大学专研文学。后又入美国波士顿大学公共关系学院和哈佛大学研究院深造。抗战爆发后,邱回国,参加艺文研究会办《同报》,其后在湖南源陵办《中报》,鼓吹抗日。1940年自传由蒋介石亲阅得唯一满分,可谓中训团状元蒋介石召见时,方知其为十五年前所见之神童,甚为嘉勉,并任其为中训团上校科长,时年24岁。1949年,邱香港1951年举家迁台,1952年1961年台湾“中央广播电台”主持“中国广播公司”节目部。1962年任“行政院新闻局”主任秘书副局长。主持中国广播公司节目部达10年,退休后仍为多家报刊撰写论文、翻译西洋哲学。1979年9月台北市病逝。著有《世缘琐记》《骋思楼随笔》、《言曦散文全集》,译有《罗素电视对话录》《罗素西洋哲学史》等。
西江长江支流赣江河源(或支流)贡水的支流。邱是江西上镇莲塘村人
瓘编:画册的美称。结合作者原注,此处应指陈芷汀先生画册。
东海:疑海之东,指台湾
陈芷汀:(1881-1959年)福建漳州海澄人1902年毕业于鹤龄英华书院,光绪癸卯(1903年)举人1909年被选为福建省咨议局副议长,辛亥革命福建光复,任福都督府财政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