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隋故太原王夫人墓志铭(此墓铭撰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六○七年)清宣统三年六月出土于城东二十六里鹿步司属石牌乡山麓。) 隋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夫人王氏,其先太原晋阳人也。曾祖岘公持节南海,遂家焉。祖潜夫,世承家训,忠孝立身。父元德,居州牧时,奉公克勤,才闻八座。夫人即公之第五女也。既笄之后,适于同邑陈氏。自结秦晋之好,无亏妇道之仪。事姑惟勤,事夫以敬,逾廿载而睦如也。夫人厚德,闾里喧传。山□天夺其寿,魂魄上升,体掩重泉,千秋饮恨。以大业三年五月二日□于南海扬仁坊之私第,春秋四十有八。育子一人,曰延裕。夙承慈训,□□令名,泣血哀号,行路伤悲。即以其月二十八日,窆于南海治扶胥□□□。恐陵谷变迁,刻兹贞石。铭曰:
屹然孤坟,南阜之墩。
殒我慈母,苍天不仁。
涧水夜流,松烟昼昏。
□□涟洏,暮暮晨晨。
按:□□□年五月二十八日记。清梁鼎芬卢维庆民国二十年刊《番禺县续志》卷三三《金石志一》
神龙中容山追入上诗 唐 · 权龙襄
 押虞韵
无事向容山,今日向东都
陛下敕进来,令作右金吾
按:录自汪绍楹校本《太平广记》卷二五八引唐张鷟《朝野佥载》、赵守俨校本《朝野佥载》卷四。(按:《全唐诗》卷八六九据《唐诗纪事》卷八十录权龙褒诗五首,其中岭南归后献诗云:「龙褒有何罪,天恩放岭南。敕知无罪过,追来与将军。」而以此诗作别本注出。然《朝野佥载》为记载权诗最早之著作,《广记》亦早于《纪事》,当以其所录诗为正。其名亦当以「龙襄」为是。又《纪事》所录,疑出后人补拟之作。今重录之以订前失。)
南海神庙碑附诗 中唐 · 韩愈
四言诗
南海阴墟祝融之宅,即祀于旁。
帝命南伯:吏惰不躬,正自令公
明用享锡,右我家邦。
惟明天子,惟慎厥使。
我公在官,神人致喜。
海岭之陬,既足既濡。
胡不均弘,俾
公行勿迟,公无遽归。
匪我私公,神人具依。
按:(同前书卷三一,校以《唐文粹》卷五十所录示)(〖1〗清陆耀遹《金石续编》卷七据石刻录此碑,题作《南海广利王碑》,云碑在广州府,元和十五陈谏书。按:就常理言,碑末所附韵文或称铭,称颂,称诗者较少见。然韩愈性好奇,碑末附诗,不止一见。碑文云:「咸愿刻庙石以著厥美而系以诗。乃作诗曰〖略〗。」各本《韩集》、清人所录石刻、《文苑英华》卷八七九、《唐文粹》等所载碑文,均作诗而不作铭,故仍录出之。)
宋 · 古成之
 押真韵
寰中有道逢千载,岭外观光祇一人(劝驾)
按:《舆地纪胜》卷九九《广南东路·惠州
中阁禅院修建道场颂(并序 大中祥符元年二月 北宋 · 高绅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
皇帝在宥天下十有三载,元功格于穹旻,大化融于四海,中外宁一,黎献康乐
以无为不宰之功,博施于万有;
用慈惠仁覆之教,茂育于群生。
每岁临遣中使,幽求郡国。
禳禬吉涓之祀,授职于百神;
徼灵集福之方,仰稽于皇觉。
故名山胜景,靡不周遍。
既而年谷顺成,风雨咸若,兵销武偃,遐肃迩安。
然犹御索履冰,日锐一日。
因天下事为事,以百姓心为心。
爱甚纳蝗,轸深扇暍。
景德四年仲冬,乃命大内大库、高班内品怀信赍斋文,建道场于罗浮山中阁禅院七昼夜,仍降内府名香以锡之。
夫天之立君,凡以为民也,君之承天亦以为民也。
王者不惟礼乐刑政令民率由,而复以雩祷祈禳为民作福,盖天意也。
是山按图牒为蓬莱之别岛,实朱明之一洞天,蕴秘韬奇,含灵蓄异。
璚花琪叶,镇以紫杏之坛;
驾歘乘烟,宅以白云之洞。
尔乃宝坊清邃,祗树幽深,绀殿晨严,兰膏夕燎。
祝词秘奥,杂梵呗于五天;
薝卜氛氲,散香云于三界。
有五色珍禽群翔斋所,灵应缤纷而效祉,阴云霾蔽而复晴,其冥感有如此者。
其他精庐静宇,福地殊庭,遍历焚香,皆遵密旨。
大哉!
元后之德,与天地合,元贶之应,相将并受,岂止于一祥一瑞而已?
昔之王者望祀山川,检泥岳镇,或求神仙以自奉,或求年寿以攸永。
我后则不然,恭默有道,至仁也;
屈己从民,济众也。
仁以固天下之基,众以成天下之务。
以稔岁嘉禾为上瑞,以爱物养民为长生。
功成我不矜能,惠加人不求显。
有一于此,列辟犹或难之,况膏泽下流,雅颂洋溢,总诸功德,播为声诗,不亦深乎!
绅沐浴元化,刺举朱方,钦惟圣作,仰止仙乡。
夫功以文著,事以颂扬,非文非颂,曷摅清光?
谨为颂曰:
岩岩罗浮,镇于南裔。
三山一海,浮空而至。
开阖烟岚,荟蓊松桂。
蓄异康时,宅灵瑞帝。
吾皇抚运,惠绥四时。
名山大川,罔不肃祗。
乃建中阁,民祈福禧。
法会攸启,天意聿随。
皇皇者华,将命精洁。
圆峤香降,博山焚󵭓。
川祇荐瑞,天龙生悦。
五色灵禽,翔飞寥泬。
时既平兮岁亦丰,圣有作兮佛感通。
慧日一照兮昏衢晓,慈云广覆兮火宅空。
被声教于海外,跻仁寿于域中。
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惟圣德与神功。
大中祥符元年岁次戊申,二月日,朝奉郎起居舍人直史馆、知广州军事兼市舶、管句劝农事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高绅撰。
按:《罗浮志》卷九,岭南遗书第三集。又见《罗浮山志全编》卷一四,《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三三一,雍正广东通志》卷五九,乾隆《博罗县志》卷一三,光绪《惠州府志》卷二三。
南雄城 北宋 · 齐唐
 押支韵
汉初开郡出南夷,万壑千岩足崄巇。
天上斗牛应共域,人间江岭自分岐。
尉佗椎髻遗风俗,马援飞鸢堕水时(疑缺末二句)
按:同上书卷九三《广南东路·南雄州
其九 北宋 · 齐唐
 押寒韵
唯有梅花报春早,雪中传信过江干(望远亭)
按:同上书卷九三《广南东路·南雄州
北宋 · 萧固
 押真韵
风变尉佗国,声欢舜帝峡山寺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九《广南东路·广州
唐韩文公皇祐五年十一月 北宋 · 祖无择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六、《龙学文集》卷七、正德《袁州府志》卷一三、康熙《宜春县志》卷一五、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三
元和十五年昌黎韩文公尝为袁州刺史,后二百三十四年,无择实涖此州,筑宫而祠之。
公讳字退之,幼孤,见鞠于兄嫂氏。
嫂卒,服期丧以报德。
进士及第,应董晋张建封辟,为汴、徐二府从事,入为国子博士监察御史
关中大旱,民死盈路,公请宽徵复租,幸臣切齿,贬连州阳山县
阳山有善政,既去,人怀其惠,生子悉以韩名。
江陵府法曹参军再为博士,避谤,分司东都,迁尚书都官员外郎,判祠部
僧之无良者,一切置于理,用是复力穑者众。
河南县,将发,魏、郓、幽镇留邸亡卒。
尹恐,公禁止之。
历职方及比部考功郎中史馆修撰知制诰
初,议讨吴元济,朝廷文武大臣无敢言者。
公以为宰相被杀,中丞伤仅免,若是兵可息乎?
裴度出征,公以太子右庶子行军司马,先驰至汴,说韩都统,韩舆疾以从。
蔡州平,公谓曰,王承宗可取。
乃授书柏耆以往,承宗即献德、棣二州。
刑部侍郎
佛骨至自凤翔,百姓剥肌肤为奉,供至京师
公上疏极陈其不可,因得罪,贬潮州刺史
近境有鳄鱼食人,公以文逐之,鱼辄远去,人用无患。
移刺袁州袁州之民男女为人隶者,踰约则没不得出。
公皆计佣,子有而出之,寻奏而著于令。
国子祭酒,接学官儒生必以礼。
兵部侍郎
镇州乱,杀其帅,署王廷凑节度,诏公宣抚
既行,穆宗遽止之,公已入矣。
众皆危公,公辞气慷慨,如蹈无人之境,与士卒论顺逆存亡之理,莫不听命,解深州围,归牛元翼
吏部侍郎典选,听令史出入,令史之势遂轻。
京兆尹,六军将士咸畏惮帖帖,不敢犯,曰「是欲烧佛骨者」,其为人信服也如此。
宪宗既贬公于潮,且将复用之,为皇甫镈所忌,乃以公为狂疏,止可量移一郡,故有袁州之命。
公自镇州还,穆宗即欲相之,会京兆尹以不治闻,乃擢公兼御史大夫
有敕无台参,中丞李绅由是不协。
复为吏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
呜呼!
公之器业,可谓宏深魁伟,施于行事,细大夷险,无所不宜。
其文章博辨卓诡,与商《盘》周《诰》相上下。
惜也,孔子没,无圣人者为之章显,以信后世,而见绌于史臣之笔,其亦不幸也欤!
无择何人哉,道不加修,学不加益,夙夜茂勉,庶几前烈,谨详书其实,以著于记云。
时皇祐五年冬十一月一日也。
按:文云韩愈元和十五年袁州,后二百三十四年祖无择涖任,则祖氏任时当为皇祐五年。又原集卷一○《堵田仰山新庙题名》文后注云:祖无择广南东路移知袁州皇祐五年六月到任。今据改。
其三 宋 · 田开
 押阳韵
我爱临封好,从来礼义乡
江山足形胜,风物半冠裳(又)
按:以上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四《广南东路·封州
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熙宁元年十一月 宋 · 张田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
熙宁元年夏四月十有一日,故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之妃、永康郡夫人董氏以疾终,享年六十有八。
其年十一月二十有八日,祔于尚书之茔。
先期,其谞常州团练判官文效状其事,谓田辱孝肃之遇厚,宜为之志,不敢辞,而书云:董氏之先,源浚流洁,良史著于《春秋》,大儒尊于西汉,厥后文武烜耀,世有显人。
至夫人之曾大父希颜,始占数于洺。
艺祖有天下,以军功累宁州刺史,大门廷浚,内殿崇班
父浩,鄂州武昌
夫人早归孝肃公
初中进士甲科,拜棘平,得大邑,以亲不乐去州里,即弃官归养。
夫人佐公,承颜主馈,内克尽妇道,外不失族人欢心者,盖十三年。
孝肃渐贵,夫人与公终日相对,亡声伎珍怪之玩,素风泊然。
嘉祐末仁宗自用孝肃枢密副使,夫人以恩进永康郡,当入谢椒涂,见未被命服,叹曰:「此见包拯不邀阴幸也」。
亟白赐之。
孝肃薨,夫人扶丧归肥川。
已葬,屏居,阖廷肃然,若严官府。
召老生笃行者,教子于外舍,未尝少假温色,期必能复门户。
暇或阅佛书,以适性理。
包之中外亲不足者,随宜赒之。
非义相干,一丝不与也。
初,孝肃薨,有素丑公之正者,甘辞致唁,因丐为之志,夫人谢曰:「已诿吴奎矣」。
既而谓家人云:「彼之文不足罔公而惑后世,不如却之之愈也」。
此又识有出人远甚。
二子:长曰繶,早卒;
次曰绶,大理评事
二女,一适硖石县主簿王向,一适文效,皆士族佳器。
繶妻崔氏者,□幼卒,且无子。
孝肃与夫人意其盛少,将俾还宗。
崔闻,泣拜堂下曰:「舅,天下名公也,得□□□□毕身足矣,况污家祠、奉蒸尝于先庙之末乎」?
由是卒不去。
田尝为《崔节妇传》,言之详矣。
文效妻尤纯孝,夫人寝疾,与崔未始离席间,药食不亲调不敢进。
逮此,哀瘠有不识之者。
绶方幼,二人素助母姑,鞠爱之若己出然,虽发于天性,抑亦公夫人教之致欤!
铭曰:
孝肃之道,天下不得非。
夫人梱法,孝肃为宜。
孝肃以为宜,人其可知。
乃妇乃子,渐渍有徽。
作兹铭者,实亡愧辞。
南阳张友直、男振同刻字。
按:朝奉郎、守太常少卿直龙图阁、知广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提点□□□公□□□□□□兵马都钤辖、兼本路安抚管勾经略司公事、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张田撰。朝奉郎、守殿中丞、监庐州酒务、骑都尉赐绯鱼袋钱协书。外生将仕郎、守海州怀仁县令文勋篆盖。(《包拯集编年校补》附录一,黄山书社一九八九年版。以上祝尚书校点)
九曜石题名元丰元年正月 北宋 · 曾布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六、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曾年谱》卷二
广东经略安抚使起居舍人龙图阁待制曾布子宣转运副使都官员外郎向宗旦公美转运副使屯田员外郎□通道济,前广西判官□赓声叔元丰元年正月晦日游。
按:《羊城古钞》卷七,大赉堂本。
姜唐佐1100年 北宋 · 苏轼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苏辙:予兄子瞻谪居儋耳琼州逸士姜唐佐往从之游,气和而言迈,有中州士人之风。子瞻爱之,赠之诗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且告之曰:“子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君游广州州学,有名学中。崇宁二年正月,随解过汝南,以此句相示。时子瞻之丧再逾岁矣。
北宋 · 李公寅
 押东韵
岭分东粤封疆阔,天限中原气象雄(望远亭)
按:《舆地纪胜》卷九三《广南东路·南雄州
宋 · 许懋
 押庚韵
千丈峡峰石,淙铮寒玉鸣潮泉
按:《舆地纪胜》卷九二《广南东路·连州
建告大钟及回廊充国寿寺供养记 北宋 · 王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
薰沐弟子区文叙同妻胡氏大娘、陈氏七娘,同男区光、区□、区岳、区仅,孙□,弟林生书郎阖家人口等□,已供赎造大钟一口及起回廊三间,上连钟楼,建在南海县灵峰山国寿古寺充供养。
熙宁十年丁巳岁十月十六日勾当修缘莫公颖
匠人王巽王智谨题。
按: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光绪五年刊本。
敕祠南海神记熙宁七年 北宋 · 陈之方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七、《金石续编》卷一五、《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四
熙宁皇帝以天久不雨,天地百神暨名山大川罔不祗恪,惟南海神阴相一方,爵号惟贵,乃命守臣躬底致祠。
右谏议大夫程公分奠南服,使人至止,设案具礼,北面拜至再,然后敢取敕与祠神之文,伏读三四,又再拜,退而窃叹曰:「皇帝有志忧民,辞情恳恻,顾斐薄敢不虔奉上意以致祠于神」。
乃命卜人端策揆辰,前事之四日,沐浴斋戒。
前事之三日,乘舟以往。
牲丰酒醇,豆罍洁严。
公冠履剑佩,威仪甚伟,僚吏济济,屏息就次。
礼备登阶,祝者宣辞。
皇帝至诚,洞达幽阴,磐鼓递作,旄幡飒爽。
像塑堂堂,若醉若饱。
呜呼!
惟天作辟以相民,惟辟保民以应天
皇帝即位,于今七年,应天相民,宵旰侧席,燠旸风雨,宣协休应。
公有德于民,神实佑之
皇帝有祷,将诚者公,神实歆之。
海隅之人,以皇帝爱悯元元之心,欣欢鼓舞、颂歌之声,万口一响。
之方备数下邑,瞟闻盛事,公命纪岁月,敢摭其实为之文。
按: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光绪五年刻本。
其七 北宋 · 朱服
 押真韵
九韶先幸舜,五岭后通秦韶石
按:同上书卷九○《广南东路·韶州府
其一 宋 · 梅蟠
 押庚韵
沧海有风鹏翼健,青云得路马蹄轻(登第归日作)
按:《舆地纪胜》卷九九《广南东路·惠州
蒋颖叔 北宋 · 李孝博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维舟亭下号三湾,万叠青山一水间。
偏爱澄江照天碧,飞来几片白云闲。
按:以上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五《广南东路·英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