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终南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终南》,戒襄公也。能取周地,始为诸侯,受显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以戒劝之。
终南何有,有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其君也哉。(一章)

终南何有,有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二章)

按:终南二章,章六句。
子瞻重游南山1063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
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自注:弹鸣鹿、饮溪堂、皆前游终南时事。)
按:弹鸣鹿、饮溪堂,皆前游终南时事。
春日田园杂兴(原案:此诗《永乐大典》阙载,今从《月泉吟社诗》补入。) 宋末元初 · 连文凤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月泉吟社第一名:评曰:众杰作中,求其粹然无疵,极整齐而不窘边幅者,此为冠。 月泉吟社序:浦江吴渭宋时尝为义乌。元初,退食于吴溪,延致乡遗老方韶父与闽谢皋羽、括吴思齐主于家,始作月泉吟社,四方吟士从之。三子者,乃为其评较揭赏云。 又,送诗赏小劄序:预于丙戌小春望日,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至丁亥正月望日收卷。月终结局,收二千七百三十五卷,选中二百八十名,三月三日揭榜。 送诗赏劄:伏以月泉吟社,久盟湖海之交;春日新题,剩写田园之兴。得周南而正始,可冀北之空群。执事振响武林,舒翘文苑。种秧浇药,已朝市之无心;放犊听莺,更池塘之入梦。杼机自别,冠冕为宜。某心所甚欣,手之不释。诗成夺锦,诵珠玉者翕然;礼以为罗,愧琼瑶则多矣。馀如元颖,并致篚筐。 回送诗赏劄:读渊明诗,久识田园之趣;从夫子学,愿为农圃之民。未敢望其下风,胡遽延之上座执事雅怀月霁,清思泉寒。某羡珠玉之在侧,忝糠秕之播前。旧拟秋声,曾占桐江之风景;新题春日,又分婺女之星辉。岂好为朱公之变姓易名【变姓易名 原作「变易姓名」,与对句「召闹取怒」格不合,因据月泉吟社诗(诗词杂俎本)改正。】 ,深恐蹈柳子之召闹取怒。惭非重宝,俾获与锦囊之荣;赐侈香罗,复唤起青衫之梦。受丝毫而皆感,与笔墨以忘言。谨述谢私,伏祈鉴在。 案:来往小劄各二十馀首,录一首以概其馀。
讽兄诗 元 · 沈贵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可罢休。
何事子孙长久计,瓦盆盛酒木绵裘。
天禄识馀:沈富字仲荣,行三,人因以万三秀呼之,元末富甲天下。其弟贵以诗讽万三云云。万三不听,贵遂隐于终南,不知所终。洪武初,每县分人为哥、畤、郎、官、秀五等,家给户由一纸,哥最下,秀最上。每等中又各有等,钜富者谓之万户三秀,如沈万三秀乃秀之三者。
钟馗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押纸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六 神鬼类
北风吹沙目欲眯,官柳摇黄拂溪水。
终南进士倔然起,猬磔于思含缺齿。
袍蓝带角形甚傀,乌帽裹头靴露指。
白泽在傍口且哆,驯扰不异麟之趾。
手持上帝书满纸,若曰新岁锡尔祉。
一声竹爆物尽靡,明日春光万馀里。
另一版本作:
湖风吹沙目欲眯,官柳摇金绽蕊。终南进士倔然起,带束蓝袍靴露趾。手掣硬黄书一纸,若曰上帝锡尔祉。猬磔于思含老齿,颐指守门荼与垒。肯放妖狐摇九尾?一声爆竹人尽靡,明日春光万馀里。
重陪驾至太液池 明 · 胡广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四、御选明诗卷五十二
玉砌临无地,飞甍上倚天。
微风斜舞燕,高柳沸鸣蝉。
芳草茸茸细,池荷个个圆。
孰知丹禁里,别有好林泉。
翰林记》:永乐中学士胡广等七人,从上幸北京,每令节燕闲,扈驾登万岁山,侍宴广寒殿,泛太液池以为常。广等多为歌诗以记之。
田按:胡若思《和胡学士侍驾游万岁山》诗云:「凤辇宸游日,祥云夹道红。香风传别殿,飞翠绕行宫。径转千岩合,波回一镜空。忽看鸾鹤起,声在半天中。」「涧道苍苔合,房栊绣户分。碧淙晴欲雨,锦石暖生云。嘉树千寻秀,灵蒲九节芬。广寒宫阙近,天语半空闻。」「阁道云为幄,仙田玉作台。更无凡迹到,只有异香来。拂金舆度,花迎宾扇开。太平多乐事,扈从得徘徊。」「雨晴山色好?太液暖浮。游鲤遥吹浪,飞花近著人。列筵深宠渥,载笔焕丝纶。愿继《周南》作,《驺虞》咏至仁。金文靖《和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诗云:「凤辇游仙岛,春残花尚浓。龙纹蟠玉砌,莺语度瑶宫。香雾浮高树,祥云丽碧空。五城双阙外,宛在画图中。」「截嶪淩丹阙,迢遥跨紫台。龙香浮日劝,凤盖拂云来。叠巘参差出,层崖隐映开。幽情不可极,临眺重徘徊。」王希范《和胡学士从游万岁山》诗云:「飞旆淩丹壑,鸣镳陟紫台。日边双凤下,云里六龙来。宝殿临空敞,矞筵就水开。共誇青琐客,陪宴梁回。」梁用之《和胡学士从驾幸万寿山》诗云:「春树如云绿,春花胜锦红。晴波融太液,旭景绚瑶宫。鹤驭移丹禁,鸾旗拂紫空。辇前歌吹发,响入翠微中。」「玉泉凝石髓,金粉落松花蓬岛行应近,丹丘去不赊。宸游乘淑气,物色媚韶华。还道相如,传宣亦赐茶。」「憩辇馀芳趣,流觞爱晚春。圆荷刚出水,细草欲薰人。鸟过时冲仗,鱼游不避纶。君王多乐事,及物在深仁。」「珊瑚交密树,翡翠错疏篁。眠麝晴薰日,驯禽洁似霜。云窗飘桂子,风榭镂芝房。回辇经行处,还怜暝色苍。」录光大诗,并附于此。
奉次洪法寺壁上韵。呈八谷具思孟令史(二首。) 其二 明 · 郑琢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药圃先生续集卷之一
斋扁默忍字,珍重协风襟。
郑相联音畅,沈台寓语深。
松塘且效仿,聋叟亦输钦。
八谷挥仙管,一般为和吟。
按:己亥秋。八谷访余于终南之寓舍。以洪法寺壁上所题五言律一篇。示之。是故相国唐城默斋一家文章。前后合成。其事则载在忍斋跋语中。而林塘,听天,松塘颐庵。皆有和什。概言其追慕伤悼之情。八谷亦追题其后。而示我要与相和。噫。唐城世德。在人者多矣。忍斋之门。琢尝忝郎署。偏蒙奖导湔拔之眷。今忽得见手迹于八年兵乱之后。悲感惊喜。固难自裁。至于林塘以下诸公。亦皆琢平日执礼谒者。今者。存殁悬殊。可无一言以泻余怀。前章为唐城致意。次章为诸公叙情。而合录一纸。并本稿还呈。
书赠赵寿朋 明 · 郑琢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药圃先生文集卷之一
寿朋来自月川湄,传语徐详礼莫违。
翼翼小心如不克,谦谦逊志若难持。
从知天锡善人后,更信乡称仁者儿。
最喜德门馀庆远,涧边松柏翠迟迟。
按:月川。吾老兄也。无嫡嗣。晚得侧室子二。曰寿朋。曰锡朋。有善行。皆可爱也。乡党邻里。远近士友。悯月川之老无嗣。各聚米石。输官补军资。得令寿朋赴科。盖应朝廷纳粟许通之事目也。岁己亥秋。朝家有大庆。设科取士。时寿朋。亦以乡解上京。谒余于终南之寓舍。传月川之语。殊极详悉。渠之为人。固超恒流。而顾其得诸家庭之训实多。余嘉寿朋天质之纯美。且喜月川之有嗣。情不自己。敢效近体诗一章。以寓余为德门喜庆之意。以赠行。呜呼。渠能立志不怠进学。绍述世业。终能兴起赵氏之门户。使余今日之语。不徒为誇张虚美之归。则为幸大矣。寿朋乎。勉之哉。
敬次仙梦台退溪先生韵。示曹汝益(五首。) 其五 明 · 郑琢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药圃先生文集卷之一
谢却簪缨世虑虚,仙台一梦问何如。
春风秋月溪郊路,鸠杖相随只自疏(一作亦岂疏)
按:己亥秋曹参奉汝益。因乡解。自峤南。访余终南之寓舍。一日。语及仙梦台事。盖其冰舅李使君所构也。誊示退溪先生所题七言绝。整襟三复。惊叹悲感。谨次若干绝。首绝。寓追慕先生之意。其馀。或道台中游赏之景。或道田园邻好之事。时兵革甫定。琢将退休田园。田园实与台为邻。茵草锦花。可以蓝舆往来。故末二绝及之。噫。汝益之请。实为先生遗韵而发。其意有在。不敢以词俚为辞。遂题以赠之。万历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清城后学郑琢。谨题。
芙蓉峰 明 · 奇大升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高峰先生续集卷之一存斋谩录
山形非必似花形,深秀犹堪当美名。
更有幽人葆馨德,一般佳趣类天成。
按:余既为此诗。欲以呈禀先生未敢。遽写诸帖。懒慢因循。忽遭山颓之恸。抚玩遗帖。益增悲惋。今适入都。见金君。相与道旧摧咽。遂出此帖。书以归之。抑鄙言虽浅。而亦有意思。如使九原可作先生必以为相悉者矣。呜呼悕矣。壬申五月日。奇大升书于汉城终南之寓舍。
黄鹤楼八首 其二 明 · 穆文熙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万里行来意未休,武昌城上坐销忧①。
山形宛转王孙第②,草树凄迷庾亮③。
杯外莺花词客赋④,江中箫鼓女郎游⑤。
回风仿佛闻吹笛⑥,定有仙人下十洲⑦。
【校注】 (1)武昌句: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2)王孙第:王孙之甲第。指楚王府。 (3)庾亮晋庾亮武昌(今湖北 鄂州市),曾登南楼与僚属谈咏,后世遂名楼为庾公。此乃指江夏南楼,非庾亮。 (4)词客:犹词人。 (5)箫鼓:箫笛与鼓。《文选·鲍照〈出自蓟北门行〉》:“箫鼓流汉思。” 女郎游:《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6)回风: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兮,心冤结而内伤。” (7)十洲:为神仙所居之处。《十洲记》云:“汉武帝王母说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稀绝处。” 此诗叙登江夏城楼所见所感。首联即抒发宦游旅思;颔联即景怀古;颈联写楼上词客,江中游女,状眼前之景;尾联叙风中闻笛,飘飘欲仙,以鹤楼之胜作结。
黄鹤楼八首 其八 明 · 穆文熙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板舆南下信飞蓬①,经过荒城尽楚宫②。
巫峡云深藏暮雨③,章华台古自悲风④。
武安三千侠⑤,司马文余七泽雄⑥。
我亦周南作赋者⑦,抽毫指顾不胜恫⑧。
【校注】 (1)板舆:《北堂书钞》卷一百四十:“傅枢足疾,板舆上殿。”亦作版舆,古时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信:诚然。飞蓬:飘荡无定的蓬草,喻诗人南行无定。 (2)楚宫:楚国宫殿。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3)巫峡句:本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4)章华台:《左传》昭公七年:“楚子灵王)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杜预注云:“台在今华容城内。”今湖北潜江市西南。悲风:曹植《杂诗》六首之一:“高台多悲风。” (5)武安:即汉武安侯田鼢田鼢(?—前 131)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武帝初,封武安侯。《史记》本传谓其“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张华游侠篇》:“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食客三千余,门下称豪英。” (6)司马:司马相如汉武帝时因献赋被任命为郎。著有《子虚》《上林》《大人》诸赋,铺张扬厉,文字华美。七泽:《子虚赋》云:“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见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此指楚地。 (7)周南:《诗·国风》有周南篇,朱熹《诗集传》注:“,国名;南,南方,诸侯之国也。……盖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作赋者:谓己奉使,亦有观风、采风之责。 (8)抽毫:犹抽笔。指顾:手指目视,犹顾盼。恫:惶恐。 此诗缅怀故楚遗迹。前半首感慨昔日楚宫,今已一片荒芜,巫峡暮雨、章华古台,引起怀古之思;后半首以武安好士,相如献赋的千古佳话喻楚地人文之盛,己虽司采风之职,然搦笔之间,恫惧不已,以应首篇奉旨使楚题旨。
别绪 清 · 黄之隽
五言排律 押侵韵 出处:香屑集卷二(此卷俱和香奁题次韵)
沈约愔愔,春愁满别心。
留欢方继烛,乘醉自横琴。
素手琉璃扇,啼妆翡翠衾。
由来称独立,何路许相寻。
意合词先露,情多酒不禁。
住时须并住,感动一沈吟。
注:沈约(李商隐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春愁(钱起章陵酬李卿赠别)留欢(戴叔伦留别宋处士)乘醉(赵嘏无锡县醉后吟)素手(温庭筠洞户)啼妆(李华长门怨)由来(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何路(李频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意合(顾况春游曲)情多(白居易惜落花)住时(吴融蛱蝶)感动(杜甫病马)
仿风 其四 清 · 黄之隽
 押真韵 出处:香屑集卷三
好鸟无杂栖,长鱼无损鳞。
明月西南楼,中有绮罗人。
沉沉帘帏下,窈窕谁相亲。
照花前后镜,双影对一身。
谁为倾国媒,韶景共芳辰。
女巧难自说,瞻望及东邻。
前轩粉壁新,后堂罗荐陈。
隔帘窥绿齿,卷箔舒红裀。
烛随花艳来,楼上不胜春。
易求无价宝,所贵心之珍。
注:好鸟(孟郊与友秋宵会话清上人院)长鱼(杜甫三韵)明月(刘长卿裴四判官河西军试)中有(徐彦伯拟古)沉沉(权德舆道者同守庚申)窈窕(陆龟蒙圣姑庙)照花(温庭筠菩萨蛮)双影(白居易寄题盩厔厅前双松)谁为(韩愈县斋有怀)韶景(邵偃赋得春风扇微和)女巧(曹邺下第寄知己)瞻望(韩浚清明日赐百僚新火)前轩(姚合大理崔少卿驸马林亭)后堂(上官仪安德山池宴集)隔帘(韩偓个侬)卷箔(李沇閒宵望月)烛随(元稹乐天江州路上见寄)楼上(刘希夷采桑)易求(鱼玄禨赠邻女)所贵(李白拟古)
毛公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四
传诗自是属毛苌宋代方知有紫阳汉唐以来于毛传诗序俱无异词至宋朱子作集传于是后儒方宗紫阳之说)
幸得赵燕博士,便云迁就亦中郎朱子毛苌始引诗序入经自齐鲁韩三家之传绝而毛说独行读者有所不通则为之委曲迁就云云然朱子虽别自立说而亦有拘而过当之处如郑风自缁衣以下惟六篇与旧说相仿馀十五篇泥于郑声淫一语悉以淫奔斥之而置实事于不问殊失诵诗尚论之义且所谓郑声淫者以其声近于淫靡非谓诗之以人言者无不属之淫奔也如风雨之思君子子衿之刺学校废扬之水之闵无臣将仲子之刺庄公山有扶苏诸篇之刺忽此皆有实事可稽讵得概以淫奔目之乎向题七十二候虹始见诗触类及此辩之颇详然自宋以后虽皆宗朱子而毛说行之已久尚有典型虎贲中郎之思谁则无之)
二南原合不称国,十什只当独号王(古有二南而无国风之名其不应称国已见向所著国风正讹至平王东迁以后王号犹存孰从而降之为国以是知朱子集传为十五国之风者非是)
行馆祠旁供一宿,馀閒考古遂成章。
按:古有二南无国风之名宋程大昌诗议首论之天下岂有周南之国召南之国亦岂有王统天下而谓之国之理(如诗云王国克生正谓文王尚未王天下为周一国之义耳)至豳乃追王之义或称其先王之国尚可牵强然礼表记见国风之文乃汉儒所作其所引我躬不阅乃邶风非周召王豳也向曾为国风正讹辟其妄并详稽古说加以论断矣兹以东巡道经毛苌故里采风之馀三复诗教辄有所见不能已于言夫诗先春秋而删者也春秋尊王故于每年之春首揭以王公羊传云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诗之王即春秋之王也孔子作春秋尊王如此而于删诗顾以王列于国且入于卫之后郑之前有是理乎孔子于鲁父母之邦故为颂鲁非王之诸侯乎孰谓孔子尊鲁而反卑王乎诗十馀国编比后先解经家多曲说孔颖达王爵仍存不可过于后诸侯故次于卫夫卫王臣也不可后他国独可后卫乎名分所在可少抑不可过抑是五十步之笑百步耳欧阳修卫王以世爵比也王之爵受之天卫之爵受之王曷可比也张载谓若非以卫分之则王无异于正风也风之正变读其诗者自知之何待分且雅正变之间复以何者分之乎曹稡中谓天下无王而寄元于鲁故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孔子鲁人春秋鲁史鲁人鲁史书鲁元理也王讵可寄若如所言则是春秋继诗乃曹魏九锡之文赵宋袖中之诏也侮圣言滋甚惟王应麟谓襄二十九年季札乐为之歌王孔子至哀十一年始自卫反鲁降王于国风非孔子也差为有据盖孔子之删诗因其旧次耳我皇祖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备引诸家之说而以朱子所言十五国风次序恐未必有意置于篇末圣见超卓已微示折衷可以钻仰窥测矣其时李光地亲承圣教亦有王号犹在谁则降之之说韪矣予以为王宜列于二南之后十一国之前周之兴而南也格被遍于武夫女子其迁而东也忧思结于行役之大夫盛衰之介如此与夏书之由甘誓而五子之歌商书由高宗肜日而西伯戡黎周书由君牙囧命而吕刑文侯之命同一意俾读者憬然而悟惕然而思在上者念政教之施当端本善源在下者凛风俗之化当则古称先一序次间俯仰兴废致此之由兢兢慎守始以见诗教之大也中庸曰非天子不考文予见及此为毛郑以来说经家所未有亦考文之一不难移置篇第颁谕学官改而行之顾经文传习已久不可更易唐明皇跻月令为礼记篇首予素所深鄙即曩时定麈角解改时宪而不改戴记之义也然诵圣言正大分所关系非浅鲜因于诗发其端而覼识于后以谂天下后世之说诗者
花月吟二首 其一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人生莫负好花天,月下闲吟兴悄然。
几度看花花灼灼1,者番2步月3月娟娟4。
年年但愿花容艳,夜夜常陪月色妍。
安得花开明月在,与花同醉月同眠。
注:(1) 灼灼(zhuó音酌):鲜明貌。《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晋陆机《拟青青河畔草》:“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颜色。” (2) 者番:这番,这次。宋晏几道《少年游》词之三:“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 (3) 步月:踏着月色,谓月下散步。唐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4) 娟娟:明媚貌。宋司马光《和杨卿中秋月》:“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月光娟娟,照见众齿,历落如排朽琼。”
七夕二首 其一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月钩斜上夜迢迢,瓜果当筵冷露飘。
天为佳期长玉漏1,人传绮语度银桥2。
一年离别情难尽,片刻团圆恨亦消。
底事神仙难免俗3,也同儿女赋桃夭4?
注:(1) 长玉漏:即谓把时间延长。玉漏: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美称。 (2) 绮语:纤婉动人的语句。宋苏轼登州海市》:“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这里指吟咏七夕的诗词。 (3) 底事:为何、何事。 (4) 赋桃夭:吟诵《桃夭》。《桃夭》是《诗经周南》的一篇,是民间嫁娶之诗,诗中赞美男女婚姻以时,室家之好。
和人《赏菊》原韵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佳种传来栗里旁1,宜人雅艳费评量。
月明栏畔留清影,霜冷篱边锁淡香。
羞比夭桃2迷蝶子3,岂随几卉媚蜂王4?
孤标不问春消息5,独傲三秋晚节芳。
注:(1) 栗里: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晋陶潜曾居于此。唐白居易《访陶公旧宅》诗:“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唐李光《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之二:“浮家泛宅梨川梦,寻壑经邱栗里情。”陶潜爱菊,有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传世,故这里用其居地栗里来借代菊圃。 (2) 夭桃:鲜艳的桃花。语出《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清曹寅三月六日鼓楼看花》:“东风澹荡摇晴烟,城西夭桃红欲然。 (3) 蝶子:蝴蝶。宋毛滂《蓦山溪杨花》词:“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 (4) 几卉:鲜艳的花朵。几:犹“几几”,盛貌。语出《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广雅释训》:“几几,盛也。”王念孙疏证:“豳风狼跋篇‘公孙硕肤,赤舄几几',是‘几几'为盛貌。”明文征明《小斋盆一干数花......感而赋之》:“重兹之属,不与几卉群。” (5) 孤标:见第301首注。
归宁客中有感(1)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秋风今又响庭梧,客里光阴快也无2?
为问遥天来去雁3,可能传字到金湖4。
注:(1) 归宁: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家人。《诗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朱熹集传:“宁,安也。谓问安也。” (2) 光阴快也无:时间是过得快还是不快呢? (3) 为问:见第75首注。 (4) “可能”句:全句是说鸿雁能否带信到金湖呢?可能:是否能。清顾炎武《不其山》:“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金湖费墨娟的夫家在金湖西边的张克诚村。
减字木兰花 湘鄂道中寄呈老父 现当代 · 石声汉
昏灯摇影。寒夜漏沉尊酒冷。
话到阿儿。欲语停杯默忆时。

此时行旅。四野烟浮天未曙。
回首乡关。一抹孤云几障山。
注:写于1927年3月,父亲从长沙回武昌复学途中所作。1926年秋父亲咳血,病况沉重,回家休养。父亲在楚怡小学周南女中代课半年,除供养父母兄弟生活外,还积蓄了一点钱作学费。这首旅途中写下的词,表达了父亲对处于贫困、艰难中的爷爷和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