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为秦王制诗 隋末唐初 · 李渊
五言绝句 押霰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圣德合天地,五宿连珠见。
和风拂世民,上下同欢宴(《册府元龟》二一《帝王部徵应》)
按:初太宗秦王高祖制诗云云。帝于宫西造宅初成,高祖送玉玺以至帝所,缙绅先生相谓曰:「诗及玉玺。盖奉国之祥瑞者欤。」○今按:《全唐诗凡例》引胡震亨唐初无五星联聚之事,疑其伪托。曾见陕西鄠县大业三年郑州刺史李渊为子世民祈疾疏石刻拓本,孙星衍《访碑录》亦收载。
大宋京兆府鄠县逍遥栖禅寺修水磨记天圣八年八月 北宋 · 释志陆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二
夫关市农田之赋,邦国所以备于年储;
疏流变磨之功,人事所以资于日用。
矧兹匠妙,俾自轮行,实济物之殊功,乃厨须之要务。
长安鄠邑,有逍遥精舍焉,即后秦三藏法师什公译经之地也。
此寺名标胜概,面对终南,况草木以灵奇,常高僧而间出(秦自隋唐皆高僧译经之地。),境称绝异,具载丰碑,此不复序。
寺之东南隅三里以来,按图经曰高冠之谷。
其谷口有隙地,先是尚行温之地,乃前寺主崇恩端拱年中以金帛易之,从始迄今,皆以荒墟,曾未田种。
寺主法普始一日与同志曰:「此处地壖涧口,水会潨流,欲树建于磨亭,似不烦于巨力」。
既陈厥议,咸心悦随。
乃剪伐榛芜,凿开峻岸。
方兴功力,会乏资财,有信士张彦实施青蚨百绳,助充营建。
是以抡材聚墨,选匠鸠工,徘徊尽合于规模,巧拙皆依于制度。
于是危楼崛起,疑蜃吐而云成;
骇浪奔轮,若虬蟠而转影。
且观其源也,危峰巘岫,状怪形奇;
下之流也,莹碧澄潭,深沉无底,人而过者,莫敢而窥。
故九夏绝于炎殃,则可滋于稼穑;
一方溉于畦垄,则挹之弗穷。
其磨亭正座五间,都成七架。
西开客馆,东敞僧房,俾来者洗以尘襟,醒乎耳目。
望辽天而空阔,夜月良多;
睹雨霁于秋光,屏观叠嶂。
阒然世外,杜绝喧繁,岂止独利于禅林,抑亦务资于闾里。
约费羡镪三百馀缗,岁月未周,土木功毕。
是知地之兴也,故有其时;
物之盛衰,良因其主。
寺主法普与供养主法明,并以精勤无怠,道行有闻,皆继踵于真宗,为乡闾之所仰也。
茍非积于勤俭,安以树于胜因者哉?
乃以庠事既周,虑迁陵谷志陆隈承见托,固让弗遑,辄述辞,志于翠琰。
时天圣八年八月二十五日记。
按:民国《重修鄠县志》卷七,民国二十二年西安酉山书局铅印本。
草堂肖遥寺 北宋 · 李章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罗什留真嗣,重扉掩碧松
邻僧来紫阁,远径接圭峰
雨气晴先润,庭阴午后浓。
依稀祖师意,瘦倚一枝筇。
按:清汪以诚乾隆鄠县新志》卷六
题家君诗刻元祐七年八月 北宋 · 李处讷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六
庆历中,家君蒲尹集贤尉长安日,常与种太质昆仲洎一二僚友游草堂寺,有联双桧之句。
厥后五年,而处讷始生。
又四十年,处讷左宣德郎来知鄠县事,被府檄奉祠高冠神,更衣是寺,历览壁间留题,而墨迹具在。
因命刊诸石,以永其传云。
时元祐壬申秋八月甲戌也。
住持赐紫绍利立。
按:民国《重修鄠县志》卷七,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渼陂空翠堂记宣和四年 北宋 · 张伋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六、民国《重修鄠县志》卷七
余昔时尝闻士大夫称,关中多山水之胜,而渼陂在终南山下,气象清绝,为最佳处。
及诵杜工部所赋诗行,爱其语大而奇,益欲一往游之,以慰所闻。
道阻且长,斯愿未遂,每以为恨。
宣和元年冬,被命为邑于有扈,而所谓渼陂者,实其西郊焉,于是始得偿夙昔之愿,时往游观。
翠峰横前,修竹蔽岸,澄波浸空,上下一碧,信乎其气象清绝,为关中山水最佳处也。
陂之北岸有堂旧矣,久弗加葺,栋宇倾挠,来游者阽压是惧。
余喟然兴叹曰:「有此佳山水,而堂构不修,宴赏无所,大非其宜」。
因顾从叟而询其故,乃知自清平建军县涝水之西,割地以隶,故陂虽近鄠,而地非所属;
虽属终南,而距邑为远。
远者不喜修,近者不得修,岁月既久,浸成弊坏,瓦木之类,至为小人攘窃而莫之问,可不惜哉!
四年春二月,以寒食休假,率职事诸公会于陂上,因相与为议曰:「渼陂之地虽在他邑,而顷者漕台移檄,尝令吾邑就近管辖。
此堂不修,无罪邻邑,亦吾邑之过也。
吾属到官日久,行且受代,后来君子谓如不好事何!
今欲缮完,稍加宏壮,使称是山水之胜,且以待使者按部之经由,备邑人岁时之游乐,可乎」?
诸公欣然,咸以为当。
时故人吴景温摄政清平,闻其将有是役也,亟命工徒共力成就。
于是增卑补薄,基趾廓焉;
去故取新,栋宇壮焉。
前驾虚阁以临清流,后阔轩窗以快雄风。
规度适中,不僭不陋;
气象具存,苟完苟美。
经营于二月之晦,断手于五月之朔。
升堂远望,豁达无碍,南山之秀,陂水之广,举目可尽。
猗欤此堂,庶几不负佳山水,而吾将东归,为无憾矣。
乃以五日,率诸联事及邑居士大夫置酒以乐之。
是日也,小雨乍收,微风四起,岚光水气,相为氤氲。
若烟之浮,若露之润,有见于帘楹轩槛间者,明灭变态,不一而止,是何清且丽邪!
酒半,坐客共讽杜工部诗行,咸请以「空翠」名其堂,盖取杜工部诗中语,且以志所见也。
若以陂源之所出,渼名之所自,与夫汗漫广大、形势瑰伟奇绝之游观,载在图经、咏于诗史详矣,兹不复云,姑叙是堂兴废之由,刻诸石以示久远。
将有望于后之君子,毋以此疆尔界、距邑远近,强自分别,而废前修也。
按:康熙鄠县志》卷一二,抄本。
艳体(十九首集杜) 其四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八
罗袜红蕖艳,清辉玉臂寒
愿随金騕袅,持答翠琅玕。
江月光于水,晨霞高可餐。
肌肤潜沃若,蜀雨几时乾。
注:罗袜(千秋节有感)清辉(月夜)愿随(槐叶冷淘)持答(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江月(江月)晨霞(空囊)肌肤(西阁曝日)蜀雨(重简王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