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贡茶唱和(句) 中唐 · 贾餗
押侵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殷勤为报春风道,不贡新茶只贡心(《诗话总龟》三四《纪梦门》)。
按:金沙池泉,在常州宜兴县罨画溪之东,有寺,寺有碑,载当时杭、湖、常三州贡茶唱和,乐天云:「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常州太守,忘其姓名,和云。○今按:白居易二句见《全唐诗》四四七卷《宿湖中》一诗。同卷有《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及《自到郡斋仅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閒走笔题二十四韵兼寄常州贾舍人湖州崔郎中仍呈吴中诸客》各诗,知常州太守即贾餗。
谢赐戒石铭表 宋 · 葛立方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六、《归愚集》卷九、《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上
臣某言:天语丁宁,诞传寰宇;云章黼黻,俯逮私门。祗奉匪颁,惟知钦佩(中谢。)。窃以太宗皇帝忧国若渴,视民如伤。虞郡县之吏荐食以瘝官,虑奸贪之臣瘠人而丰己,亲纡宝思,申敕庶邦,立为戒石之铭,光动奎躔之次,庶乎委质之吏,咸有奉公之心。而乃睿训弗昭,攸司尚阙。虽知惇史所载,固磊落而毕陈;然非迩臣再书,殆淟汩而难见。恭惟皇帝陛下励精庶政,聿图康功。以孝奉先,故宣布前朝之美;以仁利物,故发挥永世之规。以谓德宗尝制台衡之铭,明皇大颁令长之戒,犹传琬琰,显示臣邻。矧惟昭代之彝章,实作万方之药石,傥稽遐布,曷示深慈!爰锡辅政之臣,俾奉如丝之旨。臣敢不丕承德意,上体格言。孙子袭藏,永作禔中之宝;晨昏警戒,揭为座右之规。
按:此表《播芳大全》署名「葛谦白」。又底本题下原有注云:「以下权礼部郎官日南宫表。此篇邵氏《西山集》所载,误也。」
水调歌头 括范文正听真上人琴歌 宋 · 林正大
押词韵第十一部
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
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
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卫,北里与南陵。
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
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
老龙啼晓,幼猿忽复暮山吟。
为我临风再奏,仙鹄翩翻十二,感物一何灵。
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
附:范文正听真上人琴歌:银河耿耿霜棱棱,西窗月色寒如冰。江上扣朱丝绳,万籁不起秋光凝。伏羲归天忽千古,我闻遗音泪如雨。嗟嗟不及郑卫儿,北里南邻竟歌舞。竟歌舞,可时休。师襄堂上心悠悠。击浮金,戛鸣玉,老龙秋啼沧海底,幼猿暮啸寒山曲。陇头瑟瑟咽流泉,洞庭萧萧落寒木。此声感物何大灵,十二衔珠下仙鹄。为予再奏南风诗,神人和畅瞬无为。为予试弹广陵散,鬼物方哀晋方乱。乃知圣人情虑深,将治四海先治琴。兴亡哀乐不我道,坐中可见天下心。感公遗我正始音。
摸鱼儿 括叶清臣松江秋泛赋 宋 · 林正大
押词韵第四部
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
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
朝又暮。
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
骚人才子。
既览物兴怀,浮游尘外,啸傲剧清思。
人间世。
扰扰荣途要路。
瀛洲琼馆安所。
轩裳何似渔蓑兴,萧散龙游鹤渚。
须归去。
办双桨孤帆,云月和烟雨。
江湖伴侣。
趁社橘初黄,汀葭馀翠,成我莼鲈趣。
附:叶清臣松江秋泛赋:泽国秋晴,天高水平。遥山晚碧,别浦寒清。循游具区之野,纵泛吴松之。东瞰沧海,西瞻洞庭。槁叶微下,斜阳半明。樵风归兮自朝暮,汐溜满兮谁送迎。浩霜空兮一色,横霁景兮千名。于是积潦未收,长江无际。澄澜万顷,扁舟独诣。社橘初黄,汀葭馀翠。惊鹭朋飞,别鹄孤唳。听渔榔之递响,闻牧笛之长吹。既览物以放怀,亦思人而结欷。若夫寇敌初平,霸图方盛。均忧待济,同安则病。鱼贪饵而登钩,鹿走险而忘命。一旦辞禄,扬舲高泳。功崇不居,名存斯令。达识先明,孤风孰竞。又若金耀不融,浴尘其蒙。宗城寡捍,王国争雄。拂衣洛右,振耀江东。拖翠纶兮波上,脍蝉翼兮柈中。傥即时之有适,遑我后之为恫。至于著书笠泽,端居甫里。两桨汀洲,片帆烟水。夕醉酒垆,朝盘鱼市。浮游尘外之物,啸傲人间之世。富词客文多才,剧骚人之清思。缅三子之芳徽,谅随时之有宜。非才高见弃于荣路,乃道大不客于祸机。申屠临河而蹈壅,伯夷登山而食薇。皆有谓而然尔,岂和已而用之。别有执简仙瀛,持荷帝柱。晨韬史氏之笔,幕握使臣之斧。登览月澄清之心,临遣动光华之赋。荷从欲之流兹,尉远游之以惧。肇提封之所履,属方割之此忧。将浚疏于汇川,其拯济乎珍畴。转白鹤之新渚,据青龙之上游。濯埃垢于缁袂,刮病膜乎昏眸。左引任公之钓,右援仲由之桴。思勤官而裕民,乃善利之远猷。彼全身以远害,盖孔臧于自谋。鲜鳞在俎,真茶满瓯。少回俗士之驾,亦未可为兹江之羞。
西山夜雨 元末明初 · 吴彻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莫厌西山夜雨多,也应添起洞庭波。
东风肯与周郎便,直上金陵奏凯歌。
明诗综:为陈友谅用事。尝侦太祖军被获,命咏百马图,黥其面目为诡谲秀才。又赋西山夜雨云云。
方氏贞静诗 明 · 岳正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太孺人某氏,赠兵科给事中(1)方君棱之配,四川参议辅之母,年十八归方氏,一阅岁给事死于溺,参议其遗腹孤也。孺人不辱其夫,又能成其子,卒享褒封之命,故为诗以咏之。
结发初成燕尔婚,已将心事许深恩。
箜篌2竟作凭河别,精卫3长衔渡海冤。
孟母4教还成令子,赵孤存5不藉公孙。
高风千古清人骨,贞节无惭号德门。
注:
(1)给事中:官名。明采宋制,给事中分掌六房,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都给事中一人、给事中若干人,抄发章疏,稽查违误,其权颇重。
(2)箜篌:一作空候,古代拨弦乐器。崔豹《古今注》:有一白发狂夫溺河死,其妻援箜篌而歌"公无渡河曲"。歌毕,投河死。
(3)精卫:神话中鸟名,亦称冤禽。相传为炎帝女,名女娃。因游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长衔西山木石填东海。
(4)孟母:孟子母亲。三迁、断机杼,终使孟子成为亚圣。
(5)赵氏孤存:春秋时晋国权臣屠岸贾残杀赵盾全家,并搜捕孤儿赵武。赵家门客程婴、公孙杵臼定计救出赵武,并抚养成人,之后报了冤仇。
黄鹤楼眺望二首 其二 明 · 张宪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江上层楼敞四筵⑦,仙梯峭级耸吟肩⑧。
北通汉漾来嶓冢⑨,南汇岷沱迤蜀川⑩。
铁笛声中鹦鹉赋⑾,斗牛躔外洞庭天⑿。
清风一棹扬州路⒀,黄鹤归时月正圆。
【校注】
(1)星聚:喻群贤聚集。刘敬叔《异苑》载,东汉陈寔与诸子侄造访荀淑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王勃《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2)督饷:督粮。明时于各省置督粮道,掌督运漕粮。《明史·职官表》:“督粮道十三,布政司各一员,俱驻省城。”征:《诗·小雅·小宛》:“我日斯迈,而月斯征。”郑玄笺:“迈、征,皆行也。”《楚辞·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辞。”息肩:休息。《左传》襄公二年:“郑子驷请息肩于齐。”
(3)舆图:疆域。
(4)自:自是,当然是。西川:西来的大江,指长江。
(5)黄鹤句:本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之句。
(6)山高句: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7)敞:开,张。原作“厂”,径改。
(8)峭级:陡峭的阶级。吟肩:诗人之肩。
(9)汉漾:二水名。源出陕西宁强县北嶓冢山。初出山时名漾水,东南经沔县为沔水,东经褒城县,合褒水,始为汉水。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至武汉汉阳入长江。《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10)岷沱:《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岷江,源出四川松潘县北岷山,经乐山,纳入大渡河,至宜宾并入长江。沱,旧说以为岷江之支流郫江。
(11)鹦鹉赋:即祢衡所作赋。
(12)斗牛:二星宿名。躔:星辰运行的轨迹。汉刘歆《西京杂记》:“躔度运行,阴阳以正。”洞庭:《庄子·天下》:“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之野,天地之间,非太湖之洞庭也。”
(13)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云“督饷南征此息肩”,又云“清风一棹扬州路”,当为督粮江淮路经武昌时作。作者江都人,故有“黄鹤归时月正圆”之句。二诗赞美鹤楼胜景,以德星会聚喻友朋邀约,可见与游者皆为名士。
自胥口泛太湖至东洞庭 明 · 杨循吉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西望茫茫接几州,群山无数障中流。
飞帆半日才能到,赌命今番始得游。
城里见天无许大,渔中觅饭有何愁。
橘商渡惯心犹怯,怪杀冲波一小舟。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洞庭山部
狱中集古十六首 其十六 东岩同扉 明 · 韩邦奇
空名适自误,寡识冒天刑。
应念投沙客,多愧鲁连生。
感此三叹息,泪满逐臣缨。
白日在青天,为君前致辞。
我本草间人,幸遭圣明时。
投躯寄天下,远为千载期。
一度浙江北,茫然使心悲。
世路成奔峭,万姓危朝霜。
修蛇横洞庭,独坐伤激扬。
六驳食猛虎,剪棘树兰芳。
献书入金阙,著论谈兴亡。
浮云蔽紫闼,虹霓掩天光。
黄金消众口,青蝇遂成冤。
其事竟不就,小节岂足言。
松柏本孤直,虬龙盘古根。
瑶草寒不死,犹怀明主恩。
注:右一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二望鹦鹉洲三赠汉阳辅录事四闻李太尉大举秦兵五游大山六观番人吹笛七还山留别金门知己八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九读诸葛武侯传十詶崔郎中十一邺中王大劝入石门山幽居十二寻鲁城北范居士十三赠上判官十四送王屋山人十五经乱将避地剡中十六狱中上崔相十七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十八赠从孙义兴宰铭十九送张秀才从军二十叙旧赠江阳宰二十一金门答苏秀才二十二赠别舍人弟二十三古风其三十七二十四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二十五送薛九被谗去鲁二十六书情赠蔡舍人雄二十七赠张相镐二十八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二十九古风其十二三十赠宣城赵太守悦三十一送郤昂谪巴中三十二同王昌龄旅第(右集李)
登黄鹤楼步韵 明 · 萧淮
出处:黄鹤楼集补
粤船夜傍春江泊①,江上高台扁黄鹤②。
黄鹤西去湘云孤,青楼千载涵江廓。
断矶湮水横白凿③,疏帘钩雨垂朱络④。
好山欲渡楚门来⑤,飞翠絪絪笼晓阁⑥。
遗恨高悬赤壁峰⑦,寒波夜漱鄂王宫⑧。
巴蜀雪消洞庭阔,苍茫直与天河通。
月明江上铁笛起,素怀顿觉生长风。
巫山云雨空寂寞,孤崖残火宿渔翁⑨。
咏游总付乾坤彦,鲛室珠玑倾过半⑩。
崔郎由赏谪仙人,骚坛今古惊词翰⑾。
登楼感物乡思生,回首苍梧渺不见⑿。
万花射日天宇澄⒀,清尊且对庐山面。
观风督府东吴豪⒁,海润芳胸平若练⒂。
玉壶皎皎剑光寒,毒岚瘴雾清江汉⒃。
【校注】
(1)粤船:山粤地开来的船,指作者所乘。
(2)扁黄鹤:扁额上书“黄鹤楼”三字。
(3)断矶句:谓黄鹤断矶的白石湮没在江水中,清晰可见。白凿,即《诗·唐风·扬之水》“白石凿凿”。矶,原误作“机”,径改。
(4)垂朱络:形容雨丝如垂网。
(5)楚门:楚境。
(6)絪絪:犹“茵茵”,翠色浓郁。
(7)遗恨句:赤壁大战以吴蜀联军的胜利而告终,但刘备后来不采纳诸葛亮联吴伐魏之策,急于吞并东吴,卒致失败。杜甫《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8)漱:冲刷剥蚀。鄂王宫:据《史记·楚世家》载,春秋时楚王熊渠封次子红为鄂王,居夏口,即今武昌。鄂王宫指此。
(9)巫山二句:意谓江崖仅渔翁夜宿,巫山神女当觉寂寞。
(10)鲛室句:《博物志》卷二云:“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此句意谓古今题咏黄鹤楼诗作字字珠玑。鲛室,鲛人居住之处,原作“蛟”,径改。
(11)骚坛:诗坛。
(12)苍梧:作者为桂林人,古属苍梧郡。
(13)射日:耀日。
(14)观风句:指秦金。古代天子派使臣赴各地观察风俗,谓之观风。督府,对巡抚的尊称。
(15)海润句:誉秦金胸怀坦荡如海水。
(16)皎皎二句:谓秦金平定战乱,扫清雾霭。
此诗当为作者奉使粤中归泊江夏而作,作于正德九年以后。诗中写黄鹤楼及远近形胜,颇有气势。登临回首,洞庭水阔,苍梧云渺,一缕乡愁,油然而生。诗末归结到赞颂秦金的文治武功,也是这类唱酬诗通常的路数。
登黄鹤楼 明 · 谢纯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黄鹤矶边独上台,春襟遥逐楚江开①。
山分大别狂波逝②,云净长安极目回③。
芳草怨空鹦鹉旧④,碧岗灵合凤皇来⑤。
斜阳不尽东南客⑥,滚滚帆樯雪浪摧。
【校注】
(1)楚江:指长江。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之一:“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2)大别:山名。《元和郡县图志》:“鲁山,一名大别山,在(汉阳)县东北一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带汉水。”
(3)长安:自秦至唐多建都于长安,因以长安为帝都之通称。此指京师北京。
(4)芳草句:伤祢衡。
(5)灵合:灵气聚集。凤皇来:江夏县北有凤凰山,相传三国吴黄龙元年(228)有凤凰来集,故名。
(6)东南客:作者自指。作者乃岭南人,故云。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寓有对朝政的讥讽和诗人自己的忧愤。观本诗“云净长安”云云,盖反李诗之意。
登黄鹤楼 明 · 何宗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霜寒潦尽水痕收①,帘捲西风何处楼②?
汉水北吞云梦入③,洞庭南送楚江流④。
棋敲残月千山冷,笛落孤亭万里秋⑤。
大醉倚阑呼费祎⑥,蒹葭萍蓼漫成忧⑦。
【校注】
(1)潦:积水。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帘捲句: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捲西风,人比黄花瘦。”
(3)云梦:云梦泽古地理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本二泽,云在江北,梦在江南;一说云梦实为一泽,可单言云或梦。此云“汉水北吞”,盖以其位处江北。
(4)洞庭句:洞庭湖于岳阳注入长江。以其在长江南,故云“南送”。
(5)棋敲二句:旧传吕洞宾与太守弈,又吹笛过黄鹤楼,留诗而去,故云。孤亭,指吕仙亭。
(6)费祎:字文伟,传说中人物。《太平寰宇记》:“昔费文伟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黄鹤楼亦因此得名。
(7)蒹葭、萍蓼:皆水草名。《诗·秦风·蒹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旧传吕洞宾《题黄鹤楼石照》云:“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衷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秋日登楼,触目皆愁。仙迹冷落,更增怀古之思。
黄鹤楼二首 其二 明 · 陈文烛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仙人乘鹤何年去,冉冉烟云护碧窗①。
鸿雁汀洲堪砥柱②,龟蛇山色远横江③。
秋风吹落寒生笛,明月呼来酒满缸。
谁问上头诗更好,醉中光景只无双。
【校注】
(1)冉冉:柔弱轻盈貌。曹植《美女篇》:“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碧窗:碧绿色的纱窗。杜甫《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碧窗宿雾濛濛湿,朱栱浮云细细轻。”
(2)砥柱:即三门山,原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因山见水中若柱,故名砥柱。《水经注·河水》:“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此言秋江水落,汀洲突起犹如砥柱之状。
(3)龟蛇:龟蛇二山,龟山在江北汉阳,蛇山在江南武昌。
此诗亦为登楼览胜之作。诗写鹤楼秋景:洲如砥柱,山色横江;烟云护窗,秋风生寒,空灵中透出一段愁思。末叙鹤楼题诗,本旧传李白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加以发挥,大有壶中自有日月之趣。
萍踪同邱含山感赋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萧瑟干戈事,浮踪已似萍。
半床留破席,一室欠疏棂。
霜月窥人白,渔灯入夜青。
天涯知己在,犹自叹零丁!
注:人物考略
邱含山:名子章,一字梅仙;浙江鄞县人。九岁,即援笔成文。寻为诸生,而卒不得一第。及鲁王监国,以荐,授中书舍人。江上师溃,从亡入舟山,复从至厦门。已而转辗迁徙,难一二记。最后,教授东洞庭山中。归则年已七十矣,未几卒于家(「鄞县志」有传)。
邱含山:名子章,一字梅仙;浙江鄞县人。九岁,即援笔成文。寻为诸生,而卒不得一第。及鲁王监国,以荐,授中书舍人。江上师溃,从亡入舟山,复从至厦门。已而转辗迁徙,难一二记。最后,教授东洞庭山中。归则年已七十矣,未几卒于家(「鄞县志」有传)。
金人捧露盘 燕台怀古 明末清初 · 彭而述
押词韵第一部
记燕台,行乐处,满残红。
正西山、烟雨濛濛。
承天门外,绣袍锦带马如风。
名姬买醉旗亭北,细吐雕龙。
几何时,成雪鬓,铜驼在,棘丛中。
乌衣巷、无复江东。
五侯七贵,西风一夜响梧桐。
海青嘹呖笳声起,泪洒英雄(《古今词选》)。
按:《草堂嗣响》题作“忆旧游”,词作:“记燕台,旧游地,百花红。正西山、烟雨濛濛。承天门外,绣袍锦带马如龙。酒钱夜数当垆女,买醉新丰。几何时,成霜鬓,离宫在,夕阳中。乌衣巷、无复江东。五侯七贵,西风一叶响梧桐。海青嘹呖塞鸿起,泪洒英雄。”
暮春三月至虞山谒受之师同游剑门 明末清初 · 郑成功
押阳韵
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
藤垂涧易涉,竹密径微凉。
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
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
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
静闻天籁发,忽风林禽翔。
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
巘崿争突兀,青翠更苍茫。
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旁。
注:受之:钱谦益之字。郑成功十五岁时拜钱谦益为师,钱为之取字“大木”。 西山:剑门在虞山西部主峰锦峰。
将赴洞庭故里诸公赠别次韵奉酬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分一畸人,旧好寻思转怆神。
雨里话深闻雁夜,风前坐久看花晨。
帆蒲尚挂娄江雪,杯蚁先浮震泽春。
魂梦不愁波浪阔,故山常自接音尘(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朱用纯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席永之请,至东山教其幼弟永渤。临行前,以此诗奉答故乡昆山友人送别诗作。其友徐履忱(徐开任侄子,顾炎武外甥)撰有《送朱柏庐之洞庭》,从诗句“送君去作授经人”、“莫厘峰下应东望”等,可证此次所赴洞庭具体的时和地。
同吴兴公徐季重葛瑞五东山玩月限赋十韵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押曷韵
碧宇净若空,孤轮势欲脱。
廓落四远顾,真能鉴毫末。
星河且尚稀,氛埃岂不豁。
独念斯人心,幽忧莫能拨。
我随君子俦,把酒临□□。
襟期共照耀,弥言天地阔。
狂笑石壁惊,清歌流泉遏。
芜露霭已深,山鸟乍相聒。
志士会有役,嘉乐难再掇。
且当醉千钟,讵云希旷达(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此诗约写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吴县东山席氏之聘,为其家庭塾师之后。吴、徐、葛当即为其“将赴洞庭”时为之送行的“故里诸公”中的三位。徐季重名开任(1610—1694),葛瑞五名芝(1618—?),皆为昆山人,明诸生,入清为隐士,作者的挚友;吴兴公,其人不详。
洞山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传闻林屋中,其事多不经。
古今足迹到,玉柱与金庭。
我亦无所取,披云上翠屏。
不知自何代,忽然来六丁。
顽顽矿乱斧,片片堆空青。
舞伏非一势,龙象各殊形。
玲珑复突兀,巧匠袖手停。
或言怀襄时,漱击成晶荧。
或言女娲遗,奇质故亭亭。
二者皆荒诞,天风忽寥冷。
山本号龙洞,龙去已沉冥。
直疑鳞甲蜕,错落几千龄。
至今满苔绿,风雨闻龙腥(徐崧、张大纯辑《百城烟水》卷一《苏州·洞山》)。
按:洞山在今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西洞庭山之东,即林屋洞所在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十月四日,朱用纯在弟子席永渤的陪同下,首次游赏此地。
美人 其六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香屑集卷九
美人金犊车,沙岸历纡徐。
芳草能相似,瑶华信不如。
宿酲因夜歇,艳态逐春舒。
眉黛羞频聚,娇痴二八初。
注:美人(韦庄延兴门外作)沙岸(孟浩然西山寻辛谔)芳草(韩翃赠别崔司直赴江东)瑶华(钱起蓝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宿酲(窦常和裴端公芜城秋夕)艳态(杜牧张好好诗)眉黛(元稹会真诗)娇痴(白居易议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