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 初唐 · 卢照邻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宝鸡市
拂曙驱飞传,初晴带晓凉。
雾敛长安树,云归仙帝乡。
涧流漂素沫,岩景霭朱光。
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
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 唐 · 苏颋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宝鸡市
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
情言正的的,春物宛迟迟。
忽背雕戎(一作戈)役,旋瞻获宝祠。
蜀城余出守,吴岳尔归思。
欢惬更伤此,眷殷殊念兹。
扬麾北林径,跂石南涧湄。
中作壶觞饯,回添道路悲。
数花临磴日,百草覆田时。
有美同人意,无为行子辞。
酣歌拔剑起,毋是答恩私。
夏初与侯补阙江南有约同泛淮汴西赴行朝庄自九驿路先至甬桥补阙由淮楚续至泗上寝病旬日遽闻捐馆回首悲恸因成长句四韵吊之(已后自浙西游汴宋,路至陈仓迎驾,却过昭义、相州,路归金陵作。)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本约同来谒帝阍,忽随川浪去东奔。
九重圣主方虚席,千里高堂尚倚门。
世德只应荣伯仲,诗名终自付儿孙。
遥怜月落清淮上,寂寞何人吊旅魂。
贺陈仓启 南宋 · 龚茂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五、《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伏审光膺宸綍,就擢使华,分外台刺举之权,为列郡循良之劝。音邮四达,风采一新。共惟某官,乐易近民,忠嘉传世。威行群盗,岂容渤海之弄兵;治最列城,已见颍川之赐玺。虽升华于延阁,尚歛惠于偏州,逮兹宠除,稍慰公议。惟本朝垂法以歛散,欲郡邑视时而重轻,任苟得于仁贤,利可均于农末。举三十年之通而制用,姑使裕民;极九万里之远以抟扶,行将遇主。虽仰幸察州之芘,恐遂成过阙之留。更冀保绥,以副瞻祝。
谢陈仓举状(士楚) 南宋 · 舒璘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四九、《舒文靖公类稿》卷三
某不才,误蒙知遇,世俗修谢之礼,宜在所谨,而区区有怀,敢私布之。某幼不知学,知读书为科举计。壮岁得师友,然后知天之所与者为甚贵,而前日干禄之念,特诱于外而使然。反躬内省,益知内乐之重。故得仕以来,虽忧患困踬,终不以是累其初。况所谓荐举者,乃国家进贤之道,而非士大夫干禄之门,讵容枉道自谋耶!古道浸薄,利禄移人,士大夫凡可以得志者,虽龙断、墦间之态不暇顾,而上之人亦失其旁招之意,而市恩于下,遂使前日举贤之道,一变而为干禄之私情。拜爵公朝,谢恩私室,而门生、恩府之称,自唐以来历数百年,虽名卿大夫,亦未能扩然大变,使天下同归于至公之域。端居而念,安得以古道自任者,挽颓波于既倒之馀。兹蒙不鄙其愚,褒善公举,某寡陋,曷克称是!然窃喜古道之复见。夫閤下以古道待某,而某不以古道事閤下,则不足报称。是敢略去世俗之礼,思励所不逮,以仰酬知己之遇。平时战兢恐失,未尝敢为矫激以戾时俗,择其理义之安者愿学焉。今年春,漕使傅公误加论荐,某尝为叙平生大概。傅公不以为异,辱宠答之。某于傅公无一日雅,声容不相接,故未免假言辞以自见。若门下则异是,故并书以略,惟执事教裁之。某不胜恐惶之至。
与陈仓劄子 南宋 · 舒璘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舒文靖公类稿》卷三
某备员校官,托在宇下,虽与士友讲习外无他职事,然有民命所关,不容自默者,不敢有外于门下。江左数州去岁多以旱告,幸遇贤使者究心赈恤,周爰咨询,不惮驰驱之劳,仰见仁人之心。虽古人阻饥之念,何以过此!然窃闻他郡已蒙大惠,而新安六邑独以不歉见遗。某窃惟此邦去岁自六月不雨,至于十月,旱可知矣!其间虽得阵雨沾濡,绝长补短,仅有半入。然民病至骨,往往偿租之外,便以绝粮告。矧此邦山多田少,贫民下户仰给于陆种者尤众,而旱势如此,为之一空,以故民食倍艰。冷官虽不能周知六邑之详,而歙与祁门,某得之最审。自九、十月以来,郊原之民便食蕨根,穷日夜之力,仅足充枵腹,亦甚可怜矣。而自冬历春,搜索殆尽,不免流移。狼狈如此,而反不沾惠,岂长民者不以告,抑告之不尽其实耶?今歙县幸得乔宰注心,郡中许续钞劄,见行赈给;而祁门姚县尉者,有意主张,去冬郡中委之钞劄户口,具有条理,且备言彼邑穷饿无聊之状,郡中遂专以措置赈济委之。止缘当时申旱不及分,今止得米四千斛,然尚以饥困者众,所得不足以周急。渠有事目申禀,山川风土与夫民物众寡,当备言之。乔宰闻托契甚厚,姚尉乃敝里一佳士,皆有意于民,可任以事。又闻休宁日来亦乞钞劄,邹宰、李丞亦能爱民,凡有所请,得赐矜从,必能使使台实惠下孚,救此一方。江左风俗,大率多剽掠,日来道路僻左去处,其渐已滋,唯亟图之,庶免噬脐。舍刀匕而与知防,某实有出位之罪,仰恃眷奖,敢助咨询。得赐融亮,幸甚幸甚!
与陈仓论常平劄子 南宋 · 舒璘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舒文靖公类稿》卷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七六
窃惟国家常平之法,盖惟岁有丰歉,谷有高下,故敛之丰,用之歉,大率欲济饥耳。然其敛也,皆坚好之物,及其散也,多腐败之馀。盖米之在仓馀二三年,蛀损腐烂,势所必至。又其籴也,官虽给本,州县往往受纳而虚取于民。及其久也,官虑其坏,命之易新,则又亏折,其甚者往往因是借贷,名存实亡。弊至于此,上司虽加督责,往往不过鞭黥吏辈,按发官吏,然米终不可复。深惟其弊盖由所积之米与郡县廪一同。郡县之计苟乏,以易新为辞,因而借贷,所在皆然。窃尝考诸前史,如汉时赵充国论湟中谷八钱,谓耿中丞籴三百斛,则古之积贮在谷不在米。验之于今,藏米者四五年而卒坏,藏谷者八九年而无损。而谷之中又有高下焉,有大禾谷,有小禾谷。大禾谷今谓之粳稻,粒大而有芒,非膏腴之田不可种;小禾谷今谓之占稻,亦曰山禾稻,粒小而谷无芒,不问肥瘠皆可种。所谓粳谷者,得米少,其价高,输官之外,非上户不得而食。所谓小谷,得米多,价廉,自中产以下皆食之。且常平本以赈饥,不过欲救小民之死亡。今乃高价收难得之粳米,三四年之后,又复陈腐。布散之时,民终不得坚好以食。取之虽精,而用则甚粗。窃谓今之常平,除义仓取之于民,随秋送纳,自合收米,不宜轻收。若官司收籴常平,不如舍米取谷。而谷之中,只籴所谓小米谷者。常平官租纳米一斛,则折谷二斛,与所籴并藏。其一久不腐;其二得米稍多;其三不必换新以生弊;其四品色不同,官司难于移用;其五破谷之时,得米甚新。反覆思之,无一弊而有五利。果可施行,不惟一路便可措置,若敷奏朝廷,亦可永为天下法。伏乞台慈详察。
与陈仓单劄子 南宋 · 舒璘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舒文靖公类稿》卷三
比者率具劄子并书目一封,上干涓吏,伏计已彻台览。内所论义仓一项,不曾明具人户等第,恐施行间难以凭据。今续得乔宰勘当实数,所谓四五等,比上户所欠甚多。此皆贫乏可怜,无可送纳。向来不曾诉荒,台慈所深嘉悯恤者,若截自此特与蠲免,被惠当不赀也。其他郡邑,某虽不详知,以此较彼,大约可见。欲望台慈推而行之。尝与乔宰熟议,度此事使司必可行。某不敢再具禀目,敢以副劄缴纳。歙县所具数目,附递以进。伏乞台亮。
与江西陈仓劄 其一 宋 · 余日华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伏以梅泽尚閟,荷风生凉,共惟某官对越龙光,戒严旌旆,山祇川后,夹毂荐祥,台候动止万福。某顿首奏记,仰溷中涓,切祈财幸。
与江西陈仓劄 其二 宋 · 余日华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某申诇鼎衣,已严右画。比辰琴风未薰,敢再拜以谂台履之详。仰惟德骏望隆,天相人咏,宜有百顺萃于一身。更冀斟酌阳明,珍调滫瀡,上副九重之眷,下符四海之望。某勤惓有祷。
与江西陈仓劄 其三 宋 · 余日华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某官奥学家传,远猷天赋。蚤结前旒之眷,亟登清切之班。勇退急流,屡膺隆委,声华赫奕,绩用著闻。虎节龙英,来临江右,实德广惠,浃洽民心。简在帝衷,疏恩易地。三辅去天尺五,结丝絇,上禁林,当不俟建台而召节下矣。
与江西陈仓劄 其四 宋 · 余日华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某涵泳道德之光,半生转徙于宦路,何往不窃蒙冒之赐!独愿一望符采,无因而前。敢意天开际遇,分忧江浒,获受容察,其为忻幸,当如何耶?轺星炳赫,行矣瞻觌,景慕之私,教条之奉,悉存进拜。敷序悃忱,并丐冰照。
与江西陈仓劄 其五 宋 · 余日华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某孤远之迹,技能亡以瘉人。五载班行,代庖粉省。外庸自诡,过分得州。跧伏田庐,遂性鱼鸟。瓜期偶及,被命趣行,冒暑问涂,劳勋万状。清樾所暨,挈累茍安。惟是一羽百钧,虑弗胜任,若涉大水,未知攸济。闵存不替,匪怒伊教,俾迄逭谴,敢不知元?涉笔纾情,汗流竟趾。
与江西陈仓劄 其六 宋 · 余日华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某冒羾一笺,为通名谒者之计。涂次染布,荒累僭渎,复以制削多仪,简脱负负,得辱揽掷幸甚。
与江西陈仓劄 其七 宋 · 余日华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紫府德聚,共料即日若蓍若艾,嘉祥萃隐。沿涂应有委役,巨细拱俟颐指。
谢浙东陈仓启 宋 · 余日华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三、《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麟台涉笔,第深忨愒之惭;虎渡分符,获在按临之下。未觉二天之远,已恨十年之迟。敬露斐笺,往尘涓史。共惟某官英咨玉粹,盛德金昭。直节清规,人物元祐之上;高文大册,典刑简斋之馀。凛步武之莫量,耸声称之甚伟。自奏功于畿甸,即典匦于路门。勇退急流,荐分半刺。中和布政,稔闻抚字之良;礼乐宠行,益见光华之远。爬痒栉垢,嘘枯燠寒。尽蛰饥肠百万之雷,何忧赤地三千之旱!果自天而锡命,爰易地以疏荣。趣装西江,乘轺东浙,共喜长安之日近,咸瞻益部之星移。分使而用虎龙,式展澄清之志;回首而忆鸳鹭,径归献纳之班。某禀资弗疆,涉世尤拙。洿朝五载,无补毫分;得请一麾,遽叨临遣。偶戍期之甫及,被严旨以趣行。风雨不动而俱有欢颜,帡幪在望;云雾豁披而争先快睹,踊跃实深。卷卷有怀,喋喋罔既。
贺广东陈仓启 宋 · 余日华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三、《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伏审十行涣汗,一节察州。使指驱驰,属五岭炎蒸之际;人心鼓舞,望几时清冷之来。敬冯柔笺,往候前驿。共惟某官金山万仞,玉海千寻。书读五车,物来能名,事至能应;词倾三峡,人皆不足,我乃厌馀。蔼华问以渊停,班清朝而山立。中和宣布,竞传清香画戟之诗;礼乐光华,退避东梓南荆之命。惟其爵禄于心之不入,是以富贵迫人而自来。往哉亲被于帝俞,使乎肃将于王命。波熬山摘,贪贾五,廉贾三,各得于阜通;仓陵庾坻,粟藏九,米藏五,不胜其储峙。小试富民之儒效,要观期月而政成。连天观阁,盖海旂𣄢,恐不待外台之建;大旱霖雨,巨川舟楫,已亟攽内制之除。某猥以颛蒙,获受容察。久叹匏瓜系而不食,今知桃李下自成蹊。弩矢前驱,喜见骅骝之开道;刀圭点化,愿随鸡犬以得仙。
代回淮东陈仓孔硕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六、《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六、《永乐大典》卷七五一八、《宋四六选》卷二三
抗辞请外,将指临边。明启刑书,未觉丞哉之负;式曷寇虐,正观使者之功。恭惟某官表严而里宽,人今而学古。孔怀同气,蝉孰叹于有緌;折狱片言,雀难欺于无角。适淮民之饥馑,勤周道之逶迤。侧闻褰帷,良多负襁。粟塞其庾,斯成末乃取辟之勋;印弄于朝,行有无以易尧之命。某滥司饬化,莫赞光华。遗我双鱼,岂止加餐之字;驾彼四骆,请歌靡盬之诗。
贺陈仓启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六、《臞轩集》卷六、《臞轩先生四六》卷一、《翰苑新书》续集卷一四
比从郎省,出建庾台。帝曰湖南九州之民,其生寡遂;公为江左诸贤之望,宜往周诹。岳后拥英簜以前驱,湘灵闻先声而起舞。恭惟某官道高而立于独,器厚而养以和。学《易》通神,三画曾吞于天上;著书拟圣,六丁屡下于人间。虽场屋之文而金石可镌,自科第之后而灯火不辍。徘徊州县,绵历岁时。所至皆清而人推高,在我者大而官无小,及时更化,乃肯立朝。鸣铎碧流,恍忆炉亭之旧;横经朱邸,平分讲幄之功。著庭凛直笔于秋霜,省眼阅人材于冰镜。但从平进,立要路之津以何难;惟不苟同,辞光范之门而径去。间有动色而咨惜,谁能为王而留行。与其员枘方凿,捍格于中;孰若大纛高牙,从容于外?况在衡湘之地,重当金谷之权。属弄印者踰时,乃出纶而临遣。东南之力竭矣,上下焦熬;西北之事纷然,江湖唇齿。为时一出,宽上隐忧。褰帷皆起废之方,揽辔即折冲之略,必有伟举,以悚群观。富贵浮云,固万钟之不屑;苍生霖雨,非一道之得私。伏念某学古多拘,与时寡合。比奉昕庭之对,空臆尽言;不知书生之疏,转喉触讳。甘输三筹而不悔,仅窃一命以进身。来傍莲池,苟营菽水。始仕曰筮,或者即初而觇终;事长必忠,焉敢以顺而为正。才疏而意广,位卑而言高,不惟同列疾视其旁,甚至上官亦嫌其讦。所幸乡先生之出使,得称门弟子以通名。谅蒙轸念于遗簪,必不兴疑于投杼,俾谐钟釜之养,敢昧邱山之恩!中人以下皆恶林宗,正不免耳;国士之遇如有知伯,尚庶几焉。
贺淮东陈仓启 宋 · 蔡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七
伏审宠褒郡最,就拥使华。不易地以观风,一圻幸甚;初建台而下令,八郡欢然。共惟某官迪哲忱恂,端凝静重。饱于世故,蔚为庶事之蓍龟;负此时名,真是群公之领袖。身翩翩于江海,志鳔鳔乎风云。迨再专城,复经换岁。用黄霸之宽厚,抚养为先;蔼吴公之治平,转闻既久。与其趣令收召,而孤彼民之望;孰若因畀将明,而毕当路之仁。煮海摘山,岂但广阜通之利;务农重谷,又将收歛散之功。伫奉召环,径跻从橐。某夙期隽轨,喜听明纶。骈语先诒,恍若聆于飞屑;茧函亟寄,愧匪及于报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