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仓劄子 南宋 · 舒璘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舒文靖公类稿》卷三
备员校官,托在宇下,虽与士友讲习无他职事,然有民命所关,不容自默者,不敢有外门下
江左数州去岁多以旱告,幸遇使者究心赈恤,周爰咨询不惮驰驱之劳,仰见仁人之心。
古人阻饥之念,何以过此!
然窃闻他郡已蒙大惠,而新安六邑以不见遗
窃惟此邦去岁六月不雨,至于十月,旱可知矣!
其间虽得阵雨沾濡绝长补短仅有半入
民病至骨,往往偿租之外,便以绝粮告。
矧此邦山多田少贫民下户仰给于陆种者尤众,而旱势如此,为之一空以故民食倍艰。
冷官不能周知六邑之详,而祁门,某得之最审。
自九、十月以来郊原之民便食蕨根穷日夜之力,仅足充枵腹,亦甚可怜矣。
而自冬历春,搜索殆尽不免流移
狼狈如此,而反不沾惠,岂长民不以告,抑告之不尽其实耶?
歙县幸得乔宰注心,郡中许续钞劄,见行赈给
祁门县尉者,有意主张,去冬郡中委之钞劄户口具有条理,且备言彼邑穷饿无聊之状,郡中遂专以措置赈济委之。
止缘当时申旱不及分,今止得米四千斛,然尚以饥困者众,所得不足以周急
有事申禀山川风土与夫民物众寡,当备言之。
乔宰闻托契甚厚,乃敝里一佳士,皆有意于民,可任以事。
又闻休宁日来亦乞钞劄,宰、李丞亦能爱民凡有所请,得赐矜从,必能使使台实惠下孚,救此一方
江左风俗大率剽掠日来道路僻左去处,其渐已滋,唯亟图之,庶免噬脐
刀匕与知防,某实有出位之罪,仰恃眷奖,敢助咨询
得赐融亮,幸甚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