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浙江省宁波市天童山”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天童山溪上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溪上(按:《临川集》卷三四《天童山溪上》与本诗同。) 北宋 · 王令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溪上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青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祗有幽花度水香。
再游天童山吴与权诸友夜集 北宋 · 舒亶
太白崭岩几百尺,仙人一去无消息。
临云时复倚栏干,独看千峰万峰碧。
昨夜长须城里回,报道湖上秋风来。
醉园雨过月台冷,篱根白菊看看开。
青藜趁流水,目送征鸿下山觜。
蓬船荅浪绕丛芦,咫尺烟汀几万里。
忽见江头江月白,纷纷笑语城东陌。
一尊此酒一枰棋,未到懒堂犹是客。
天童山交禅师塔铭辞 北宋 · 黄龟年
西来谁露真消息,教外别传要端的。
黄龙佛法付儿孙,临济宗风本奇特。
珍重天童老古锥,声名四海日星垂。
当年一喝狮子吼,狐狸望风而避之。
直截机锋难凑泊,摘叶寻枝何太错。
满堂龙象竞交参,侧耳惟聆师一诺。
虚空扑落水流东,护塔松楸长旧丛。
龟毛拂子三千丈,光彩流传太白峰。
天童山交禅师塔铭 北宋 · 黄龟年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八
黄龙南禅师受法于慈明,传临济正法眼藏,丛席之盛,冠绝诸方。
一传而东林总得之,东坡先生赞之曰:「巍巍总公,僧中之龙」。
再传而泐潭乾得之,无尽居士赞之曰:「禅人过得香卓子,它日炉中莫负恩」。
又再传而天童交得之,颍川了翁赞之曰:「拶破黄龙第四关,世人犹问生缘法」。
是二三巨公,遍游名社,究此一事因缘,非大善知识,深悟宗乘,确然奇特,为天人眼目,讵肯笔端推重之如此耶?
大观初,寓四明招提,见了翁赞语,读之耸然。
又闻四方衲子茧足而至者,叹慕畏服,交口一词。
询其宗旨所自来,则曰:「临济儿孙,是真端的者」。
遂携杖屦,请从师游。
徐而叩之,则崇冈峻岭,壁立千仞,未足以喻堂皇之峭拔也;
迅霆怒雷,不及掩耳,未足以喻机锋之敏捷也;
长江浩流,洪钟巨响,未足以喻辨才之无穷也。
是真所谓大善知识者欤。
从游久之,因以遐想当年黄龙丛席之盛,而坐揖东林、泐潭之遗风,知师之门庭凛凛,其所由来者旧矣。
师讳普交明州鄞县万龄乡毕氏之子。
自幼颖悟,未冠,从释初钱塘南屏山天台教观,因修忏悔佛事。
遇道人于途中,忽问曰:「之忏罪为自忏耶?
为忏它耶?
若自忏罪,罪性何来?
若忏它罪,它罪非汝,乌能忏之」?
师不能对,归诘南屏,亦不能决。
遂愤然辞去,寻师访道,几遍天下。
逮造泐潭,泐潭知其为法器,见入门即诃之,拟问则杖之使去。
师不敢复进。
一日,忽呼之曰:「我有古人公案,要与商量,何不自室中来」?
师拟进,泐潭喝之,师豁然有省,呵呵大笑。
泐潭下绳床,执师手曰:「汝会佛法耶」?
师以手托开,亦喝之,泐潭呵呵大笑而坐。
师以偈呈曰:「若人问我解何宗,一喝须教两耳聋。
满杓黄齑饱吃了,生涯在钵盂中」。
自是机辩迅发,学徒争归之。
士大夫数虚席以迎,师悉遁去。
归隐天童山,掩关却扫者八年。
偶寺阙主僧,群僚邀师甚力,遣介候于道,师不得遁。
居之六年,引退。
宣和六年三月二十日沐浴升座,留偈辞众曰:「宝杖敲空触处,光阴掣电旧曾闻。
昨宵风动寒岩冷,惊起泥牛耕白云」。
掷笔坐逝,俗寿七十七,僧腊五十八。
后七日开龛,俨然如生,阇维获五色舍利,顶骨、牙齿不坏。
其年四月十日葬于天童寺山之西原
师修持清苦,行履孤洁,正扬,洒落轶群,鲜有能凑泊其机者。
凡见僧来,必诃骂之,曰:「楖栗未担时,为汝说了也,且道说个什么。
吹毛洗钵,招扇张弓。
赵州柏子、灵云桃花,且掷放一边。
山僧无恁么闲唇吻,与汝打葛藤,何不休歇去」!
拈拄杖悉逐之。
泐潭闻之,笑曰:「要人如此悟解,僧堂草深一丈去也」。
师既得法于泐潭,犹欲遍参,一时号为尊宿者闻师至,皆倒屣出迎,必居第一座。
故虽为天童山主人矣,而丛林至今犹以首座称之,亦足以见师之禅望,畴昔蔼然,不待出世,而后道行也。
嗣法者三十馀人,云岩泰诚、香山彦文、吉祥清逢、智门行潜、茂椿圆应、太平子瑫、德圆道场山昙俊,皆能传师之道,阐扬于时。
以余知师最详,屡以铭文见属,义不可辞。
乃铭曰:
西来谁露真消息,教外别传要端的。
黄龙佛法付儿孙,临济宗风本奇特。
珍重天童老古锥,声名四海日星垂。
当年一喝狮子吼,狐狸望风而避之。
直截机锋难凑泊,摘叶寻枝何太错。
满堂龙象竞交参,侧耳惟聆师一诺。
虚空扑落水流东,护塔长旧丛。
龟毛拂子三千丈,光彩流传太白峰。
按: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一,宋元四明六志本。又见《四明文献考》第一四七页,《至正四明续志》卷一一,《敬止录》卷二七。
送道觉游天童山 宋 · 王之道
 押有韵
小雨新晴接重九,猎猎西风振衰柳。
二禅过我欲东游,为说偕行得良友。
天童老人笑垂手,应问师来欲何取。
相逢莫作一日留,袖取鄞江过淮右。
天童山施财米碑绍兴十年三月 南宋 · 吴宪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一、《两浙金石志》卷九
大宋常州宜兴县成任乡常富里居住奉三宝弟子吴宪,谨施净财壹仟伍伯贯文足、米贰伯硕,入明州天童山景德寺营建寝宫一所。
鸠兹胜利,荐先考六十大夫、先妣宜人吕氏五十八娘子、先兄知府少卿学士超升佛界。
右恭维三宝印知,谨疏。
绍兴十年三月日,弟子吴宪疏。
按:乾隆《鄞县志》卷二三,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二首 其一 1185年夏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一别璘公十二年,故当刮目为相看。
问侬收得曹溪水,雩下春风吹已乾。
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二首 其二 1185年夏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七百支郎夜忍饥,木鱼闭口等君归。
还山大众空欢喜,只有诚斋两首诗。
天童山千佛阁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八、《攻愧集》卷五七、《天童寺志》卷二
淳熙五年孝宗皇帝亲洒宸翰,大书「太白名山」以赐天童山景德禅寺
寺之门甚雄,敬刻云章,尊阁其上。
又于方丈专建一阁,以藏真迹,实为禅林盛事,前所未有也。
初,西晋永康中沙门义兴卓庵此山,有童子来给薪水。
后既有众,遂辞去曰:「吾太白一辰,上帝以师笃于道行,遣侍左右」。
因忽不见,自是始有太白天童之名。
山在郡东南六十里所,太白一峰高压千岭,雄尊深秀,为一郡之望。
绍兴初宏智禅师正觉欲撤其寺而新之,谋于众。
蜀僧以阴阳家言自献,曰:「此寺所以未大显者,山川宏大而栋宇未称。
师能为层楼杰阁以发越淑灵之气,则此山之名且将振耀于时矣」。
深然之,乃拓旧址,谋兴作,内外鼎新,以次就成。
智匠高妙,务极崇侈。
门为高阁,延袤两庑,铸千佛列其上。
前为二大池,中立七塔,交映澄澈。
游是山者初入万松关,则青松夹道,凡三十里。
云栋雪脊,层见林表,而倒影池中。
未入窥楼阁,已非人间世矣。
中建卢舍那阁,尤为壮丽。
住山三十年,其为久远之计,皆绝人远甚。
后有慈航了朴,一坐亦二十年,起超诸有阁于卢舍那阁之前,复道联属,至今岿然相望。
又大筑海涂,增益岁入,由是天童不特为四明甲刹,东南数千里亦皆推为第一。
游宦者必至,至则忘归,归而诧于人。
声闻四方,江湖衲子以不至为歉。
皇子魏惠宪王出镇,一见慈航,欢若平生。
暇日来游,顾瞻山林,登玲珑,坐宿鹭,或累日不忍去。
因图以进于上。
会稽郡太师史文惠公又从容奏请,遂有四大字之赐。
瑰奇绝特之观,无以加矣。
十六年,虚庵怀敞天台万年来主是刹,百废具举,追迹二老。
千佛之阁岁久寖圮,且将弗支,犹以前人规模为未足以称上赐,欲从而振起,更出旧阁及前二阁之上,佥以为难,师之志不回也。
先是,日本国僧千光法师荣西者,奋发愿心,欲往西域求教外别传之宗,若有告以天台万年为可依者。
航海而来,以师为归。
及迁天童,西亦随至。
居岁馀,闻师有改作之意,请曰:「思报摄受之恩,糜躯所不惮,况下此者乎?
吾忝国主近属,它日归国,当致良材以为助」。
师曰:「唯」。
未几遂归,越二年,果致百围之木凡若干,挟大舶泛鲸波而至焉。
千夫咸集,浮江蔽河,辇致山中。
师笑曰:「吾事济矣」。
于是鸠工度材,云委山积。
列楹四十,多日本所致,馀则取于境内之山。
始建绍熙四年季秋甲申,才三载告毕,费缗钱二万有奇。
是岁,海庄倍稔,赢谷三千斛,如有相之者。
不求于人,见者乐施,以迄于成。
凡为阁七间,高为三层,横十有四丈,其高十有二丈,深八十四尺,众楹俱三十有五尺,外开三门,上为藻井。
井而上十有四尺,为虎座,大木交贯,坚致壮密,牢不可拔。
上层又高七丈,举千佛居之,位置面势无不曲当。
外檐三,内檐四。
檐牙高啄,直如引绳。
旅楹有闲,翚飞跂翼。
周延四阿,缭以栏楯,内为绮疏,表里明豁。
自下仰望,如见昆阆。
梵呗磬钟,半空振响。
倘徉登览,四山下瞰,河汉星斗,如在栏槛。
御书金榜,巍乎中峙。
翊以翔龙,护以绛绡,高出云霄之上,真足以弹压山川,传示千古。
善财童子大装严藏,入见楼阁广博无量,则不可知。
若经行四方,室屋巨丽,殆未见其比也。
奉祠东归,尝往游焉。
惊叹杰特,目眩神骇,过于耳闻。
请记其事,老矣学落,不能形容,姑记大概,以表吾乡之胜。
海内好奇之士欲游而未遂者,览此则太白之景思过半矣。
虚庵道价素高,禅子向方,岛夷亦闻其名而归之。
加以愿力深重,才刃恢恢,巧匠瑰材,成此胜事,观者无不羡叹。
或请饰之,曰「殚力竭财,幸跻登兹。
行且谢去,若丹雘华饰,尚有赖于后之人」云。
天童山息庵禅师塔铭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一○
公名达观号息庵,婺之义乌赵氏子。
高曾皆衣冠。
年十二,喜佛书,勇舍世俗家,父母成其志。
受业于县法惠寺僧正觉,欲超大方,凡鼎望利养非本色衲子住处,往往过门辄掉头。
若正因保社,穷乡遐徼,越岭海,犯霜露,趼足糗粮,寻访不惮远。
应庵于天童,见无庵于道场,后于天封水庵室中,明得二老垂手处瓣香,为水庵有自也。
水庵在闽,横机峻峭,为衲子一关,径往扣之。
一语不浪下,破的而后反。
用觉圆据育王席端,气盖诸方。
有从上爪牙,宿学所严,公分板首,一语一义,反复博约,必尽底蕴,侃侃不相下。
坚于长城,从容佛照
一语不契即去,至龙翔,柏堂虚第一座以俟,识者伟柏堂知人。
开法严之灵岩,阅四五刹。
晚自金山被旨灵隐,坐四夏,用大觉故事,上告老之请,归天童。
又六夏而蜕,嘉定五年七月二十七日也。
腊五十,寿七十五。
龛留七日,奉全身塔于玲珑岩下,得其传者守中、从礼
度九十七人,永澄、永隆,犹子也。
隆先逝,大事实澄当之。
机用播丛林,具眼者因言得人而印心,泮然一言而忘其所为言,则此窣堵波可以铭,可以不铭。
铭曰:
佛智冢嗣,圆悟灵机,后之跨灶,水庵崛奇,不则不足与有为。
水庵胜幢,只手可支,鼎力在腕,危而不持,不则不足与无为。
无为之为,中下罔知,然则饭猫之钵、翻墨之衣,孰重孰轻,孰是孰非?
天童山 南宋 · 叶茵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著足万松关,东州第一山
听泉穷地脉,历栈近天颜。
奎画疏烟外,钟声远树间。
衲翁曾有约,分我片时閒。
天童山圆上人远来开平访华严以旧诗求题 元 · 袁桷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七下
三尺枯藤一卷诗,五千里外访相知。
乡音未改眉毛在,晓过岭西闻子规。
天童山 元末明初 · 戴良
 押侵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九
避嚣去城市,遣闷在川岑。
遂申独往意,行此无尽林。
松篁俨映郁,苍翠邈深沈。
九陇山已见,三生石可寻。
列障围招提,杰阁俯岖嵚。
池光乱塔影,涧流传声音。
龙化井已竭,虎去泉徒深。
周顾信灵迹,迟留多赏心。
念未委尘妄,事可息烦襟。
即理苟已协,何用恋华簪。
天童山四章 其一 清 · 姚燮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复庄诗问卷四
扪岭回南阿,清娱足平甸
桑麻蒸微暄,风翻色时变。
籁寂鸣鸟和,树稀行人见。
移意就嶒崚,拓胸先旷散。
缘径抵松栝,层阴失霄汉。
穷搜辟阴森,蹑迹谢羁绊。
天童山四章 其二 清 · 姚燮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复庄诗问卷四
鸟道出穷发,盘梁何岭嵤。
披云骋健步,衣带纷苍青。
湍流抗厓激,山响随啸应。
俗心掉尘鞅,微理悟超乘。
饥鼯瞰丹果,飞狖挂绮
物尚有至见,就僻辞诡争。
天童山四章 其三 清 · 姚燮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复庄诗问卷四
天门排咫尺,金碧辉招提。
兰台冠丹巘,菌阁陵翠梯。
层层搆复峻,上欲云汉齐。
象王穷窈窕,华盖璎珞衣。
弹指青莲华,幻作峰峦低。
微生苦尘扰,清净夙所希。
持寂意无滓,妙明相因依。
念此一延伫,心与浮云飞。
天童山四章 其四 清 · 姚燮
 押尤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四
周览苦纡折,还登叠翠楼。
纵目鲜遗景,奇观能毕收。
白日涵大照,清爽横高秋。
明山东赴江,蜿蜒争上流。
远海北茫昧,势与苍烟浮。
控顾信雄杰,慷慨生浩愁。
排空安有翮,联袂太白游。
回瞰入山路,风淡云夷犹。
峰平树如,塔静铃语幽。
间樵濯虹涧,飞鸟下龙湫
仙根不可招,日暮难久留。
行将觅舆返,身世真浮沤。
天童山中月夜独坐六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四
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
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天童山中月夜独坐六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绝句 押哿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四
天上惟一君,山中惟一我。
欲问广寒宫桂花开几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