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荆阃辛亥保安春哨青词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可斋杂藁》卷二四
分阃罔功,顷虑防春之扰;吁天请命,幸销大夏之声。辄沥愚忱,仰干洪造。伏念臣驱驰已老,牧御非才。洪流为沴,正切民忧;青草将生,又传风警。卒边尘之不耸,皆阴佑以无虞。敬演冲科,用酬景贶。伏愿上帝曲广好生之德,俯怜微臣本无嗜杀之心。惟筑惟征,赖威灵而集事;于疆于理,与封部以奠居。
周山川图记(词科第一场,二月十二日)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四明文献集》卷一、《玉海》卷二○四《辞学指南》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相古先民,有周德隆泽洽,用造区夏。章亥所步,莫不砥砺,建櫜戢武,斧藻王度。四岳河海,咸秩无文,名颂曰《般》,裒时之对。郑玄释「允犹翕河」之语,谓按《山川图》次序祭之,孔氏《正义》谓其为一图。虽畿籍方志湮轶亡传,谨敷绎旧闻而为记曰:太极肇分,有浮而清,有沈而奥。卷石之积,结为巍巍,云蒸雨霈,万物育焉。勺水之积,融为浩浩,源迤流衍,万物润焉。圣人有作,乃封乃浚,乃刊乃涤,肇称明祀,为民祈禠。若封禅于黄,望秩于虞,旅祭于禹,维见可观。然风后受图,九州始布,山海有经,为篇十三,图牒犹未详也。苍姬开统,宪章稽古。以地图知山川之数,职于司书;以地图辨山川之名物,职于大司徒;以九州图知山川之阻,职于司险。天下之图,职方逌掌。其山镇曰会稽、衡、华,曰沂岱岳及医无闾、霍、常、□。其大川曰三江、江、汉,曰荥、雒、淮、泗,曰河、泲、泾、汭,及漳、滹池、呕夷。又有山师、川师掌其名,山虞、川衡掌其守。艮兼兑丽,目击掌运,抑犹以为略也。卑高大小,则其位殊,次主屏摄,则其数异,我是以有秩祭之图。河先海后,辨源委也;九河合一,同等列也。岳视三公,渎视诸侯,礼文别也;天子四望,诸侯三望,名分严也。按图定序,因序蒇事,于是宗伯为坛,典瑞奉璋,牧人毛牲,校人饰驹。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服毳冕而祀焉。上下有章,无越望之僭;祝史荐信,无矫举之愧。山泽通气,歆馨降嘏,百嘉鬯楙,四极艾宁,盛哉铄乎!遹观《诗序》,祀于巡守,时迈其邦,爰及柴望。意者,土训夹车道图诏事,其在斯时欤。考之传记,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周国其在雍州,而立吴岳为西岳;三代居河洛,而四渎咸在山东。《公羊春秋》谓天子有方望之事,何休以为望祭凡三十六所。若义之修而礼之蒇,独于《般》诗见之,夙夜毖祀作周,恭先丕天之大律也。下逮穆王,大朝黄山,披图视典。《殷武》疏述郑玄之言,亦参周汉之域,验山川之图。孔安国为汉博士,具见图籍,山川所在,学者尚有稽焉。春官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示之居,注亦训犹为图。仰观俯察,两尽其势矣。虽然,德懋而山川宁,道公而百川理,怀柔河岳,厥有本元。无设官为极之意,则经野之图不足以致治;无敬德祈天之忱,则卜洛之图不足以永年。是图之陈左右也,顾岐阳、丰水而念王业之孔艰,瞻洞庭、孟门而监地险之难恃,江汉思广及之德,南山思疆理之功。清明在躬,与山川出云同一运化,然后能灵承于旅,惟典神天,嶪峨濛鸿,洋洋如在,玉帛云乎哉!兹图外之眇指,敢正列其义,以昭万世。谨记。
三王法度礼乐如何论 南宋 · 常挺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六、《论学绳尺》卷一
论曰:法至圣人而止。圣人之治,至于尽君师之道而止。盖君道立则天下无馀法,师道立则天下无馀理。君道不与师道而相维,虽有良法美意,其何以行之哉!三代之兴,更数圣人而植立千馀年之天下,殚智毕力,以为经世之规模,是岂徒法云乎哉!道莫大于君师,圣人迭出而任之,导迪人心,措之极和极顺之内。彼其心志浃洽于道教之久,一旦有所设施,则其耳目狎熟,以为吾圣人之立法议制,皆遗我于便且安之地也。有顺从而无强揠,有和怿而无睽疑,兹其一法一度之立,可以更万世而不变。是非不能变三王之法度,而三王礼乐之教有以维法度于不容变也。法度立于君道,礼乐出于师道,君师之道并行,此三王之法度礼乐所以为尽善也欤!三王法度礼乐,请申荀卿之论。吾尝求其所谓法度矣,《关雎》、《麟趾》之诗,则有其意;《小雅》、《鱼丽》之诗,则不多辞。盖致太平一书,则圣人之心术智虑无遗焉。吾固知法度者,君道之所由立也,至于礼乐者,果钟鼓云乎哉!果玉帛云乎哉!求之六经格言,礼一顺也,乐一和也,和顺之外无礼乐。礼乐者,诚师道之所自出也。然则,礼乐与法度二欤?曰:礼乐固与法度二,而法度自礼乐出则一也。何者?圣人以一身而任君师之责,君道、师道会于圣人之一身,法度礼乐安得岐而二之?大抵礼乐者,人心和顺之本也。本此和顺,则法度可以行;失此和顺,则法度虽欲行而不可。先王立法议制,将于人心而强矫之耶?将于人心而和顺之耶?此君道所以待师道而并行也。故自吾师道之立也,以是礼而导人心于至顺,以是乐而导人心于至和。人心安于和顺之天,知有礼乐,则知有法度。然则,师道立而君道亦至矣。吁!此言治者止于三王,而三王之治亦至于尽君师之道而止也。思昔三王之兴,上继三皇五帝鸿荒之治,下开百千万世文明之运,以开辟天地之规模,而极世变江河之思虑。中间千有馀年,所以维持人道之大经,接续人文之脉络,盖于数圣人有望焉。圣人亦曰:君国子民之道,不容一日不尽心。父师不及之功,尤不可一日而无教。是故礼人心之礼也,乐人心之乐也,圣人因之而教礼乐焉,叙为彝伦,修为人纪,置之充然大顺之域。夏簋之用、殷辂之乘、周冕之服不与焉。洽为德泽,流为雅颂,纳于蔼然至和之中,《大夏》之兴、《大濩》之作、《大武》之奏不与焉。当时之所谓礼乐,惟见其四极和宁而已,惟见其万民咸悦而已,惟见其江汉无犯而已。斯民难与虑始者,今可与之乐成。相与立法,盖不独已日而乃孚。是何也?教之以师道也既至,则与之相从于君道也固宜,一旦创为法度,斯民不惊且疑,安其教则安其政矣。故井田什一之法行,天下知其遗我富实矣;肉刑三千之制立,天下知其导我向善矣;创为校庠序之规,知其教我也;设为封建之制,知其字我也。人心未易晓明,立一法而犹不听,三代圣人一法度之立而斯民共之,如律度量衡之不可易。吁!人心一和顺之机,盖于是乎见。惟其因彼礼乐之和顺而立我法度于无穷,故法度立于一时而一时便且安,法度传于子孙而子孙便且安,法度行于千万世而千万世可以长守而无变。夏尝乱其纪纲,而纪纲终不可得而乱;商尝覆其典刑,而典刑终不可得而覆;周尝缺其法度,而法度终不能不复。是法度未尝不可变也,抑人心礼乐之泽不可泯也。荀卿子谓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治者予三王。吁!法度礼乐,三王岂有他技巧哉!盖以尽君师之道而已。虽然,三王之法度礼乐,非一人之为也,抑非一日之积也。盖自皇治既降,帝文始开,尧舜氏作,其为风俗计也已悉。衣裳宫室之制,得于十三卦之先;命夷命夔之教,载之二典而可覆。然则,法度礼乐兴于唐虞,盛于三王,而大备于成周之世,其闿创始有由也。故不观荀卿定法度、制礼乐之言,无以知三王备王道之成;不观扬子云法度彰、礼乐著之论,无以知唐虞开帝功之始。吁!帝王不作,君师之责吾谁归?谨论。
皇太子生日贺皇帝表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九、《文山全集》卷四
大夏长赢,坤二爻之纪季;千秋似续,震一索之揆初。瑞彩缘车,欢颜丹扆(中贺。)。恭惟皇帝陛下德流芑水,业茂萝图。寿富多男,积善必有馀庆;本支百世,命吉在厥初生。记甲观之瑞分,占乙禖之祚远。臣縻身轸野,戴目心星。诵亿子之宜君,首歌周《雅》;祝万年之为父,更续唐诗。
吕文德特除少师依旧武宁保康军节度使进封卫国公依所乞致仕制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九、《咸淳遗事》卷下
经营江汉,允怀召虎之劳;图定荆襄,俄告吕蒙之病。若将革矣,良用惕然。垂车之请莫回,进律之恩宜厚。其颁言綍,以谂廷绅。具官吕某忠义本于天资,智勇谓之人杰。蚤从在渭,符非熊非螭、非虎非罴之占;亦既归周,负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之望。曩自大将之召拜,许先帝以驱驰。险阻备尝,缓急可任。战城濮次于城濮,克虎牢戍于虎牢。八千捷淮淝,馀众弃甲;五月渡泸水,深入不毛。今则画郊圻、固封守于方城汉水之间;执鞭弭、属櫜鞬于夏口武昌之上。犄角此敌,折冲如神。用绩贤长城,惟天助顺取。辟告庙社,不日成功。朕每动鼓鼙之思,深念旂常之绩。黄河如带,顾申誓之莫穷;神武挂冠,胡抗章之太遽?营星未艾,卓地若何。是用遂尔雅怀,缓其佚景。孤卿之位,升以亚师;列爵之封,改而大夏。以旌其节,以介其年。于戏!定边事而角巾,与归东里;纳侯印而加绋,永痛博阳。尚体眷勤,勉亲医药。可特授少师、依旧武宁保康军节度使、进封卫国公致仕,食邑食实封如故。
贺乾会节表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二、《陵阳先生集》卷八
阳居大夏,实符炎运之兴;德为圣人,爰记虹流之瑞。亨嘉之会,福禄攸同(中贺。)。恭惟皇帝陛下祇遹骏猷,丕釐熹命。文宜多子,共知有道之长;汉举高年,尤欲及人之老。时万时亿,之德之纯。臣幸际昌期,阻陪贺列。周而复始,泰元愿神荚之增;罄无不宜,天保效南山之祝。
贺乾会节表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二、《陵阳先生集》卷八
岁在寿星,爰纪诞弥之节;阳居大夏,况逢长养之辰。华渚流光,寰区辑庆(中贺。)。恭维皇帝陛下聪明天纵,圣敬日跻。亿载怡愉,方奉称觞之乐;四方绥靖,自臻磐石之安。于万斯年,既多受祉。臣欣逢盛际,敬辑颂声。自惭周雅之使臣,阻陪在列;愿与帝乡之父老,仰祝殊龄。
贺洪帅入宅劄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六、《陵阳先生集》卷二一
穆卜刚辰,肃临大府。文昌为帅府,前罗棨戟之严;州宅似仙居,坐得蓬莱之胜。令方修于庭户,诏归坐于庙堂。某仰止崇墉,盍摅庆臆!燕雀之贺大夏,其喜可知;龟鱼之荫新亭,自今以始。
君子轩记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三、《陵阳先生集》卷九
是气流行,阳一而阴二,故为君子者常少,不为君子者常多,有所不及则有所胜焉。惟立教之君子,以降衷秉彝,修道而制其数,以默扶造化之所不及。之为君子,亦欲人之皆为君子,君子多则为物之春,否则草木当大夏而黄落。分数多少之间,教之浅深之验也。古者家塾而党庠遂序,小学而大学,皆有教法。当其时之可,不过时而捍格也;知类通达,至于大成,不小成而止也;从容以尽其声,不徒记问也;长善而救其失,不徒私淑艾也。此即孟子所谓君子所以教者五,虽各因其人品,所施若殊,要不过教人使为君子而已。先儒以孔门弟子言之,时雨化之之颜、曾,成德之闵、冉,达财之由、赐,固君子也。若乃樊迟之不终绝于君子,陈亢之槩有闻于君子,亦得与于答问私淑艾焉。由是而推,诚圣门教人之大法也。后百馀载,孔子所教之君子散在四方,既已略尽,异端起而功利炽。孟子不求胜之,惟举圣法以示学者。圣法修则君子多,君子多则邪说息,孟子之所愿也。孟子亚圣似颜子,传道似曾子。时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方且日与其徒难疑荅问,欿然自谓:「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者也」。夫孟子曾不得为时雨之事,淑艾自私,独为君子,岂其所愿哉?天之生圣贤,固不使其自有馀于己而独为君子也。张仲实居今而学古,从之者众,乃拓学古斋之右,创为使斋。疏朗清旷,体日以舒,教日以专,学者日以亲。予本孟子语,榜之曰「君子轩」,而戴君师初为之铭。仲实复求予语。予闻数岁来,吾党之私淑艾者,不忍独善,颇出其绪馀以惠后进,弦诵之声相闻,教之将盛与!况欲人之为君子而幸世之多君子,仲实夙志也。今将进而任君子之教与世道之责,有大于是,惟吾仲实勉焉。若时雨之义,则师初之铭美之矣。
历代传授歌 宋末元初 · 陈普
押词韵第三部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颛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夏禹一传启以贤,少康兴夏灭猿𤡬(自注:二臣名。)。
十有七世至桀王,成汤放桀夏绪坠。
殷汤应天而顺人,兴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为专美。
祖乙盘庚亦贤君,三十传纣覆商祀。
周兴积累由后稷,公刘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勋武王集,伐纣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冲,周公辅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几移周鼎幽与厉。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东迁春秋始。
至于威烈春秋终,二百四十二年尔。
鲁卫晋郑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异姓齐楚秦宋陈,春秋列国侯十二。
其间五霸相继兴,齐桓小白晋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庄,名曰尊王假仁义。
战国七雄莫如秦,韩赵魏燕齐楚起。
秦灭六国吞二周,周祚至于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传,八百馀年属周纪。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传二世而已矣。
汉室龙兴灭秦项,高祖刘邦赤帝子。
末年国本几动摇,四皓一出回孝惠。
吕后临朝诸吕反,赖有平勃植赤帜。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拥昭而立宣,江充诬谮太子戾。
厥后外戚多擅权,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诛莽复中兴,汉为东汉炎运炽。
明章二帝世所称,至于灵献汉祚替。
前汉高文武宣朝,后汉光明章七制。
两汉相传二十四,禅魏曹丕窃神器。
分为三国魏蜀吴,鹬蚌相持真鼎峙。
魏则曹丕吴孙权,蜀则先主称刘备。
魏曹承汉才四传,天下权归司马氏。
晋室肇兴司马炎,三王追谥昭思懿。
两三传间至怀悯,群胡云扰如鼎沸。
五凉前后南北西(自注: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南凉秃发,北凉沮渠,西凉季日高。),四燕前后南北异(自注:前燕慕容廆,南燕慕容德,后燕慕容垂,北燕冯跋。)。
秦前后西(前秦苻健,西秦国仁,后秦苻苌。)赵前后(自注:前赵刘渊,后赵石勒。),后蜀大夏相吞噬(自注:桓温灭李势据蜀,后蜀李雄,大夏赫连。)。
东晋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势。
南则晋宋齐梁陈,北则元魏东西魏。
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陈禅周隋杨坚,夫何三世隋嗣毙。
李唐继之纂洪图,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后易唐而为周,仁杰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载溺杨妃,禄山叛逆为子弑。
肃宗东征复两京,宪宗见弑陈洪志(自注:宦官。)。
文宗有才诛克明(自注:宦官。),德宗猜忌任卢杞。
太宗玄宗及宪宗,号称三宗商可拟。
末后难制藩镇强,宦官奉立皆私议。
唐后迭兴有五代,梁唐晋汉周相继。
五代五十三年间,后有十国皆僭伪。
齐楚吴燕汉晋唐,周蜀吴越如蜂猬。
宋受周禅握乾符,扫除僭伪皆风靡。
太祖姓赵都汴京,雪夜常幸赵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历代承平善继嗣。
至于徽钦金虏来,误国奸臣京(自注:蔡京。)与桧(自注:秦桧。)。
高宗南渡宋复兴,建都钱唐歌舞地。
孝及光宁守偏方,侂胄既诛由诸史(自注:弥远。)。
在位历年四十馀,前有仁宗(自注:四十二年。)后有理(自注:理宗,四十一年。)。
至于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弃。
建隆德祐十六传,大元一统兴燕蓟。
次韵吴东阁世文呈诰院诸学士三百韵诗 金 · 李奎报
五言排律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五
濮阳吴公世文。自北使见劾。入洛闲居。一日。与金东阁瑞廷。置酒郑员外文甲林园。予访之预饮坐末。吴公誇予曰。古今诗集中。无有押三百韵诗者。予尝著三百二韵诗。呈诰院诸学士。子岂和之耶。因出其诗示之。是日还家。次韵赓和。奉寄吴公。兼简郑员外,金东阁。
东都古乐国,宫殿有遗基(新罗第五十六王金傅降我大祖。大祖妻以长女。改新罗为庆州。为公食邑。吴公自言新罗王外孙。曾寓居东京。故论东京事。)。
青史窥陈迹,淳风记昔时。
晋江初渡马,周洛始钻龟(洛。周之东京。故比之。)。
渤海环为沼,扶桑缭作篱。
千年开际会(新罗记云。膺一千年之业。新罗㮲记。九百九十九年。),累圣享雍熙。
肇制宫悬乐,初陈蕝纂仪。
俭勤师大夏,荒怪黜因墀(拾遗记曰。因墀国献五足兽。如师子。苏诗曰。荒怪还须问子年。)。
国士登韩信,朝臣重孔戣。
恩荣同雨霈,号令剧雷驰。
冠带风云盛,讴歌日月迟。
谁成平子赋(平子作东京赋故云。),堪赌孟坚辞(孟坚作东都赋。)。
经野当星纪,扰(一作耰)氓循土宜(周礼。耰氓以土宜。既以东京比周洛。故云。)。
乾坤归黍籥,造化入炉槌。
嚼铁忠臣胆,联珠墨客诗。
鱼鳞卿相宅,螭首帝王碑。
大学迎三老,鸿胪受四夷。
楼谙巢凤阁,官认纪龙司。
翼翼呀双阙,泱泱辟大池(新罗记。筑碧骨池。又于宫开大池。)。
仙真留异迹(新罗有仙郎事迹。),贤圣揭宏规。
犬首侔东岱(新罗记。有犬首祠。东都赋云。勤岱祈嵩。),蛟川仿左伊(三国史。东京有蛟川。东京赋云。左伊右瀍。)。
茹连多众彦,石画秘深惟。
鸑鷟争骈翼,骅骝竞接绥。
珥蝉皆贵胄,批凤亦清姿。
覆被应欺豹,牵裾或慕毗。
遒文誇绝壁,神略较灵蓍。
仁范笙篁雅,弘儒黼黻披(谓朴仁范,薛聪。)。
辞清长笛嘏,意逸幅巾咨。
竞蹑班联紧,谁辞政事埤。
孤云金马客(崔致远字孤云。入唐。一举及第。同年顾云赠诗曰。一箭射破金门策。),东海玉林枝。
射策鸣中国,驰声震四陲。
高芬繁肸蚃,遗韵远委蛇(西京赋云。声清畅而委蛇。注云。馀声诘曲也。)。
世欲终炎汉(谓新罗季代。),贤多匿默台(周书曰。治峰本姓默台。避时难改焉。广韵。支字韵台字。注云。姓也。出姓苑。)。
寰区归统壹,古国产英奇。
夫子尤钟秀,清时特挺姿。
九经偏嗜易,三宝最先慈。
制作平吞脁,哇淫一扫摛。
早腾千里足,曾备四时皮。
鲠正李和鼎,风流袁孝尼。
诗高成七步,孝过问三笞。
白玉元难污,悬衡岂易欺。
骨清双鹤髓,文丽水蚕丝(水蚕异冰蚕。)。
后学螟蛉化,诸儒鸟雀随(公尝集诸生教授。)。
濯缨承异眷,颒面奏新词(公曾为翰林。)。
抗志曾高峭,低颜肯哫訾。
自珍纫佩蕙,难掩脱囊锥。
步纬该金樻(公兼通阴阳。唐艺文志。有金樻经三卷。),精神捡玉匙(黄庭经云。结珠固精养神根。玉匙金钥常坚完。公亦通道家故云。)。
句吴玄系远,大伯素风垂。
海内唯方朔,关东独鲁丕。
短编嘲踸踔,古篆辨蠉蚑。
师道肩韩愈,时名揖庾羲。
再乘东去驲,三驾北征轙。
壮观誇幽蓟,高游继虢郿。
薤盂初作守,薏苡孰兴疑。
理叶人歌政,徵期帝受釐。
土风犹带羯,边俗例如罴。
青犊何劳剪,膻戎尚可縻。
威声加绝塞,忠信质灵祇。
巨鳖那游井,飞龙旋跃陂(言公之徵还。)。
才英登陆厥,文翰委微之(公自守郡还。复为翰林。)。
银漏声沾滴,花砖影陆离。
制词书茧纸,宣馔饫琼糜。
微毒遭蜂虿(公在翰林。以事克弹免官。),多言任鷾鸸。
卷舒怀伯玉,著述慕崔琦。
吾道宁终否,斯文要复施。
闲居虽效岳,古事必咨岐(洞冥记曰。孟岐。清河逸人也。年可七百岁。语及周初时事。)。
贬斥名弥著,陵兢志莫禔。
果承申命密,更荷渥光熹(公复为翰林。)。
风翼几垂退,兰筋又见羁。
声诗皆有寓,国病尚堪理。
妙艺标三绝,清修去八疵。
文章兼饰吏,正直合膺禧。
薄宦拘绳墨,公才称鼎鼒。
雪霜侵鬓发,江海吼䏏脾。
家有生尘甑,门多击轊辎。
儒功文冢在,忠胆剑锋知。
已结萧公绶,犹垂董氏帷。
清欢陪柏殿(乐天注云柏殿行陪赏。),庆日趁天祺(金坡遗事曰。翰林每遇天庆天祺节。预先一月。降入马递云云。)。
御笔登迁拜,朝仪省阙遗(公始拜批于阁门。)。
天威才咫尺,雨泽洽沾滋。
伛偻端容止,矜庄慎唾洟(礼记云。不敢唾洟。)。
自称居禄隐,还笑著书痴。
忽受言纶降,光承使节持(今春为云中道监仓使。)。
虎鞍挥电策,鼍鼓旧雷椎。
代郡麾骁骑,并州选壮儿。
菈(一作拉)林据(一作揸)狒猬(西京赋云。鼻赤象据狒猬。梗林为之靡菈。),擿漻䍡鲲鲕(西京赋云。擿漻澥设䍡樔鲲鲕。注云。䍡。网也。鲲鲕。小鱼也。)。
旨味宜春酒,寒羞大谷梨。
土闻生䱯鳛(山海经北山注云。茈湖多䱯鳛鱼。),时记韵鹒鹂。
命服虽披紫,儒冠不改缁。
凤觞纤手奉,龙管绛唇吹。
画戟森庭陛,香风彻道歧。
年祥占格泽(天文志云。格泽见则不耕而穫也。),军事验觜觿(天文志。觜觿三军事。明则军储盈。)。
雉堞连秦塞,虹桥矗楚圯。
射堋时或峙,妓乐日相追。
春水浮鸂𪄠,清沙立鹭鸶。
芳园开豆蔻,露架拆酴醾。
怪石𨻵如瘿,盘松曲似䟸(脚曲也。)。
列城行揽辔,虎卫凛交铍。
映日旗罴䟴,随风弁鹊玻。
仙倡驰白象,介士骋苍骓。
鲜水观滮𣵼,源山历险巇(山海经云。背北鲜之山。又云。北至源山。)。
腾身扪去鹤,游目送翩鵻。
戏索高连汉,惊毬迸越壝。
时清唯燕喜,讼息好游嬉。
抟虎专词赋,成凫斗奕棋。
雪儿歌律句,玉女献琛缡。
已分亲罗绮,从教惹粉脂。
使星还入汉,猗竹伫瞻淇。
纨扇中捐弃,金刀莫赠贻(四愁诗云。美人赠我金错刀。注云。喻君荣我以爵禄。)。
朝廷疏敬叔,权贵忌桓彝。
直道甘三黜,长谣发五噫。
怨尤心岂敢,贤达古如斯。
一室耽闲适,高门笑伺窥。
白头佣作尉,绛帐乐为师(公尝教授。)。
久欠石渠讲,何如衢室咨。
解嘲聊自慰,答难亦云罢。
乐可忘忧止,歌何叹已而。
一生穷到骨,万事笑持颐。
月树空惊鹊,雷天尚伏螭。
去非陶靖节,罢异夏侯孜。
令弟仙骖远(公弟世才字德全。为名儒。今即世。),君家玉树亏。
我曾同意气(予与德全。为忘年交。),才岂角雄雌。
孔户窥弥奥,曹墙入愈罙。
碧云何独赵,明月不须隋。
共怯当锋刃,其能摇𢧕鍦。
辞堪驱宋玉,意欲剪王伾。
逝矣乘风久,嗟哉斲垩谁。
见诗增感慨,怀旧自悽恧。
独洒长康泪,犹思德秀眉。
唯公承鷟荐(公祖及考皆登第。为名儒。公继之。唐张鷟登进士第。孙荐有文辞。充史官。子又新第进士。孙读又进士第。故云云。),当世作骃僖(后汉孔僖与孙骃为友。梁郁曰云云。骃,僖不对。)。
莫便随麋鹿,须期戴鵔鸃。
流光怜分寸,外物视铢锱。
相访曾交臂,清吟自撚髭。
惭将栖荟羽,仰触刺天鬐。
主喜迎王粲,予深慕贾逵(贾逵通五经。学者羡慕。)。
幽居誇钓濮,奇迹说游㶟(公既自北入洛。予访之。类篇云。㶟。雁门水名也。)。
恰有清风袭,元无素议玼(唐书。崔弘礼为兵部尚书。晚务多积。素议玼之。)。
横弹翻见中,贫病却难医。
莫叹辰安在,端知德不衰。
那随凫唼藻,会与凤含蕤。
京兆真瑚琏(此言金东阁。),王郎愧桷榱(晋王鉴有榱桷之用。)。
坦怀无畛域,深识剖毫釐。
千首诗张祐,三都赋左思。
一鸣登鹭序,新沐振蝉緌。
岂但校天禄,犹堪羁谷蠡。
曩陪清庙寝(公曾为大庙令。),肃奉紫坛祠。
摩扢陈三俎,擩燔辨六齍。
硙硙芳已积(汉书。美芳硙硙。注云。硙硙。崇积也。),鬻鬻意逾祗(音鬻送神敬惧也。)。
桂酒清如泼,山罍满不欹。
腹褰张猛𥲤,角握省丰牺。
夙夜唯供职,蒸尝但洁粢。
栗斋循典祀,谲诡黜淫魑。
卉汩胪精信(汉书。卉汩胪。注云。卉汩。速也。胪。陈也。),绥将降福禠。
须知暮召偃,谁肯夜呼祈。
拜相应看字,移官早梦尸。
贤犹凌向戍,事岂闻陈寅(左传。宋乐祈告其宰陈寅曰云云。寅知晋政多门。日佳必有难云云。寅音怡。柳韵支字韵。寅字共出陈寅。)。
景行高山仰,长材大厦施。
接人多款款,友直亦偲偲。
剧郡寻烦敝(公又为安边守。),归程远问𡤯。
轺䡕行轞轞,骍驈走駓駓。
木末争猿捷(一作栖),峰头趁鸟奞。
鹭涛奔瀇瀁,鳌岫杳㟪𡿔。
绕浦烟村暗,沿溪石栈逶。
卸鞍游散诞,援笔舞浏漓。
渴饮寒泉液,疑含冻醴澌。
幽禽窥睥睨,走兽奋髬髵。
绷络攀萝薜,橚椮过柞桵(类篇云。棫。柞也桵也。西京赋云。梓棫橚椮。注云。橚椮。繁蔚貌。)。
下车开郡阁,拥剑课边陴。
童戏犹驯雉,军蒐竞献貔。
卦分畦块圠,星散屋逶迤。
廨馆堪方轨,宾筵拟履齐。
钱釭明烁烁,竿衽转僛僛。
银镂凝莼菜,金鳞泛黍酏。
丰厨炮鵽鴳,珍膳味鲛鲻。
轩喾看如虱(龟蒙诗云。仰瞻三皇道。蚁虱在宇宙。),陈隋笑若蚳(皮日休诗云。后至陈隋世云云。大细如蚳䖶。)。
酷怜唯宋艳,射递尽吴姬。
蜀郡民歌裤,金陵妓奉匜(陶谷事。)。
好山高赤石,奇货富朱提。
簿领长堆案,朝衣少衬椸。
恩能怀密老,威已慑王姨(王夷甫。姨也。事见世说。)。
已罢割鸡手,还栖倾凤椅。
轻装回沃辔,新服拂凉絺。
历阅溪山胜,都忘道里疲。
魂劳悬贝阙,耳想听龙篪。
尚欲徵三穗(蔡茂为广汉守。梦三穗。公亦自安边守代还。故比之。),方图戴九𤪌(汉书云一品九𤪌。)。
归来戢羽翮,俯仰改骝骊。
旧列薪犹积(公以阖门剩员。未出官故云。),孤忠石不移。
端居长隐几,清梦尚乘軧。
书圃谁为伴,仁邻孰与比。
一钱当不蓄,万卷本何裨。
幅被胜狐貉,盘蔬当■(鱼霍)鮧。
摅怀唯酩酊,知命敢呜戏。
冠櫑初投谒,门墙不见麾(予晋访公宅。)。
惘然迷界限,恍未测津涯。
霜若碧天远,露寒殷叶萎。
夕阳嗟暮矣,凉夜问何其。
扼腕俱相笑,论情颇自悲。
草堂初饮水,尘釜晚燃萁。
避谤虽缄口,逢时必壮頄。
威仪诚棣棣,阘茸谩嘻嘻。
我爱荣阳秀(此郑员外文甲。),才如巴郡赀(见松陵集。)。
柏台弹吏懦(公曾为御史。),肺石活民羸(今公为刑部员外。周礼。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之冤。)。
已历三关塞(齐志义阳有三关塞。),曾驱九折阺。
疏书应脱腕,草檄仅生视。
灊县尝观霍,琅邪亦渡潍。
岁行临尾次,王事赴乾维(公癸丑岁。为杖冬义州分道。)。
朅入龙湾镇(义州别名也。),行侵鸭绿湄。
军容看仡仡,胡眼笑睢睢。
左衽犹旁午,中心尚忸怩。
家皆藏剑槊,人罕用镃錤。
始使生榛地,浑为聚笠甾(文选诗云。籉笠聚东甾。)。
蝥弧欺考叔,鲸赋壮崔倕(刘禹锡崔倕碑文云。戎羯猾夏。王师出征。倕乃作伐鲸鲵赋上献。)。
飞挽劳何惮,澄清志不隳。
芳晨开宴衎,哀曲感孀嫠。
吟共毛中令,游烦笔下邳。
何须行劫劫,暂可息骙骙。
江上停归旆,舟中命别卮。
岫眉晴脉脉,波练静漪漪。
过雁飞惊棹,潜龟伏负坻(思玄赋云伏灵龟以负坻。)。
雾浓迷远岛,水落见空坻。
草色连迢递,湖光接渺㳽。
林猑声嗝■(口壳),沙鸟羽襂襹。
锦碎叉红鲤,萍浮钓白魾(崔豹古今注。魾鱼好群浮水上。若萍。名白魾。)。
华筵铺玳瑁,宝杓送鸬鹚。
坐到三竿日,狂倾一石甀。
昔何荣赫煽,今反退嚘咿(公今免官。)。
公辈皆如此,皇天亦似私。
嗟予生薄命,浪迹几多期。
仙李徒攀托(与老子同姓。),蘧庐暂寓羁。
自犹惭蹇短,谁忍饰颧𩔆。
陋愧如■(曹阝)郐,名知似斗箕。
顷逃云水窟,高避网罗危。
燠室经寒候,凉台御暑曦。
傍墙培枣栗,匝地种桑桋(类篇。桋亦桑也。树小而条长。)。
玉羽驯他鹤,莎鞦射却鶅。
弄琴弹渌水,琢句觅清琪。
绿竹环阶砌,青松荫梠㮰(景福赋注云。㮰梠。谓连檐木也。)。
剥苔新废井,垦土理荒菑。
穴伏梢麇子,山僵蹂虎尸。
幽栖难奈久,出试见他辴(予顷寓居北山。自号白云居士。)。
更欲依诸葛,何妨荐费袆(葛亮荐费袆。)。
但闻天子圣,唯重巨儒耆。
剪拂徒劳尔,驽顽亮若兹。
无缘离钓筑,何计脱蓬茨。
玉蕴常藏椟,珠潜敢润埼(吴都赋云。赪丹明玑云云。埼岸为不枯。林木为之闰渎。)。
生涯何落魄,心事好参差。
贾岛驴恒跨,桓公马未骑。
篆沙罗鸟雀,网户对蛛蜘。
何羡燕尊隗,何期宋赏耏。
京尘工化素,世路剧弯崎。
自笑诗千纸,难偿市一剂。
韶声忘嗜味,商颂莫忧饥。
爱酒缗钱尽,无薪牡木炊。
青春□□□,白日避阴葵。
纸帐唯愁裂,荷衣不用纰。
看书双眼损,多病一身㾨。
渴把柸濡口,行将杖拄肢。
逍遥高漆吏,伏窜吊湘累。
路置桃椎屩,庭无贡禹綦。
人虽讥放旷,我本耻嚅㖇。
触地生矛戟,浑身带蒺藜。
数间初卜宅,一褐自安卑。
稚子呼粗粝,山妻欠羃䍦(唐车服志曰。妇人施羃䍦以蔽身。)。
常关孙敬户,如在冶长缧。
忆昨寻三老,移时遣百罹。
阳春嘉唱郢,缋䌽譬游濉。
附翼方欣觌,扬眉各自怡。
绕园芟草莽,扫地剪榛椔(唐书云。椔翳榛莽。又云。椔剪宗支。)。
林果高难摘,池鳞俯可丽(郑公林园兼有池塘)。
餦餭何让窡,臛臇不辞攲(以著取物曰欹。)。
爱客皆任昉,推贤尽宋畸(前汉元冯翊宋畸。荐黄霸贤良。)。
张溪题弱柳,潘圃诧芳荽。
飏绿还怜蒜,抽黄始见蓶(蓶似鸟韭而黄。)。
已移三色李,将种九光芝。
石井絙绳索,山斋峙柱榰。
杯筹三百计,斗酒十千酾。
代奏醙兼醑,交斟酎杂醨。
濡毫怀化墨,尝荈定州瓷。
已许来函杖,何曾怒举欙(晋书。王衍因宴集。为人所怒。举欙掷面。)。
幽情高谷口,远目极峨嵋。
古木苍苔涩,高楸碧葛蔂。
岸巾同踞石,蜡屐更升岯。
盥漱临泉氿,徘徊拂树㯅(木枝下交曰㯅。)。
林深馀宿霭,洞密聚曾飔。
幸共倾千日,何嗟对九疑。
幽香寻杜若,俗嗜屏饧饴。
要极欢情耳,何拘末礼为。
乍如鱼得水,退作鸟黏黐。
夜卧唯莞苇,朝飧只蕨藄。
绪言难接耳,思泪谩成眵。
饥鼠空窥案,寒鸡已上埘。
厉风严朔漠,反炤指崦嵫。
久欲成剿体(钟记室诗评曰。文体剿静。),唯忧被詅嗤(青箱杂记云。文拙而好刻石者。谓之詅嗤。)。
潜心弥眑眑,索句益孳孳。
未复同君乐,那堪使我疧。
濮阳超世尚,履道结茅期(吴公语予曰。欲于家园。结一茅堂。与予计论经书。自乐天居履道里。)。
出处知谁与,攀援独我推。
饮将同绿蚁,食亦共蹲鸱。
耽学期便腹,评诗到擘肌。
洪炉容利钝,明镜纳妍媸。
兽傅重笺狛(公作毛甲鳞三虫诗。山海经云。南山兽多狛。注云云。),虫篇细问虽(广韵云。虽。虫名。似蜥蜴而小。公既作群虫诗故云。)。
师傅尊孟喜,兄事拟僧弥。
强自呈芜拙,多惭侧晔猗。
按:跋尾 吴公之诗。皆挟古事。又欲观予押强韵处。俾皆挟注。予恐后人讥谤。故皆删去之。唯存略注。
和裴子法韵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顷观子法跋白莲社图,斥渊明攻乎异端。吾子不惑所学,主张名教,真韩、孟之俦亚也。昔巢、由避天下而远遁,尧、舜受天下而不辞,以致泽施于万世,名垂于无穷,是知洁己治天下,各有所安耳。夫清虚玄默,乐天真而自适者也;焦劳忧勤,济苍生为己任者也。二道相反,甚于冰炭,使尧舜、巢由易地则皆然。后之出(后之出 渐西本作「后世」。)乱臣贼子窥伺神器,狐媚孤儿寡妇扼其喉以取天下者,闻巢、由之风,亦少知愧矣。然则巢、由之功岂可少哉!弃享天下之大乐,而且希物外之虚名者,岂人情也耶!文中子有言:虚玄起而晋室亡,斯岂庄、老之罪欤?盖用之不得其宜也!以虚玄之道治天下,其犹祁寒御单葛,大夏服重裘,自底毙亡,岂裘葛之罪哉!昔晋武一统之始,不为后世之远谋,何曾已识之?既而祸难继作,骨肉相残,屠戮忠良,进用谗佞,虽元凯复生,亦不能善其后矣。大厦将颓,非一木所能支,(支 原作「枝」,据渐西本改。)独渊明何能救其毙哉!适丁天地不交,万物不道,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之时,渊明见几而作,挂印绶而归,结社同志,安林泉之乐,较之躁进苟容于小人之侧者,何啻九牛毛耶?以渊明之才德,假使生于尧、舜、汤、武之世,又安知不与皋、夔、伊、周并驱争先哉!宣尼有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又云: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斯亦名教之内昭昭可考者也。何责渊明之深也!余尝谓否则卷而怀之,以简易之道治一心;达则扩而充之,以仁义之道治四海,实古今之通谊也。因用子法游姑射元韵以见意云。
达磨一派未西来,无限劳生眼未开。
六朝繁盛已矣耳,两晋风流安在哉!
自笑中书老仆射(引韵借用比字。),事佛窃仿王安石。
公案翻腾旧葛藤,林泉准备闲踪迹。
用之勋业垂千秋,发扬孔孟谁为俦。
舍之独善乐真觉,赋诗舒笑临清流。
岂止渊明慕松菊,晋室高贤十八九。
君子道消小人用,贞夫远弃利名酒。
苏、黄冠世能文词,裴、张二相名当时。
祖道禅林恣游戏,尧风舜德甘嘘吹。
达人不为造物役,打破东西与南北。
毛吞巨海也寻常,出没纵横透空色。
真如颇与羲易同,不动确乎无吉凶。
湛然信笔书寱语,临风远寄绿野翁。
赠君一句直截处,祗要教君能养素。
但能死生荣辱哀乐不能羁,存亡进退尽是无生路(「生路」 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云,汝今彻也,真融释脱落,足以了当此心否邪。」)。
赠日东僧 宋末元初 · 宋无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肄业重溟外,随缘大夏中。
锡飞鲸海静,杯渡蜃楼空。
音信千峰隔,华夷一水通。
秋深故国梦,应与逝川东。
骑吹曲辞九首 其一 金奏 元初 · 耶律铸
押江韵
大夏王庭前纳款,大秦归义继来降。
舞鸾歌凤音相和,未许天山数帝江(大夏国大秦国皆见汉书王庭归义州见唐书羁縻州府)。
蔓草不除 元 · 马祖常
押支韵 出处:石田文集卷一
大夏万物长,蔓草多华滋。
勾芒发苕颖,苞实各及时。
赖尔有野意,使我情悦怡。
谁云田中殖,嘉谷亦如兹。
送太常高赞礼考满赴京 明 · 李昌祺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惯听云门大夏音,两京声誉重南金。
天开行在关河壮,山隐长林树木深。
远戍数星寒夜火,孤村一片夕阳砧。
自惭无计陪簪绂,千里空悬恋阙心。
刘子钟郎中嶰谷秋风竹为吴郎中题 明 · 韩雍
押侵韵
大夏之西,沅渝之阴,有地名嶰谷,产竹成修林。
苍厓每见绿云起,白日不受红尘侵。
七月八月风森森,翠鸾飞舞青虬吟。
瀛洲仙子振环佩,商山隐者鸣瑶琴。
行看最能远清听,入坐便可消烦襟。
比来此景不易得,宦途渴想尘生心。
吴君早年登要津,此君风节素所歆。
东平才子善挥洒,笔端造化留情深。
欲君宝此如南金,作官视此为规箴。
此君终当遇伶伦,取之共和箫韶音。
再和御制狎鸥亭诗 其五 明 · 李承召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六
沙鸥准拟不寒盟,却笑邯郸一梦荣。
柱石即今支大夏,人间何得便忘情。
西园杂咏 明 · 杨守陈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八
雨歇水平堤,园香翠色齐。
唼蘋凫母健,拂柳燕雏低。
马武伊吾北,张骞大夏西。
吾衰无复梦,宅畔且锄犁。
题画唐马 明 · 汤胤绩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一 兽类
苜蓿含花草露班,奚奴扰扰出沙湾。
尘飞大夏三千里,泥满东风十二闲。
直内铜符初上缴,征西铁甲未东还。
可怜绝代贤王手,少画渔阳阿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