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涂山女歌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齐韵
《吕氏春秋》曰: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女乃作歌。歌曰:
候人猗兮(《吕氏春秋》作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文选》四南都赋注。《文选》五吴都赋注。)。
五年五月吴破槜李王入吴与群臣临水祖道军阵固陵作祝词二章 春秋楚国 · 文种
四言诗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槜李诗系卷三十七
皇天祐助,前沈后扬。
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威人者灭,服从者昌。
王离牵致,其后无殃。
君臣生离,感动上皇。
众夫悲哀,莫不感伤。
臣请薄脯,酒行二觞。(一章)
大王德寿,无疆无极。
乾坤受灵,神祗辅翼。
我王厚之,社祜在侧。
德销百殃,利受其福。
去彼吴庭,来归越国。(二章)
附考:郡为古扬州城。春秋于越败吴于槜李,及越灭吴,地归越。周末楚威王取越,地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长水、海盐二县,属会稽郡。东巡掘污长水,徙今治,改名由拳。海盐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在今平湖境。二世元年,项氏据为西楚地。汉高祖三年,立兄贾为荆王,地属之。十一年,贾诛,复立会稽郡。十二年,封贾子濞为吴王,海盐置司盐校尉。新莽元年,改海盐为展武。东汉建武二年,复名海盐。顺帝永建二年,海盐县陷为当湖,移治顾邑山,在今平湖县南乍浦。吴大帝黄武四年,割由拳、海盐二县地为盐官县。黄龙三年,由拳野谷生,改为禾兴,因以纪年。赤乌五年,避太子和讳,改禾兴为嘉兴。东晋咸康七年,海盐县移处马嗥城,隶南徐州。八年复隶扬州。梁武帝天监六年,海盐县属信义郡。太清三年,析海盐东北境置前京县,治京浦,在今华亭县东南,与嘉兴、海盐俱隶吴州。陈武帝永定二年,割海盐、前京、盐官三县地立海宁郡,治盐官。隋文帝开皇九年,罢吴州并信义海宁郡,改吴郡为苏州,升钱塘为杭州,废嘉兴、盐官入钱塘,属杭州。唐武德七年,复置嘉兴海盐县,属苏州。八年,嘉兴又废。唐太宗贞观元年复嘉兴县,省海盐入嘉兴,仍属苏州,隶江南道。睿宗景云二年,又复海盐县,属苏州,改隶扬州。先天二年,省海盐入嘉兴。玄宗开元五年,于马嗥城西北置海盐县,即今治也。天宝元年,割嘉兴之东境、海盐之北境、昆山之南境置华亭县。大历五年,升嘉兴为望县,十四年改隶浙江。武帝会昌四年,升海盐县为𦂳县。昭宗大顺元年,割海盐归杭州。乾宁四年,吴越王平嘉兴。梁太祖开平三年,立吴江县,分嘉兴之北境与焉。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吴越王升嘉兴为开元府,割华亭、海盐二县属之。明宗长兴二年,文穆王罢开元府,复属中吴。晋烈祖天福三年,析嘉兴之义和镇为崇德县,明年又以嘉兴为秀州,另立嘉兴县,与华亭、海盐附焉,自是不复隶苏矣。宋太宗淳化三年,隶浙西路。徽宗政和七年,改秀州为嘉禾郡,十年,割嘉兴之梧桐等五乡益崇德。宣和三年,复改为州。宁宗庆元元年,升嘉兴府,领嘉兴、海盐、崇德、华亭四县。元至正十四年,升为嘉兴路,置华亭府属焉。元贞元年,升海盐、崇德为州。元乱,为张士诚所据。明太祖吴元年,改路为府,以海盐、崇德为县,华亭属直隶。宣德四年,分嘉兴之西为秀水,北为嘉善,海盐之东北为平湖,崇德之东为桐乡,领县七。本朝因之改崇德为石门县。
上始皇帝书 秦 · 零陵令信
出处:全秦文
荆轲挟匕首卒刺陛下,陛下以神武,扶揄长剑以自救(《文选·吴都赋》刘渊林注引《秦零陵令上始皇帝书》。案《汉志》从横家有《秦零陵信》一篇,难秦相李斯,即此。)。
会稽刻石 秦 · 李斯
四言诗 出处:全秦文
皇帝休烈,平壹宇内,德惠攸长。
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齐庄。
群臣诵功,本原事速,追道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从自强。
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
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
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
皆遵轨度,和安敦勉,莫不顺令。
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泰平。
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车不倾。
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陲休铭(申屠駉《重刻会稽碑》拓本,又见《史记·秦始皇纪》,小异。)。
绎山刻石 秦 · 李斯
出处:全秦文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庙,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陁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𤉣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嗣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按:徐铉重摹《绎山碑》拓本。案秦刻石三句为韵,唯《琅邪台》二句为韵,皆李斯之辞。张守节言《会稽碑》文及书皆李斯。斯狱中上书言:「更刻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其显据也。此文《史记》不载。
句曲山白璧刻文 秦 · 李斯
出处:全秦文
始皇圣德,平章江山。巡狩苍川,勒铭素璧(张铉《至正金陵新志》一,《茅山图考》注引《茅山记》曰:秦始皇三十七年,游会稽还,登句曲北垂山,埋白璧一双、深七尺,李斯篆刻文。又《真诰》引《茅君内传》)。
刻始皇所立刻石 秦 · 李斯
出处:全秦文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琅邪台刻石》拓本,又《泰山残石》、徐铉重摹《绎山刻石》、《绛贴》、《泰山篆谱》、《汝贴·之罘刻石》,又《史记·秦始皇纪》:「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从者名,以章先帝成功盛德焉。」)」。
鵩鸟赋 西汉 · 贾谊
出处:全汉文 卷十五、文选卷十三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鸟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其辞曰: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句践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怵迫之徒兮,或趋东西。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知命不忧。细故蒂芥,何足以疑。
至言 西汉 · 贾山
出处:全汉文 卷十四
臣闻为人臣者,尽忠竭愚,以直谏主,不避死亡之诛者,臣山是也。臣不敢以久远谕,愿借秦以为谕,唯陛下少加意焉。
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至秦则不然。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赋敛重数,百姓任罢,赭衣半道,群盗满山,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而听。一夫大呼,天下响应者,陈胜是也。秦非徒如此也,起咸阳而西至雍,离宫三百,钟鼓帷帐,不移而具。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挠。为宫室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聚庐而托处焉。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策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死葬乎骊山,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下彻三泉合采金石,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中成观游,上成山林。为葬埋之侈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蓬颗蔽冢而托葬焉。秦以熊罢之力,虎狼之心,蚕食诸侯,并吞海内,而不笃礼义,故天殃已加矣。臣昧死以闻,愿陛下少留意而详择其中。
臣闻忠臣之事君也,言切直则不用而身危,不切直则不可以明道,故切直之言,明主所欲急闻,忠臣之所以蒙死而竭知也。地之硗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江皋河濒,虽有恶种,无不猥大。昔者夏商之季世,虽关龙逢、箕子、比干之贤,身死亡而道不用。文王之时,豪俊之士皆得竭其智,刍荛采薪之人皆得尽其力,此周之所以兴也。故地之美者善养禾,君之仁者善养士,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乃况于纵欲恣行暴虐,恶闻其过乎!震之以威,压之以重,则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失矣;弗闻,则社稷危矣。古者圣王之制,史在前书过失,工诵箴谏,瞽诵诗谏,公卿比谏,士传言谏过,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然后君得闻其过失也。闻其过失而改之,见义而从之,所以永有天下也。天子之尊,四海之内,其义莫不为臣。然而养三老于大学,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饐在前,祝鲠在后,公卿奉杖,大夫进履,举贤以自辅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谏。故以天子之尊,尊养三老,视孝也;立辅弼之臣者,恐骄也;置直谏之士者,恐不得闻其过也;学问至于刍荛者,求善无餍也;商人庶人诽谤己而改之,从善无不听也。
昔者,秦政力并万国,富有天下,破六国以为郡县,筑长城以为关塞。秦地之固,大小之势轻重之权,其与一家之富,一夫之强,胡可胜计也!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秦王贪狼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昔者,周盖千八百国,以九州之民,养千八百国之君,用民之力不过岁三日,什一而籍,君有馀财,民有馀力,而颂声作。秦皇帝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力罢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胜其求。一君之身耳,所以自养者驰骋弋猎之娱,天下弗能供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雠,故天下坏也。秦皇帝身在之时,天下已坏矣,而弗自知也。秦皇帝东巡狩,至会稽、琅邪,刻石著其功,自以为过尧舜统;县石铸钟虡,筛土筑阿房之宫,自以为万世有天下也。古者圣王作谥,三四十世耳,虽尧舜禹汤文武累世广德以为子孙基业,无过二三十世者也。秦皇帝曰死而以谥法,是父子名号有时相袭也,以一至万,则世世不相复也,故死而号曰始皇帝,其次曰二世皇帝者,欲以一至万也。秦皇帝计其功德,度其后嗣,世世无穷,然身死才数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庙灭绝矣。
秦皇帝居灭绝之中而不自知者何也?天下莫敢告也。其所以莫敢告者何也?亡养老之义,亡辅弼之臣,亡进谏之士,纵恣行诛,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是以道谀媮合苟容,比其德则贤于尧舜,课其功则贤于汤武,天下已溃而莫之告也。《诗》曰:「匪言不能,胡此畏忌,听言则对,谮言则退」。此之谓也。又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天下未尝亡士也,然而文王独言以宁者何也?文王好仁则仁兴,得士而敬之则士用,用之有礼义。
故不致其爱敬,则不能尽其心;不能尽其心,则不能尽其力;不能尽其力,则不能成其功。故古之贤君,于其臣也,尊其爵禄而亲之;疾则临视之亡数,死则往吊哭之,临其小敛大敛,已棺涂而后为之服锡衰麻绖,而三临其丧;未敛不饮酒食肉,未葬不举乐,当宗庙之祭而死,为之废乐,故古之君人者于其臣也,可谓尽礼矣;服法服,端容貌,正颜色,然后见之。故臣下莫敢不竭力尽死以报其上,功德立于后世,而令闻不忘也。
今陛下念思祖考,术追厥功,图所以昭光洪业休德,使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天下皆欣欣焉,曰将兴尧舜之道,三王之功矣。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又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驱射猎,一日再三出。臣恐朝廷之解弛,百官之堕于事也,诸侯闻之,又必怠于政矣。
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损食膳,不听乐,减外徭卫卒,止岁贡;省厩马以赋县传,去诸苑以赋农夫,出帛十万馀匹以振贫民;礼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赐天下男子爵,大臣皆至公卿;发御府金赐大臣宗族,亡不被泽者;赦罪人,怜其亡发赐之巾,怜其衣赭书其背,父子兄弟相见也而赐之衣。平狱缓刑,天下莫不说喜。是以元年膏雨降,五谷登,此天之所以相陛下也。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衣食多于前年而盗贼少,此天下之所以顺陛下也,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羸癃疾,扶杖而往听之,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今功业方就,名闻方昭,四方乡风,今从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直与之日日猎射,击兔伐狐,以伤大业,绝天下之望,臣窃悼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臣不胜大愿,愿少衰射猎,以夏岁二月,定明堂,造太学,修先王之道。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然后唯陛下所幸耳。古者大臣不媟,故君子不常见其齐严之色,肃敬之容。大臣不得与宴游,方正修洁之士不得从射猎,使皆务其方以高其节,则群臣莫敢不正身修行,尽心以称大礼。如此,则陛下之道尊敬,功业施于四海,垂于万世子孙矣。诚不如此,则行日坏而荣日灭矣。夫士修之于家,而坏之于天子之廷,臣窃湣之。陛下与众臣宴游,与大臣方正朝廷论议。夫游不失乐,朝不失礼,议不失计,轨事之大者也(《汉书·贾山传》: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
谕意淮南王 西汉 · 严助
出处:全汉文 卷十九
今者大王以发屯临越事上书,陛下故遣臣助告王其事。王居远,事薄遽,不与王同其计。朝有阙政,遗王之忧,陛下甚恨之。夫兵固凶器,明主之所重出也,然自五帝三王,禁暴止乱,非兵,未之闻也。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仰治。今闽越王狼戾不仁,杀其骨肉,离其亲戚,所为甚多不义。又数举兵,侵陵百越,并兼邻国,以为暴强。阴计奇策,入燔寻阳楼船,欲招会稽之地,以践句践之迹。今者,边又言闽王率两国击南越,陛下为万民安危久远之计,使人谕告之曰:「天下安宁,各继世抚民,禁毋敢相并」。有司疑其以虎狼之心,贪据百越之利,或于逆顺,不奉明诏,则会稽、豫章必有长患。且天子诛而不伐,焉有劳百姓苦士卒乎?故遣两将屯于境上,震威武,扬声乡。屯曾未会,天诱其衷,闽王陨命,辄遣使者罢屯,毋后农时。南越王甚嘉被惠泽,蒙休德,愿革心易行,身从使者入谢。有狗马之病,不能胜服,故遣太子婴齐入侍;病有瘳,愿伏北阙,望大廷,以报盛德。闽王以八月举兵于冶南,士卒罢倦,三王之众,相与攻之,因其弱弟馀善,以成其谋。至今国空虚,遣使者上符节,请所立,不敢自立,以待天子之明诏。此一举,不挫一兵之锋,不用一卒之死,而闽王伏辜,南越被泽,威震暴王,义存危国,此则陛下深计远虑之所出也。事效见前,故使臣助来谕王意(《汉书·严助传》)。
上书谢罪 西汉 · 严助
出处:全汉文 卷十九
《春秋》,天王出居于郑,不能事母,故绝之。臣事君,犹子事父母也,臣助当伏诛。陛下不忍加诛,愿奉三年计最(《汉书·严助传》:助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赐书,助恐,上书谢称云云,诏许。)。
赐严助书 西汉 · 汉武帝
出处:全汉文 卷四
制诏会稽太守:君厌承明之庐,劳待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间者阔焉久不闻问。具以春秋对,毋以苏秦纵横(《汉书·严助传》)。
七谏 其五 自悲 西汉 · 东方朔
居愁勤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
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
身被疾而不閒兮,心沸热其若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余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
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凌恒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沾衿。
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闻南藩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报司马子长书 其二 西汉 · 挚峻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六
有能者见锋颖之秋豪(《文选》潘岳《为贾长渊作赠陆机诗》注。案《吴都赋》注作「有能见锋颖之状」。)。
封郑吉为安远侯诏(神爵二年)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拊循外蛮,宣明威信,迎匈奴于于从兄日逐王众,击破车师兜訾城,功效茂著。其封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汉书•郑吉传》,又见《御览》二百引《会稽典录》。)。
九叹 其九 远游 西汉 · 刘向
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屡惩艾而不移。
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
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淩太清。
欲与天地参寿兮,与日月而比荣。
登昆崙而北首兮,悉灵圉而来谒。
选鬼神于太阴兮,登阊阖于玄阙。
回朕车俾西引兮,褰虹旗于玉门。
驰六龙于三危兮,朝西灵于九滨。
结余轸于西山兮,横飞谷以南征。
绝都广以直指兮,历祝融于朱冥。
枉玉衡于炎火兮,委两馆于咸唐。
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于扶桑。
周流览于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驰。
徵九神于回极兮,建虹采以招指。
驾鸾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鹪明。
孔鸟飞而送迎兮,腾群鹤于瑶光。
排帝宫与罗囿兮,升县圃以眩灭。
结琼枝以杂佩兮,立长庚以继日。
淩惊雷以轶骇电兮,缀鬼谷于北辰。
鞭风伯使先驱兮,囚灵玄于虞渊。
溯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于朔方。
就颛顼而陈辞兮,考玄冥于空桑。
旋车逝于崇山兮,奏虞舜于苍梧。
㴉杨舟于会稽兮,就申胥于五湖。
见南郢之流风兮,殒余躬于沅湘。
望旧邦之黯黮兮,时溷浊其犹未央。
怀兰茝之芬芳兮,妒被离而折之。
张绛帷以襜襜兮,风邑邑而蔽之。
日暾暾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复顾。
聊假日以须臾兮,何骚骚而自故。
叹曰:譬彼蛟龙乘云浮兮。
汎淫澒溶纷若雾兮。
潺湲轇轕雷动电发馺高举兮。
升虚淩冥沛浊浮清入帝宫兮。
摇翘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兮。
谏营昌陵疏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六
臣闻《易》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孔子论《诗》,至于「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喟然叹曰:「大哉天命!善不可不传于子孙,是以富贵无常;不如是,则王公其何以戒慎,民萌何以劝勉」?盖伤微子之事周,而痛殷之亡也。虽有尧舜之圣,不能化丹朱之子;虽有禹汤之德,不能训末孙之桀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昔高皇帝既灭秦,将都雒阳,感寤刘敬之言,自以德不及周,而贤于秦,遂徙都关中,依周之德,因秦之阻。世之长短,以德为效,故常战栗,不敢讳亡。孔子所谓「富贵无常」,盖谓此也。
孝文皇帝居霸陵,北临厕,意凄怆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垄皆小,葬具甚微。舜葬苍梧,二妃不从。禹葬会稽,不改其列。殷汤无葬处。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库,皆无丘垄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其贤臣孝子,亦承命顺意而薄葬之,此诚奉安君父,忠孝之至也。
夫周公,武王弟也,葬兄甚微。孔子葬母于防,称古墓而不坟,曰:「丘,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不识也」。为四尺坟,遇雨而崩。弟子修之,以告孔子,孔子流涕曰:「吾闻之,古者不修墓」。盖非之也。延陵季子适齐而反,其子死,葬于嬴、博之间,穿不及泉,敛以时服,封坟掩坎,其高可隐,而号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魂气则无不之也」。夫嬴、博去吴千有馀里,季子不归葬。孔子往观曰:「延陵季子于礼合矣」。故仲尼孝子,而延陵慈父,舜禹忠臣,周公弟弟,其葬君亲骨肉,皆微薄矣;非苟为俭,诚便于礼也。宋桓司马为石椁,仲尼曰:「不如速朽」。秦相吕不韦集知略之士而造《春秋》,亦言薄葬之义,皆明于事情者也。
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馀年,越人发之。及秦惠文、武、昭、严襄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瘗臧,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有馀;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周德既衰而奢侈,宣王贤而中兴,更为俭宫室,小寝庙。诗人美之,《斯干》之诗是也,上章道宫室之如制,下章言子孙之众多也。及鲁严公刻饰宗庙,多筑台囿,后嗣再绝,《春秋》刺焉。周宣如彼而昌,鲁、秦如此而绝,是则奢俭之得失也。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馀。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湣焉。以死者为有知,发人之墓,其害多矣;若其无知,又安用大?谋之贤知则不说,以示众庶则苦之;若苟以说愚夫淫侈之人,又何为哉!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说愚夫之目,隆一时之观,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唯陛下上览明圣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仲尼之制,下观贤知穆公、延陵、樗里、张释之之意。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昭、始皇增山厚臧,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汉书·楚元王交附传》)。
蜀都赋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一
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渟皋弥望,郁乎青葱,沃野千里。上稽乾度,则井络储精;下案地纪,则坤宫奠位。东有巴賨,绵亘百濮。铜梁金台,火井龙湫。其中则有玉石嶜岑,丹青玲珑。邛节桃枝,石䲛水螭。南则有楗牂潜夷,昆明峨眉。绝限𡷐嵣,堪岩亶翔。灵山揭其右,离堆被其东。于近则有瑕英菌芝,玉石江珠。于远则有银铅锡碧,马犀象僰。西有(《御览》九百六十六作「于西则」)盐泉铁冶,橘林铜陵,邙连卢池,澹漫波沦。其旁则有期牛兕旄,金马碧鸡。北则有岷山,外羌白马。兽则羬羊野麋,罢犛貘貒,麡𪋮鹿麝,户豹能黄,𧴃胡蜼玃,猿蠝貜猱,犹豰毕方。尔乃仓(《文选·西都赋》注、《南都赋》注作「苍」)山隐天,岎崟回丛,增崭重崒𡶑石𡽴(未详。)崔山枝𡾛(未详)。嶵㟴,霜雪终夏(《文选·南都赋》注作「夏含霜雪」)。叩岩岭嶙,崇隆临柴,诸徼崼𡸣,五𥐸(《文选·蜀都赋》刘逵注作「屼」)参差,湔山岩岩,观上岑嵓,龙阳累峗,漼粲交倚,𡹐崒崛崎,集崄胁施。形精出偈,堪𡽊隐倚,彭门岛㟅(《文选·蜀都赋》注刘达注作「鸿屼」)。岍嵃嵑岢,方彼碑地,𡸗𡶐轕𡽖,砾乎岳岳,北属昆崙(《文选·蜀都赋》注作「昆仑」),泰极,涌泉醴。凝水流津,漉集成川。于是乎则左沈㹈,右羌庭,漆水浡其匈,都江漂其胫。乃溢乎通沟,洪涛溶沈,千湲万谷,合流逆折,泌瀄乎争降,湖溱排碣,反波逆濞,𥕴石冽巘,纷𦭰周溥。旋溺冤,绥颓惭,博岸敌呷,祽濑磴岩。摚汾汾,忽溶闛沛,踰窘出限,连混陁隧,铚钉钟涌,声欢薄泙龙。历丰隆,潜延延,雷扶电击,鸿鸿康濭,远远乎长喻。驰山下卒,湍降疾流,分川并注,合乎江州。于木则楩栎,豫章树榜,𣚞櫖椫柙,青稚雕梓,枌梧橿枥,㯕楢木㮨,枒信楫丛,俊干凑集。𣐑櫅㭈楬,圠沈樘椅。从风推参,循崖撮捼。淫淫溶溶,缤纷幼靡,汎闳野望,芒芒菲菲。其竹则钟龙䇣𥯑,野筱纷𢀺。宗生族撍,俊茂丰美,洪溶忿苇,纷扬㮻合,柯无风披,夹江缘山,寻卒而起,结根才业,填衍𨒡野,若此者方乎数十百里。于汜则汪汪漾漾,积土崇堤。其浅湿则生苍葭蒋蒲,藿芧青蘋,草叶莲藕,茱华菱根。其中则有翡翠鸳鸯,袅卢鹢鹭,䨥鶤鹔鹴。其深则有獭猵沈鳝,水豹蛟蛇,鼋蟺鳖龟,众鳞鳎𩽨(案《文选·南都赋》注、《江赋》注、《七启》注并引“蚌含珠而擘裂”,当是此下尚有脱文。)。尔乃其都门二九,四百馀闾,两江珥其前(本作「两江饰其市」,《艺文类聚》六十一亦如此,今从《文选·蜀都赋》注《水经·江水》一注改。)。九桥带其流,武儋镇都,刻削成蔹,王基既夷,蜀侯尚丛。并石石𡥷,岓岑倚从,秦汉之徙,充以山东(本作「元以」,从《文选·魏都赋》刘逵注改。)。是以隤山厥饶,水贡其获,苴竹浮流,龟鳖碛竹(本无「鳖」字,从《艺文类聚》补。)。石蝎相救,鱼酌不收,𪄫𪃶鸲凰,风胎雨鷇。众物骇目,单不知所御。尔乃其裸(疑「果」),罗诸辅𢼑(未详)。缘畛黄甘,诸柘柿桃,杏李枇杞,杜榛栗柰,棠黎离支,杂以梴橙,被以樱梅,树以木兰,扶林禽,爚般关。旁支何若,英络其间。春机杨柳,袅弱蝉杪,扶施连卷。𧲽貕螗蛦,子𪆳呼焉。尔乃五谷冯戎,瓜瓠饶多,卉以部麻,往往姜桅附子巨蒜,木艾椒蓠,蔼酱酴清,众献储斯,盛冬育笋,旧菜增伽,百华投春,隆隐分芳,蔓茗荧翠,藻茈青黄,丽靡螭烛(本作擒烛,从《文选·西都赋》改。)。若挥锦布绣,望芒芒兮无幅(本作「望芒芒子于无盐」,从《艺文类聚》改。《御览》九百七十七作「万条荣翠,藻若丹黄离锦布绣,望之无疆」。)。尔乃其人,自造奇锦,紌繏𦃄䋶,縿缘卢中』。发文扬采,转代无穷。其布则细絺(本作「细都」,从《御览》八百二十改。)弱折,绵茧成衽,阿丽纤靡,避晏与阴,蜘蛛作丝,不可见风,筒中(《文选·蜀都赋》注作「筒中」。)黄润,一端数金,雕镂铅(一作「金节」,《御览》七百五十六作金口。)器,百伎千工(二语本但存「雕镂扣」三字,从《艺文类聚》补。)。东西鳞集,南北并凑,驰逐相逢,周流往来,方辕齐毂,隐隐轸轸(本不重言「隐轸」,从《文选·西京赋》注补。)。幽轕,埃勃尘拂,万端异类。崇戎总浓般旋,阓齐𠴲楚,百喉不感概。万物更凑,四时叠代。彼不折货,我罔乏械。财用饶赡,蓄积备具。若夫慈孙孝子,宗厥祖祢,鬼神祭祀,练时选日,沥豫齐戒,龙明衣,表玄谷,俪吉日,异清浊,合疏明,绥离旅。乃使有伊之徒,调夫五味,甘甜之和,勺药之羹,江东鲐鲍,陇西牛羊,籴米肥猪,𪋇𪊍不行,鸿𧴅𤢏乳,独竹孤鸧,炮鸮被纰之胎,山麇𩩜脑,水游之腴,蜂豚应雁,被安鴳晨凫,戮鹢初乳,山鹤既交,春羔秋𪕋,脍鮻龟肴,粳田孺鷩,形不及劳。五肉七菜,朦厌腥臊,可以颐精神、养血脉者(本作「可以练神养血脉者」,从《北堂书钞》未改本一百四十二校补。案「膴俗和脉,因变为脉。」)。百金之家,千金(本作「斤」,从《文选》注改。)之公,乾池汇澳,观鱼于江。若其吉日嘉会,期于倍(疑作「涪」)□□春之阴,迎夏之阳,侯罗司马,郭范畾杨,置酒乎荥川之閒宅,设坐乎华都之高堂。延帷扬幕,接帐连罔(本脱「连」字,从《文选》颜延之《曲水诗序》注补。)。众器雕琢,早刻将皇。朱缘之画,邠盼丽光。龙蛇蜿蜷错其中,禽兽奇伟髦山林。昔天地降生杜𨝘密促之君,则荆上亡尸之相,厥女作歌。是以其声呼吟靖领,激呦喝啾,户音六成,行夏低徊,胥徒入冥,及庙噆吟,诸连单情,舞曲转节,踃馺应声。其佚则接芬错芳,襜袩纤延,𨅍凄秋,发阳春,罗儒吟,吴公连。眺朱颜,离绛唇,眇眇之态,吡啖出焉。若其游怠渔弋却公之徒(本作「若其游怠鱼弋群公之徒」,从《文选·蜀都赋》刘逵注、《艺文类聚》改。),相与发呼阳,濒(本作「如平阳《先页》」从《文选·南都赋》注改。)巨野(本作「臣沼」,从《文选·蜀都赋》刘逵注改。)罗车百乘,期会投宿,观者方堤(《艺文类聚》作「方防」。)。行船竞逐(《文选·吴都赋》注作「行舟」。),偃衍𣟷曳,絺索恍惚,罗畏(一作「隈」)弥澥,蔓蔓沕沕,茏睢䁨兮罧布列,枚孤施兮纤缴出,惊雌落兮高雄蹶,翔鹍挂兮奔萦毕,俎飞脍沈,单然后别(《古文苑》韩元吉本,又章樵注本、又略见《艺文类聚》六十一。)。
核灵赋 西汉 · 扬雄
押支韵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二
自今推古,至于元气始化,古不览今,名号叠毁,请以《诗》、《春秋》言之(《御览》一)。太易之始,太初之先,冯冯沈沈,奋搏无端(《御览》一)。河出龙马,雒贡龟书(《文选》陆倕《石阙铭》注)。世有黄公者,起于苍州,精神养性,与道浮游(《文选》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诗注)。二子规游矩步(《文选》陆机《长安有狭邪行》注)。文王之始起,浸仁渐义,会贤攒智(《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书》注)。枝附叶从,表立景有(《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注,又蔡邕《郭有道碑文》注。)。
费凤别碑诗 汉 · 石勋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三
碑云。君舅家中孙甘陵石勋。字子才。载驰载驱。来奔于丧庭。肝摧意悲。感切伤心。瞻彼碑诔。怀之好音。司马慕兰相。南容复白圭。仰之以弥高。赞之而弥坚。不堪哀且思。叙诗之一篇。庶𨗂昔子夏。起夫子之所言。其辞曰:
君讳凤,字伯萧,梁相之元子,九江太守之长兄也。
世德袭爵,银艾相亚。
恢遐祖之鸿轨,拓前代之休踪。
邈逸越而难继,非群愚之所颂。
仁义本于心,慈孝著于性。
不失典术,行不越矩度。
清洁皦尔,泥而不滓。
恤忧矜厄,施而不记。
由近及远,靡不覆载。
帮能阐令名而云腾,扬盛声而风布。
践郡右职,三贡献计。
辟州式部,忠以卫上。
汉安二年,吴郡太守东海郭君,以君有逶蛇之节。
自公之操,年卅一举孝廉,拜郎中,除或国新平长。
神化风靡,惠以流下。
静而为治,匪烦匪扰。
乾乾日稷,矜此黔首。
功成事就,色斯高举。
宰司委职位,思贤以自辅。
玄懿守谦虚,白驹以𢄘阻。
丹阳有越寇,没□□□□。
命君讨理之,试守故鄣长。
盖危乱有不让,又畏此之罪罟。
□□而□牧,爰止其师旅。
窎若飞鹰鵔,䖔若夫虓虎。
强者绥以德,弱者以仁抚。
简在上帝心,功训而特纪。
轓舆宰堂邑,基月而致道。
视□□□□,遂据亏卿尹。
中表之恩情,兄弟与甥舅。
樢与女萝性,乐松之茂好。
闻君显令名,举宗为欢喜。
不悟奄忽终,藏形而匿影。
耕夫释耒耜,桑妇投钩莒。
道阻而且长,望远泪如雨。
荚马循大路,搴裳而涉洧。
悠悠歌黍离,黄鸟集于楚。
惴惴之临穴,送君于厚土。
嗟嗟悲且伤,每食□不饱。
夫人笃旧好,不以存亡改。
文平感渭阳,凄怆益以甚。
诸姑咸璧踊,爰及君伯姊。
孝孙字元宰,生不识考妣。
追惟厥祖恩,蓬首斩缞杖。
世所不能为,流称于乡党。
见吾若君存,剥裂而不已。
一别会无期,相去三千里。
绝翰永慷慨,泣下不可止(○《隶释》九。《续古文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