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风俗通义佚文卷一 其三十九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六
禹入裸国,欣起而解裳。
俗说禹治洪水,乃播入裸国。
君子入俗,不改其恒,于是欣然而解裳也。
原其所以,当言皆裳。
裸国,今吴郡是也。
被发文身,裸以为饰,盖正朔所不及也。
猥也大圣之君,悦禹文德,欣然皆著衣裳矣(《御览》六百九十六)
风俗通义佚文卷一 其六十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六
俗说大饿不在车饭,谓正得一车饭,不复活也。
或曰:「辅车上饭,小小不足济也」。
案:吴郡名酒杯为杨皿。言大饿人得一杨皿饭,无所益也。宁相六,不守熟。案:蒸饭更泥,谓之馏,音与六相似也。(《御览》四百八十六,又八百五十)
风俗通义佚文卷二 其十八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七
寺,司也。
诸官府所止皆曰寺(《后汉·光武纪》注,《通鉴注·汉纪》三十五)
寺者,嗣也。
理事之吏,嗣续于其中也(《后汉·和帝纪》注,《通鉴注·汉纪》三十五)
尚书侍御史谒者所止皆曰寺(《文选·吴都赋》注,又刘桢《赠徐干诗》注,又应玚《岑文瑜书》注)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东汉末 · 阮瑀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三、文选卷四十二
离绝以来,于今三年,无一日而忘前好
亦犹姻媾之义,恩情已深;
违异之恨,中间尚浅也。
孤怀此心,君岂同哉!
每览古今所由改趣,因缘侵辱,或起瑕舋,心忿意危,用成大变。
韩信伤心于失楚,彭宠积望于无异,卢绾嫌畏于已隙,英布忧迫于情漏,此事之缘也。
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属本州,岂若淮阴捐旧之恨。
抑遏刘馥,相厚益隆,宁放朱浮显露之奏。
无匿张胜贷故之变,匪有阴构贲赫之告,固非燕王淮南之舋也。
而忍绝王命,明弃硕交,实为佞人所构会也。
夫似是之言,莫不动听,因形设象,易为变观。
示之以祸难,激之以耻辱,大丈夫雄心,能无愤发
苏秦说韩,羞以牛后,韩王按剑作色而怒,虽兵折地割,犹不为悔,人之情也。
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既惧患至,兼怀忿恨,不能复远度孤心,近虑事势,遂赍见薄之决计,秉翻然之成议。
刘备扇扬,事结舋连,推而行之。
想畅本心,不愿于此也。
孤之薄德,位高任重,幸蒙国朝将泰之运,荡平天下,怀集异类,喜得全功,长享其福。
而姻亲坐离,厚援生隙,常恐海内多以相责,以为老夫苞藏祸心,阴有郑武取胡之诈,乃使仁君翻然自绝。
以是忿忿,怀惭反侧,常思除弃小事,更申前好,二族俱荣,流祚后嗣,以明雅素中诚之效。
抱怀数年,未得散意
赤壁之役,遭离疫气,烧舡自还,以避恶地,非周瑜水军所能抑挫也。
江陵之守,物尽谷殚,无所复据,徙民还师,又非瑜之所能败也。
荆土本非己分,我尽与君,冀取其馀,非相侵肌肤,有所割损也。
思计此变,无伤于孤,何心自遂于此,不复还之。
高帝设爵以延田横光武指河而誓朱鲔,君之负累,岂如二子?
是以至情,愿闻德音。
往年在,新造舟舡,取足自载,以至九江贵欲观湖漅之形,定江滨之民耳,非有深入攻战之计。
将恐议者大为己荣,自谓策得,长无西患,重以此故,未肯回情。
然智者之虑,虑于未形;
达者所规,规于未兆。
是故子胥姑苏之有麋鹿,辅果识智伯之为赵禽。
穆生谢病,以免楚难;
邹阳北游,不同吴祸。
四士者,岂圣人哉?
徒通变思深,以微知著耳。
以君之明,观孤术数,量君所据,计土地,岂势少力乏,不能远举,割江之表,宴安而已哉?
未然也!
若恃水战,临江塞要,欲令王师终不得渡,亦未必也。
夫水战千里,情巧万端。
越为三军,吴曾不禦;
汉潜夏阳魏豹不意。
江河虽广,其长难卫也。
凡事有宜,不得尽言,将修旧好而张形势,更无以威胁重敌人。
然有所恐,恐书无益。
何则?
往者军逼而自引还,今日在远而兴慰纳辞逊意狭,谓其力尽,适以增骄,不足相动,但明效古,当自图之耳。
淮南左吴之策,汉隗嚣纳王元之言,彭宠受亲吏之计,三夫不寤,终为世笑。
梁王不受诡胜窦融斥逐张玄,二贤既觉,福亦随之。
愿君少留意焉。
若能内取子布,外击刘备,以效赤心,用复前好,则江表之任,长以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
上令圣朝无东顾之劳,下令百姓保安全之福,君享其荣,孤受其利,岂不快哉!
若忽至诚以处侥幸,婉彼二人,不忍加罪,所谓小人之仁,大仁之贼,大雅之人,不肯为此也。
若怜子布,愿言俱存,亦能倾心去恨,顺君之情,更与从事,取其后善。
但禽刘备,亦足为效。
开设二者,审处一焉。
闻荆杨诸将,并得降者,皆言交州为君所执,豫章距命,不承执事,疫旱并行,人兵减损,各求进军,其言云云
孤闻此言,未以为悦。
然道路既远,降者难,幸人之灾,君子不为。
且又百姓国家之有,加怀区区,乐欲崇和,庶几明德,来见昭副,不劳而定,于孤益贵。
是故按兵守次,遣书致意。
古者兵交,使在其中,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衮之叹,而慎周易牵复之义。
濯鳞清流,飞翼天衢,良时在兹,勖之而已。
从军诗五首(乐府作从军行五首。) 其二 东汉末 · 王粲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凉风厉秋节司典详刑
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坰。
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
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
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鹳鸣
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
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
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
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
夙夜恲性,思逝若抽萦。
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诗纪》云。建安二十二年。粲从曹公征。此下四首。盖征吴作也。○《文选》二十七。《乐府诗集》三十二。《诗纪》十五。又《类聚》五十九引刑、征、坰、情、鸣五韵。)
又诏敕孙策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左将军袁术不顾朝恩,坐创凶逆,造合虚伪,欲因兵乱,诡诈百姓,闻其言以为不然。
定得使持节平东将军徐州温侯布上述所造惑众妖妄,知术鸱枭之性,遂其无道,修治王宫,署置公卿,郊天祀地,残民害物,为祸深酷。
前后上策乃心本朝,欲还讨,为国效节,乞加显异。
夫悬赏俟功,惟勤是与,故便宠授,承袭前邑,重以大郡,荣耀兼至,是输力竭命之秋也。
其亟与及行吴郡太守安东将军陈瑀戮力一心,同时赴讨(《吴志·孙讨逆传》注引《江青传》)
明汉将军谢表 东汉末魏晋初 · 孙策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臣以固陋,孤持边陲。
陛下广播高泽,不遗细节,以臣袭爵,兼典名郡。
仰荣显顾,所不克堪。
兴平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于吴郡曲阿袁术所呈表,以臣行殄寇将军
至被诏书,乃知诈擅。
虽辄捐废,犹用悚悸。
臣年十七,丧失所怙,惧有不任堂构之鄙,以忝析薪之戒;
诚无去病十八建功,世祖列将弱冠佐命。
臣初领兵,年未弱冠,虽驽懦不武,然思竭微命。
狂惑,为恶深重。
臣凭威灵,奉辞罚罪,庶必献捷,以报所授(《吴志·孙讨逆传》注引《吴录》,策上表谢)
公文上尚书建兴九年 蜀汉 · 诸葛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八
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志狂,若无天地。
自度奸露,嫌心遂生,闻军临至而西响,托疾还沮、漳,军临至沮,复还江阳,平参军狐忠勤谏乃止。
今篡贼未灭,社稷多难,国事惟和,可以克捷,不可苞含,以危大业。
辄与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刘琰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南郑侯魏延前将军都亭侯臣袁綝、左将军荆州刺史高阳乡侯吴壹、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督后部后将军乐亭侯班、领长史绥军将军杨仪、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行前监军征南将军刘巴、行中护军偏将军费祎、行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许允、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行右护军偏将军臣刘敏、行护军征南将军当阳亭侯姜维、行中典军讨虏将军上官雍、行中参军武中郎将臣胡济行参军建义将军臣阎晏、行参军偏将军爨习行参军裨将军臣杜义、行参军武略中郎将臣杜祺、行参军绥戎都尉臣盛勃、领从事中郎武略中郎将臣樊岐等议,辄解平任,免官禄节传印绶、符策,削其爵土(《蜀志·李严传》注)
与兄瑾书(九首。案:《诸葛氏集目录》「与诸葛瑾书」第十五) 其六 蜀汉 · 诸葛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九
殷德嗣秀才,今之侨肸者也(《御览》一千引《通语》曰:「诸葛亮殷礼而叹曰,东吴菰芦中,乃有奇伟如此人,与兄书」云云。案:殷礼字德嗣,见《吴志·顾劭传》注,《御览》误作「往嗣」,今改正;张溥《百三家集》移东吴二语于「侨肸者也」之下,张采三国文》亦如此,非。)
对状 曹魏 · 毛玠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四
臣闻萧生缢死,困于石显
贾子放外,谗在白起赐剑于杜邮,晁错致诛于东市,伍员绝命于吴都,斯数子者,或妒其前,或害其后。
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职在机近,人事所窜,属臣以私,无势不绝,语臣以冤,无细不理。
人情淫利,为法所禁。
法禁于利,势能害之。
青蝇横生,为臣所谤,谤臣之人,势不在他。
昔王叔、陈生争正王廷
宣子平理,命举其契,是非有宜,曲直有所,《春秋》嘉焉。
是以书之。
臣不言此,无有时、人。
说臣此言,必有徵要
乞蒙宣子之辨,而求王叔之对。
若臣以曲闻,即刑之日,方之安驷之赠;
赐剑之来,比之重赏之惠。
谨以状对(《魏志·毛玠传》。)
篇名缺 其八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八
汝南许劭与族兄靖俱避地江东,保吴郡,争论于太守许贡坐,至于手足相及(《御览》四百九十六。)
自知亡日为辞 其一 孙吴 · 陆绩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八
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遘疾遇厄袁宏纪作「逼厄」。)
遭命不幸,呜呼悲隔(《吴志·陆绩传》。又见袁宏《后汉纪》二十九)
明帝营修宫室疏 曹魏 · 王朗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二
陛下即位已来,恩诏屡布,百姓万民,莫不欣欣。
臣顷奉使北行,往反道路,闻众徭役,其可得蠲除省减者甚多,愿陛下重留日昃之听,以计制寇。
大禹将拯天下之大患,故乃先卑其宫室,俭其衣食,用能尽有九州,弼成五服。
句践欲广其御儿之疆,馘夫差姑苏,故亦约其身以及家,俭其家以施国,用能囊括五湖,席卷三江,取威中国,定霸华夏。
汉之文、景,亦欲恢弘祖业,增崇洪绪。
故能割意于百金之台,昭俭于弋绨之服,内减太官而不受贡献,外省徭赋而务农桑,用能号称升平,几致刑错。
孝武之所以能奋其军势,拓其外境,诚因祖考畜积素足,故能遂成大功。
霍去病中才之将,犹以匈奴未灭,不治第宅,明恤远者略近,事外者简内。
自汉之初,及其中兴,皆于金革略寝之后,然后凤阙猥天渊,德阳并起,今当建始之前,足用列朝会;
崇华之后足用序内官,华林、天渊足用展游宴。
若且先成阊阖之象魏,使足用列远人之朝贡者,修城池,使足用绝逾越,成国险。
其余一切,且须丰年。
一以勤耕农为务,习戎备为事,则国无怨旷,户口滋息,民充兵强。
而寇戎不宾,缉熙不足,未之有也(《魏志·王朗传》)
棹歌行 曹魏 · 曹睿
王者布大化,配乾稽后只。
阳育则阴杀,晷景应度移。
文德以时振,武功伐不随。
重华舞干戚,有苗服从妫。
蠢尔吴中虏,凭江栖山阻。
哀哉王士民,瞻仰靡依怙。
皇上悼悯斯,宿昔奋天怒
发我许昌宫,列舟于长浦。
翌日乘波扬,棹歌悲且凉。
太常拂白日,旗帜纷设张。
将抗旄与钺,耀威于彼方。
伐罪以吊民,清我东南疆(将抗下为趋。乐府云。右一曲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四十。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二。)
对诏访征吴三计 曹魏 · 傅嘏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五
嘉平四年四月孙权死。
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等表请征吴。
朝廷以三征计异,诏访尚书傅嘏对曰:
夫差齐陵晋,威行中国,不能以免姑苏之祸;
齐闵辟土兼国,开地千里,不足以救颠覆之败;
有始不必善终,古事之明效也。
孙权自破蜀兼平荆州之后,志盈欲满,罪戮忠良,诛及胤嗣,元凶已极。
相国文侯先识取乱侮亡之义,深建宏图大举之策。
已死,托孤于诸葛恪
若矫苛暴,蠲其虐政,民免酷烈,偷安新惠,外内齐患,有同舟之惧,虽不能终自保完,犹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表矣。
等或欲泛舟径渡,横行江表,收民略地,因粮于冠;
或欲四道并进,临之以武,诱间携贰,待其崩坏;
或欲进军大佃,逼其项领,积谷观衅,相时而动:凡此三者,皆取贼之常计也。
然施之当机,则功成名立,苟不应节,必贻后患。
自治兵已来,出入三载,非掩袭之军也。
贼丧元帅,利存退守,若撰饰舟楫,罗船津要,坚城清野,以防卒攻,横行之计,殆难必施。
贼之为寇,几六十年,君臣伪立,吉凶同患,若恪蠲其弊,天去其疾,崩溃之应,不可卒待。
今边壤之守,与贼相远,贼设罗落,又特重密,间谍不行,耳目无闻。
夫军无耳目,校察未详,而举大众以临巨险,此为希幸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
唯有进军大佃,最差完牢。
可诏昶、遵等择地居险,审所错置,及令三方一时前守,夺其肥坏,使还耕塉土,一也;
兵出民表,寇钞不犯,二也;
招怀近路,降附日至,三也;
罗落远设,间构不来,四也;
贼退其守,罗落必浅,佃作易之,五也;
坐食积谷,士不运输,六也;
衅隙时闻,讨袭速决,七也。
凡此七者,军事之急务也。
不据则贼擅便资,据之则利归于国,不可不察也。
夫屯垒相逼,形势已交,智勇得陈,巧拙得用,策之而知得失之计,角之而知有馀不足,虏之情伪,将焉所逃。
夫以小敌大,则役烦力竭;
以贫敌富,则敛重财匮。
故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此之谓也。
然后盛众厉兵以震之,参惠倍赏以招之,多方广似以疑之。
由不虞之道,以间其不戒。
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
可坐算而得也。
昔汉氏历世常患匈奴,朝臣谋士早朝晏罢,介胄之将则陈征伐,搢绅之徒咸言和亲,勇奋之士思展搏噬。
樊哙愿以十万之众横行匈奴季布面折其短。
李信求以二十万独举楚人,而果辱秦军。
今诸将有陈越江陵险,独步虏庭,即亦向时之类也。
以陛下圣德,辅相忠贤,法明士练,错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御之,虏之崩溃,必然之数。
故兵法曰:「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若释庙胜必然之理,而行万一不必全之路,诚愚臣之所虑也。
故谓大佃而逼之计最长(《魏志·傅嘏传》注引司马彪《战略》。又本传亦载此对,有删节。)
圣贤高士传 其二十五 被裘公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二
被裘公者,吴人也。
延陵季子出游,见道中有遗金,顾而谓公曰:「取彼金」。
公投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而视之卑?
五月被裘而负薪,岂取遗金者哉」?
季子大粳既谢而问其姓名。
公曰:「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名哉(《艺文类聚》三十六,《御览》二十二)」!
洛禊赋 晋初 · 成公绥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九
考吉日,简良辰,祓除解禊,同会洛宾。
妖童媛女,嬉游河曲,或盥纤手,或濯素足。
临清流,坐沙场,列罍樽,飞羽觞(《艺文类聚》四,《初学记》四,《御览》三十)
趫才逸态,习水善浮(《文选·吴都赋》注)
表上诸葛氏集目录 西晋 · 陈寿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一
开府作牧第一,权制第二,南征第三,北出第四,计算第五,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综核下第八,杂言上第九,杂言下第十,贵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传运第十三,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瑾书第十五,与孟达书第十六,废李平第十七,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科令上第二十,科令下第二十一,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军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中书监济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和峤奏,使臣定故丞相诸葛亮故事。
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
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
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其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左将军刘备有殊量,乃三顾草庐之中;
深谓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既宿服仰,又睹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
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备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以为军师将军称尊号,拜丞相录尚书事。
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皆专之。
于是外运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
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萧何韩信管仲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
之器能政理,抑亦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青龙二年春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至今梁、益之民,咨述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
矣!
论者或怪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
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
周公圣人也。
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
何则?
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
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
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
谨录写上诣著作。
臣寿诚诚惶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臣陈寿(《蜀志·诸葛亮传》)
蔡洪 孙吴至西晋 · 周处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一
字叔开吴郡人,仕
入晋为州从事
太康中秀才
元康初
有《化清经》十卷,集二卷。
刺史周俊书 孙吴至西晋 · 周处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一
一日侍坐,言及吴土,询于刍荛,遂见下问。
造次承颜,载辞不举。
敕令条列名状,退辄思之。
今称疏所知展字士季下邳人,忠足矫非,清足厉俗,信可结神,才堪干世,仕广州刺史吴郡太守吴平下邳,闭门自守不交宾客,诚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乂也。
朱诞字永长吴郡人,体履清和,黄中通理吴朝,举贤良,累迁议郎
今归在家,诚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也。
严隐字仲弼吴郡人,禀气清纯,思度渊伟,吴朝举贤良宛陵吴平去职,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也。
张畅字威伯吴郡人,禀性坚明,志行清朗,居磨涅之中,无淄磷之损,负寒之、幽夜之逸光也(《世说·赏誉篇》注引《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