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五言诗四首 其二 唐 · 无名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日落西山下,黄河东海流。
人生不满百,恒作万年忧(以上二首均从郭沫若说校改。)
咏妻大足初,有士人随新罗使泛海,风吹至一处,人皆长须,号长须国。其王拜士人为驸马,主甚美而有须,嫔姬亦然。士人每见之不悦,因赋此诗。王大笑曰:“驸马竟未能忘情于小女颐颔间乎?”忽一日,其君臣忧戚,士人怪问之,王泣曰:“吾国有难,非驸马不能救。”士人惊曰:“苟难可弭,性命不敢辞也。”王乃令具舟,命使随往,谓曰:“烦驸马一谒海龙王,但言东海第三汊第七岛长须国有难求救。我国绝微,须再三言之。”因涕泣执手而别。士人登舟,瞬息至岸。乃前求谒龙王,王降阶迎,访其来意,士人具说,龙王即命速勘。良久,一人入白:“境内并无此国。”士人复哀诉,龙王更敕使者细寻勘。食顷,使者返曰:“此岛虾合供大王此月食料,前日已追到。”龙王笑曰:“客固为虾所魅耳。吾虽为王,所食皆禀天符,今为客减食。”乃令引客视之,见铁镬数十如屋,满中是虾,有五六头,色赤,大如臂,见客跳跃,似求救状。引者曰:“此虾王也。”士人不觉悲泣,龙王命赦虾王一镬,令使送客归中国。二夕,至登州,顾二使,乃巨龙也。) 唐 · 长须国驸马
 押有韵
花无叶不妍,女无须亦丑。
丈人试遣惣无,未必不如惣有。
太和六年大旱上言 唐 · 李中敏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六
雨不时降。
夏阳骄愆
苗欲槁枯。
陛下忧勤。
降德音。
俾下得尽言。
臣闻昔东海误杀一孝妇
大旱三年。
臣顷为御史台推囚。
华封儒杀良家子三人。
陛下赦封儒死。
然三人者亦陛下赤子也。
神策士李秀杀平民。
法当死。
以禁卫刑止流。
宋申锡宰相
生平馈致一不受。
其道劲正。
奸人忌之。
陷不测之辜。
狱不参验。
衔恨而没。
天下士皆指目郑注。
臣知数冤必列诉上帝。
天之降灾。
殆有由然。
汉武帝国用空竭。
宏羊兴筦榷之利。
卜式请烹以致雨。
申锡之枉。
天下知之。
何惜斩一注以快忠臣之魂。
则天且雨矣。
留诗李公佐进士,后为钟陵从事。有仆夫自布衣执役勤瘁,昼夕恭谨,迨三十年,公佐不知其异人也。一旦,留诗一章,距跃凌空而去。) 中唐 · 李公佐仆
 押真韵
我有衣中珠,不嫌衣上尘。
我有长生理,不厌有生身。
江南神仙窟,吾当混其真。
不嫌市井諠,来救世间人。
苏子迹已往(注云:苏耽是也)颛蒙事可亲公佐字颛蒙
莫言东海变,天地有长春。
钟陵道中 唐 · 陈陶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原隰经霜蕙草黄,塞鸿消息怨流芳。
秋山落照见麋鹿,南国异花开雪霜。
烟火近通槃瓠俗,水云深入武陵乡
曾逢齧缺话东海,长忆萧家青玉床。
步虚引(一作仙人词) 唐 · 陈陶
 押词韵第十七部
小隐山人十洲客,莓苔为衣双耳白。
青编为我忽降书(一作隐身),暮雨虹蜺(一作霞)一千尺。
赤城门闭(一作开)六丁直,晓日已烧(一作红)东海色。
朝天半夜闻玉鸡,星斗离离碍龙翼(一本后四句另作一首)
钱塘对酒曲 唐 · 陈陶
风天雁悲西陵愁,使君红旗弄涛头。
东海神鱼骑未得,江天大笑闲悠悠。
嵯峨吴山莫誇碧,河阳经年一宵白。
南州彩凤为君生,古狱愁蛇待恩泽。
三清羽童来何迟,十二玉楼胡蝶飞。
炎荒翡翠九门去,辽东白鹤归期(一作家归)
鸱夷公子休悲悄,六鳌如镜天始老(一作晓)
尊前事去月团圆,琥珀无情忆苏小。
殿前生桂树 唐 · 陈陶
仙娥玉宫秋夜明,桂枝拂槛参差琼。
香风下天漏丁丁,牛渚翠梁横浅清,羽帐不眠恨吹笙。
栖乌(一作鸟)暗惊仙子落,步月鬃云堕金雀。
蕙楼凉簟翠波空,银缕香寒凤皇薄。
东海即为郎斟酌,绮疏长悬七星杓。
华清宫三十韵852年 唐 · 杜牧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钓筑 返魂香 倾国 金穴 缭墙
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
仰窥丹(一作雕)槛影,犹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强。
一千年际会,三万里农桑。
几席延,轩墀接(一作立)
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钓筑乘时用,芝兰在处芳。
北扉木索,南面富循良。
至道思玄圃,平居厌未央。
钩陈裹岩谷,文陛压青苍
歌吹千秋节,楼台八月凉。
神仙高缥缈,环佩碎丁当。
泉暖涵窗镜,云娇惹粉囊。
嫩岚滋翠葆,清渭照红妆。
帖泰生灵寿,欢娱岁序长。
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
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
玩兵师汉武,回手倒(一作首到)干将
黥鬣掀东海,胡牙揭上阳。
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
倾国留无路,还魂怨有香。
蜀峰横惨澹,秦树远微茫。
鼎重山难转,天扶业更昌。
望贤馀故老,花萼旧池塘。
往事人谁问,幽襟泪独伤。
碧檐斜送日,殷叶半凋霜
迸水倾瑶砌,疏风罅玉房。
尘埃羯鼓索,片段荔枝筐。
鸟啄摧寒木,蜗涎蠹画梁。
孤烟知客恨,遥起泰陵傍。
祭城隍神祈雨文843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下土之人。
天实有之。
五谷丰实。
寒暑合节。
天实生之也。
苗房甲而水湮之。
苗秀好而旱莠之。
饥即必死。
天实杀之也。
天实有人。
生之孰敢言天之仁。
杀之孰敢言天之不仁。
刺史吏也。
三岁一交。
如彼管库
敢有其宝玉。
如彼传舍。
敢治其居室。
东海孝妇
吏冤杀之。
天实冤之。
杀吏可也。
东海之人。
于妇何辜。
而三年旱之。
刺史性愚。
治或不至。
厉其身可也。
绝其命可也。
吉福殃恶。
止当其身。
胡为降旱。
毒彼百姓。
谨书诚恳。
本之于天。
神能格天。
为我申闻。
吴县邓蔚山光福讲寺舍利塔 唐 · 崔鹏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
式观元始。眇觌元风。
夏巢冬穴之时。茹毛饮血之世。
一寒一暑。一阴一阳。
其道虽分。万汇犹塞。
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
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然后历。由是释像兴焉。
及乎东被大汉。尤加崇饰。
按牟子云。佛生天竺
假形王家。即其生也。
又云。拂衣双树。
脱屣金沙。即其灭也。
然虽示生灭之相。讵加恍惚之道。
何异经巨海者。终年不见其涯。
测虞渊者。毕世不知其底。
吾以此观之。佛理不可尽也。
若夫舍利者。即金人之遗骨。
坚刚不坏。变化自然。
西天敬之。立为塔庙。
昔育王见而不信。吴王修以效虔。
迤逦南移。年代颇久。
大哉寂灭之理。岂一鲁男子以探其好焉。
余素不留心略为叙事。故经云。
若能起塔供养。皆获福田。
此乃圣教所谈。事岂虚缪。
固知为善者天报以福。为非者天报以殃。
虽则元妙难求。而实精专可验。
光福寺者。即九真太守顾氏之家山也。
士有恶嫌尘网。种植善根。
遂舍林泉。建兹佛刹。
立寺之始。其由此焉。
斯地之银阙移来。洪波驾出。
碧岫孤耸。青天下临。
□□洞庭势控吴苑。上正斗牛之宿。
旁连太伯之墟。何必鳌负蓬莱。
蛇蟠昆阆。歇樵翁于片石。
卧禅子于幽林。草树丽而攒花。
杉萝深而蔽日。长松古柏。
缘情无尘世之机。远岫平湖。
举目入画屏之色。其僧侣相谓曰。
此之灵境。爰有上方。
可以建立亭台。而庄严庙塔。
既而不日不月。其功就焉。
斯塔也。梁大同之中建矣。
唐会昌之末毁焉。兴废之由。
是其一也。然则基址虽在。
而乃烟萝以荒。于时咸通年。
困敦岁。天子明睿。
四方清平。野人入朝。
贤士出世。而我吴郡□□□□鸾凤异态。
龙武殊姿。啸傲谁同。
孤高自得。尘埃难染白璧之光。
霜雪徒侵碧松之色。严陵日。
国乏贤良。郑均閒时。
位齐卿相。鱼肠之剑。
利断鲸鲲。龙颔之珠。
光浮日月。烧金屑玉。
閒邀蓬岛之仙。钧月歌风。
隐笑武陵。公不惟优游儒籍。
然亦探奥释门。故儒则素王间生。
于释乃金人谪下。则知人情难及。
智用全殊。每登山而踌蹰。
因惊塔之荒毁。是斯塔之将兴也。
一则合天中后圣德遐被。慈心溥施。
行是日之尧风。徵当时之汉梦。
于是三宝起迹。十方归心。
布金祇园。图像花界。
今者又尘清域外。镜朗天衢。
金柯开鳌背之花。宝位乾银河之浪。
玉潢丹甑。坐分瑞应之符。
樵子渔翁。眠唱太平之曲。
尔乃遇公道穷生灭。心达若空。
信尘劫之迷途。悟法门之了性。
追我家之旧迹。再葺连华。
护我佛之真身。重修宝塔。
然后增基表刹。薙草开林。
剪荆棘而云平。列而洞出。
时维三月。节属九春。
莺吟风而千般。草垂岩而万种。
建金棺而心动。罗宝盖而云阴。
缁徒共瞻。士俗咸悦。
芙蓉座上。飘三界之异香。
薝卜园中。润诸天之法雨。
是时也。祥云结彩。
氛氲于行道之坛。慧日澄华。
照耀于然灯之位。公乃睹相生善。
至诚感神。遂发善心。
爰命工者。于是依凭气象。
结构规模。初标覆篑之踪。
渐著凌云之势。亦有飞阁周绕。
回廊接连。石工呈奇巧之才。
梓匠设雕镂之妙。壮观而龙蹲虎踞。
巍峨而仙掌莲峰。绣柱矻而星攒。
雕梁赩而虹指。掩映而初蜃吐。
崚层而欲鹏飞。不逾一年。
局就工毕。斯状也。
险体千仞。高标七层。
凌霄上。又若神助。
上穿星汉。下压云根。
剑阁之能齐。比炉峰而尚峻。
鹤归天而一驻。云收霁而半开。
发郢客之诗情。壮吴官之地势。
金轮缥缈。亚日月以高明。
雁像参差。拂虹蜺而若动。
伟哉塔之美也。其功杳莫继焉。
至若游人访景。淑女寻春。
入幽径而攀萝。步晴崖而拾翠
巢鸟映叶。岚烟惹衣。
铺石而霜斑。花映峰而绮合。
高瞻阛阓。千家之台榭龟文。
回瞰林峦。四面之波涛练色。
至乃金飙届节。银露催寒。
何用悲秋。正堪凭槛。
天朗而云霞弄锦。风高而松筱张琴。
蒹葭之浦上渔歌。蒲之汀边雁影。
叠浪裁古人之素。群山斗少妇之眉。
谢客之愁襟。抒休公之佳咏。
松间疏磬。伴高鸟而飞来。
湖上轻烟。映孤帆而掠去。
斯塔也。非公不能建矣。
斯景也。非公不能创焉。
时有勾当僧道居文瓒崇建寺。皆以高空皎月。
深谷奇。挂衣锡而云閒
卧烟霞而鹤瘦。真宗真理。
金言积于情田。无垢无尘。
玉莲生于净土。且小人识比求剑。
材非利锥。焚香虽效其不回。
璧角常惭于未达。辛苦十载。
每思蚊梦之由。搏跃九衢。
颇有龙门之志。曾劳闭户。
何啻仲舒之三年。谁念无家。
更甚相如之四壁。惟公不捐质孱词陋。
命作斯文。操觚长吟。
永日忘辍。何以著公休美。
大播芳风。词曰。
皇堂之世。运变千秋。
产公之□当代风流。荆聂之气。
之俦。但乐风月。
不干王侯。英明少年。
卓荦公子。傲贵忘荣。
时人鹗视。洞□□黄春风不起。
金谷花开。玉堂携妓。
南山积石。东海扬波。
纪公之德。未足为多。
雨夜呈长官 唐 · 李群玉
 押尤韵
引用典故:自致青冥上 陶渊明
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愁穷重于山,终年压人头。
朱颜与芳景,暗赴东波流。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
孤灯冷素艳,虫响寒房幽。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
无因一酩酊,高枕万情休。
送道人归旧岩 唐 · 方干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引用典故:丁仙化鹤
旧岩终副却归期,岩下有人应识师。
目睹婴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前山低校无多地,东海浅于初去时。
若把古今相比类仙鹤亦如斯。
华山王母846年 唐 · 李商隐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麻姑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东海,劝栽黄竹栽桑
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848年 唐 · 李商隐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引用典故:三山 九真君 六甲 玄圃
大道谅(一作自)无外,会越自登真。
丹元何索,在己莫问邻。
茜璨玉琳华,翱翔九真君
戏掷万里火,聊召六甲旬。
瑶简灵诰,持符开(一作关)七门
金铃摄群魔,绛节何兟兟
吟弄东海若,笑倚扶桑
三山诚迥(一作回)视,九州扬一尘。
我本玄元胄(一作胤),禀华由上津
中迷鬼道乐,沈(一作况)为下土民。
托质属太阴,鍊形复为人。
誓将覆(一作官),安此真与神。
龟山有慰荐,南真为弥纶。
玉管会玄圃,火枣承天姻
科车遏故气,侍香传灵氛(一作芬)
飘飖被青霓,婀娜佩紫纹。
林洞何其微,下仙不与群。
丹泥因未控,万劫犹逡巡。
既以薙,(一作丹)永无湮(一作因)
相期保妙命,腾景侍帝宸。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849年 唐 · 李商隐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引用典故:高唐 王粲从军 蝴蝶 燕昭台 隆准
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一色。
我来不见隆准人,沥酒空馀庙中客。
征东同舍鸳与鸾,酒酣劝我悬征鞍。
蓝山宝肆不可入,玉中(一作山)仍是青琅玕
武威将军使中侠,少年箭道惊杨叶
战功高后数文章,怜我秋斋梦蝴蝶
诘旦九门传奏章,高车大马来煌煌。
路逢不暇揖,腊月大雪大梁
忆昔公为会昌宰,我时入谒虚怀待。
众中赏我赋高唐,回看(犹通)年辈。
公事武皇铁冠,历厅请我相所难。
我时憔悴在书阁,卧枕芸香春夜阑。
明年赴辟下昭,东郊恸哭辞兄弟。
韩公堆上跋马时,回望秦川树如
依稀南指阳台云,鲤(一作红)鱼食钩猿失群。
湘妃庙(一作中)(一作江)春尽,虞帝城前初日曛。
谢游桥澄江馆,下望山城如一弹。
鹧鸪声苦晓惊眠,朱槿花娇晚相伴。
顷之失职辞南风,破帆坏桨荆江中。
斩蛟断(一作破)璧不无意,平生自许非匆匆。
归来寂寞灵台下,著破蓝衫出无马。
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
手封狴牢屯制囚,直厅印锁黄昏愁。
平明赤帖使修表,上贺嫖姚收贼州。
旧山万仞青霞外,望见扶桑出东海
爱君忧国去未能,白道青松了然在。
此时闻有燕昭,挺身东望心眼开。
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
彭门十万皆雄勇,首戴公恩若山重。
廷评日下握灵蛇书记眠时吞䌽凤。
之子夫君郑与裴,何甥(一作生)谢舅当世才。
青袍白简风流极,碧沼红莲倾倒开。
我生粗疏不足数,梁父哀吟鸲鹆舞
横行阔视倚公怜,狂来笔力如牛弩
借酒祝公千万年,吾徒礼分常周旋。
收旗卧鼓相天子,相门出相光青史。
梓州道兴观碑铭853年 唐 · 李商隐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九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总天下之事教分为三。处域中之大道居其一。发轫于希夷之境。解鞍于寥廓之场。览若士之游。九垓尚隘。稽竖亥之步。六合非遐。徒欲洞视焦螟。遥驱野马。折尺捶而求尽。循白环而待穷。则元籥犹严。空筌尚滞。辀推地尽。莫知象帝之家。盖朽天穿。未睹谷神之隧。柔皮具纸。折骨疏毫。虽竭虑于九三。终致迷于万一。洎飞龟藏义。猛马垂文。贯王屋之深珠。方摧中冀。封吴宫之合璧。始会涂山。变浩劫之桑田。注偫黎之耳目。闻其大较。未可殚论。及夫秘篆抽奇。隐书诠奥。摧藏鸟迹。郁勃龙光。太上七言。掞灵才之缥绿。元中九锡。贲神物之便蕃。则固可促轸求音。援柯搴秀。存之则总橐籥于虚空。遣之则丧辎重于修涂。故泣辜痹坐之君。挺纪握图之主。何尝不留连于太一。怊怅于上元。考名都为望幸之宫。因爽垲为集灵之地。一言以蔽。百代可知。梓州道兴观者。五帝盘游。九仙卜筑。铜梁对轸。还疑铸鼎之山。锦浦均流。未怯乘槎之水。天彭割壤。井络分缠。挺夏后之灵。滞震蒙之游女。乃知君王化鸟。资是思归。力士挽牛。非将适远。往者大夫遗行。著文自贬于巴歌。中闻协律设官。作乐岂遗于渝舞。照以火井润之密房。五色九苞。镇飞神凤。三毛孙(疑)孔。屡集文犀。虽膏雨常沾。使星时入。而君平至死。不出灵关元彦平生。未离严道。亦中州之藩服。上古之名区。昔隋室以绿字腾芳。赤符宣庆。寻思马湩。悦阆苑之遐游。顾慕龙鳞。羡乔山之伪葬。爰依翠阜。式写丹邱。其始也。汉苑澄泉华阴移土。林中夸父。即贡宏材。桥畔秦皇。仍分怪石。取方中于绛阙。摹大壮于元都。台实九层。观惟一柱。瑶房叠葺。阳树攒融。俄以九县告哀。三灵改物。五芝八桂。刍荛者往焉。四户三阶。椎埋者至矣。祝融有醉。回禄无厌。始爝火以兴端。终槱烟而合气。五明之扇。将劫烧以争飞。十绝之幡。逐昆熛而乱坠。既灾巢鳦。亦毙池鱼。悲哀欲甚于戊辰。厌胜不闻于壬癸。旅为散地。便接芜城。田鼠谁熏。封狼莫射。梧雕碧甃。光风聚失于孙枝。草没彤闱。浩露空溥于弟蔓。我国家克将威命。允富贞期。李出伊墟。洪惟命氏。陈郡。蔼有升仙。誓牧野之辰。则盘古与天皇秉钺。入咸阳之后。则尊卢与栗陆辇车。纳万国于堂皇。携九州于掌握。彼独夫之所废。俟明辟以攸兴。斯观复建蜺旌。还张翠盖。不劳置臬。而鸥阁飞来。无待直绳。而虬堂化出。三宫主箓。八治威魔。罗郁倘游。遽分条脱。安乍至。或送交开元十七年太守张公。重构石台。并投火齐。九枝散影。二等分光。且异金华。送江南之夜宴。宁同蜡炬。佐洛下之晨炊。号为殊庭。多历年所。元和初。妖兴益部。衅稔坤维。钟会之窥觎。刘璋之闇懦。梁横宋矢。楼舞袁䡴。将禾麦于亲邻。欲邱樊于福地。遂使嵇瓜断蒂。董分株。琼苏入燃腹之间。䭀饭在抽肠之里。黄昏望断。不见青牛。昧旦神兴。唯逢白马。殆逾三纪。阙校二官。开成元年连帅冯公。拥盖巴西。扬麾左蜀。永惟爱女。名列通仙。许长史之全家。皆推道气。东卿之继世。并有灵风。乃梦寐假规。丹青往制。既分赵璧。兼施魏珠。拟耸阙于天台。状重楼于句曲。顿还旧观。且介通庄。嗟乎。歘驾方留。化机潜迫。削墨则公输复去。飞梯则宋翟还归。或沙版仍虚。或寮未豁。或菡萏阙垂于倒井。或椒聊罕遍于周垣。图石室于西昆。犹资粉墨。画银台东海。尚渴铅黄。仙家宁有废兴。人世自多休戚。今皇帝骈阗灵贶。合沓真符。爰顾宝臣。来颁瑞节。尚书河东公。华嵩衡霍。麟凤龟龙。霈膏雨于丰年。耀福星于分野。加以融徽妙阃。栖照元津。书圣琴言。论衡棋品。徵君虚幌。未远军牙。都讲曲棂。更联宾阁。周柱史之论上士张河间所谓仙夫。有猷而九牧具瞻。无待而三元共奖。女道士长乐冯行真庐江何真靖等。并下元受事。大洞刊名。积雪通襟。高霞映抱。鍊气则谷仙留诀。回颜则桂父陈方。华岳洗头。岂肯秦台吹管。阳城掉臂。安能鲁殿窥窗。永念洪纷。每勤元贶。义行于得众。事集于和光。郡人焦太元等若干人。卓郑遥源。严枚远冑。悬情紫简。禀化朱陵。争携莫逆之交。共就列真之宇。灵姿载穆。景从多仪。岳渎奔趋。人天杂集。十州倘见。三岛加升。气转金枢。则云归鸳瓦。漏移铜史。则星入虾帘。焕冰碧以交辉。俨环玭而迭映。纵时更溟滓。代变鸿濛。于元黄未判之中。存轇轕无垠之状。行真等因摽石阙。来访银书。予也五郡知名。三河负气。颜延年之纵诞。未能斟酌当时。王子敬之寒温。徒欲保全旧物。属以鱼车受宠。璧马从知。子虚赋既恨别时。乐职诗空劳动思。况乎无仲祖之韶润。有彦辅之清羸。发短于孟嘉。齿危于许隐。谢文学之官之日。岐路东西。陆平原壮室之年。交亲零落。方欲春台写望。秋水凝情。问句漏之丹砂。饵华阳之白蜜。惠而好我。式契初心。聊复攀逸轨以裁襟。抚空怀而选义。扬子云酱瓿之说。蔡伯喈齑臼之言。斯文倘系于污隆。后世何妨于知罪。稽首归命。乃为铭曰。
道实彊名,先天地生。
渊默未眹,寂寥无声。
中黄立极,元阳降精。
隐轸金阙,开华玉京(其一)(一章)

于穆犹龙,诞予灵族。
尼山设问,函关著录。
开以九籥,转之一毂。
乃命云孙,纳于大麓(其二)(二章)

云孙有庆,开国于唐。
允文允武,宜君宜王。
充庭叠瑞,罄宇储祥。
连珠合璧,气紫云黄(其三)(三章)

大泽斩蛇新野得马。
泗水亭长,邯郸使者
乾在地上,丰照天下。
仁及隐微,谦称孤寡(其四)(四章)

载五纬,肆觐三尊。
虔恭真质,偃曝灵恩
弥缝宇宙,把握乾坤。
逦迤邃宇,参差妙门(其五)(五章)

惟此左川,西南奥壤。
古有经始,今存显敞。
瑶林琼树,铜林宝网。
玉女云衣,仙人露掌(其六)(六章)

吴宫火煹,𤏡道兵来。
聊于一气,示有三灾。
壤因化往,成由运开。
太颠宝贝,声伯琼瑰(其七)(七章)

长乐肇端,庐江缵美。
英蕤秀萼,旋纲步纪。
克蹈前武,能新旧址。
媚此绮都,邻于锦里(其八)(八章)

我之刊岳,帝与令封。
青云干吕,白日高舂。
道心结课,天爵畴庸。
沈研胜韵,款至元踪(其九)(九章)

载念弱龄,恭闻隐语。
蕙纕兰佩,鸿俦鹄侣。
愿腾华藻,请事充举。
如曰不然,吾将谁与(其十)(十章)

道士胡君新井碣铭853年 唐 · 李商隐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梓潼帅所治城东北一里。有宫曰紫极宫。宫有道士曰胡君宗一东都佐汉。尚书即谏于探筹。南国仕游击还闻于奉镜。既还闺紫府。纳陛丹台。遂摆落家声。而削除世系。今乃元元之遐冑。玉皇之后昆。青骨绿筋。元邱白志。洞士之须面。处子之肌肤。舌响琼钟。骨摇金锁。霞烘帔薄。箨嫩冠欹。开天上之文房。应收笔砚。入人间之武库。未见戈矛。其禀质之秀也如此。青囊药圣。缃扆方神。华阳之洞里茯苓。汤谷之肆中甘草。神忧智藏。鬼谢夫。以刮云长者为凶。以针孟德者为忍。郭太医两难之说。无乃疏乎。徐从事九转之方。既闻命矣。其造微之术也又如此。膺是美禄。以资元游。叹楚俗之醉稀。怨中山之醒早。历城伏日会稽暮春。曲枕凌晨。莲筒落晚。覆景升伯雅。倒季伦之接䍦。比者解醒。多调琬涎。向来巳渴。例用琼浆。千钟初戒于初筵。百榼未成于荒宴。其寄情之远也又如此。不横何箸。靡对朱杯。昆崙之禾。徒称于商徼。桄榔之面。浪出于丹区。朱鸟含津。苍龙鍊气。用庖书为外典。以食蔬为空言。日彩九芒。便同业鼎。露华五色。巳当僖盘。其绝累之至也如此。至于直置形骸。混齐歌笑。或久留白社。或暂诣丹麾。迟回而稍至墙东。倏忽而迁居灶北。由来箕踞。祢正平未曰狂生。所过粪除。王彦伯齐称道士。则固非一端可定。二教能拘。谅不测于仙阶。亦难论其乡品。然而能持慈宝。不蠹元枢。忽闻济物之功。聊有寄言之路。尚书河东公作镇之三载也。雨苗均惠。风草驰声。郤元帅之诗书。那宜夺席。曹相国。未足争鞭。君忽唱曰。斯民也。凡带城闉。毕趋宫井。且蛮沙易滥。賨壤多疏。不可家置银床。人开玉甃。其或踆乌未上。赵尊之户扇方扃。顾兔犹毚。曼倩之窗棂未启。则词人卧病。莫冀沾唇。穷子号冤。无容洒面。况北通上路。南际殊邻。有渡汉之灵牛。有还燕之骏马。少阳用事。抱莹角以来思。畏景无阴。踠奔蹄而至止。苟亏上善。或致中乾。君乃于宫之西南。载考水经。仍穷井德。一八四八。鲍侍郎遽尔庾辞。九二九三。郑司农蔼然深义。将就厥志。必求所同。时则有若我同僚六君子者。窦将军之府内。元甲朱旗。王太尉幕中红莲绿水。偕崇虚室。并摄灵台。阴功共矢于三千。久视同期于八百。倒夫筐箧。竭以抒机。君乃指此甘凉。毕其沟沼。烟移宋畚。雷动刘锹。晋块咸除。泾泥尽漉。靡踰浃日。遂冽寒泉。复博采贞珉。遐求怪⿰(王乘)。混沌之凿。几裂云根。朴属之车。争驰风磴。武都引镜。东海分桥。下壁立以呈坚。上觚棱而显巧。方流与洁。灵沼分清。丹灶飞华。宁有代僵之李。赤箫遗响。终无半死之桐。隅落松门。藩篱殿。未飞劫烬。尚纽坤维。武夷重宴于曾孙。宣岳更歌于阿母。亦永绝无禽之咎。终微射鲋之虞。君更以我辈数人。一时之彦。具惟方臭。盍议雕刊。疑余曾梦䌽毫。或吞文石。屡回隆顾。亟□斯文。八斗知惭。四科奚取。天长地久。同衔泻炎之规。古往今来。无复结茆之困。言之不足。乃作铭云。
光芒井络,郁勃天彭。
于惟教父,诞此仙乡。
闻□秦畤,见腊嘉平
黄宁虚位,绿字题名(其一)(一章)

留犀,扁分水
虢蹶赵梦,齐痁秦痔
金绳续脉,玉管损(疑)髓。
蛇胆明眸,虎须牢齿(其二)(二章)

酕醄过市,酩酊经垆。
浔阳傲令,富渚狂奴。
三春竹叶,九日茱萸
延年裸袒,孟祖号呼(其三)(三章)

龟咽存元,熊经养秀。
旷矣鼎鼐,悠哉笾豆。
秽若食带,鄙同探鷇。
竹实虽繁,山梁不嗅(其四)(四章)

爰嗟繘井,载隔搴林。
拜异疏勒,穿殊汉阴。
膏融土脉,乳瀵泉心。
匠得凫舄,上分凤簪(其五)(五章)

吾党具采,藩条是赞。
千寻建木,万丈绝岸。
华裾上榻,白桁素案。
明月离云,钩星在汉(其六)(六章)

燕齐宾客,杨许师资。
养生著论,招隐裁诗。
元中领悟,尘外襟期。
共防绠短,同虑瓶羸(其七)(七章)

古有三巴,今分二蜀。
萦纡九折,峥嵘七曲。
鹤华表仙人棋局。
我刻斯铭,永㬑朝旭(其八)(八章)

荥阳公上浙西郑尚书847年7月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不审近日诸况何若。第高标令范。
早映朝端。惠露仁风。
载光藩寄。况地雄东海
郡控南徐。当皇心妙简之难。
是国用取资之地。斯焉假道。
以副具瞻。况忝亢宗
允俟嘉会。此方且多杂俗。
又异奥区。但馀江山。
记在方志。然将以比西州东府
白下朱方。则亦辽豕为惭。
知惧矣。而里闾凋弊。
溪洞幽遐。内惟短材。
常愧尸禄。道路绵邈。
怀抱凄凉。未期云雾之披。
空属池塘之思。馀并附某乙口述。
河东公上翰林院学士贺冬启852年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伏以周正具至。鲁朔爰来。
祷祠既集于良辰。戬谷且归于内署
伏惟学士灵龟荐寿。威凤均祥。
居石室于西昆。自通仙路。
银台东海。不接人寰。
岂惟与国同休。兼亦后天而老。
某方叨戎律。正远霄阶。
圭贺末由。结恋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