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高宗封事 初唐 · 魏元忠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六
臣闻理天下之柄。
有二事焉。
文与武也。
然则文武之道。
虽有二门。
至于制胜御人。
其归一揆。
方今王略遐宣。
威远振。
建礼乐而陶士庶。
训军旅而慑生灵。
然论武者以弓马为先。
而不稽之以权略。
谈文者以篇章为首。
而不问之以经纶。
而奔竞相因。
遂成浮俗。
臣尝读魏晋史。
每鄙何晏王衍终日谈空。
近观齐梁书。
才士亦复不少。
并何益于理乱哉。
从此而言。
陆士衡著辩亡论。
而不救河桥之败。
养由基射能穿札。
而不止鄢陵之奔。
断可知矣。
赵岐撰禦寇之论。
山涛陈用兵之本。
皆坐运帷幄。
暗合孙吴
宣尼称有德者必有言。
仁者必有勇。
何平叔王夷甫
岂得同日而言哉。
臣闻才生于代。
代实须才。
何代而不生才。
何才而不生代。
故物有不求。
未有无物之岁。
士有不用。
未有无士之时。
夫有志之士。
在富贵之与贫贱。
皆思立于功名。
冀传芳于竹帛。
班超投笔而叹。
祖逖击楫而誓。
此皆有其才而申其用矣。
且知已难逢。
英哲罕遇。
士之怀琬璧以就埃尘。
抱栋梁而困沟壑者。
则悠悠之流。
直睹此士之贫贱。
安知此士之方略哉。
故汉韩信
举军惊笑。
蜀用魏延
偫臣觖望。
嗟乎。
富贵者易为善
贫贱者难为功。
至于此也。
亦有位处立功之际。
而不展其志略。
身为时主所知。
竟不能尽其才用。
则贫贱之士。
焉足道哉。
汉文帝时
魏尚李广
并身任边将。
位为郡守
文帝不知魏尚之贤而囚之。
不知李广之才而不能用之。
李广恨生不逢时。
令当高祖日。
万户侯岂足道哉
夫以李广才气。
天下无双
匈奴畏之。
号为飞将
尔时胡骑凭陵。
足伸其用。
文帝不能大任。
反叹其生不逢时。
近不知魏尚李广之贤。
而乃远想廉颇李牧
冯唐曰。
虽有而不能用。
近之矣。
从此言之。
疏斥贾谊
复何怪哉。
此则身为时主所知。
竟不能尽其才用。
晋羊祜献计平吴。
贾充荀勖沮其策。
叹曰。
天下不如意。
十居八九。
缘荀贾不同。
竟不大举。
此则位处立功之际。
而不得展其志略。
而布衣韦带之人。
怀一奇。
抱一策。
上书阙下。
朝进而望夕召。
何可得哉。
臣请历访内外文武职事。
五品已上。
得不有智计如羊祜
武艺如李广
在用与不用之间。
不得骋其才略。
伏愿降宽大之诏。
使各言其志。
无令汲黯气。
卧死于淮阳
仲舒大才。
位屈于诸相。
臣闻帝王之道。
务崇经略
经略之术。
必仗英奇。
自国家良将。
可得言矣。
李靖突厥
侯君集高昌
苏定方西域
李绩辽东
奉国威灵。
亦其才力所致。
古语有之。
人无常俗。
政有理乱。
无彊弱。
将有能否。
由此观之。
安边境。
立功名。
在于良将也。
赵充国先零
冯子明讨南羌。
皆计不空施。
不虚发。
则良将立功之验也。
然兵革之用。
王者大事。
存亡所系。
若任得其才。
则摧凶而扼暴。
苟非其任。
则败国而殄人。
北齐孝元云。
持大兵者。
如擎盘水
倾在俯仰间。
一致蹉跌。
求止岂得哉。
从此而言。
周亚夫坚壁以挫吴楚。
司马懿闭营而困诸葛亮
俱为上策。
此皆不战而却敌。
全军以制胜。
是知大将临戎。
以智为本。
汉高之英雄大度。
曰吾宁斗智。
魏武之机神冠绝。
犹依法孙吴
假有项籍之气。
袁绍之基。
而皆泯智任情。
终以破灭。
何况复出其下哉。
且上智下愚。
明暗异等。
多算少谋。
众寡殊科
故魏用柏直以拒汉。
韩信轻为竖子。
燕任慕容评以抗秦。
王猛谓之奴才。
柏直慕容评智勇俱亡者也。
夫中材之人。
素无智略。
一旦居元帅之任。
而意气轩昂。
自谓当其锋者。
无不摧碎。
岂知戎昭果毅
敦诗说礼之事乎。
李信求以二十万众独举鄢郢。
其后果辱秦军。
樊哙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
登时见折季布
皆其事也。
当今朝廷用人。
类取将门子弟。
亦有死事之家而蒙抽擢者。
此等本非干略见知。
虽竭力尽诚。
亦不免于倾败。
若之何使当阃外之任哉。
后汉马贤讨西羌。
皇甫规陈其必败。
宋文帝使王元谟收复河南
沈庆之悬知不尅。
谢元以书生之姿。
苻坚天下之众。
超明其必胜。
桓温提数万之兵。
万里而袭成都
刘真长期于决取。
虽时有今古。
人事皆可推之。
取验大体。
观其锐志与识略耳。
明者随分而察。
成败之形。
昭然自露。
京房有言。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古。
则昔贤之与今哲。
意况何殊。
当事之际也。
皆随时而立功。
岂复取于往代。
待才于未来也。
即论知与不知。
用与不用。
夫建功者言其所济。
不言所起。
言其所能。
不言所
陈汤吕蒙马隆孟观
并出自贫贱。
勋济甚高。
未闻其家代为将帅
董仲舒曰。
为政之用。
譬之琴瑟。
不调甚者。
必解弦而更张之。
乃可鼓也。
故阴阳不和。
擢士为相。
蛮夷不龚。
拔卒为将。
即更张之义也。
以四海之广
亿兆之众。
其中岂无卓越奇绝之士。
臣恐未之思也。
夫何远之有。
臣闻赏者礼之基。
罚者刑之本。
故礼崇则谋夫竭其能。
赏厚则义士轻其死。
刑正则君子其心。
罚重则小人惩其过。
然则赏罚者。
军国之纲纪。
政教之药石。
纲纪举而众务自理。
药石行而文武用命。
吐蕃蚁结蜂聚。
本非勍敌。
薛仁贵郭待封受阃外之寄。
奉命专征。
不能激励熊罴。
乘机扫扑。
败军之后。
又不能转祸为福。
因事立功。
遂乃弃甲丧师。
脱身而走。
幸逢宽政。
罪止削除。
国家网漏吞舟。
何以过此。
天皇迟念旧恩。
收其后效。
当今朝廷所少。
岂此一二人乎。
且赏不劝谓之止善。
罚不惩谓之纵恶。
仁贵自宣力海东。
功无尺寸。
坐玩金帛。
渎货无厌。
今又不诛。
纵恶更甚。
臣以疏贱。
干非其事。
岂欲间天皇之君臣。
厚薄于仁贵
以刑赏一亏。
百年不复。
区区所怀。
实在于此。
古人云。
国无赏罚。
不能为化。
今罚不能行。
赏亦能
故人间议者。
皆言近日征行。
虚有赏格。
而无其事。
中才之人。
不识大体。
恐赏赐勋庸。
倾竭仓库。
留意锥刀。
将此益国
徇目前之近利。
忘经久之远图。
所谓错之毫釐。
失之千里者也。
且黔首虽微。
不可以欺。
得志瞻望恩泽。
必因事而生心。
既有所因。
须应之以实。
岂得悬不信之令。
设虚赏之科。
比者师出无功。
未必不由于此。
文子曰。
同言而
在言前。
同令而行。
诚在令外。
商君移木以表
曹公割发以明法
也哉。
有由然也。
苏定方辽东
李绩平壤
赏绝不行。
勋仍淹滞。
数年纷纭。
真伪相杂。
纵加沙汰。
未至澄清。
臣以吏不奉法。
慢自京师
伪勋所由。
主司之过。
其则不远。
近在尚书省中。
不闻斩一台郎
戮一令史
使天下知闻。
天皇何能照远而不照近哉。
神州化首。
万国共尊。
文昌政本。
四方是则。
轨物宣风
理乱攸在。
臣是以披露不已。
冒死尽言。
且明镜所以照形。
往事所以知今。
臣职不稽古。
请以近事言之。
贞观年中。
万年县尉司元景
舞文饰智。
以邀乾没。
太宗审其奸诈。
弃之都市。
及征高丽也。
总管张君乂。
击贼不进。
斩之旗下。
臣以为伪勋之罪。
多于元景
仁贵等败。
重于君乂。
向使早诛薛仁贵郭待封
则自馀诸将。
岂敢失利于后哉。
子云
慈父多败子。
严家无格虏。
此言虽小。
可以喻大。
公孙宏有言。
人主病不广大。
人臣病不节俭。
臣恐天皇病之于不广大。
过在于慈父。
斯亦日月之一蚀也。
又今之将吏。
率多贪暴。
所务唯狗马。
所求唯财物。
赵奢吴起散金养士之风。
纵使行军。
悉是此属。
臣恐吐蕃之平。
未可旦夕望也。
凡人识不经远。
皆言吐蕃战。
前队尽。
后队进。
甲坚骑多。
而山有氛瘴
官军远入。
前无所获。
不积谷数百万。
无大举之资。
臣以为吐蕃之望中国。
犹孤星之对太阳。
有自然之大小。
不疑之闇。
夷狄虽禽兽。
亦知爱其性命。
岂肯尽死而后进哉。
残迫其人。
非下所愿也。
必其战不顾死。
则其兵法许敌能斗。
当以智算取之。
何忧不克哉。
向使将能杀敌。
横尸蔽野。
敛其头颅。
以为京观。
则此虏闻官军钟鼓。
望尘却走。
何暇前队皆死哉。
仁贵等覆师丧气。
故虏得跳梁山谷。
又师行必藉马力。
不数十万。
不足与虏争。
臣请天下自王公及齐人。
之口。
人税百钱。
又弛天下马禁。
使民得乘一大马
不为数限。
官籍其凡。
勿使得隐。
不三年。
人间畜马可五十万。
即诏州县。
以所税口钱市之。
若王师大举。
一朝可用。
且虏以骑为
若一切使人乘之。
则市取其良。
以益中国。
使得渐耗虏兵之盛。
国家之利也。
授阳洽安邑县716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黄门朝请大夫新除河南府司录参军事阳洽。
慎则能密。清而又公。
任之养人。特曰循吏。
朱钩应务。迹岂滞于中京
墨绶宣风。才可临于大邑
蒲州安邑县散官如故。
授于光庭闻喜县716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黄门朝议大夫前行邓州长史上柱国临淄县开国男于光庭。
早闻诗礼。兼著词学。
历职有声。在公无挠。
宛潭菊水。未旌理剧之能。
汉邑桐乡。式伫宣风之最。
可行绛州闻喜县令散官勋封如故。
对著服六年判兖州人平辩受业于田才才亡辩著服六年庐于墓侧刺史以为违经越礼妄造异端禁锢三年辩妻遣小女上表称冤廉察刺史刑狱不当)706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田才地居邹鲁。家习文儒。
业擅籯金。道光珍席。
夙渐升堂之教。早传藏壁之书。
学市攸开。几筵爰设。
故得询疑请益。还如北海之前。
函丈抠衣。更似西河之上。
平辩雩川童子。关里诸生
常因闭户之勤。豫受专门之业。
庶祈荣于青紫。希变采于朱蓝。
日就月将。罚水之恩何极。
陵夷谷徙。颓山之痛已深。
旧宅凄清。空闻丝竹。
遗坛寂寞。无复琴歌。
嗟二物之长收。愿百身而奚赎。
方思重服。用表深衷。
一对揪。六迁檀柘。
曩时儒肆。喜遇祥鳣。
今日凶庐。悲逢吊鹤
论情虽会于宁戚。据理未允于通途。
史职宣风。政乖道俗。
沉忧六载。亦可惊嗟。
积禁三年。固其未得。
少女以衔冤伏奏。雅叶于鸡鸣。
大使以纠慝弹豪。正谐于隼击。
即宜录奏。伏听宸衷。
梁卿王郎中使东蕃吊册 初唐 · 崔湜
 押词韵第十八部
梁侯上卿秀,王子中台杰。
赠册绥九夷,旌旃下双阙。
西堂礼乐送,南陌轩车别。
征路入海云,行舟溯江月。
兹邦久钦化,历载归朝谒。
皇心谅所嘉,寄尔宣风烈。
滑州公府大厅梁上(题拟) 唐 · 李邕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二部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大厦中构,山屹云斗。
黄河畎浍,太行培塿。
整庶宣风,缉戎备寇。
镇宁一方,光辅元后。
按:(见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王蒲园等纂《重修滑县志》卷十二《金石》录宋赵世长天禧二年滑州公府大厅记》引)。
谏封后族疏 武周 · 贾虚已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七
臣闻孔子曰。
唯名与器。
不可以假人。
其非李氏而王。
自古盟书所弃。
今陛下创制谋始。
垂范将来。
为皇王之令图。
子孙之明镜。
匡复未几。
后族有私。
臣虽庸愚。
尚知不可。
史官执。
必是直书。
今万姓禹然。
闻一善令。
莫不途歌里颂。
延颈向风。
欣然慕化
日恐不及。
陛下柰何行私惠。
使樵夫议之。
而先朝赠太原王
殷鉴不远。
同云生于肤寸。
寻木起于蘖栽。
诚可惜也。
如涣汗巳行。
惮改成命。
臣望请皇后抗表固辞。
使天下知宏让之风。
彤管著冲谦之德。
是则巍巍圣鉴。
无得而称。
陈时政得失疏 初唐 · 卢怀慎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五
臣闻孔子曰。
为邦百年。
可以胜残去杀。
又曰。
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
三年有成。
尚书云。
三载考绩。
校其功也。
子产相郑。
更法令。
刑书
一年而人歌之曰。
取我田畴而伍之。
取我衣冠而褚之。
孰杀子产
吾其与之。
三年而人又歌之曰。
我有子弟。
子产教之。
我有田畴。
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
谁其嗣之。
终有遗爱。
流芳史策。
子产贤者也。
其为政。
尚累年而化成。
况其常才乎。
臣窃见比来州上佐
及两畿县令
车布政
罕终四考。
在任多者一二年。
少者三五月。
遽即迁除。
不论课最。
或有历时未改。
便倾耳而听。
企踵而望。
争求冒进。
不顾廉耻。
亦何暇为陛下宣风布化。
求瘼恤人哉。
礼义未能兴行。
风俗未能齐一。
户口所以流散。
仓库所以虚空。
百姓凋弊。
日更滋甚。
职为此也。
何则。
人知吏之不久。
则不从其教。
吏知迁之不遥。
又不尽其力。
偷安爵禄。
但养资望。
陛下虽勤劳之怀。
宵衣旰食
然侥倖路启。
上下相蒙。
共为苟且而已。
宁尽至公乎。
此国之病也。
贾谊所谓蹠盩之病。
乃小小者耳。
此弊久而不革。
臣恐为膏肓。
虽和缓不能疗。
岂蹠盩而已哉。
汉宣帝总覈名实。
兴理至化。
黄霸良二千石也。
就增秩赐金。
以旌其能。
而不迁于颍川
前代之美政也。
又古之为吏者长子孙。
仓氏庾氏即其后也。
书云。
事不师古。
以克永代。
匪说攸闻。
臣望请诸州都督史上佐及两畿县令等。
在任未经四考以上。
不许迁除。
察其课效尤异者。
或锡以车裘。
或就加禄秩。
或降使临问。
并玺书慰勉。
若公卿有阙。
则擢以劝能。
其政绩无闻及犯贪暴者。
免归田里。
以明圣朝赏罚之信。
则万方之人。
一变于道矣。
致此之美。
革彼之弊。
易于反掌。
陛下何惜而不行哉。
应正论 唐 · 王志愔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二
志愔大理正奏言。
法令者。
人之堤防。
堤防不正。
则人无禁。
窃见大理官僚。
多不奉法。
以纵罪为宽恕。
以守文为苛刻。
臣滥执刑典。
实恐为众所谤。
常著应正论。
以见微志。
因上之。
其论曰。
尝读易至萃。
利见大人。
亨聚以正也。
六二。
引吉无咎。
注曰。
居萃之时。
体柔当位。
处坤之中。
已独处正。
与众相殊。
异操而聚。
民之多僻。
独正者危。
未能变体以远于害。
故必见引。
然后乃吉而无咎。
王肃曰。
六二与九五相应。
俱履贞正
引由迎也。
为吉所迎。
何咎之有。
未尝不辍书而叹曰。
居中履正。
事之常体。
见引无咎。
道亦宜然。
有客闻而惑之。
因谓仆曰。
今主上文明。
域中理定
君累司典宪。
不务和同处正之志。
虽存见引之吉。
难应行之于已。
余窃惧焉。
仆敛衽降阶。
揖客而谢曰。
补遗阙于衮职。
用谠言为已任。
以蒙养正。
见引获吉。
应此道也。
仁何远哉。
咎繇谟虞。
登朝作士
设教理训。
开物成务。
是以五流有宅。
五宅三居。
怙终贼刑。
刑故无小。
于是舜美其事曰。
汝明于五刑。
以弼五教。
期于予理刑
期于无刑人。
协于中时。
乃功懋哉。
孔子叹其政曰。
舜举皋陶
不仁者远。
此非明辟执法
大人见引之应乎。
季孙行父之事君也。
举窃宝之愆。
黜受邑之赏。
明善恶而纠慝。
议僭赏以塞违。
虞舜之功。
居二十之一。
主司得行其道。
时君不以为嫌。
此非巳独处正。
引吉(一作应正)而无咎者乎。
观鱼于棠。
臧伯正色。
赂鼎在庙。
哀伯抗词。
言者得尽其忠。
闻之不加其罪。
故春秋称臧氏之曰。
积善之家。
必有馀庆。
此非异操而聚。
引吉之所致乎。
魏绛理直。
晋侯乃复其位。
邾人辞顺。
赵盾不伐其国。
此非正体未变。
为吉所迎者乎。
夫在上垂拱。
臣下守制。
若正应乎上。
乃引吉于下。
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交战于胸臆之中(一作谲正之门)
怀疑乎语默之境。
惧独正之莫引。
忘此正之必亨。
吁嗟乎。
行巳立身。
居正践义。
其动也直。
其止也方。
维正直而是与。
何往而非攸利。
何以明之。
坤六二。
直方大不习。
无不利。
文言曰。
直其正也。
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
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
则不疑其所行也。
嵇康撰释私论。
曹羲著至公论。
皆以崇公激俗。
抑私事主。
一言可以蔽之。
归于体正而巳矣。
礼记曰。
刑者侀也。
侀者成也。
一成而不可变。
故君子尽心焉。
若以喜怒制刑。
轻重设比。
是则桥前惊马。
希旨论人。
苑中猎兔。
从欲废法。
理有违而合道。
物贵和而不同。
不同而(一作之)和。
正在其中矣。
任延武威太守
汉帝诫之曰。
善事上官
无失名誉。
延对曰。
臣闻忠臣不私。
私臣不忠。
上下雷同。
非国家之福。
善事上官
不敢奉诏。
任延雅奏。
汉帝是其正言
此则归正不回。
乖旨顺义
不以忤怀见忌。
斯亦违而合道。
晏子春秋。
景公见梁邱据曰。
据与我和乎。
晏子曰。
此同也。
非和也。
夫和者。
君甘则臣酸。
君淡则臣咸。
今据也。
君甘亦甘。
所谓同也。
安得为和。
是知济调羹
乃适平心之味。
献可否而论道。
方恢正体之节。
俟引正而遵度。
故曰物贵和而不同。
刘曼山辨和同之义。
有旨哉。
若以不同见议。
未敢闻诲。
客曰。
和同乖训。
则已闻之。
援法成而不变者。
岂恤狱之宽宪耶。
书曰。
御众以宽。
传曰。
宽则得众。
若以严综物。
异乎宽政矣。
对曰。
刑赏二柄。
惟人主操之。
崇厚任宽。
是谓帝王之德。
慎子曰。
以力役法者。
百姓也。
以死守法者。
有司也。
以道变法者。
君上也。
然则非人臣之所操。
后魏游肇之为廷尉也。
魏帝尝私敕
有所降恕。
执而不从曰。
陛下自能恕之。
岂可令臣曲笔也。
是知宽恕是君道。
曲从非臣节。
人或未达斯旨。
不料其务。
以平刑为峻。
将曲法为宽。
谨守宪章。
号为湥密
内律云。
释种亏戒律。
一日诛五百人。
如来不救其罪。
岂谓佛法为残刻耶。
老子道德经云。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岂谓道教为凝峻耶。
家语曰。
王者之诛有五。
而窃盗不与焉。
即行伪言辨之流。
礼记亦陈四杀。
破律乱名之谓。
岂是儒家执禁。
孔子之湥文哉。
此三教之用法者。
所以明真谛。
重元猷。
存天纲。
立人极也。
然则乾象震曜。
天道明威。
齐众惟刑。
百王所以垂范。
折人以法。
三后于是成功。
所务掌宪决平。
廷尉之职耳。
易曰。
家人嗃嗃无咎。
妇子嘻嘻终吝。
严于其家。
可移于国。
崔寔达于理体(一无体字)
而作政论。
仲长统曰。
凡为人君。
宜写政论一通。
置诸坐侧。
其大概云。
为国者以严致平。
非以宽致平者也。
然则称严者。
不必踰条越制。
凝网重罚。
在于施檃括以矫枉。
用平典以禁非。
刑故有常。
罚轻无舍。
人不易犯。
防之难越故也。
但人慢吏浊。
伪积赃湥。
而日以宽理之。
可以无过。
何异乎命王良御(一作駻)
舍衔辔于奔踶。
俞跗攻疾。
停药石于肤腠。
适见鞅(一作秋)驾转逸。
膏肓更湥。
医人仆夫。
何功之有。
又谓仆曰。
成法之变。
帝王之令欤。
对曰。
何为其然也。
汉武帝昭平君杀人。
公主子。
廷尉上请论刑(一无刑字)
左右为言。
武帝垂涕叹曰。
法令者。
高帝之所造也。
用亲故挠先帝之法。
吾何面目入高庙乎。
又下负万人。
乃可其奏。
近代隋文帝子秦王俊并州总管
以奢纵免官。
仆射杨素曰。
王陛下爱子。
请舍其过。
文帝曰。
法不可违。
若如公意。
我是五儿之父。
非兆人之父。
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
我安能亏法。
卒不许。
此是帝王操法。
叶于礼经不变之义。
况于秋官典职。
司寇肃事。
而可变动者乎。
我皇睿哲登宸。
高视岩廊之上。
宰衡明允就列。
辑穆庙堂之下。
乾坤交泰。
日月光华。
庶绩其凝。
众工咸理。
聚以正也。
仆幸利见大人。
引其吉焉。
期养正于下位。
中正是托。
子何惧乎。
夫君子百行之基。
出处二途而已。
出则策名委质。
行直道以事君。
进善纳忠。
仰泰阶而缉政。
谔谔其节。
思为社稷之臣。
蹇蹇匪躬。
愿参柱石之任。
处则远辞徵召。
高谢公卿。
孝友扬名。
是亦为政。
烟霞尚志
其用永贞
行藏事业。
心迹斯在。
至如水中汎汎。
天下悠悠。
执驭为荣。
埽门自媚。
拜尘邀势。
括囊守禄。
从来长思。
以为湥耻。
客乃逡巡不对。
遂无以问仆也。
第三道 唐 · 吴师道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
问。
朕闻明王阐化。
感人心之灵。
圣后宣风
移动植之性。
遂使翔龙荐检。
鸣凤司晨
兽解触邪。
草能指佞
仰惟前烈。
何德而臻此乎。
朕逖听遂初。
载钦神化。
每欲反斯茕薄。
景彼上皇。
欲使瑞萐司庖。
候月。
游四灵于翠苑。
集五老于荣河
致此休徵。
良由政感。
伫闻启沃。
以副虚襟。
对。
臣闻化浃乾枢。
景纬呈其灵贶。
泽周坤络。
卉木效其祯祥。
是以若雾非烟。
必应文明之后。
九茎三秀
允符光宅之君。
陛下应期纳箓。
抚运登皇。
孝道格于元穹。
仁心光于紫极。
自临万域。
辑御偫方。
灵瑞屡臻。
休徵荐至。
五蹄仁兽。
乐君囿而来游。
六象威禽。
拂帝梧而萃止。
岂直银黄玉紫。
雉白乌丹。
翻鄗上之二稃。
拔江閒之三脊。
固亦巡河受检。
拜洛披图。
降五老于星躔。
归四神于云路。
盛矣美矣。
巍乎焕乎。
躏三五以腾徽。
吞八九而高视。
尚且崇谦让之道。
守冲撝之德。
抑斯天瑞。
访此人谋。
陛下虽不宰其成功。
微臣亦不知其所谓。
谨对。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排律 押阳韵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一作草)带馀霜。
野老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放还诸蕃宿卫子弟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六
我国家统一寰宇。
历年滋多。
九夷同文。
四隩来暨。
夫其袭冠带。
奉正朔。
禺禺然向风而慕化
列于天朝。
编于属国者。
盖亦众矣。
我则润之以时雨。
炤之以春阳。
淳德以柔之。
中孚以信之。
元风既同。
偫物兹遂。
莫不自天壤。
穷海域。
厥角以请吏。
执贽以来庭。
皇唐之德。
于此为盛。
今外蕃侍子。
久在京国。
虽威畏之及。
自远毕归。
而羁旅之志。
重迁斯在。
宜命所司勘会诸蕃充质宿卫子弟等。
量放还国
契丹及奚延通质子
并即停追。
前令还蕃首领等。
幽州且住。
交替者即旋去。
朕欲以鸟兽咸若。
华戎俱泰。
来则纳其朝谒之礼。
去则随其生育之心。
推我至诚。
崇彼大顺。
含宏之施。
德莫厚焉。
源乾曜等重请封禅手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九
理定然后制礼。
功成然后作乐。
朕承奉宗庙。
恐不克胜。
未能使四海乂安。
此理未定也。
未能使百蛮效职。
此功未成也。
焉可以扬景化告成功。
虽欲答于神祇。
终安于兆庶。
再省诚恳。
恻怵良深。
兴庆宫德音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七
门下。
朕昔在藩国。
此维邸第。
乾坤未泰。
阴阳尚蒙。
则有神物效灵。
祥符肇贶。
飞嘉气于在田之际。
涌瑞池于或跃之时。
惟此旧居。
式加新宇。
周墙仅板于百堵。
卑宫不阶于三尺。
栋梁之用。
毁撤所馀。
聊以纪天地之休徵。
贻子孙之俭约耳。
属春令变始。
时惟发生。
万国来朝。
千官入贺。
既称觞以献寿。
宜施惠以布德。
况农桑在。
稼穑正兴。
或幽彼囹圄。
独隔阳和之泽。
或迫于徭役。
不遂农桑之务。
言及于此。
轸叹良深。
其徒巳下罪。
且令责保。
其应当番兵丁匠等。
灼然单贫者。
所由勘会。
并放营农。
所在诉讼长官
随事疏理。
勿使冤滞。
非军国所要。
馀不急之务。
一切并停。
仍加劝课。
循植农穑。
河北水损户。
既属春事。
虑有乏绝不支济者。
宜委使与州县相度。
量加赈恤。
诸处行人之家。
及鳏寡茕独不能自存者。
州县长官亲加优抚。
使得存济。
应有差科。
量事矜放。
宣风缉化。
职在令长。
有司铨藻之次。
特宜审择其才。
惟德与刑。
为政之要。
顷无闻于风化。
多取威于槚楚。
理人之道。
其若是乎。
愚昧之流。
或轻抵犯。
宜加晓谕。
使识章程。
其含生之类。
不敢辄有屠杀。
天下捕猎。
亦宜禁断。
仍严加捉搦。
百司各遵时令。
务宏宽大之典。
使政理无私。
称朕意焉。
废隐太子等四庙议 盛唐 · 裴子馀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
议曰。谨按前件。
四庙等并前皇嫡嗣。殒身昭代。
圣上哀骨肉之深。锡蒸尝之厚。
宪章往昔。垂法将来。
今欲使陵庙有凭。神灵是享。
故礼曰。礼从宜。
又曰。夫孝者。
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礼从宜者。明可置也。
善继志者。不可改也。
太宗文武圣皇帝功成理定。制礼作乐。
太上皇能事斯毕。窅然高视。
皆以礼顺于情。情通则类应。
乐感于物。物感则德和。
所以深悼友于。敬申孝享。
范围轨躅。润色鸿名。
昔嫄庙列周。戾园居汉。
并位非七代。置在一时。
斯并前史宏规。后贤令范。
固知父子之爱。兄弟之恩。
情有所殷。方从大教。
又按春秋。狐突适下国。
太子。使登仆。
曰。予将以晋秦。
秦将祀予。此则太子之言。
无后明矣。对曰。
神不歆非类。人不祀非族。
君祀无乃殄乎。此则晋有其祀。
立庙必矣。虽史有详略。
而微旨见存。又定公元年立炀宫。
经传更无异说。郑元注云。
公伯禽之子。季氏祷而立其宫也。
窃以宫庙国号。建立不殊。
季氏陪臣。炀公远祖。
因祷立庙。尚不为嫌。
岂与夫睿圣深恩。阐扬至化。
笃惟亲之祀。垂可久之法。
考之汉储晋嫡则如彼。言乎周庙鲁宫则如此。
岂可使晋求秦祀。戾匪汉思。
所枉者深。所直者鲜。
黩神慢礼。理必不然。
昔灾德灭秦。自以功高百代。
天下郡国。皆立高庙
二祧不迁。九祖并享。
三分国用。四海共违。
徒议废兴。竟无得失。
既而疾因梦谴。嗣阙承祧。
虽天道有因。亦人事何补。
既非比例。不假搉扬。
但乐有差等。礼亦异数。
恭闻正议。虔访有司。
金石取象于轩悬。牢礼不亏于乾豆。
谈乐废庙。绝恩弃德。
神之无形。亦可欺也。
又按周礼。官有其职。
修其事。若废官去职。
何以敬神。失敬与诚。
何以降福。且尊以储后。
位绝诸侯。谥号既崇
官吏有典。去羊存朔。
非理所安。徇利忘礼。
何以为国。谨议。
再请封禅表 唐 · 蒋钦绪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
臣乾曜说等言。
臣等考天人之际。
稽亿兆之性。
以为理定功成。
登封告禅。
鸿名盛则。
属在圣明。
陛下让德冲深。
未允偫情。
神祇觖望。
臣等惧焉。
且今四海和平。
百蛮率职。
莫不含道德之甘实。
嗅仁义之馨香。
是以上帝聿怀。
名山望幸。
珍符荐委。
年谷屡登。
开辟已来。
未之有也。
臣闻自古受命而封禅者。
七十二君。
安有殊风绝业。
以方今也。
然犹蹑梁甫
太山
飞英声。
腾茂实。
而陛下功德之美。
符瑞之富。
固以孕虞夏。
含殷周。
有何退让逡巡于大礼哉。
夫昭报天地。
至敬也。
严配祖宗。
大孝也。
厚德苍生。
博惠也。
发策纪号。
丕业也。
陛下安可以阙哉。
天地之符彰矣。
祖宗之灵著矣。
苍生之望勤矣。
礼乐之文备矣。
陛下安可以辞哉。
故臣等愿因神祇之叶赞。
顺华夏之恳诚。
早稽旧章。
特降明诏。
庶及仲春农桑之隙。
以展巡狩肆觐之仪。
则天下幸甚。
对清白二渠判(清白二渠交口不著斗门府司高陵令罪云是二月一日以前) 唐 · 赵颐贞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六
清白二渠。其来自远。
善利万物。闻诸古昔。
故疏沟若雨。荷锸如云。
利彼秦坰。兴功郑白。
虽垦凿南亩。人歌日出之功。
而翘望西成。不假月离之润。
所以每加修葺。式建堤防。
各有司存。标诸令式。
高陵令以迁莺入仕。翔鸾布德。
宣风百里。早副天心。
管辖二渠。正当交口
欲加门堰。谅有前规。
即此经营。非无往例。
但以金堤柳色。未变新枝。
玉琯葭灰。尚飘春雪。
节未逾于二月。事不越于三章。
府局论辜。窃以未可。
欲加罪也。其如词乎。
赵公西候新亭755年冬 盛唐 · 李白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惟十有四载。皇帝以岁之骄阳。五不稔。乃慎择明牧。恤南方凋枯。伊四月孟夏。自淮阴迁我天水赵公作藩于宛陵。祗明命也。惟公代秉天宪。作程南台。洪柯大本。聿生懿德。宜乎哉。横风霜之秀气。郁王霸之奇略。初以铁冠白笔。佐我燕京。威雄振肃。虏不敢视。而后鸣琴二邦。天下取则。起草三省。朝端有声。天子识面。宰衡动听。殷南山之雷。剖赤县之剧。强项不屈。三州所居大化。咸列碑颂。至于是邦也。酌古以训俗。宣风以布和。平心理人。兵镇唯静。画一千里。时无莠言。公退之暇。清眺原隰。以此郡东堑巨海。西襟长江。咽三吴。扼五岭。輶轩错出。无旬时而息焉。出自西郭。苍然古道。道寡列树。行无清阴。至有疾雷破山。狂飙震壑。炎景烁野。秋霖灌途。马逼侧于谷口。人周章于山顶。亭候靡设。逢迎阙如。自唐有天下。作牧百数。因循龌龊。罔恢永图。及公来思。大革前弊。实相此土。陟降观之。壮其回冈龙盘。沓岭波起。胜势交至。可以有作。方农之隙。廓如是营。遂铲崖堙卑。驱石剪棘。削污壤。阶高隅。以门以墉。乃栋乃宇。俭则不陋。丽而不奢。森沈闬闳。燥湿有庇。若鳌之涌。如鹏斯骞。萦流镜转。涵映池底。纳远海之馀清。泻莲峰之积翠。信一方雄胜之郊。五马踟蹰之地也。长史齐公光乂。人伦之师表。司马武公幼成。衣冠之髦彦。录事参军吴镇。宣城崔钦。令德之后。良材间生。纵风教之乐地。出人伦之高格。卓绝映古。清明在躬。佥谋僝功。不日而就。总是役也。伊二公之力欤。过客沈吟以称叹。邦人聚舞以相贺。佥曰我赵公之亭也。偫寮献议。请因谣颂以名之。则必与谢公北亭同不朽矣。白以为谢公德不及后世。亭不留要冲。无勿拜之言。鲜登高之赋。方之今日。我则过矣。敢询耆老。而作颂曰。
耽耽高亭,赵公所营。
如鳌背突兀于太清,如鹏翼开张而欲行。
赵公之宇,千载有睹。
必恭必敬,爰游爰处。
瞻而思之,罔敢大语。
赵公来翔,有礼有章。
煌煌锵锵,如文翁之堂。
清风洋洋,永世不忘。
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759年秋 盛唐 · 李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 创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太虚既张。惟天之长。所以白帝真人。当高秋八月五日。降西方之金精。采天长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我高祖创业。太宗成之。三后继统。王猷如一。大盗閒起。开元中兴。力倍造化。功包天地。不然。何能遏牺农之颓波。返淳朴于太古。虽轩后至道。由闻蚩尤之师。今网漏吞舟。而胡夷起于毂下。先天文武孝感皇帝越在明两。总戎扶风。正帝车于北斗。拯横流于鲸口。回日辔于西山。拂蒙尘于帝颜。呼吸而收两京。烜赫而安六合。历列辟而罕匹。顾将来而无俦。太阳重轮。合耀并出。宇宙翕变。草木增荣。一麾而静妖氛。成功不处。五让而传剑玺。德冠乐推。于戏。昔尧及舜禹。皆无圣子。审历数去已。终大宝假人。饰让以成千载之美。未若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与天同休。相统亿祀。则我唐至公而无私。越三圣而殊轨。腾万人之喜气。烂八极之祥云。上皇思汾阳而高蹈。解负重于吾君。能事斯毕。与人更始。乃展祀郊庙。望秩山川。方掩骼于河洛。吊人于幽燕。但诛元凶。不问小罪。噫大块之气。歌炎汉之风。云滂洋。雨汪濊。澡渥泽。除瑕颣。削平国步。改号乾元。至矣哉。其雄图景命。有如此者。我邦伯韦公。大彭之洪允。扶阳之贵族。雄略迈古。高文变风。运当时贤。才堪三事。历职剖剧。能声旁流。衣绣而白笔横冠。分符而彤䄡入境。曩者永王以天人授钺。东巡无名。利剑承喉以胁从。壮心坚守而不动。房陵之俗。安于泰山。休奕列郡。去若始至。帝召岐下。深嘉直诚。移镇夏口。救时艰也。慎厥职。康乃人。减兵归农。除害息暴。大水灭郭。洪霖注川。人见忧于鱼鳖。岸不辨于牛马。公乃抗辞正色。言于城隍曰。若一日雨不歇。吾当伐乔木。焚清祠。精心感动。其应如响。无何。中使衔命。遍祈名山。广徵牲牢。骤欲致祭。公又盱衡而称曰。今皇上明圣。怀于百灵。此淫昏之鬼。不载祀典。若烦国礼。是荒巫风。其秉心达诚。皆此类也。物不知化。如登春台。有若江夏县嶭公。揖四豪之风。当百里之寄。干蛊有立。含章可贞。遵之典礼。恤疲于和乐。政其成也。臻于小康。中京重睹于汉仪。列郡还闻于舜乐。选鄂之胜。帐于东门。乃登豳歌。击土鼓。祀蓐收。迎田祖。招摇回而大火乃落。阊阖启而凉风始归。笙竽和籥之音。象星辰而迭奏。吴楚巴渝之曲。各土风而备陈。礼容有穆。簪笏列序。罗衣蛾眉。立乎玳筵之上。班剑虎士。森乎翠幕之前。千变百戏。分曹贾勇。蔺子跳剑。迭跃流星之辉。都卢寻橦。倒挂浮云之影。百川绕郡。落天镜于江城。四山入牖。照山空之海色。献觞醉于晚景。舞袖纷于广庭。鹤发之叟。雁序而进曰。恭闻天子无戏言。恐转公以大用。老父不畏死。愿留公以上闻。悦坐棠而餐风。庶刻石以寘美。白观乐入。闻韶在齐。采诸行谣。遂作颂曰。
爽朗太白。雄光下射。
峥嵘金天。华岳旁连。
降精腾气。赫矣昭然。
诞圣五日。垂休万年。
孽胡挺灾。大人有作。
雷电发扬。欃枪乃落。
九服交泰。五云萦薄。
扫雪屯蒙。洗清寥廓。
轩后访道。来登峨眉
上皇西去。异代同时。
六龙转驾。两曜回规。
重遭唐主。更睹汉仪。
肃肃韦公。大邦之翰。
秀骨岳立。英谋电断。
宣风树声。远威逆乱。
不长不极。乐奏争观。
丸剑挥霍。鱼龙屈盘。
回舞袖西笑长安
颂声载路。丰碑是刊。
谢御书集贤院额表 盛唐 · 王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四
臣维言。伏奉今月某日圣札题集贤殿御书院额。
捧戴抃舞。不知所裁。
窃以先圣微言。前王令典。
所以兴行礼义。训正人伦。
顷逆胡凶顽。不识经籍。
恣行毁裂。有甚焚烧。
伏惟陛下御极统天。功成理定
悯其坠简。旁搜古壁。
发求书之使。置写书之官。
于是九流百家。韦编缃帙。
烂然虎观。盛彼鸿都
加以亲重儒门。将为教首。
俯题金榜。自运银钩。
龙凤翔于烟云。日月照于天地。
曾无以喻。谁敢强名。
况乎方丈之书。七分入木。
仲将虚为白首。羲之枉在墨池
将使率土之人。知陛下宠兹书府。
普天之下。敩陛下敦彼儒风。
政化之原。实始于此。
臣忝编次漆简。刊校石经。
载光载辉。诚欢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