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荅弟妇歇后语弟浣,娶窦尚书女。年甲已高,出参,望尘下拜曰:“只将谓亲家母。”又作歇后语云云。闻者莫不绝倒。) 五代至宋初 · 李涛(信臣)
 押删韵
惭无窦建,愧作梁山
义成军节度使太保史匡翰碑铭(并序 后晋天福八年四月 后周 · 陶谷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三、全宋文卷一一、《全唐文》卷八六三
上阙辅,蜀望帝之洪苗,楚倚相之厥裔。
迨于战国,世为史官
周崇江、汉之祠,已疏王爵
汉重之族,遂宠侯封。
令望不衰,奇才间出。
长江激浪,下嶓冢以方舟;
宝剑腾晶,发□□□□□。
积善所宜于有后,享富贵者累朝;
大勋不可以中微,启茅土者数世。
事详图牒,功备鼎彝。
大王父讳怀清,皇任安庆九府都督
王父讳敬思,皇任安庆九府都督
显考讳建□,□□□□□兼九府都督,赠太保
公即太保长子也。
太白之精,禀峒山之英。
笑腐儒之老一经,拜神姝而学五兵。
怀鼓箧之心,行有馀力;
蕴飞钳之辨,似不能言。
天祐中,王室寖□,□□□□,□陆之龙蛇竞斗,生郊戎马成群。
时□宗已合乐□,将图义举,定玉帐一匡之略,提金坛百胜之师,战于两河,决平多垒。
以公人才地望,宜副颁条,起家□□□□□□代州副使,以劳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改辽州副使,兼领九府都督
同光初庄皇受命,梁祚告终,骐驎斗于东陵,荧惑入于南斗。
负□□□□□□,虽曰一家横戈,而猛士守方,未安四鄙,将宁边徼,特委警巡。
九府都督充岚、宪、朔等州都游奕使,解职,授天雄军牢城都指挥使,迁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恩遽降,时议为轻。
遥领首城,仍兼九府。
检校户部尚书浔州刺史,未几改天雄军步军都指挥使刺史如故。
明年,迁侍卫彰圣马军都指挥使,兼九府都督□□□□□□也,八□大定,万国来朝。
窦宪于骑军,已平敌国;
寇恂河内,俾惠一方。
检校司空怀州刺史,政成,转控鹤都指挥使,加金紫阶,兼和州刺史驸马都尉
虎贲三百,□□□□□□;
魏阙九重,谨门阑于清禁。
圃田待理,汉殿抡材。
功臣旌佐国之石,出牧奉专城之寄。
渤海守布解绳之政,化洽下车;
淮阴侯有授钺之才,□膺推毂。
谋于良帅,属在旧勋。
□□□□,□□鹰扬之劳;
轼前熊伏,宁淹豹变之期!
斋坛峻而金鼓严,麻案宣而油幢出。
汉垒接平阳之第,禹河连沁水之封。
梁苑之西郊,殷乎威望;
国侨之遗俗,绰有政声。
当四□□□□□□命之为伯,加食邑通前五百户。
方司外御,俄迫内艰,居丧爰疚于块苫,有司不避于金革。
大君有命,难违焘土之恩;
开国承家,遂奉墨缞之制。
授起复冠军□□□□□吾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依前充节度使
列旌旗于卫幕,再励分忧;
泣风雨于梁山,难胜永慕。
海运方远,峰摧若何!
封章而不忘戴君,对符印而犹思择帅。
三阳莫辩,□□□□□之针;
六合至宽,无处问回生之草。
管辂慊与才之叹,仲尼兴有命之言。
名不遂而功不成,生何足贵;
令其终而善其始,殁且奚冤?
天福七年三月十六日寝疾,薨于镇,享年四十□□□□□人罢市。
年光似箭,讶天道于张弓;
日递高舂,辍时情于相杵。
有诏赠太保,丧葬之仪,并从加等。
明年太岁在癸卯孟夏四月二十有三日庚午,归葬于北京太原□□□□□也。
铭旌前导,卤簿分行。
何须陶氏牛眠,方为吉地;
不待滕公马立,自得佳城
载惟积庆之家,须及莫京之胤。
鲁国大长公主
车服有容,实殷帝之归妹;
秾华□□,□□□之王姬。
半枯旋叹于未亡,一恸俄闻于昼哭。
风飘宝匣,翻成别鹤之悲;
尘暗妆台,永结孤鸾之恨。
嗣子四人:长曰彦容,宫苑使溱州刺史
次曰彦澄、彦琪,并西头供奉官
幼□□□□□州别驾
以于公之阴骘,门合容车;
以邓氏之旧亲,家宜藏策。
宠既隆于奕世,荣岂让于重侯,近朝以来,莫之比也。
嘻!
以公之忠肃恭懿,宜慈惠和,求福罔回,见义有勇,秉□□□□□达,招延无间于后生,不积财而□务藏书,不忧家而唯思报国,求诸时彦,我无□焉。
宜乎享大年,跻极品,上击九万里,直耸一千寻。
而阳报无徵,天赋有限。
极公侯伯子男□□,□□□生而无成;
守温良恭俭让之言,得以谓没而不朽。
将传来裔,期播徽音。
合从鲁国之褒,方尽延陵之美。
臣才非日地,职在□□,仰□□□□□功,闻□家□之□德。
虔遵睿旨,强缀斯文。
属词而徒罄揄扬,序事而多惭漏□,鞠躬抒思,再拜铭勋,将招岱岳之魂,辄效楚词之意。
铭曰:
□□□□□惠且贞,事明君兮信而诚。
藏策书于周庙,□征毂于汉宫。
年既谢兮时正来,河方誓兮山告颓。
讶阴骘而已矣,叹阳报而哀哉。
□□□□□□□□帝乡,丹旐悠兮下山阳
隔两乡之明月,陟千里之宏岗。
龟告吉兮定臧,年惟利兮日其长。
萦蔓草于原上,揭丰碑于路旁。
上阙兆鹤且白兮来翔。
传千□兮万代,播兰杜之芬芳。
诸葛卧龙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咸平集》卷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六、《历代赋汇》卷一一二、嘉庆《洪雅县志》卷一七
天将灭汉,天下大乱,奸雄竞起以图霸,豪杰争驰于良算。
江东孙权之强御,关中有曹公之勇悍。
唯蜀邦之险阻,付刘璋之闇懦。
东海徐庶,荐孔明于先主。
其人自比,其迹尚耕于垄亩。
霸王之大略,每讴歌于《梁父》。
可以屈就,难以邀取。
若应龙之卧渊泉,俟良时以为风雨。
虽吴主之得豹,纵魏君之若虎,傥获斯人以为用,可以争强于中土。
刘备乃往诣南阳,雄图抑扬,功业稽迟而愤悱,旌旗侍从以苍遑。
岂徒贲丘园,聘圭璋,实欲尊之为谋主而制敌,贵之为尚父而图王。
一之日骤欲履其阈,肩其墙,殊不知渺若千里之迢遥,浩如重泉之汪洋。
人在其外,如鳣如鲔,如䲡如鲂,不敢游其窟宅,不敢漾其辉光。
乃退而叹曰:「信先生之道也,如龙之方卧也」。
二之日窥其户,闻其人,人虽睹而难趋,迹虽迩而难亲。
自觉其门若河若海,若潭若津,不得见其最灵,不得测其至神。
又退而叹曰:「信先生之德也,如龙之未易识也」。
三之日升其堂,入其室,仁干森植,义橹骈比。
疑波神侍卫而汹涌,谓水怪环周而蹙踖。
见其以道为踪,以德为迹,以文为鳞而彬彬,以武为鬣而奕奕。
将侔夏后,河汉可御以天飞;
尚类叶公,窗牖初窥其藻质。
我于是以兑悦为雨,以巽顺为风,动其倜傥,鼓其英雄。
遂慷慨变摅而崛起,以纵横筹略而相从。
亮之遇先主也,若龙之得水;
备之得先生也,若云之从龙。
所以跃于吴,骤于蜀,帝王其心,日月其目。
张飞关羽为吾之股肱,赵云庞统为吾之爪足。
金鼓为雷霆之威,甲兵为风雨之速。
旌旗为飞鬣而常舒,鈇钺为逆鳞而难触。
前则饮于渭水,后犹蟠于斜谷
观其奋首于魏,施尾于吴,将欲腾跃于秦京与镐京,窟宅于东都西都
然后以燕齐赵魏为河海,以荆襄楚越为江湖。
故得寰中波骇,海内鼎沸。
马超韩遂之流,袁绍吕布之类,若蛟螭奔走而丧胆,比鱼鳖沈潜而屏气。
岂谓天赐吴以斗牛之分,赐魏以咸镐之国,赐我以坤维之地,俾我与鼎分之域。
既天命之所授,岂人谋之能克。
汉江沱江,亦足宅其西南;
梁山剑山,亦足门其东北。
方欲修其德,述其职,将上请于阊阖,冀下并于华夷。
变三分之国为上国,变汉水之池为天池。
复火德之世祚,续炎精之绝离。
俄而上帝有命,碧落言归,刘禅攀髯以何及,谯周仰首以无依。
世灵其神,敌惧其威。
杨仪鸣鼓以震恐,晋宣丧胆以奔驰。
至今岐山之侧,渭水之涯,南阳之草木,西土之边陲,或烈风之飘飘,或暴雨之淋漓,犹疑其蜿蜒在晦,而阴骘是司。
观阵图者见其规画,读国史者想其形仪。
信奇士之遇主,实千载之一时。
按:《春秋》曰「以龙纪官」,《诗》曰「为龙为光」,此葛亮兮攸宜。
天机论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咸平集》卷一○
天者道之心也,机者天之用也;
以心发机,将全乎道也。
日月风雨雷电雪霜,并机之用也。
地辅于天,亦犹臣事君而子事父。
故山岳川渎草木蠢动,亦机之用也,日月薄蚀,星辰彗孛,风拔大木,雨降流血,雷震寝室,霜降炎天,山岳摧颓,谷洛激斗,雉雊高宗之鼎,太戊之朝,即机之发也,发其机属乎人君者也。
夫天生蒸民,树之君以司牧之
赏之宠之,君得而专行焉;
戮之辱之,君得而擅行焉。
威福二柄,自由于君,行其所好,谁敢沮之;
行其所恶,谁敢违之。
圣人所以不妄动,不妄言,言必可行,动必可法,位至尊而心至谨,夕惕若厉,日新厥德,所以天降其祜。
故《洪范》休徵,以为肃则时雨若,乂则时旸若,哲则时燠若,谋则时寒若,圣则时风若。
乃有树连理而呈祥,抽叶而纪候,郊薮萃于麟凤,宫沼跃于龟龙。
若谓居域中之大,专二柄之重,以为行其所欲,人莫我违,纵其所好,人莫我拒,于是身妄动,令妄施,则天降其咎。
故《洪范》咎徵,以为狂则常雨若,僭则常旸若,豫则常燠若,急则常寒若,蒙则常风若。
乃有石言魏之野,壤坏梁山之丘,宣榭有火而降灾,郑门斗蛇而表异。
天降其祜,天之赏机也。
发其机,赏其君,俾人君无忘于德也。
降其咎,天之罚机也。
发其机,中其君,俾人君无纵其欲也。
故圣人则天之明,用天之机。
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汝躬」。
于是考玑衡而齐七政,然后揖让禅受,膺其大命。
是知舜有大孝,天以历数授之也。
舜又谓禹曰:「天之历数在汝躬」。
然后亦揖让禅受,膺其大业。
是知禹有有大功,天以历数福之也。
成汤伐桀,则曰「应乎天而顺乎人」。
周武伐纣,则曰「恭行天罚」。
大禹君休,海神受职;
暴秦黩武,人不聊生。
天则移其历数,授于汉祖,故五星聚东井,赤云见于骊山
是知天之发机,福善德而祸淫虐也。
故《春秋》曰「天方授楚」,又曰「天厌周德」。
授之者,福善之机也;
厌之者,祸淫之机也。
若君得天赏机而恃之,则福转为祸;
得天罚机而惧之,则祸反为福。
所以楚庄小心,故身享元吉
宋景悔过,故国不缠灾。
天之不言,而信其机乎。
孔子云:「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圣人则天之明,故厚其禄,峻其秩,以赏君子;
峻其法,严其刑,以退小人。
故赏一人,千万人悦;
罚一人,千万人惧。
然后赏不费而人自劝,刑不烦而人自正。
得非天以机警于人君,人君得天之机警于兆民,则君明臣忠,朝廷之仪正矣;
父慈子孝,家人之道严矣;
兄友弟恭,《棠棣》之诗兴矣;
夫和妻柔,闺阃之理明矣。
岂非人君用天之机,而养天之民乎。
不知天之罚机,则玉杯象箸,酒池脯林,霜刃膏人之胫血,铜柱灼人之髀肉。
故天墟其国,而暴其社。
文武能知天之赏机,则葬无主之骨,封贤人之墓,散商纣之财以富人,息虞芮之讼以劝人。
故天祚其代三十,延其年七百。
其若君明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则悦心在于人,而和气动于天。
是以天之六气,不得不调;
地之万物,不得不泰。
行于乐府,则其音安以乐;
化乎宇县,则其人富且寿。
介族在藻而遂性,羽虫择木而安巢。
天之用机则如彼,君之得机又如此。
是知天之,君之,其循环乎。
雪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事类赋》卷三
雪之时义远矣哉!
盖阴气之凝,五谷之精。
始布同云之影,俄飘六出之霙。
谢女之风中絮起,侍臣之衣上花明。
若夫雪苑创于梁王雪宫建于齐国,应时而不必封条,为瑞而每闻盈尺。
哀道穷而并衣,东郭穿而留迹。
武王之五车两骑,楚子之翠被豹舄。
焦先露寝以自若,袁安高卧而不出。
至于王恭鹤氅,齐国麻衣,丽见相如之赋,皓如姑射之肌。
楚客之歌《阳春》,周文之咏「来思」,曾子梁山》之操,穆满黄竹》之辞。
访戴逵乘兴,葬滕文而弛期。
云南五月,怪空桑于四时。
尔其玄阴晦,朔风厉,当空而初认散盐,入夜而犹能映字。
青雨广延之国,赤布河阴之地,周王昆明之唱,西母贡嵰州之味。
亦尝见苏武之持节,明汉女之无罪,悟晏子而流恩,感负薪而施惠。
岂独猎钘山而为药,获玉马而称瑞云尔而已哉!
象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事类赋》卷二○
南方之美者,梁山之犀象焉。
周澄上言,可洗之而疗疾;
苍舒有智,亦秤之而刻船。
则有束刃于鼻,系燧于尾。
虽质大于牛,而目不逾狶。
初一乳而三年,卒焚身而以齿。
若乃放于荆山之阳,养之皋泽之中,虽禀精于瑶光,终见制于越童。
至若出伊水长洲,生乾陀之异域,胆随月转,鼻为口役。
遇师子而必奔,顾脱牙而尚惜。
见皮而泣,争鼻而食。
临刑既闻于泣血,丧雌亦致于连洏。
出九真与日南,耕苍梧会稽
入彼梦思,既见灾于张茂;
俾之率舞,亦归功于贺齐
春雪赋 北宋 · 钱惟演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皇朝文鉴》卷一
癸亥岁二月晦季春旦,雾,霰雪杂下,平地二尺。
寒威于是凌厉,阳和为之潜伏。
问诸农,曰:「田有伤矣」。
问诸圃,曰:「果不实矣」。
考诸史,曰:「阴阳戾矣」。
予守土者,岂不以民为心?
因怆然而赋:
春阳已中,百昌俱作。
彼阴冷而忽兴,何飞霙之骤落?
始蒙蔽于阳乌,遂潜藏于天幕。
冰霰杂下,温寒相搏。
才衮衮而纷揉,更霏霏而交错。
因方就圆,填溪满壑。
迷匹练于素鹇,混高云于皓鹤。
七盘顿失乎巇崄,二室仅存乎峎崿。
我有爰田,既锄既耰;
我有条桑,且桋且柔。
岂灭裂而是取?
顾沃若之待收。
罹此暴殄,予心则忧。
亦有庶草群木,千芳万琲,粉落絮起,珠倾玉碎。
建森纚之高牙,垂陆离之长佩。
掩藩匽之郁栖,覆台塘之畏隹。
病李僵于井干,芳兰沉于林会。
有奔夐夐,有鸣嘤嘤。
趋荐草以无所,恋危巢之欲倾。
顾泽中而罢钓,之垄上而辍耕。
手足瘒瘃,吾道不行。
吾乃诗叹麻衣,歌悲黄竹
兔园靡召于游客,钘山遂仆于王属。
隔瑶水之来使,没骚人之行毂。
东郭叹不完之衣,梁山作思归之曲。
岂由汉女之冤,遂至卫民之哭?
已而违时令,反天常,气虽凄而不烈,风虽暴而不扬。
忽曜灵之委照,伫消释于辉光。
大宋尚书户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赐紫金鱼袋张公墓志铭(并序天禧四年闰十二月 北宋 · 严儒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
公讳郁,字文炳,其先范阳人也。
洪源灵派,分导九河,服冕乘轩,荣冠四贵。
遥遥华胄,有自来矣。
高祖已上家牒,因五代乱离亡失,故阙其官讳。
曾祖爱,赠尚书左丞
祖旻,赠尚书右丞
并历仕汉朝,以清白传家
考正,赠工部尚书,始事周朝历官郎署,陈奇策干世宗,称旨进用,迁工部侍郎尹开封府事。
洎皇宋太祖应天启运,询举异人,擢升户部侍郎
亮直耿介,乃当时之伟人也。
公即贰卿第三子也。
过庭禀训,励行笃学,偶文明之运,应甲乙之科。
至太平兴国二年太宗皇帝御前登上第,解褐授大理评事,假五品服,通判南剑州
良玉既琢,宛成国器;
天骥呈才,爰骋逸躅。
莅职踰期岁,计使奏其能,就转赞善大夫,移通守于姑熟郡。
盖以素负时才,敏于吏干。
视事听讼,通于神明;
令闻嘉声,浃于朝野。
秩满入觐,考绩陟明,转太常丞
俄迁左正言三司户部推官、锡银章朱绂以旌之。
后因上言邦计泉货登耗之利,上信之,遽迁三司盐铁判官
精勤勿懈于位,上遵圣寄;
公直不畏强御,颇有父风。
改授都官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仍赐金紫以贵之。
公祗谨君命,振举朝纲。
台阁之事未秩者,必按典据而兴举之;
表著之位失度者,不避权贵而弹射之。
屡陈章奏,皆契宸襟,上嘉叹其称职,转户部郎中,仍旧知杂,出内府钱贰佰万以赉之。
倏婴疾苶,伏枕踰旬。
特宣尚药,分给御膳,示忧轸于圣怀也。
寝疾不瘳,于淳化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终于东京私第,享年四十三。
先皇闻而震悼久之,命赙赠踰于常等。
诸孤以大事未利,权窆于西京永安寺
夫人梁氏,即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周翰之长女也,婉淑宜室,四德具修,累加邑封,先公而殁。
生二男二女:长行成,藉资荫累任令录
次子行先,幼而颖悟,美秀有文;
至大中祥符八年,御前登进士第,初任坊州军事推官,移任梁山军判官兼通判
长女先适进士牛颖,幼女后适荆南府法曹边易从。
次子行先以游宦流离,霜露兴感,于任所沥血,上章告假,归洛襄事,圣旨俞允。
即以天禧四年闰十二月二十七日迁先君郎中之灵,同先妣夫人宅于洛阳县平洛乡杜泽村,祔尚书茔之右,从龟筮之吉礼也。
呜呼,公风标整峻,识度渊博,寡言慎行,动守礼法,有君子之德也。
刚毅忠鲠,进由道义,嫉彼回邪,好是方洁,有直人之风也。
至若章疏文论之应用,缘情体物之制作,咸编诸家集,多播在人口,当代为儒宗者许之,亦圣朝文章之士也。
惟痛其景命不融,亦古贤多有遗恨。
然身虽殁而有称于世,幸且不朽矣。
儒顷辱公一顾之称奖,公之次子今为儒之从事,恳请论撰懿烈,不获让,书志而铭曰:
堂堂张公,其仪有则。
文学政事,芳猷允塞。
畴庸会府,精勤厎绩。
缪霜台,振扬称职。
方隆天眷,俄告疾殛。
其如命何,倾朝痛惜。
自捐馆舍,未卜窀穸。
日月云迈,星霜屡易。
贤人有后,庆垂世德。
孝子奉先,怀于罔极。
迁附考妣,同归封域。
爰勒铭于泉扃兮,庶永旌于灵石
按:《芒洛冢墓遗文》四编。又见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一二○一。
陈济赴举兼省觐 北宋 · 宋祁
七言律诗
相从同是日边人,两见江南碧草生。
铗车鱼初倦客,梁山风雨苦思亲。
虹桥刻柱前盟苦,兽锦裁囊丽曲新。
袍雪纷纷君莫顾,汉皇终自识平津
徐君章秘丞梁山(据残宋本,万历本作州)1052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苍壁束江流,孤军水上头。
蛟龙惊鼓角,云雾裛衣裘。
午市巴姑集,危滩楚客愁。
使君才笔健,当似白忠州
鲜于谏议侁志铭元祐二年八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三、《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二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公讳字子骏
其先箕子封于朝鲜,其子仲食采于于,因氏鲜于
其后诏为阆州刺史,没于官,遂家焉。
开元时仲通叔明节制两川,叔明以功赐姓李氏,后复其姓,于公十二世祖也。
祖演、祖瓘皆不仕。
父至,号隐居先生,以公赠金紫光禄大夫
母赵氏,安德郡太夫人
公性庄重力学,景祐五年进士第,调京兆府栎阳县主簿
到官数月,丁外艰,服除,为江陵府右司理参军
庆历中,天下旱,诏中外言事,公上书「灾异之兴有四」,言甚切直。
歙州黟县,又权婺源
歙号难治,公治为诸邑最。
著作佐郎知河南府伊阙县事,迁秘书丞通判黔州,未行,改绵州
先是守将以下课吏卒供薪炭刍豆,鬻园中果蔬,公至,悉罢之,而守将随亦罢。
赵悦道荐其状,迁尚书屯田员外郎
英宗初为皇嗣,公乞选经术士以为翼卫,迁都官员外郎通判保安军
何圣从知永兴军,辟公签书判官厅公事
再迁屯田郎中蔡河拨发。
神宗初诏中外直言,公应诏言十六事,皆人君谨始者。
王荆公用事,又上疏言「可为忧患者一,可为太息者二」,怫其意。
某时为翰林学士,荐公,诏除利州路转运判官
荆公沮议,上曰:「鲜于某有文学」。
执政曰:「陛下何以知之」?
上曰:「有章疏在」。
因出其文以示御史中丞滕元发,曰:「此不减东宫旧臣王陶」。
未几,关陕旱,乃移书安抚使,宜如李牧雁门故事,远斥候,谨烽火,须其可击而图之。
安抚使不能用。
顷之,庆州兵叛,关中震骇,巴峡以西皆恐。
成都守与部使者争议发兵屯要会处,公一皆止之,遂安
是时,初作青苗、助役法,诸路监司各定所部役钱。
转运使李瑜欲定四十万,公以为利路民贫,定二十万,而与议不合。
具奏以闻,上从公议,以为诸路率,罢,而以公为转运副使
西京左藏库使利州周永懿贪暴不法,前使者惮其凶狡,不敢问。
公即遣吏就捕送于狱,而永懿编管衡州
初,利州兼益利路兵马都监,故用武臣,至是乞用文臣为守。
剑门关葭萌使臣兼知县事,多不习文法,因请置令,令专邑事。
皆著为令。
是时新法行,而公平心处之,苏子瞻以谓「上不害法、中不伤民、下不废亲为三难」云,人以为知言。
寻移京东西路转运副使,迁司封郎中
是时河决曹村,或谓勿塞,公言:「东州梁山张泽两泺,夏秋大河注其中,则民为鱼矣」。
因作《议河书》上之,上皆嘉纳。
复合京东、西两路为一,因以公为转运使
后知扬州
官制行,换朝请大夫,坐所举吏受赇免,降朝散大夫
或劝公自陈,公曰:「吾刺举十二年,所举四百馀人,宁尽保其往邪?
既荐之于朝,岂可反覆,为自全之计乎」?
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
二圣临御,除公朝议大夫京东转运使
既至,奏罢莱芜利国监铁冶,及盐法通商,东人大悦。
又言高丽朝贡可令州郡礼之,其自欲商贾者听,则其人便矣。
召判太常,议神宗配享,或曰荆公,或曰吴正宪公
公以为宜如唐郭子仪故事,用富文忠公,议遂定。
明堂礼毕,拜左谏议大夫,言君子小人相为消长之理甚备。
又请六曹监长吏各举僚属,则执政大臣可以优游论道矣。
又言保甲授班行者即为官户,免役,而祥符县至一乡止一户可差,公请依进纳例。
有旨,谏官直舍不得与两省相通。
公奏:「唐太宗宰相平章,必命谏官随其后,有违失则箴规之。
今置谏官,使与两制不相往来,非所以开言路之意」。
又请复制举,分经义、诗赋为两科,多施行者。
明年,以疾请外补,拜集贤殿修撰、知陈州,仍诏满岁除待制
五月辛未,卒于州廨,享年六十九。
公两得任子恩,奏兄之子,凡嫁内外亲族之女数人,其在官为家如此。
娶陈氏,封永安郡君,前公一年以终。
男五人:复,早卒;
颉,河南偃师县
群,凤州司法参军
绰,假承务郎
焯未仕。
女四人:长未嫁而亡,次适赵氏,次适蒲氏,亦亡,幼适永安县主簿张球
孙男二人:崇、崧。
孙女二人。
所著文集二十卷,《诗传》二十卷,《周易圣断》七卷,《典说》一卷,《治世谠言》七卷,《谏垣奏稿》二卷,《刀笔集》三卷。
是岁八月辛丑,葬于颍昌府阳翟县大儒乡高村之原。
铭曰:
神宗皇帝在御,某尝荐公,怫执政意。
后十八年,遂铭公之墓乎!
呜呼子骏,其言也讱,其行也敏。
平生云为,庄重惇谨。
阳翟县,大儒之乡,高村之原,永固以藏,贻后世云。
依韵和登州推官张同年之梁山 北宋 · 祖无择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峻极乾苍苍,班移自混茫。
势临坤轴断,根入海涛僵(原校:库本作彊 文渊阁本仍作僵)
屹立踰千仞,孤标冠四荒。
兴云山近泰,出日谷连旸。
绝坟(原校:库本作损 文渊阁本作景,彭本作愤)于斯胜,烦襟到此凉。
山经终寂寂,祀典谩煌煌(自注:《山海经》不载此山,秦祠八神五曰阳,即此山也。)
岩黑骊龙睡,烟清来(原校:丁氏本作采)凤翔。
藏书陋群玉,中瑟小空桑(自注:空桑山,材中琴瑟。)
禹载无遗迹,秦碑有旧章。
乘舆曾直上,鞭石宛居傍。
在昔初迁鼎,当时异省方。
纵心师诞妄,恃力逞强梁。
儒学微言绝,神仙怪说彰。
锡符尊(原校:丁本作真)德水,留识(彭本作识)著吾浆。
岂念思王度,惟期至帝乡
(原作赍,据文渊阁本改)男何杳杳,秋祝自琅琅。
讵得三山药,翻同一国狂。
八神宁尔福,二世果斯亡。
始祸闻陈涉,遗书见子长。
龙兴成大定,虎噬免交(原校:丁本作方)攘。
往事真涂炭,寒心剧刺芒。
自从兹灭国,谁复此祠阳。
冤毒疑沦髓,凋残竞沐疮。
鉴宜观夏后,道合慕陶唐。
圣世踰三代,明君掩百王。
朝廷隆盛礼,简册耀休光。
运契千龄统,歌喧六达庄。
古今称治理(原校:丁本作礼),夷夏共瞻望。
洪化周无外,群生洽太康
东民休望幸,端拱德芬芳。
梁山大雪 北宋 · 文同
 押屑韵
严风吹屋鸣,向晓尤凛冽。
应从北山上,一夜吹猛雪。
幽人不能饮,身体冷如铁。
空向龙具中,苦吟声不绝。
兴元府园亭杂咏 其八 四照亭 北宋 · 文同
 押纸韵
峦岭附梁山,汀洲随汉水
秋容上屏障,左右二百里。
此景谁能论,残霞独凭几。
归老桥记1060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二、《元丰类稿》卷一八、《曾文定公集》卷九、《曾子固集》卷二五、《南丰曾先生文粹》卷六、《八代文钞》第三二册、嘉靖《常德府志》卷一八、《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二六一、雍正《湖广通志》卷一○五、嘉庆《常德府志》卷五、嘉庆《湖南通志》卷三○、嘉庆《常德文徵》卷二、同治《武陵县志》卷二七、四六、光绪《湖南通志》卷四五
武陵柳侯,图其青陵之居,属予而叙,以书曰:武陵之西北,有湖属于梁山者,白马湖也。
梁山之西南,有田属于湖上者,吾之先人青陵之田也。
吾筑庐于是而将老焉。
青陵之西二百步,有泉出于两崖之间而东注于湖者,曰采菱之涧。
吾为桥于其上,而为屋以覆之。
武陵之往来有事于吾庐者,与吾异日得老而归,皆出于此也,故题之曰归老之桥。
维吾先人之遗吾此土者,宅有桑麻,田有粳稌,而渚有蒲莲。
弋于高而追凫雁之下上,缗于深而逐鳣鲔之潜泳
此吾所以衣食其力,而无愧于心也。
息有乔木之繁阴,藉有丰草之幽香。
登山而凌云,览天地之奇变;
弄泉而乘月,遗氛埃之溷浊。
此吾所以处其怠倦,而乐于自遂也。
吾少而安焉,及壮而从事于四方,累乎万物之自外至者,未尝不思休于此也。
今又获位于朝,而荣于宠禄,以为观游于此,而吾亦将老矣,得无志于归哉?
又曰:世之老于官者,或不乐于归,幸而乐之者,或无以为归。
今吾有是以成吾乐也,其为我记之,使吾后之人有考,以承吾志也。
余以谓先王之养老者备矣,士大夫之致其位者,曰「不敢烦以政」,盖尊之也。
而士亦皆明于进退之节,无留禄之人,可谓两得之也。
后世养老之具既不备,士大夫之老于位者,或摈而去之也,然士犹有冒而不知止者,可谓两失之也。
柳侯年六十,齿发未衰,方为天子致其材力,以惠泽元元之时,虽欲遗章绶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然其志于退也如此,闻其风者亦可以兴起矣,乃为之记。
雪中与长文景仁会西阁 北宋 · 刘敞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梁山风与雪,岁暮自峥嵘。
误逐沧浪叟,飞来白玉京
屯云紫微阁,叠壁九重城
更挹浮丘,端令俗眼惊。
离京后寄贡甫隐直(哉生魄后一日雨中作(注文原为诗题,据名贤本改)) 北宋 · 刘敞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清川如带屡回环,信宿犹居百里间。
敢恨淹留同桂(名贤本、诗存本作杜)渚,正怜风雨似梁山
月残虚魄无由共,云映高楼不可攀。
却怪梦中识路,化为蝴蝶一飞还。
风雨 北宋 · 刘敞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晚云蒸雨泻惊湍,积水浮城五月寒。
卑湿向人如楚泽,风尘回首忆长安
岁华徂暑参差尽,旅馆怀归去就难。
自昔梁山有遗操,试凭繁手一清弹。
依韵谢某送行诗 北宋 · 刘敞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天涯毕昴隔烟尘,风雪梁山忆侍亲。
行记简书聊接淅,去怀印绶正逢春。
评依月旦情增恋(自注:行期在月末。),诗感兰陔意重陈。
先向沙堤侯归骑,却瞻霖雨作伊晨。
贡甫时随侍入蜀1048年5月 北宋 · 刘敞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曩别百里近,愁心乱清秋。
今别百里遥,秋色萦远愁。
我飞乏羽翰,我居怅淹留。
忽如辕下马,局足难自谋。
古人有先觉,不愿往诸侯。
我乃今知之,曰归邈无由。
朝吟南陵篇,暮弦梁山讴。
离魂如明月,昔昔西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