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冥鸿亭八咏。次稼亭黄先生 其五 三叉别派 明 · 金克成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金先生忧亭集卷之三
亭压溪流清且涟,穷源我独识涓涓。
虽无七点黄山胜,亦有三叉驾洛川
直割雪沙行碧玉,静涵星月各青天。
人间尘土多如许,不到沧波白鸟边。
洛美刘子也刘子仕洛为大夫作室以奉母君子名之曰荣养风人美之故作是诗焉 其三 明 · 边贡
 押阳韵 出处:华泉集卷一
逍遥复容与,降陟在斯堂。
萱草杜衡,罗生前后厢。
循基抚婴孺,登俎挹华觞。
俯睇洛川流,顾瞻嵩与邙。
优哉乐相乐,千春寿未央。
水调歌头 其五 许司徒松皋书室 明 · 夏言
 押词韵第七部
平皋十里,紫气函关
覆野乱枝如盖,上有鹤巢安。
落日嵩云片片,秋水洛川渺渺,林黑雨龙还。
昔闻广成子,曾此炼神丹。

慨经罹,秦火后,六经残。
我爱两程夫子,守道乐安闲。
一自神龟呈瑞,天启中原文物,奎壁夜芒寒。
白发司农老,筑室占青山。
奉荅富顺王殿下二首 其二 明 · 王廷陈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梦泽集卷五
国自荆藩析,书从孔壁传。
瞻天蒙肺附,朝海切心悬。
宾从思梁苑,精诚感洛川
晚来风稍劲,吹月晕生圆。
水仙花四绝 其一 明 · 杨慎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淩波微步洛川傍,合与江梅竞晚芳。
不见当年林处士西湖配食水仙王。
洛阳道 明 · 薛蕙
 押先韵 出处:考功集卷一
凤阙正中天,龙池洛川
层城三市列,复道两宫连。
锦障藏歌伎,羊车戏少年。
更逢辈,长啸酒垆前。
玉泉寺一首 明 · 黄省曾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散趾遵萝径,张筵俯玉津
来凭仙石濑,暂洗客车尘。
灵鸟如听法,文鱼不避人。
吾侪行禊所,奚减洛川滨。
灵山倅许伯焕寄扇 明 · 周世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武陵杂稿卷之三
春后自无南去雁,暑来先受故人风。
洛川正绕先丘外,每忆同盟白鹭公(许责以无书。送以扇子。故戏之。)
吴山人洛川访弟兼谒西亭王孙 明 · 皇甫汸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二十一
聚粮何所适,远与故山违。
客路犹吟草,王门欲曳衣。
行攀杨柳别,思逐鹡鸰飞。
莫作梁园赋,淹留待雪归。
和春江花月夜 明 · 皇甫涍
五言排律 押歌韵 出处:皇甫少玄外集卷五
丽赏逢春夜,江流散绮罗。
月华浮处剧,花彩照时多。
泛斝依轮满,飘香杂吹和。
丛深迷锦帟,云艳度琼歌。
上客流杯至,佳人拾翠过。
洛川如可赋,会自有凌波。
折杨柳 明 · 皇甫涍
 押先韵 出处:皇甫少玄集卷二
陌上看杨柳依依洛川
良人从远戍,春色动经年。
叶暗金窗里,花飞玉镜前。
临风独攀折,心思乱繁烟。
世芳楼为宫保许松皋 其一 明 · 黄廷用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城南玄圃起仙楼,楼上云齐五凤头。
华岳平看青欲滴,洛川俯听碧长流。
瑶花琪树祥风转,宝轴牙签瑞霭浮。
相国传家还自别,清芬千载挹皇休。
陶山杂咏十八绝(并记) 其一 陶山书堂庚申 明 · 李滉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
灵芝之一支东出。而为陶山。或曰。以其山之再成。而命之曰陶山也。或云。山中旧有陶灶。故名之以其实也。为山不甚高大。宅旷而势绝。占方位不偏。故其旁之峰峦溪壑。皆若拱揖环抱于此山然也。山之在左曰东翠屏。在右曰西翠屏。东屏来自清凉。至山之东。而列岫缥缈。西屏来自灵芝。至山之西。而耸峰巍峨。两屏相望。南行迤逦。盘旋八九里许。则东者西。西者东。而合势于南野莽苍之外。水在山后曰退溪。在山南曰洛川。溪循山北。而入洛川于山之东。川自东屏而西趋。至山之趾。则演漾泓渟。沿溯数里间。深可行舟。金沙玉砾。清莹绀寒。即所谓濯缨潭也。西触于西屏之崖。遂并其下。南过大野。而入于芙蓉峰下。峰即西者东而合势之处也。始余卜居溪上。临溪缚屋数间。以为藏书养拙之所。盖已三迁其地。而辄为风雨所坏。且以溪上偏于阒寂。而不称于旷怀。乃更谋迁。而得地于山之南也。爰有小洞。前俯江郊。幽夐辽廓。岩麓悄茜。石井甘冽。允宜肥遁之所。野人田其中以资易之。有浮屠法莲者干其事。俄而莲死。净一者继之。自丁巳至于辛酉。五年而堂舍两屋粗成。可栖息也。堂凡三间。中一间曰玩乐斋。取朱先生名堂室记乐而玩之。足以终吾身而不厌之语也。东一间曰岩栖轩。取云谷诗自信久未能。岩栖冀微效之语也。又合而扁之曰陶山书堂。舍凡八间。斋曰时习。寮曰止宿。轩曰观澜。合而扁之曰陇云精舍。之东偏。凿小方塘。种莲其中。曰净友塘。又其东为蒙泉。泉上山脚。凿令与轩对平。筑之为坛。而植其上竹松。曰节友社。前出入处。掩以柴扉。曰幽贞门。门外小径缘涧而下。至于洞口。两麓相对。其东麓之胁。开岩筑址。可作小亭。而力不及。只存其处。有似山门者。曰谷口岩。自此东转数步。山麓斗断。正控濯缨。潭上巨石削立。层累可十馀丈。筑其上为台。松棚翳日。上天下水。羽鳞飞跃。左右翠屏。动影涵碧。江山之胜。一览尽得。曰天渊台。西麓亦拟筑台。而名之曰天光云影。其胜槩当不减于天渊也。盘陀石在濯缨潭中。其状盘陀。可以系舟传觞。每遇潦涨。则与齐俱入。至水落波清。然后始呈露也。余恒苦积病缠绕。虽山居。不能极意读书。幽忧调息之馀。有时身体轻安。心神洒醒。俛仰宇宙。感慨系之。则拨书携筇而出。临轩玩塘。陟坛寻社。巡圃莳药。搜林撷芳。或坐石弄泉。登台望云。或矶上观鱼。舟中狎鸥。随意所适。逍遥徜徉。触目发兴。遇景成趣。至兴极而返。则一室岑寂。图书满壁。对案默坐。兢存研索。往往有会于心。辄复欣然忘食。其有不合者。资于丽泽。又不得则发于愤悱。犹不敢强而通之。且置一边。时复拈出。虚心思绎。以俟其自解。今日如是。明日又如是。若夫山鸟嘤鸣。时物畅茂。风霜刻厉。雪月凝辉。四时之景不同。而趣亦无穷。自非大寒大暑大风大雨。无时无日而不出。出如是。返亦如是。是则閒居养疾。无用之功业。虽不能窥古人之门庭。而其所以自娱悦于中者不浅。虽欲无言。而不可得也。于是。逐处各以七言一首纪其事。凡得十八绝。又有蒙泉,冽井,庭草,涧,菜圃,花砌,西麓,南沜,翠微,寥朗,钓矶,月艇,鹤汀,鸥渚,鱼梁,渔村,烟林,雪径,栎迁,漆园,江寺,官亭,长郊,远岫,土城,校洞等五言杂咏二十六绝。所以道前诗不尽之馀意也。呜呼。余之不幸晚生遐裔。朴陋无闻。而顾于山林之间。夙知有可乐也。中年。妄出世路。风埃颠倒。逆旅推迁。几不及自返而死也。其后年益老。病益深。行益踬。则世不我弃。而我不得不弃于世。乃始脱身樊笼。投分农亩。而向之所谓山林之乐者。不期而当我之前矣。然则余乃今所以消积病。豁幽忧。而晏然于穷老之域者。舍是将何求矣。虽然。观古之有乐于山林者。亦有二焉。有慕玄虚。事高尚而乐者。有悦道义。颐心性而乐者。由前之说。则恐或流于洁身乱伦。而其甚则与鸟兽同群。不以为非矣。由后之说。则所嗜者糟粕耳。至其不可传之妙。则愈求而愈不得。于乐何有。虽然。宁为此而自勉。不为彼而自诬矣。又何暇知有所谓世俗之营营者。而入我之灵台乎。或曰。古之爱山者。必得名山以自托。子之不居清凉。而居此何也。曰。清凉壁立万仞。而危临绝壑。老病者所不能安。且乐山乐水。缺一不可。今洛川虽过清凉。而山中不知有水焉。余固有清凉之愿矣。然而后彼而先此者。凡以兼山水。而逸老病也。曰。古人之乐。得之心而不假于外物。夫颜渊之陋巷。原宪之瓮牖。何有于山水。故凡有待于外物者。皆非真乐也。曰。不然。彼颜原之所处者。特其适然而能安之为贵尔。使斯人而遇斯境。则其为乐。岂不有深于吾徒者乎。故之于山水。未尝不亟称而深喻之。若信如吾子之言。则与点之叹。何以特发于沂水之上。卒岁之愿。何以独咏于芦峰之巅乎。是必有其故矣。或人唯而退。嘉靖辛酉日南至山主老病畸人。记。
大舜亲陶乐且安,渊明躬稼亦欢颜。
圣贤心事吾何得,白首归来试考槃。
三香 其五 明 · 徐庸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缟袂绡裳细剪裁,满身香露夜徘徊。
洛川流雪罗浮月,尽入唐昌观里来。
七清图 明 · 徐庸
三槐后裔人中英,水木百世传家声。
生平有癖爱图画,堂上画图图七清。
乔松本是徂徕种,灵□萧萧阴菶菶。
五株作大夫官,千古秦封藉荣宠。
渭川君子非凡材,惯历冰雪超尘埃。
枝头结实细如凤凰飞下毛毰毸。
梨云不飞寒悄悄,倒挂切闻绿衣鸟。
师雄梦里美人来,残醉欲醒天未晓。
山矾清吐小白花,玉蕊灿烂真奇葩。
唐昌观里旧多种,品题尚记前人誇。
洛川风淡波纹滑,佩带金钿响交戛。
瞥然一去若惊鸿,只许陈王见罗袜
幽兰九畹澧水湄,深谷隐迹何人知。
国香珍重可比德,楚骚载诵成遐思。
蕙花娟娟露华冷,琼砌瑶阶月留影。
总使深宫玉漏迟,夜香不上黄金鼎。
弟兄姊妹心相同,䌽笔天然成化工。
愿君十袭自贻爱,子孙孙子传无穷。
醉罗歌 明 · 许自昌
 出处:六十种曲 水浒记 第三出
〔醉扶归〕徙倚徙倚缘阶砌。延伫延伫望仙姿。
依稀绰约洛川妃。炯含媚眼如秋水〔皂罗袍〕
翾风宋袆。翩翩遇奇。
阳城下蔡。悠悠思迷只怕
螮蝀影阻高唐雨〔排歌〕小旦持茶上:携茗碗。
整绣襦。净见小旦伸手接茶小旦放桌上介小旦为怜鸿渐思依依净谢介
元卜算 明 · 许自昌
 出处:六十种曲 水浒记 第十八出
从来意惹情牵。
未及寻芳觅便。
今日天怜念
江妃洛川
难道隔蓬山
奉答安分酬 其二 明 · 郑士龙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湖阴杂稿卷之六拾遗录
梦落江南数十程,一帆高挂洛川晴。
连畴稻熟迎风偃,并舍醪香泼瓮盈。
金背鸦归湖树远,绿蓑人过野桥平。
此间有趣儿郎损,输与逃名习隐情。
芙蓉 明 · 沈静专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四
紫烟吹断绿萍稀,雾捲轻绡寒月围。
图出冶容香欲起,彩鸾中夜洛川归。
龙门山 明 · 沈诗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龙门劈破是何年,泻出伊流贯洛川
壁夹轻阴浮棹,空摇清影落觥船。
晴开八字愁娥黛,秋削双峰韵士肩。
莫为吟眸难应接,却怜飞翠醉诗仙。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伊阙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