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五言同乔父君游溪兰若一首 唐 · 王渐
五言排律 押齐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松柏江头寺,寅缘胜虎溪
水云晴过慢,沙鹭湿飞低。
兰若曾岩抱,旃檀画阁齐。
褰帷双树北,行道一灯西。
落日催轩骑,秋城限鼓鼙。
临川兴不尽,真赏寄丹梯(均见日本藏唐抄本《唐诗卷》。)
旄人奏散判日本请吏赐宴于朝旄人奏散不以靺为惠文冠所持辞云属鞮鞻氏 唐 · 张秀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七
国家有道。日本请吏。
皇恩载洽。式宴于朝。
眷彼旄人。掌我夷乐。
边夏不杂。声未动于禁靺。
风霜有典。罪已彰于惠文。
御史弹毫。雅存纲纪。
旄人有诉。请问鞮鞻。
旄人奏散判日本请吏赐宴于朝旄人奏散不以靺为惠文冠所持辞云属鞮鞻氏 唐 · 常无欲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
中国有孚。殊方委款。
不远波海。来趋天阙。
仰衣冠而竭诚。愿臣妾而见诉。
国客兹备。式宴且酣。
方乐未便。阙歌与舞。
旄人典斯钟鼓。职彼靺任。
既乖用舍之宜。须寘疏遗之罚。
为惠文所抵。信得其由。
推鞮鞻之𠌤。未闻其可。
朴山人日本 唐 · 无可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海霁(一作际)晚帆开,应无乡信催。
水从荒外积,人指日边回。
望国乘风久,浮天绝岛来。
傥因华夏使(一作下梦),书札转悠哉。
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唐 · 崔谟
一叶来自东,路在沧溟中。
远思日边国,却逐波上国。
问法言语异,传经文字同。
何当至本处,定作玄门宗。
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唐 · 全济时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家与扶桑近,烟波望不穷。
来求贝叶偈,远过海龙宫。
流水随归处,征帆远向东。
相思渺无畔,应使梦魂通。
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唐 · 许兰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道高心转实,德重意唯坚。
不惧洪波远,中华访法缘。
精勤同忍可,广学等弥天。
归到扶桑国,迎人拥海壖。
日本甲本注:「壖,应作烟。」)。
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唐 · 行满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
来时求半偈,去罢悟真空。
贝叶翻经疏,归程大海东。
何当到本国,继踵大师风。
释空海 唐 · 胡伯崇
四句,演毗尼,凡夫听者尽归依
天假吾师多伎术,就中草圣最狂逸。
不可得,难再见。
按:(见日僧真济《遍照发挥性灵集序》,见《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七一册空海《性灵集》卷首)(按:《全唐诗逸》卷中录此诗,缺末二句,今重录。
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唐 · 林晕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求获真乘妙,言归倍有情。
玄关心地得,乡思日边生。
作梵慈云布,浮杯涨海清。
看看达彼岸,长老散华迎。
按:自吴顗以下九人诗,均转引自张步云《唐代逸诗辑存》。
送最澄阇梨日本 中唐 · 陆质
 押麻韵
海东国主尊台教,遣僧来听《妙法华》。
归来香风满衣裓,讲堂日出映朝霞。
按:见日本比睿山无量院沙门慈本〖一七九四--一八六八〗在文久二年〖一八六二〗撰《天台霞标》第四篇第一卷。转录自《中国哲学史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刊日本户崎哲彦撰《留传日本的有关陆质的史料及若干考證》。此篇承束景南先生告知。(按:慈本于诗下注云:「此诗未知出于何书。慈本获之希烈宿称钞书中也。原本海作汝,妙作于,慈本依义改之。或曰:此诗载在《禅宗日工集》,又改数字载之《本朝高僧传》某传也。」户崎氏考證此诗又见于《空华老师日用工夫略集》卷一,第二句作「故遣僧来听《法华》」。约在公一三○○年前后即传为陆质诗。但吴顗等九人送最澄诗,皆为五言律诗,唯此首为七言古绝,「因此,该诗疑为后人假托之作,或以意采录。」)。
诗偈 其四十四 唐 · 庞蕴
 押词韵第四部
心若如,神自虚。
不服药,病自除。
病既除,自见莲华如意珠。
无劳事,莫驱驱。
智者观财色,了知如幻虚。
衣食支身命,相劝学如如。
时至移庵去,无物可盈馀。
(以上二首均见影印本日本花园大学图书馆藏高丽覆刻本南唐招庆寺静筠二僧著《祖堂集》卷十五)(按:《庞居士语录》卷中以后六句为一首,似未全。)
诗偈 其四十八 唐 · 庞蕴
 押词韵第三部
事上说佛国,此去十万里。
大海渺无边,动即黑风起。
往者虽千万,达者无一二。
忽遇本来人,不在阴阳里。
按:(见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八册吴越释延寿撰《万善同归集》卷上)。
因使日本愿谒鉴真和尚既灭度不觐尊颜嗟而述怀(见《鉴真和尚传》,按鉴真示寂在天平宝字六年,鹤林奉使未详在何年。) 唐 · 高鹤林
 押真韵
上方传佛灯,名僧号鉴真
怀藏通邻国,真如转付民。
早嫌居五浊,寂灭离嚣尘。
禅院从今古,青松绕塔新。
斯法留千载,名记万年春。
行香子清凉山文殊赞)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文殊菩萨,出化清凉,神通力以(一作「应」)现他方。
(一作「身」)座金毛师子,微放珠光。
众生仰持宝盖,绝名香。
我今发愿,虔诚归命,不求富贵,不恋荣华。
愿当来世,生(一作无「世」、「生」二字,下同)净土,法王家。
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见日本长惠编《鱼山诗钞》,注「一作」者,为《声明古调》本之异文。)
早春閒行 唐 · 白居易
 押支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莺早乍啼犹冷落,花寒欲发尚迟疑(见日本大江维时《千载佳句》卷上《四时部早春》。)
七夕 唐 · 白居易
 押歌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忆得少年长乞巧,竿头上愿丝多(见《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七三册原公任《和汉朗咏集》卷上《七夕》。)
白氏长庆集后序845年5月1日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白氏前著长庆集五十卷。
元微之为序。
后集二十卷。
自为序。
今又续后集五卷。
自为记。
前后七十五卷。
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
集有五本。
一本在庐山东林寺经藏院
一本在苏州南禅寺经藏内。
一本在东都胜善寺钵塔院库楼
一本付侄龟郎。
一本付外孙谈阁童。
各藏于家。
传于后。
日本暹罗诸国及两京人家传写者。
不在此记。
又有唱和因继集共十七卷。
刘白唱和集五卷。
洛下游赏宴集十卷。
其文尽在大集内录出。
别行于时。
若集内无而假名流传者。
皆谬为耳。
会昌五年夏五月一日
乐天重记。
日本僧智藏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引用典故:宁馨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一作旧扃)
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乐天谈氏外孙女初生 中唐 · 刘禹锡
 押虞韵
从此引鸳雏
按:(同前《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自注引。以上四题皆承陶敏先生见示)(按:陶敏先生告:《南京日报》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刊许总《友谊的遗珍》一文,云刘禹锡作《赠日本僧智藏》诗,智藏有和诗云:「杯浮碧海海浮天,飘向中华五岳巅。佛法精微期妙悟,诗灵肸蚃总勾牵。流连胜境忘来处,契翕嘉宾结异缘。谁说个中多障碍,试开心镜照飞烟。」云出「埋没数百年的未刊钞本」。此诗出处不明,姑附此以俟考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