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甘肃省定西市首阳山” 相关资源
诗库
陶靖节 明末清初 · 黎景义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耻令姓字落人间,故国深情托醉颜。
种柳采薇先后事,柴桑原是首阳山
永平(旧孤竹国) 明末清初 · 释函可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去国刚三日,明朝欲到关。
故人从此尽,秃鬓自今斑。
马恨如风疾,心拚似石顽。
低头思二士,一望首阳山
沁园春 其一 送穷 明末清初 · 尤侗
 押词韵第五部
咄咄穷来,冰氏主人,劝汝千杯。
子云高阁,一麾不去;
昌黎上座,三揖仍回。
饿倒翳桑,冻穿东郭,拊手揶揄笑我该。
何相厄,出门如有碍,闭户如呆。

特凭毛颖符牌。
择吉日车马走天涯。
向簟瓢巷里,生前可住;
首阳山下,死后堪埋。
耕砚为田,积书作库,今后休将壁立猜。
穷唯唯,吾从此逝矣,赠子多财。
合欢曲 其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绝句 押养韵
巨灵诚不仁,太华擘为两。
可怜首阳山,不得接秦壤。
感怀十七首 其十一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押词韵第三部
梦登首阳山,郁哉何巍巍。
上有二子坟,下有蕨与薇(“”,底本作“三春”,据十三年本改。)
宁从白鹤巢,不从凤鸟飞。
白鹤来有常,凤鸟来无时。
子胥耕吴野,少伯会稽
一旦先埃尘,千秋有馀悲。
留别诸子归耕西宁 明末清初 · 成鹫
居不愿武陵下宅,秦人已被渔郎识。
食不愿首阳山,夷叔先我曾忍饥。
从前辙迹不足蹈,出门四顾将焉归。
太行之高,牂羊牧其巅。
洞庭之深,鱼鳖潜其渊。
石室宛委,外人不得入。
猕猴聚族,长子孙于其间。
天地之大,既方且圆,尽人授宅还授田。
岂无百亩还一廛,假我暂住终馀年。
馀年百岁能几许,一身七尺如秬黍。
冬日严寒夏蒸暑,海水多风山多雨。
尘埃逼塞坏四堵,几欲奋飞无六羽。
别君去,去何所,乃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上无尧君,下无巢许。
居此之处谁与处,赠君不能君自取。
君自取,来何时。
君不来,长相思。
罗山旁,泷水涯。
山有木兮屋有榱,隰有菅兮椸有衣。
顽金出矿成镃基,黄犊三岁能负犁。
耕田而食得不饥,抱瓮一日灌百畦。
瓜蔬自摘还自炊,万事具足如取携。
我之乐矣君未知,君未知,姑妄言之妄听之。
七夕前二日巩县阻雨 清 · 王士禛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十
大火西流日,升仙故迹存王子晋七月七日上升)
秋风来巩洛,暮雨阻轘辕。
欲把浮丘,难招杜甫工部首阳山
神嵩不可眺,三十六峰昏。
首阳山 清 · 王士禛
 押有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二
峨峨首阳山,迢迢属雷首。
遥揖巨灵掌,近对风陵口。
苍茫河上舟,摇落关门
一咏,昔人复何有。
首阳山 清 · 杨宾
 押词韵第十五部
垂鞭信马蹄,平沙入孤竹。
孤竹传者谁,二子伯与叔。
让国久无家,东海留芳躅。
岂至采薇时,不食还乡曲。
而以首阳名,专号兹山麓。
清风讵可攀,庙貌随时俗。
俎豆纵千秋,不饱他人
我来大道旁,日暮仍驰逐。
安得拜衣冠,细摸残碑读。
夷齐庙 清 · 玄烨
 押纸韵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三十六
永平府治西古孤竹城夷齐庙在焉滦水经其前清风台峙其后倚岩俯流足以登眺夫夷孤竹君之二子也能让侯封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独行其志孟子圣之清称之盖人惟能立节自可垂名夷齐之去国洁身不求人知而庙貌千古迄今犹存吁造诣其可忽乎哉
滦河水清驶,荒山屹然峙。
上有孤竹城,乱石半倾圮。
堂庑既具观,庙貌亦俨尔。
缅惟商代末,天下渐披靡。
兹地实藩封,人民差可恃。
兄弟以义让,富贵如敝屣。
叩马谏周王,数语昭青史。
遁迹首阳山,薇蕨何其美。
万载挹高风,顽懦闻之起。
苍苍台下,汤汤台前水。
劲节与澄流,不愧相比拟。
停銮碧山阿,怀古未能已。
潼关用崆峒原韵吊孙司马 清 · 吕履恒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汉京形胜枕雄关,指顾山川一掌间。
地险半开函谷月,天青唯见首阳山
中官催战来何疾,司马挥戈去不还。
万古黄河流血泪,春风惨淡旅人颜(吊孙传庭也。传庭几灭寇,因天雨催战而败,传庭死而明亡矣。一结深惋痛之。)
文会书院。敬次外曾祖文纯公先生癸卯 清 · 李匡德
七言律诗 出处:冠阳诗集卷之一
海西之不以文献邦称久矣。外曾祖文纯公先生。尝有诗于文会书院云云。盖伤之也。按箕子洪范书。宲万古理学之祖。亦尝为武王陈之。况自治其国。而其肯不以皇极五行之理乎。中国人尚能世诵之。而国史无传之者。又唐李渤所录。有曰朝鲜亦有首阳山。宲夷齐隐处。与箕子有往来之迹。夫夷齐既避其矣。况处其地乎。苟不之微子之国。必居于箕子之邦。而国史亦不载其语。俱可慨也。嗟乎。夷齐大老。箕子仁人。或避地于首阳。或开国于平壤。大都不越数百里之内。想一时耸动薰陶之效。必人慕让国之节。户讲叙伦之学。大海以西。何遽不若洙泗之上哉。乃未几。一变为荒僻鄙陋之俗。幸而得圃,二老而于千万载之下。而又未有继而起者。此岂非文纯先生所以忾然永叹。深有恨于西土诸君子者耶。诗旧无板本。今始追刻而揭之云。
白马东来道亦迁,西山之事或疑然。
忍于雠地淹清躅,想为吾氓说范编。
彊域纵横犹不改,风声杳邈更诗传。
竹桥芜没琴亭废,海国今又怆二首。
首阳山庚子 清 · 钱载
 押东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四十二
首阳即雷首,我行自河东
相望华岳北,实在河曲中。
以暴不知非,此都让德崇
偕登饿其下,庙火犹红。
商郊彼鹰扬,归来迹则同。
徒闻称义士,岂不惭于衷。
伯清叔亦仁,元祖爵以公。
雷首即中条,旷然百世风。
夷齐庙卢龙孤竹城夷齐庙在焉史称夷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诗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疏谓在河南蒲坂庄子则曰首阳山岐山西北曹大家云在陇西元和郡国志谓首阳山河南偃师说文又谓在辽西则是首阳凡五各有证据而其为饿死之处则一也将孰之从惟辽史所载营州邻海军下刺史本商孤竹国今之卢龙营州地也尔雅所举孤竹北户注谓孤竹在北周时幅员不广其以此处为极北固宜然则说文所谓首阳山辽西者此为近之殆以诗在唐风而叩马而谏当武王伐纣之时由是岐陇蒲偃皆附会其说耳夫夷齐清风在天下何处非首阳岂争疆域乎冕旒而墨胎以祀者尤非其志因系以诗而考其说如此)乾隆癸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九
轩冕泥涂是本肠,肯容儒雅污冠裳。
苓依旧西山岵,顽懦羞登夫子堂。
只为心惭踪异武,敢将口实罪归汤。
岂争陇右还蒲左,天下清风尽首阳。
采薇亭歌 清 · 姜栳
四言诗 押豪韵 出处:冶隐先生续集卷之下
首阳山有采亭云。今乌山冶隐吉先生之遗墟。亦有采薇亭。然则先生之事同欤。先生之居同欤。先生未尝采薇。而山亦非首阳。则是亭之同名于彼者。抑先生之志欤。节有同而然欤。先生辞禄而隐居。则先生之志伯夷也。先生临命而不屈。则先生之节伯夷也。先生伯夷。若是乎班。则有是亭而安得无是名也耶。呜乎。亦凌寒而不变者也。彼亭畔之先生之所栽云。歌曰。
山莫不高,莫吴山高。
山非尔高,惟先生高。
山与人高,亭亦以高。
首阳山 清 · 张洵佳
首阳之山不甚高,并无悬崖峭壁干云霄。
首阳之山不甚奇,亦无灵芝仙桂纷葳蕤。
古来仁人志士矢节捐躯时,或有龙泉饮鸩酒。
否则万仞之渊竟投身,否则三尺之组竟缳首。
而乃伯夷叔齐特创一奇局,不入周廷裹其足。
不食周粟枵其腹,采薇一曲。
颓然饿倒荒山麓,遂令首阳一山尊之埒嵩岳
乃知仁人志士所恃惟一死,死无一定惟其是。
君臣之义无可逃,父母之身不可毁。
空山槁饿两无伤,全受全归仍孝子。
不然叩马谏东征,胡不即死左右兵,而使西山片石千古垂芳名。
下车入偃师县,游嵩山不至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纸韵
北望首阳山,今有夷、齐祀。
南入偃师城,古为汤亳里。
帝喾所旧都,周王所东履。
如何同、邾,大无三百雉!
我向中逵行,不见繁昌市。
田横刎此乡,其地尚可指。
伊水入洛河,在此如江汜。
我欲游嵩山,城边聊徙倚。
望见太室容,忽焉风尘起。
中路多萑苻,踟蹰不能已!
风静山逾明,欲就心如矢。
闻说二室间,三十六峰里。
选胜而骋奇,峰峰天中峙。
甚喜山有灵,惜哉车无轵!
况是涉坎艰,爰作临崖止。
和天琴三四叠韵 其二 辛亥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六
岭南笠屐久便姗,苦羡班超玉关
国已居于尾闾海,家应移在首阳山
坛思就羽传三昧,楼拟寻眉画两弯。
那得便游濠濮去,任他蜗角触争蛮。
都门杂感七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释永光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碧湖集卷下
破笠芒鞋百裰衣,道人无事看云飞。
首阳山下幽栖在,芳草春深菜肥。
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季蠡名福何癸巳举人。)三首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曹家达
 押先韵
岧峣首阳山,薇蕨生其巅。
抗志希黄虞,悲风响秋烟。
愿托,一奏清商弦。
灵脩既浩荡,照察无良缘。
厉此忠爱心,日夕怀贞坚。
但恨尘网羁,未暇求神仙。
结交慕京洛,此意良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