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泗水783年 中唐 · 张籍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
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
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从仕799年 中唐 · 韩愈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
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心。
黄昏归私室,惆怅起叹音。
弃置人间世,古来非独今。
暮行河堤799年12月 中唐 · 韩愈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暮行河堤上,四顾不见人。
衰草际黄云,感叹愁我神。
夜归孤舟卧,展转空及晨。
谋计竟何就,嗟嗟世与身。
幽怀800年3月 中唐 · 韩愈
 押侵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幽怀不能写,行此春江浔。
适与佳节会,士女竞光阴。
凝妆耀洲渚,繁吹荡人心。
间关林中鸟,亦知和为音。
岂无一尊酒,自酌还自吟。
但悲时易失,四序迭相侵。
我歌君子行,视古犹视今。
彭城贞元十五年冬徐州从事,朝正京师。此曰归彭城,盖明年京师归徐也。)800年2月 中唐 · 韩愈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引用典故:陈尧舜 献芹 羁雌 龙夔
天下兵又动贞元十五年秋,起诸道兵讨吴少诚,太平竟何时。
吁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贞元十四年冬京师饥)
去岁东郡贞元十五年秋,郑滑大水),生民为流尸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上言,下言引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
食芹云美献御固已痴。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京城,屡陪高车驰。
周行多俊异,议论无瑕疵。
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
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巘。
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
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
乘闲辄骑马,茫茫诣空陂。
遇酒即酩酊,君知我为谁。
嗟哉董生行800年 中唐 · 韩愈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引用典故:甘旨
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一作悠悠),千里不能休。
淝水出其侧,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
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
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
门外惟有吏,日来徵租更索钱。
嗟哉董生朝出耕(一作至),夜归读古人书。
尽日不得息,或山而(一作于)樵,或水而(一作于)渔。
入厨具甘旨,上堂问起居。
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
嗟哉董生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
生祥下瑞无时期。
家有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
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悲。
徬徨踯躅久不去,以翼来覆待狗归。
嗟哉董生,谁将与俦。
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雠。
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
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或作谁将与俦,或作谁与俦)
龊龊799年 中唐 · 韩愈
 押寒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引用典故:阊阖
龊龊当世士,所忧在饥寒。
但见贱者悲,不闻贵者叹。
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
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妖姬坐左右,柔指哀弹
酒肴虽日陈,感激宁为欢。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乾。
河堤东郡,老弱随惊湍
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
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琅玕
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建封799年9月 中唐 · 韩愈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一作千)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赤旗
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
毬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
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
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
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
忽忽799年 中唐 · 韩愈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
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绝浮尘。
死生哀乐两相弃,是非得失付闲人。
雉带箭(此张仆射于徐,从猎而作也。)799年 中唐 · 韩愈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一作伏欲)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相(一作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杂曲歌辞 鸣雁行799年 中唐 · 韩愈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嗷嗷(一作鸿)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去寒就暖识所依(一作处),天长地阔栖息稀。
风霜酸苦稻粱微,毛羽(一作羽毛)摧落身不肥。
裴回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阔朝(一作朔)云多,草长沙软无网罗。
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惠性匪他,淩风一举君谓何。
孟东野800年3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足下别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
足下悬悬于吾也。各以事牵。
不可合并。其于人人。
足下之为见而日与之处。足下知吾心乐否也。
吾言之而听者谁欤。吾倡之而和者谁欤。
言无听也。倡无和也。
独行而无徒也。是非无所与同也。
足下知吾心乐否也。足下才高气清
行古道。处今世。
无田而衣食。事亲左右无违。
足下之用心勤矣。足下之处身劳且苦矣。
混混与世相浊。独其心追古人而从之。
足下之道。其使吾悲也。
去年春。脱汴州之乱。
幸不死。无所于归。
遂来于此。主人与吾有故。
哀其穷。居吾于符离睢上。
及秋。将辞去。
因被留以职事。默默在此。
行一年矣。到今年秋。
聊复辞去。江湖余乐也。
足下终幸矣。李习之娶吾亡兄之女。
期在后月。朝夕当来此。
张籍和州居丧。家甚贫。
足下不知。故具此白。
足下一来相视也。自彼至此虽远。
要皆舟行可至。速图之。
吾之望也。春且尽。
时气向热。惟侍奉吉庆
眼疾比剧。甚无聊。
不复一一再拜。
徐州张仆射白兔状799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伏闻今月五日。营田巡官从政献瑞兔。
毛质皦白。天驯其心。
其始实得之符离安阜屯。屯之役夫。
朝行遇之。迫之弗逸。
人立而拱。窃惟休咎之兆。
天所以启觉于下。依类托喻。
事之纤悉。不可图验。
睿智博通。孰克究明。
虽不敏。请试辨之。
兔阴类也。又窟居
狡而伏。逆象也。
今白其色。绝其偫也。
驯其心。化吾德也。
人立而拱。非禽兽之事。
革而从人。且服罪也。
得之符离符离实戎国名。
又附丽也。不在农夫之田。
而在军田。武德行也。
不战而来之之道也。有安阜之嘉名焉。
伏惟閤下股肱帝室。藩垣天下。
四方其有逆乱之臣。未血斧锧之属。
畏威崩析。归我乎哉。
其事兆矣。是宜具迹表闻。
以承答天意。小子不惠
猥以文句微识蒙念。睹兹盛美。
焉敢避不让之责而默默耶。再拜。
李翱799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使至。
辱足下书。
欢愧来并。
不容于心。
嗟乎。
子之言意皆是也。
仆虽巧说。
何能逃其责耶。
然皆子之爱我多。
重我厚。
不酌时人待我之情。
而以子之待我之意。
使我望于时人也。
仆之家本穷空。
重遇攻劫。
衣服无所得。
养生之具无所有。
家累仅三十口。
携此将安所归托乎。
舍之入京。
不可也。
挈之而行。
不可也。
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
此一事耳。
足下谓我入京城
有所益乎。
仆之有子。
犹有不知者。
时人能知我哉。
持仆所守。
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閒。
开口论议
其安能有以合乎。
仆在京城八九年。
无所取资
日求于人。
以度时月。
当时行之不觉也。
今而思之。
如痛定之人。
思当痛之时。
不知何能自处也。
今年加长矣。
复驱之使就其故地。
是亦难矣。
所贵乎京师者。
不以明天子在上。
贤公卿在下。
布衣韦带之士。
谈道义者多乎。
以仆遑遑于其中。
能上闻而下达乎。
其知我者固少。
知而相爱不相忌者又加少。
内无所资。
外无所从。
终安所为乎。
嗟乎。
子之责我诚是也。
爱我诚多也。
今天下之人。
有如子者乎。
以来。
士有不遇者乎。
无也。
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污。
而处其所可乐哉。
非不愿为子之所云者。
力不足。
势不便故也。
仆于此岂以为大相知乎。
累累随行。
役役逐队。
饥而食。
饱而嬉者也。
其所以止而不去者。
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
然所爱于我者少。
不知我者犹多。
吾岂乐于此乎哉。
将亦有所病而求息于此也。
嗟乎。
子诚爱我矣。
子之所责于我者诚是矣。
然恐子有时不暇责我而悲我。
不暇悲我而自责且自悲也。
及之而后知。
履之而后难耳。
孔子颜回一箪食
一瓢饮
人不堪其忧。
也不改其乐。
彼人者。
有圣者为之依归。
而又有箪食瓢饮
足以不死。
其不忧而乐也。
岂不易哉。
若仆无所依归。
无箪食。
无瓢饮。
无所取资
则饿而死。
其不亦难乎。
子之闻我言亦悲矣。
嗟乎。
子亦慎其所之哉。
离违久。
乍还侍左右。
当日欢喜。
专使驰此。
候足下意。
并以自解。
愈再拜。
张仆射799年9月1日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九月一日再拜。
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
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馀事来示。其中不可者。
有自九月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
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
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
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
若此者。非之所能也。
抑而行之。必发狂疾。
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
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
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
执事之择于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
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
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
下之事上。不一其事。
上之使下。不一其事。
量力而仕之。度才而处之。
其所不能。不彊使为。
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者不得怨于下矣。
孟子有云。今之诸侯。
无大相过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
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时。
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
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
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
好义者也。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
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
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执事也。
可以此言进。蒙幸于执事
其所从旧矣。若宽假之。
使不失其性。加待之。
使足以为名。寅而入。
尽辰而退。申而入。
终酉而退。率以为常
亦不废事。天下之人。
执事之于如是也。必皆曰。
执事之好士也如此。执事之待士以礼如此。
执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如此。执事之欲成人之名如此。
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又将曰。
韩愈之识其所依归也如此。韩愈之不谄屈于富贵之人如此。
韩愈之贤能使其主待之以礼如此。则死于执事之门。
无悔也。若使随行而入。
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
道有所屈于己。天下之人。
执事之于如此。皆曰。
执事之用韩愈。哀其穷。
收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
不以道。利之而已耳。
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
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
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已知已。
则未也。伏惟哀其所不足。
矜其愚。不录其罪。
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恐惧再拜。
张仆射第二书799年9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再拜。以击毬事谏执事者多矣。
谏者不休。执事不止。
此非为其乐不可舍。其谏不足听故哉。
谏不足听者。辞不足感心也。
乐不可舍者。患不能切身也。
今之言毬之害者。必曰有危堕之忧。
有激射之虞。小者伤面目。
大者残形躯。执事闻之。
若不闻者。其意必曰。
进若习熟。则无危堕之忧。
避能便捷。则免激射之虞。
小何伤于面目。大何累于形躯者哉。
今所言。皆不在此。
其指要非以他事外物牵引相比也。特以击毬之閒之事明之耳。
马之与人。情性殊异。
至于筋骸之相束。血气之相持。
安佚则适。劳顿则疲者。
同也。乘之有道。
步骤折中。少必无疾。
老必后衰。及以之驰毬于场。
荡摇其心腑振挠骨筋
气不及出入。走不及回旋。
远者三四年。近者一二年。
无全马矣。然则毬之害于人也决矣。
凡五脏之系络甚微。立坐必悬垂于胸臆之閒。
而以之颠顿驰骋。呜呼。
其危哉。春秋传曰。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
苟非德义。则必有祸。
虽岂弟君子。神明所扶持
然广虑之。深思之。
亦养寿命之一端也。恐惧再拜。
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799年11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书记之任亦难矣。
元戎整齐三军之士。
统理所部之氓。
以镇守邦国。
赞天子施教化。
而又外与宾客四邻交。
其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
与所部之政。
三军之号令升黜。
凡文辞之事。
皆出书记
非闳辨通敏兼人之才。
莫宜居之。
然皆元戎自辟。
然后命于天子。
苟其帅之不文。
则其所辟或不当。
亦其理宜也。
南阳公御史大夫豪寿庐三州观察使授节移镇徐州
历十一年。
掌书记者凡三人。
其一人曰高阳许孟容
入仕于王朝。
今为尚书礼部郎中
其一人曰京兆杜兼
今为尚书礼部员外郎观察判官
其一人陇西李博。
自前乡贡进士秘书省校书郎
方为之。
南阳公文章称天下。
其所辟。
实所谓闳辨通敏兼人之才者也。
后之人苟未知南阳公之文章。
吾请观于三君子。
苟未知三君子之文章。
吾请观于南阳公
可知矣。
蔚乎其相章。
炳乎其相辉。
志同而气合。
川泳而鸟云飞也。
乐是宾主之相得也。
故请刻石以记之。
而陷置于壁閒。
俾来者得以览观焉。
爱直赠李君房799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左右前后皆正人也。欲其身之不正。
乌可得邪。吾观李生南阳公之侧。
有所不知。知之未尝不为之思。
有所不疑。疑之未尝不为之言。
勇不动于气。义不陈乎色。
南阳公举措施为。不失其宜。
天下之所以窥观称道洋洋者。抑亦左右前后有其人乎。
凡在此趋公之庭。议公之事者。
吾既从而游矣。言而公信之者。
谋而公从之者。四方之人。
则既闻而知之矣。李生
南阳公之甥也。人不知者。
将曰李生之托婚于贵富之家。将以充其所求而止耳。
故吾乐为天下道其为人焉。今之从事于彼也。
吾为南阳公爱之。又未知人之举李生于彼者何辞。
彼之所以待李生者何道。举不失辞。
待不失道。虽失之此足爱惜。
而得之彼为欢忻。于李生
道犹若也。举之不以吾所称。
待之不以吾所期。李生之言。
不可出诸其口矣。吾重为天下惜之。
泗滨浮磬(以美石见质琢之成器为韵) 中唐 · 张仲素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四
水效珍兮。
将应时而出。
珍浮水兮。
见可宝而逸。
当入用之晨。
岂可藏于密。
所以次其崖岸。
露彼真质。
清明内融。
符采外溢。
霄舒夜度。
遥分蟾兔之辉。
旭日朝临。
下映鲛人之室。
皆见其处幽邃。
谁见其内明媚。
皆知其随波。
谁知其抱器。
邦家藉之。
不我遐弃。
观其璞将有营。
工其献情。
□□规模可定。
剸割方成。
色光芒而白。
气温润而清。
是磨是琢。
且见其能照。
载考载击。
乃知其有声。
夫如是守静而素。
岂不以有文而明。
因得之乎名。
曷观之乎器。
噫。
同流不知。
谁念兹而在兹。
识者未睹。
宁宝之而存之。
发迹徐方
虽则泗滨而见。
呈祥圣代。
不同三献之疑。
况贞以自持。
涅而不淄。
坚以自秘。
毁而不变。
既成何用之顾。
宜任当人之荐。
同百宝而敷陈。
杂众类而朝见。
向若不合宫徵之韵。
不叶雅音之绩。
闻之者谓为空言。
见之者谓为怪石。
则以日系月。
徒涤荡于风波。
自秋徂冬。
难觊觎于采摭焉。
可见哲匠顾盼。
良工追琢。
奏曲者想乎簨簴。
审音者训其清浊。
故知秉文者必有时。
藏器者不终否。
理代之音既作。
移风之义斯起。
若不闻大韶大濩。
庸讵知夫石之为美。
杜相公贺除虔王表800年9月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臣某言。中使李国真至。
奉宣圣旨存问。兼赐臣墨诏。
鸿泽浃下。大明烛幽。
晓谕便藩。慰安稠謺。
中谢。臣伏睹天书。
恭承睿旨。宏爱人屈己之道。
酌因时适变之宜。择贤王作镇徐方
张愔便主留务。上则成邦家磐石之固。
下则副士众拜章之请。戚藩之寄斯重。
旧勋之祀获全。丕变猖狂之徒。
咸跻仁寿之域。既宏在宥。
坐见止戈。率土人臣。
孰不欣说。臣素乏方略
宠光。猥尘将相之名。
无施分寸之绩。遭逢若此。
报效蔑闻。官谤已兴。
渥刑宜及。陛下恩深覆载。
道务含宏。恤公私馈饷之勤。
念吏士锋镝之苦。特纡神算。
昭发德音。危疑获安。
制置惟固。好生宥过。
诚陛下开网之仁。尸位无功。
重微臣素餐之责。周章跼蹐。
胡颜自安。但以遐守藩条。
恪居官次。不获仰谢云陛
陈露血诚。未遂周任知止之言。
敢逃臧文窃位之咎。无任战越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