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1—1031
【介绍】:
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全宋诗
刘筠(九七一~一○三一),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授馆陶尉。五年,入为大理评事、秘阁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三)。景德元年(一○○四),为大名府观察判官。与修《册府元龟》,书成,转左正言、直史馆。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迁右司谏、知制诰(同上书卷八三),加史馆修撰。出知邓州,徙陈州。还,知贡举,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天禧中为翰林学士。五年(一○二一),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同上书卷九七)。乾兴元年(一○二二),迁给事中,复召为翰林学士。踰月,拜御史中丞(同上书卷九九)。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知颍州(同上书卷一○二)。四年,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同上书卷一○五)。六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九年卒(同上书卷一○六),年六十一。谥文恭。有《册府应言集》十卷、《荣遇集》十二卷、《肥川集》四卷、《表奏》六卷、《刀笔集》二卷等(《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宋史》卷三○五有传。 刘筠诗,今存《肥川小集》一卷,见《两宋名贤小集》。又《西昆酬唱集》收诗七十二首,多不见于《肥川小集》。今录《西昆酬唱集》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宛珠堂本为底本,录《肥川小集》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以前者为主,凡有重出则删后者,二书异文酌出校记。又从《会稽掇英总集》、《古今岁时杂咏》、《天台续集》等辑得诗二十二首,合编为三卷。
全宋文·卷二七五
主要活动
- 998年,进士
- 1012年-101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修起居注
- 1014年-102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1016年8月为景灵宫判官1020年8月拜翰林学士
- 1017年-1018年,京西南路邓州(邓州市),邓州知州
- 1018年,京西北路陈州(淮阳县),陈州知州
- 1019年-1020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在京纠察刑狱
- 1020年-102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1022年11月除御史中丞罢1028年8月知庐州
- 1021年-1031年,淮南西路庐州(合肥市),庐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2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审官院
- 1022年-102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御史中丞,1024年4月知颍州
- 102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提举在京诸司库务
- 1024年-1026年,京西北路颍州(阜阳市),颍州知州
- 1027年-102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尚书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