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著作
相关典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全宋诗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因曾官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徙居襄阳、丹徒。宋代著名书画家,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一说蔡京)并称四大家。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涟水县,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勾当公事,知无为军。徽宗崇宁间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大观元年,出知淮阳军,卒,年五十七。有《山林集》一百卷(《宝晋英光集序》),已佚。宋岳珂辑有《宝晋英光集》,后人续辑有《宝晋山林集拾遗》。事见《宝晋山林集拾遗》附《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米芾诗,以宋嘉泰元年筠阳郡斋刻《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宝晋英光集》(八卷,简称四库本)、清咸丰《涉闻梓旧》本(八卷,补遗一卷,简称涉闻本)、日本河山亥本《宝晋英光集》(六卷,补遗四卷,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简称河山本),并据补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米芾(1051-1109) 初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太原人,徙居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世称米南宫、米颠。能诗文,善书画,书法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有《宝晋英光集》辑本。朱孝臧集其词为《宝晋长短句》一卷。
全宋文·卷二五九七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芾或作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人称米南宫。世居太原,后徙襄阳,故世称米襄阳。因定居丹徒(今江苏镇江),故《宋史》称为吴人。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踰年复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大观元年卒,年五十七。芾为文奇险,不蹈前人轨辙。擅书画,精鉴裁。书法得王献之笔意,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山水画师法董源,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著有《宝晋英光集》、《画史》、《书史》、《砚史》、《海岳题跋》、《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等。见蔡肇《米海岳先生墓志铭》(《清河书画舫》卷九下),《宋史》卷四四四《文苑传》六有传。
主要活动
- 1068年-1070年,秘书省校书郎,初补秘书省校书郎
- 1071年-1072年,广东英德,浛光县尉,任浛洸县尉
- 1073年-1074年,广西桂林,临桂县尉,任临桂县尉
- 1075年-1084年,浯溪(湖南零陵),潭州州曹官,赴官潭州,经停永州祁阳之浯溪,并留题刻石。
- 1085年-1090年,浙江杭州,权杭州观察推官,在杭州,任权杭州观察推官之职
- 1091年,浮玉亭(江苏镇江),润州州学教授,在润州州学教授任上,上元后一日,同周彦质、刘瑞迈、章纵矩游镇江浮玉亭,并有诗纪游。
- 1092年-1094年,河南开封,知雍丘,在知雍丘县任上,九月苏轼自扬州召还道过雍丘,米芾具饮饷之,并与之切磋书法。
- 1094年-1096年,江苏高邮,监中岳庙,十月东归,道过露筋祠,刻石为赞。
- 1097年-1100年,江苏涟水,知涟水军,在知涟水军任上,因当地旱灾,斋戒祈雨
- 1101年-1102年,江苏仪征,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管勾文字,在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管勾文字任上,因皇太后崩,进《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 1103年,河南开封,太常博士、书学博士,在朝为太常博士、书学博士,在学士院作《跋羲献帖》
- 1103年-1106年,安徽无为,知无为军,离朝出知无为军,为辖下芜湖县学撰《芜湖县学记》
- 1107年,江苏宿迁,知淮阳军,在知淮阳军任上,作《章吉老墓表》
词学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