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李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平江人字良仲号木川
朱熹弟子。
宁宗朝,韩侂胄视程朱学派为伪学而禁之,去职寓西湖灵隐寺,相送者甚少,唯随之,得理学之传。
毛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临安钱塘人号勿斋人称毛门司
伯益韩侂胄党流岭表,跋涉数千里,函骨归葬,人称笃孝。
善画墨竹水石,杨镇裴叔永辈皆宗之。
詹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徽州休宁人字以元,一作子元号流塘
县尉
以荐为太学录,上疏请辨君子小人邪正之分,忤韩侂胄,罢归,入庐山不仕。
治学往来于朱、陆诸学派之间。
有《流塘集》,另名《寒松阁集》。
全宋诗
詹初字以元休宁(今属安徽)人。
体仁宗侄。
为学崇奉朱熹
始为县尉,后以荐为太学录
因上疏乞辨邪正,忤韩侂胄,罢归,遂以讲学为事。
所著凡二十一卷,因所居曰流塘里,故名《流塘集》,其集毁于火。
后其子阳詹体仁家得残稿,编为一卷,已佚。
明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裔孙景凤等重刊于读书故址寒松草阁,分为三卷,因名《寒松阁集》。
事见本集有关序跋。
 詹初诗,以明嘉靖刊《宋国录流塘詹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寒松阁集》(简称四库本),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六四三七
詹初字以元,一作子元号流塘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
体仁宗侄。
县尉,后被荐入太学学录,尝上《乞辨邪正疏》,忤韩侂胄,罢归,遂入庐山不仕。
著有《流塘集》二十一卷,后毁于火。
子阳于族人处乞得残本,归而藏之。
见《宋元学案》卷六三及《寒松阁集》附录之诸家序跋。
宗室某
全宋诗
宗室某,失其名。
宁宗继位后韩侂胄专政,宗室某应试临安,有诗讥刺。
事见《西湖游览志馀》卷四。
李修己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思永
孝宗乾道进士
兴国军事。
朱熹张栻游。
历知宁乡衡阳,皆有政声。
将召用,以哭赵汝愚忤时相,通判成都
寻知成州,因不肯依附韩侂胄,终不得召。
有《李成州集》。
周必大南宋 1126 — 1204
全宋诗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
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
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
三十年,召为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知閤门事奉祠
乾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
六年,除秘书少监直学士院
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
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
七年,除参知政事
九年,除知枢密院事
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
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
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未几,为韩侂胄指为伪学罪首。
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
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谥文忠
生平著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
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夥,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
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
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
编为十四卷。
黄遹南宋 1127 — 1206
全宋诗
黄遹(一一二七~一二○六)字景声自号熙春野老邵武(今属福建)人。
高宗绍兴间以荫入官。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将乐县主簿,知当涂县
淳熙二年(一一七五),浙西提举(《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十五年,除干办诸司审计司(《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二之一七)。
太常主簿博士秘书丞知建宁府江西提点刑狱
不附韩侂胄,于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罢归。
开禧二年卒,年八十。
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六五○引何澹《小山杂著·黄公墓志铭》。
今录诗二首。
杨万里南宋 1127 — 12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1206 【介绍】: 吉州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零陵丞。
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遂名其书房“诚斋”。
孝宗初知奉新县,以荐为国子监博士
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进太子侍读
淳熙十四年以反对吕颐浩配享庙祀,出知筠州
光宗立,召为秘书监,出为江东转运副使
宁宗嗣位,乞致仕。
后屡召不起。
性刚直,不附韩侂胄
立主恢复之计。
工诗,自成诚斋体,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号称南宋四大家。
有《诚斋》。
陈骙南宋 1128 — 12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1203 【介绍】: 台州临海人字叔进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秘书监崇政殿说书
孝宗淳熙五年,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
光宗即位,召试吏部侍郎
绍熙二年上疏三十条,皆切时弊。
宁宗即位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以忤韩侂胄奉祠
庆元二年婺州
告老,授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宫
卒谥文简
有《南宋馆阁》等。
留正南宋 1129 — 12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1206 【介绍】: 泉州永春人字仲至
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
阳江
孝宗嘉其论事,擢起居舍人,历中书舍人兼侍讲、权吏部尚书
因论宰相不能辅赞恢复大计,出知绍兴府,徙赣州隆兴府
淳熙十三年签书枢密院事,寻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十六年,拜右丞相
光宗绍熙元年,进左丞相
在任谨法度,惜名器,尝引进赵汝愚黄裳等,世号得人
宁宗即位,因与韩侂胄有隙,又数事失帝意,落职。
嘉泰元年,累封魏国公
卒谥忠宣
有诗文、奏议、外制等。
朱熹南宋 1130 — 12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1200 【介绍】: 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阳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遁翁沧洲病叟别称紫阳云谷老人
朱松
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为同安主簿
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
时浙东大饥,乃单车按行境内,救荒革弊。
光宗时历知漳州,任秘阁修撰等。
宁宗初,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
庆元二年,落职罢祠。
卒后追谥文
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
主持白鹿洞岳麓书院,讲学五十余年,弟子众多。
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
曾被韩侂胄视为伪学,加以禁止。
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全宋诗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溯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
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
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
孝宗朝,历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
光宗即位,知漳州
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
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
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伪学党禁,落职罢祠。
六年,卒,年七十一。
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谥文
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
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著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
有《楚辞集注》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
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
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
事见《勉斋》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为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朝英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鲜本)等。
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一、十二卷。
林大中南宋 1131 — 12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1—1208 【介绍】: 婺州永康人字和叔
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
光宗时殿中侍御史,抗直敢言。
历知宁国府赣州
宁宗即位,为给事中
因不交韩侂胄,与之结怨。
焕章阁待制庆元府,捐公帑筑堤防潮,民赖其利。
后削职罢归,屏居十二年。
侂胄死,召试吏部尚书,累官签书枢密院事
卒谥正惠
有文集。
娄机南宋 1133 — 12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3—1211 【介绍】: 嘉兴人字彦发
孝宗乾道二年进士
累官至太常少卿权中书舍人
以力阻韩侂胄开边去职。
侂胄败,召为吏部侍郎,进参知政事
在官守法度,惜名器,称奖人才,不遗寸长。
资政殿学士致仕。
卒谥忠简
平生深于书学,尺牍人多藏弆。
有《字类》。
全宋文·卷五七一五
娄机(一一三三——一二一一)字彦发嘉兴(今浙江嘉兴)人。
乾道二年进士,授盐官,累迁通判饶州
入朝历宗正寺主簿太常博士秘书郎,兼资善堂小学教授
太常丞秘书省著作郎
监察御史
右正言兼侍讲,进太常少卿权中书舍人
以言不合去。
韩侂胄诛,召为吏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
礼部尚书给事中
嘉定元年八月同知枢密院事太子宾客,寻进参知政事
资政殿学士奉祠
四年卒,年七十九。
见《攻愧集》卷九七《娄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一○本传。
蔡元定南宋 1135 — 1198
全宋诗
蔡元定(一一三五~一一九八)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
发子。
孝宗乾道间朱熹学,扣其学,以为不当在弟子列。
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尤袤杨万里荐于朝,以病辞。
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韩侂胄专政,开伪学之禁。
二年,以布衣谪道州
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四。
有《律吕新书》等,明蔡有鹍《蔡氏九儒书》辑其诗文为《西山公集》一卷。
事见《云庄刘文简公文集》卷一一《西山先生蔡公墓铭》、《杜清献集》卷一九《蔡元定传》,《宋史》卷四三四、《宋元学案》卷六二有传。
今录诗十八首。
全宋文·卷五八一七
蔡元定(一一三五——一一九八)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发子。
长从朱熹学,韩侂胄禁伪学,谪道州
庆元四年卒,年六十四,后追谥文节
著有《大衍详说》、《律吕新书》(存)、《燕乐原辩》、《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洪范解》、《八阵图说》、《阴符经解》、《运气节略》、《脉书》及《诗柬杂说》若干卷。
见《刘云庄集》卷一一《西山先生蔡公墓铭》,《杜清献集》卷一九《蔡元定传》,《宋史》卷四三四本传。
丘崇南宋 1135 — 12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8 【介绍】: 江阴军人字宗卿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
丞相虞允文奇其才,奏除国子博士
太常博士,出知秀州华亭县,修复捍海堰
光宗时,擢焕章阁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以吴氏世掌兵权为忧,请得便宜行事。
吴挺死,奏选他将代之,遂革除世将之患。
庆元府,与韩侂胄议北伐,谓不宜侥幸轻举。
江淮宣抚使淮北兵败后,扼守庐、和二州。
寻拜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
后以江淮制置大使知建康府,拜同知枢密院事
卒谥忠定
全宋诗
丘崇(一一三五~一二○八)字宗卿江阴(今属江苏)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
建康府观察推官,历知华亭县吉州,召除户部郎中,迁枢密院检详文字
为接伴金国贺生辰使,被劾不礼金使奉祠
起知鄂州,移江西转运判官提点浙东刑狱,知平江府
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移帅绍兴十四年两浙转运副使(《嘉泰会稽志》卷二),以忧去。
光宗即位,擢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
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庆元府(《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四年,改知建康府江淮宣抚使,寻拜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
以忤韩侂胄奉祠
开禧三年(一二○七),复知建康府
嘉定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旋卒,年七十四(《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九)。
有《丘文定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文定公词》一卷传世。
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孙逢吉南宋 1135 — 11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199 【介绍】: 吉州龙泉人字从之自号静阅先生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
萍乡县,以能闻。
累迁秘书郎
光宗绍熙二年应诏上书八事,擢右正言
在谏台七十日,上章二十。
出为湖南提刑,召为秘书监,兼吏部侍郎
朱熹彭龟年先后被贬,逢吉上书抗辩,忤怒韩侂胄,出知太平州奉祠卒。
全宋文·卷五八二九
孙逢吉(一一三五——一一九九)字从之号静阅先生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
隆兴元年进士,授郴州司户,历常德教授、知萍乡县
绍熙元年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擢右正言
出为湖南提刑,以秘书监召,兼吏部侍郎
彭龟年韩侂胄专僭,出补郡,逢吉力争之,遂忤侂胄,出知太平州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起知赣州
庆元五年卒,年六十五,谥献简
与弟逢年、逢辰皆有文学行义,时称「孙氏三龙」。
楼钥献简孙公神道碑》(《攻愧集》卷九六),《宋史》卷四○四有传。
余端礼南宋 1135 — 12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1 【介绍】: 衢州龙游人字处恭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乌程县,岁蠲民间丁绢钱六万缗。
以荐为监察御史,累进吏部侍郎
光宗立,历知赣州建康府,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
赵汝愚等请太皇太后垂帘,策立宁宗,进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庆元初,代汝愚右丞相,寻进左丞相,为韩侂胄所制,抑郁不得志,称疾求退,历判潭州庆元府
李孟传南宋 1136 — 12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219 【介绍】: 越州上虞人字文授
李光子。
六岁时父谪岭海,奉母居乡,刻志于学。
楚州司户参军,修复陈公塘,有灌溉之利。
累除太府丞,兼考功郎
韩侂胄致意,不可,由是出知江州,复知处州
广西、浙东提点刑狱江东福建提举常平
直宝谟阁致仕。
博学多闻,持身甚严。
有《磐溪诗文稿》、《宏辞类稿》、《左氏说》、《读史》、《杂志》、《记善》、《记异录》等。
全宋文·卷五八四四
李孟传(一一三六——一二一九)字文授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资政殿学士光之季子。
以父遗表恩累官太府丞,兼考功郎
以不附韩侂胄,出知江州,复知处州
后历任江东福建提举广西福建江东浙东提刑,进直宝谟阁致仕。
嘉定十二年卒,年八十四。
孟传刚正有风概,博识多闻,著有《磐溪集》、《宏词类稿》、《左氏说》、《读史杂志》、《记善》等书。
见《宋史》卷四○一本传。
刘颖南宋 1136 — 12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213 【介绍】: 衢州西安人字公实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溧阳主簿张浚遣子张栻从学。
知郡县,提举浙西常平茶盐,所至皆有政绩。
历任淮东淮西总领,知宁国绍兴府及泉、婺等州,以宝谟阁直学士致仕。
初与韩侂胄交,及韩用事,遂与之绝。
吕祖俭南宋 ? — 11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6 【介绍】: 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子约号大愚
吕祖谦弟。
受业祖谦诸生
通判台州
宁宗即位,除太府丞
赵汝愚罢相,上封事极谏,忤韩侂胄,安置韶州,未至,改送吉州
在谪所读书穷理,卖药自给。
遇赦量移高安,卒。
追谥忠
有《大愚集》。
全宋诗
吕祖俭(?
~一一九六),字子约自号大愚叟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六),金华(今属浙江)人。
祖谦弟。
以父荫入官。
历监明州仓,衢州法曹,藉田令,司农簿。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六月通判台州十一月,除太府寺丞(《嘉定赤城志》卷一○)。
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忤韩侂胄韶州安置,后送吉州,遇赦,量移高安
二年,卒。
著有《大愚集》,已佚。
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今录诗二十六首。
全宋文·卷六四○一
吕祖俭(?
——一一九六),字子约号大愚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祖谦弟。
受业祖谦诸生
明州仓,将上,会祖谦卒,为终期丧。
衢州法曹,除籍田令,为司农簿,通判台州
宁宗继位,除太府丞
韩侂胄,安置韶州,改送吉州
遇赦,量移高安
庆元二年卒,谥曰忠
著有《大愚集》。
见《宋史》卷四五五《吕祖俭传》,《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四、职官七三之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