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乐伎,隶南京乐籍。善秋千蹴鞠,入楚王府。明亡后出家为尼于蕲春。顾景星为作《楚宫老妓行》。
马氏名间卿,字芷居,金陵人。陈翰林鲁南之继室也。鲁南丧耦,知其贤而有文,遂委禽焉。年近八旬尚不废吟咏。书法苏长公,得其笔意,颇与鲁南相类。善山水白描,画毕多手裂之,不以示人。扁其室曰芷居,有诗十四篇,名《芷居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上元人。少卿陈沂继室封安人有芷居集
朱斗儿,号素娥,画山水小景,陈鲁南授以笔法,与鲁南联诗,有“芙蓉明玉沼,杨柳晴银堤”之句。鲁南入史馆,素娥聚平日往还手迹,封题还之。凤阳刘望岑,访素娥,素娥不出,乃投一绝云:“曾是琼楼第一仙,旧陪鹤驾礼诸天。碧云缥缈刚风恶,吹落红尘四十年。”素娥欣然见之。相传托所欢,买束腰诗,乃虞山女子季贞一之作也。梅禹金《青泥莲花》误载题柳诗为角妓杨氏,今正之。又《金陵琐事》载,成化閒,林奴儿从良后,题画柳诗云:“从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丹青再动摇。”此采谢天香联句诗也。今亦削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名斗儿。妓女。能诗,善画山水小景,陈沂授以笔法。与陈沂联诗,为时所称。
维基
王恩(1452年—?),字克承,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军灶籍。浙江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三十三名,三甲第六十二名进士。弘治十四年(1501年)任扬州府知府,十八年二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正德元年(1506年)十一月升辽东苑马寺卿,四年闰九月升湖广按察使,五年四月以亲丧将解任,楚王与镇守官奏王恩尽心为政,小民闻其将去如失父母,乞留管事,勿听守制,从之。服阕,八年十二月改福建按察使,九年十一月升山东右布政使,十年七月升陕西左布政使,十二年致仕。
韦字钦佩,上元人。弘治乙丑进士,选庶吉士,授南吏部主事。改兵部,迁礼部郎中,出为河南提学副使,进南太仆少卿。有《南原集》七卷。
(《国宝新编》:少卿论诗,专尚才情。其言曰:「《唐风》既成,诗自为格,不与雅》、《颂》同趋。汉、魏变于《雅》、《颂》,唐体沿于《国风》,雅言多尽,风词则微。今以雅文为近,未尝不流于宋也。」故其诗婉丽多致,隽味难穷。
《艺苑卮言》:王钦佩如小儿女簪花,学作软丽。
田按:王钦佩、陈鲁南皆善于持论,而诗不尽工。)
维基
王韦,字钦佩,号南原。应天府江浦县(今属南京市)人,南京锦衣卫籍。明朝官员。父王徽,成化年间曾任给事中,有直谏名声。王韦与顾璘、陈沂并称“金陵三俊”。又与顾璘、陈沂、朱应登并称“江东四大家”。弘治十七年(1504年)中式甲子科应天乡试第三,弘治十八年(150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授南京吏部主事,历升南京礼部郎中,十三年十月升河南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历官太仆寺少卿。因母丧,哀毁卒。诗文婉丽有隽味,著《南原集》。子王逢元,亦是诗人。
维基
李金,字宗乾,直隶永平府迁安县人,民籍。顺天乡试第五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九名,三甲第一百三十二名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历官户部员外郎,清理仓储马政弊政,有贵戚侵占民田,勘查后归还。明孝宗将其名字写在宫殿墙壁上,旌赏银子。出任德安府知府,正德四年(1509年)六月升湖广按察司副使,十一月被楚王弹劾,贬为民。五年九月赦免复官,起复云南按察司副使,整饬腾冲兵备。九年正月官员考察中,以才力不及降调。
维基
丁沂,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应天府溧水县人,军籍。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八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联捷壬戌科二甲第九十一名进士。历官南京刑部署郎中,正德九年(1514年)二月升湖广按察司佥事,十三年正月升浙江副使。嘉靖元年(1522年)六月升广东布政司左参政,二年四月升江西按察使,四年四月升福建右布政使,转湖广左布政使,六年九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等处地方,七年四月以病乞回籍调理。
维基
白辙(15世纪—16世纪),四川泸州直隶州纳溪县人。白辙是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成进士,获授工部主事,监督修整乾清宫和整理北征军务都有功劳,升刑部员外郎,释放高墙宗室三百名,流放宦官党羽十二人,审讯太监潘朝诽谤楚王朱荣㳦与钱宁、江彬案件为时人推服,再升郎中后因大礼议事件被杖降谪,回乡后曾疏陈县内疾苦,改正边粮、平均徭役、省去里甲,县人都深受其惠。
维基
席春(1472年—1536年),字仁同,号虚山,四川遂宁人,祖籍山西临汾,同进士出身。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四川乡试第九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进士,改庶吉士,十四年八月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云南。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因兄席书担任南京兵部侍郎,而避嫌改为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撰《武宗实录》,嘉靖四年(1525年)书成后,应当升迁。内阁大学士费宏则以席春非翰林而入,则拟制其与检讨刘夔一同担任按察使司佥事。席书上疏反对,称纂修书成而外派为官没有先例。明世宗则决定留任席春,并升其为翰林院修撰,五年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充经筵展书官,参与纂修《明伦大典》,书成,升侍讲学士,充经筵讲官。嘉靖十年(1531年)主持应天府乡试,十月再升为翰林学士掌院事,充经筵日讲官,十一年十二月升礼部右侍郎。嘉靖十二年(1533年)席春由礼部右侍郎改为吏部右侍郎。当初朝议举荐翰林,席春欲召回杨维聪、陈沂等人,招致吏部尚书汪鋐反对,两人遂结仇,并屡次攻击。汪鋐诬陷其曾经在大礼议中依附杨廷和,十二年九月席春被罢免落职,十五年冬于家中去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3—1529
【介绍】: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梦阳字献吉,庆阳人。弘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以劾张鹤龄系狱。寻宥出,代韩文草疏劾刘瑾,谪山西布政司经历,复摭他事下狱,得释。瑾诛,起故官,出为江西提学副使,坐作宸濠《阳春书院记》削籍。天启中,追谥景文。有《空同集》六十六卷。
(《四库总目》:梦阳才力富健,足以笼罩一时。
《横云山人史稿》:弘治时,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与何景明、除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典景明、祖卿、贡、海、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大复集》:空同有超代轶俗之见,其高者不能外前人,下者已践近代。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空同丙寅间诗为「合」,江西以后诗为「离」。丙寅间作,叩其音,尚中金石,江西以后之作,辞艰者意反近,意苦者辞反常,色澹黯而中理,披慢读之,若摇鞞铎耳。
《国宝新编》:李献吉朗畅玉立,傲睨当世。读书断自汉、魏以上,故其诗文卓尔不群。晚始泛滥诸家,益济宏博,或失则粗,矫枉之偏,不得不然耳。
黄省僧《五岳山人集》:先生古赋《骚选》、乐府古诗、汉魏览眺诸篇,逼烦东乐。近体歌厅,少陵、太白,往匠可淩,后哲难继。明兴以来,一人而已。
《升庵集》:唐子元荐与馀书论本朝之诗,李、何一出,变而学杜,壮乎伟矣!然正变云扰,而剽袭雷同;比兴渐微而《风骚》稍远。
《艺苑卮言》:李献古诗如金鳷擘天,神龙戏海;又如韩信用兵,众寡如意,排荡莫测。国朝习杜者凡数家华容孙宜得杜肉,东郡谢榛得杜貌,华州王维桢得杜筋,闽州郑善夫得杜骨。然就其所得,亦近似耳。唯献吉具体而微。
《四溟诗话》:李献吉极苦思,垂成如一二句弗工,即弃之。田深父见两惜之,献吉曰:「是自家物,终久还来。」
《国史唯疑》:正德七年、九年黄河连清,李梦阳诗云:「今瑞定于今帝运,世人休拟圣人生。」盖婉辞也。至嘉靖改元,始直书其事,为入继大统之祥云:「紫盖复从嘉靖始,黄河先为圣人清。」
《诗谈》:关中李梦阳崧高之秀,上菁青冥;龙门之派,一泻千里。独其论黄、陈不香色,而时不免自犯其言。
冯时可《元成选集》:空同歌行,纵横开阖,神于青莲;七律雄浑豪丽,深于杜陵。异色绝焰,吾无间然。
《明诗选》:陈卧子曰:「献吉志意高迈,才气沈雄,有笼罩群俊之怀。其诗自汉、魏以至关元,各体见长,然峥嵘清壮,不掩本色。其源盖出于《春风》。」李舒章曰:「献吉以雄厚之思,发清刚之气,如华岳秋高,奇云秀彩,变动不竭。古诗、乐府纯法汉、瑰,下及阮、谢,无不神合。近体则专宗少陵,然于合处反见其离,于离处反见其合。」
孙枝蔚《四杰诗选》:王元美谓律至献吉而大。其大者若《冬日象山书院》:「人亡故国还祠庙,世异阴崖尚品题。」《台寺夏日》:「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熊监察至自河西》:「封事几腾天北极,筹边真历地西头。」《繁台次秦氏韵》:「草绿梁台犹殿阁,花残宋苑只宫墙。」皆气象高古者也。
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钱牧翁撰列朝诗,大旨在尊西涯,贬李空同、李沧溟。又因空同而及大复,因沧溟而及弇州,素垢指瘢,不遗馀力。夫其驳沧溟古乐府、拟古诗是也,并空同《东山草堂歌》而亦疵之,则妄矣!所录《空同集》诗,亦多泯其杰作。黄省曾吴人,以其北学于空同,则摈之,于朱淩溪应登、顾东桥璘辈亦然。子窃非之。
《明诗别裁》:空同五言古宗法陈思、康乐,然过于雕刻,未极自然。七言古雄浑悲壮,纵横变化。七言近体开合动荡,不拘故方,准之杜陵,几于具体,故当雄视一代。钱受之诋其模拟剽贼,等于婴儿之学语。至谓「读书种子从此断绝」,吾不知其为何心也!
马星冀《东泉诗话》:北地七言歌行最为擅场,如《汉京篇》、《去妇词》、《土兵行》,皆有杜陵之风。起调尤工,其《送李中丞赴镇》:「黄云横天海气恶,前飞鹙鸧后叫鹤。阴风夜撼医无闾,晓来雪片如手落。」《送李帅之云中》:「黄风北来云气恶,云州健儿夜吹角。将军按剑坐待曙,纥干山摇月半落。」起调相同,亦有辙迹可寻。
田按:空同志壮才雄,目短一世,好掊击人,而受人掊击亦甚。然究一时才杰,亦不能出其右也。成、弘之间,茶陵首执文柄,海内才俊,尽归陶铸。空同出而异军特起,台阁坛坫,移于郎署,始犹依违,不欲显然攻之也。
赠昌谷《峥嵘百年会》诗云:「我师崛起杨与李,力挽一发回千钧。大贤衣钵岂虚掷,应须尔辈扬其尘。」至西涯六十寿诗。则仅「文章班马则,道术孟颇醇」二句颂其文章。而「绝艺邕斯上,高情颉籀邻。一挥惊霹雳,只字破风尘。绚练玉侯宅,苍茫海岳滨。幽刂光沕窟,巨榜照嶙峋。星灿将军碣,云垂学士珉。崖题半吴楚,墨刻遍齐秦」等句,专颂。扬其书法,轩轾已见微意。及西江放废后,茶陵已殁,乃放言不讳,作《朱淩溪墓志》云:「一时笃古之士,争慕响臻,而执政顾不之喜,恶抑之。北人朴,耻乏黼黻,以经学自文,曰:后生不务实,即诗到李、杜,亦酒徒耳!』而柄文者承弊袭常,方工离浮靡丽之词,取媚时眼。见淩溪等古文词,愈恶抑之曰:『是卖平天冠者。』凡号称文学士,率不获列于清衔,阴欲困之。」北人谓刘文靖,柄文者谓茶陵也。平心而论,茶陵诗文固自可传,而空同复古之功,亦不可没。从古文人相轻。由来已然,论者固不必为之左右袒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3—1549
【介绍】:
明江西大庾人,字廷和,号鹤庵。正德三年进士。授邵武知县,历工部都水司主事,出辖徐沛闸河,抗疏纠治织造太监史宣,被逮入狱,以言官论救还职。继理南旺,假官樊麟倚宦官廖堂势横行,被查明正法。嘉靖初迁武昌知府,奏罢镇守太监李景儒岁贡科敛,请禁楚王府擅征茶税。知楚藩阴谋报复,乃归。
维基
王銮(1473年—1549年),字廷和,号鹤庵,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安府大庾县(今江西省大余县)人,进士出身。治《易经》,行一,由国子生中式辛酉科(1501年)江西乡试第七十一名举人,年三十六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八名,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进士授福建邵武县知县。后入都担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出辖徐沛闸河等地。正德十一年,织造太监史宣过其地,索挽夫千人,沛县知县胡守约只给一半人数。史宣大怒,自己抵达郡县去逮捕官吏,王銮协助胡守约与之相抗。史宣诬陷两人,逮捕其入诏狱。后因言官论救,胡守约被罢免官职、王銮被输赎,分司南旺,又捕诛太监廖堂侄子廖鹏的党羽。嘉靖初年,升任武昌府知府,其与镇守中官李景儒对抗,并上疏请罢免李景儒。当时楚王徵税,当地茶商受困。王銮抵抗,楚王诋毁其侮辱勤王,于是王銮请求归乡,不报竟自行离去。吏部随后以擅离职守,罢免其官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顾璘(1476~1545) 明代官员、诗人、藏书家。字华玉,号东桥。江苏苏州府吴县人,寓居上元(南京)。弘治九年(1496)进士,曾任吏部郎中、开封知府、都御史巡抚湖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遭谤罢官归。与陈沂、王韦、朱应登并称“金陵四大家”,“弘治十才子”之一。诗以风调胜,江左名士推为领袖。有七律《秋日同总镇二公饮黄鹤楼》三首及《黄鹤楼野望》。黄鹤楼诗碑廊录存其《题黄鹤楼》。其评崔颢《黄鹤楼》诗曰“一气浑成,太白所以见屈”,为学者熟知。
璘字华玉,先世吴人,徙上元。弘治丙辰进士,授广平知县。入为南吏部主事,进郎中,出知开封府,降全州知州。历台州知府,断江左参政,山西、江西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乞终养,忤旨落职。寻起巡抚湖广,迁刑部右侍郎,改吏部,再改工部,晋尚书,督显陵,工竣还朝,改南刑部尚书。有《浮湘》、《山中》、《凭几》、《归田》、《息园》、《缓恸》诸集。
《艺苑卮言》:顾华玉诗如春原尽花,𦬎蘼不少。
《四友斋丛说》:顾尚书东桥好客,其坐上常满,又喜谈诗。余尝在坐,闻其言曰:「李空同言作诗必须学杜,诗至杜子美如至圆不能加规,至方不能加矩矣。此空同之过言也。夫规矩方圆之至,故匠者皆用之,杜亦在规矩中耳。若说必要学社,则是学某匠,何得就以子美为规矩耶!何大复所谓舍筏登岸,亦是欺人。」
《金陵琐事》:顾东桥公镇楚,三司请游黄鹤楼,先磨一石,饮后乞公留诗。东桥在舆中,已得「云荒赤壁」二句,遂援笔书石上云:「黄鹤仙人身姓随,空传崔颢旧题诗。云荒赤壁周瑜垒,江绕青山夏禹祠。浮世古今堪洒泪,高楼今古几衔卮。天寒月白孤鸿远,徙倚阑干送目迟。」三司皆服其工。
《国雅》:顾司寇体裁变创,工于发端,斐然盛明之羽翼也。如「经旬谢宾客,春草当门生」,「鹿饮红泉细,猿啼翠壁重」,「缘树邀行骑,青山拥寺门」,足使文通变色,彦升失步。
《明诗选》:陈卧子曰:「华玉才调警丽,但风格未高。」
《列朝诗集》:华玉少负才名,举进士,即自免归,与陈侍讲沂、王太仆韦肆力为诗文,时称金陵三俊。官留曹六年,学益行闻,所与游若李献吉、何大复、徐昌谷相与颉颃上下,声名藉甚。诗才情烂然,格不必尽古,而以风调胜。延接胜流,如恐不及。诏修承天大志,聘楚名士屏弃者王廷陈、王格、额木分任之。书成不称旨,士论以此益附之。晚岁家居,文誉藉盛,又居都会之地,希风问业者户屦恒满。构息园,治幸舍数十间,以待四方之客。客至如归,命觞染翰,留连浃岁无倦色。即寸长曲技,必兴周旋款曲,意尽而后去。喜设客,每张必用教坊乐工以筝琶佐觞,最喜小乐工杨彬。常诧客曰:「蒋南冷诗昕谓『消得杨郎一曲歌』者也。」正奏乐时,每发一谈,则乐声中阕,谈竟乐复作。议论英发,音吐如钟每一发端,听者倾坐,咸以为一代之伟人。处承平全盘之世,享园林钟鼓之乐。江左风流,迄今犹称为领袖也。)
维基
顾璘(1476年—1545年—Gu顾璘),字华玉,号东桥,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应天府上元县(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匠籍。弘治丙辰进士,嘉靖朝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祖籍苏州吴县,高祖顾通在洪武年间由苏州迁上元。少有才名,与同里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又与宝应的朱应登称为四大家,亦是十才子之一。弘治八年(1495年),顾璘以附学生易经中式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联捷丙辰科进士。弘治十二年(1499年)授直隶广平县知县,十五年徵入为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进稽勋司郎中,正德四年(1509年)知开封府,与镇守太监廖堂、王宏忤不和,正德八年(1513年)被逮下锦衣狱,谪全州知州。秩满,十一年(1516年)迁浙江台州府知府,升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嘉靖改元,奉表入贺,半道升山西按察使,以亲老辞,不允,寻以病免。嘉靖七年(1528年)起为江西按察使,未上任,升浙江右布政使,转左布政,九年召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上疏乞终养,忤旨,以布政使致仕。十六年(1537年)再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兼赞理军务,十八年升刑部右侍郎,不久迁吏部右侍郎,又改工部左侍郎,督修明显陵,进工部尚书,工程竣工,改南京刑部尚书。晚年致仕归里,筑息园,大治亭舍,好宾客,座无虚席。世称东桥先生。钱谦益称之:“处承平全盛之世,享园林钟鼓之乐,江左风流,迄今犹称为领袖也。”卒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年七十。
全粤诗·卷一七五
黄衷(一四七六—一五五五),字子和,号铁桥,别号矩洲。南海人。黄琏之子。明孝宗弘治九年(一四九六)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武宗正德年初,晋户部员外郎。父丧服阕,补南京兵部员外郎,擢礼部郎中,迁吏部。在留都久,与朱应登、顾璘、陈沂辈以诗文擅名。历官湖州知府、福建都转运使、广西参政。十六年,升云南右布政使,以征剿功转左巡察。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以营建仁寿宫及显陵有功,晋工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改兵部右侍郎。为人构陷,夺职。后奉旨复职,致仕。卒年八十。有《矩洲文集》十卷、《矩洲诗集》十卷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清潘尚楫修道光十五年刊《南海县志》卷三五有传。黄衷诗,以明嘉靖二十一年刊本《矩洲诗集》为底本。
维基
车纯(1480年—1568年),字秉文,世居百楼山之麓,故号百山,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军籍。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浙江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十三名,登第二甲第一百零六名进士。兵部观政,给假归省,丁外艰,服阕赴京谒选,授工部屯田司主事。进都水司员外郎,丁内艰,起补营缮司,奉命赴贵阳采木。嘉靖初大礼议时受廷杖,留滞郎署者久之,乃擢山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分守大同。十二年七月升云南按察司副使、备兵曲靖,十六年四月升本省督饷参政,晋福建右布政使,十九年十二月转左布政,二十一年九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兼赞理军务。二十四年四月揭发楚王朱显榕为其世子朱英耀所弑杀之事,十月嘉靖帝以纯托疾避难,市恩徇私,将其革职闲住。隆庆二年卒,享年八十九。著有《百山集》、《解组稿》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子真。正德九年进士。累迁湖广按察使。断楚王朱英耀谋逆杀父案,升光禄卿,以副都御史巡抚南赣。秩满归。时严嵩使者过县,横暴不法,智执而挞之。且告谕曰:“挞尔者喻都堂也。”以是得罪嵩。嘉靖二十九年被劾。闲住。
维基
喻智(?—?年),字子贞,号晴江,南直隶太平府当涂县人,民籍。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应天府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第242名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司榷浒墅,肃吏惠商,陋服尽革。升兖州知府,丁艰。补东昌,斥贪墨。升山东按察司密云兵备副使,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六月升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擢湖广按察使,断楚王朱英耀谋逆杀父案。迁江西左布政使,二十七年九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二十九年三月南京科道纠拾,令冠带闲住。
维基
江以达(1502年—1550年),字于顺,号午坡,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今江西省贵溪县泗沥镇)人。诗人。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进士。当时四方名士唐顺之、陈束、李开先、赵时春、任瀚、熊过、屠应埈、华察、陆铨、曾忭等人和江以达,都在各部司曹任职。江以达原为刑部主事,嘉靖七年(1528年)与兵部员外郎陆铨主持福建乡试。累官兵部武选司署员外郎,十四年(1535年)二月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十七年十月升湖广提学副使。楚王欲提前往承天府祭拜皇太后梓宫,被以达阻止,遂被弹劾而入狱,后来被革职为民,因病逝世。
维基
高时(1506年—?),字中行,浙江杭州府临安县人,民籍。顺天府乡试第七十名。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乙未科第三甲第十六名进士。改庶吉士,送翰林院读书。十六年正月授户科给事中,十二月为副使持节册封楚王朱显榕世孙朱英耀为楚世子,楚端王第三子朱显槐为武冈王,十八年六月升兵科右,闰七月升礼科左,二十年五月升刑科都,九月揭发翊国公郭勋诸多不法之事,加俸一级,二十一年七月辅臣夏言被皇帝斥责,高时等科道言官受牵连,被降一级调边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