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南北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5—437
【介绍】:
北魏代人。道武帝时,为外朝大人,参军国之谋。赐爵安平公,出为并州刺史,后以事免。明元帝时,念其前功,以为相州刺史,平定胡人刘虎起事。又以徐州刺史率众南攻刘宋,有功。太武帝时,除平原镇大将,封丹阳王。击走宋将檀道济,拔滑台。在镇十余年,甚有威略,为北魏初名将。卒谥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6—421
【介绍】:
南朝宋高平金乡人,字令孙。檀道济兄。初辟本州从事。东晋末,从刘裕征伐,平桓玄,征广固,讨卢循,累有功,封宜阳县侯。晋安帝义熙十二年,累迁江州刺史,后以罪免。入宋,以佐命功增秩。嗜酒贪横,所莅无政绩。
释慧义。姓梁。北地人。少出家。风格秀举志业强正。初游学于彭宋之间。备通经义。后出京师。乃说云。冀州有法称道人。临终语弟子普严云。嵩高灵神云。江东有刘将军应受天命。吾以三十二璧镇金一鉼为信。遂彻宋王。宋王谓义曰。非常之瑞亦须非常之人然后致之。若非法师自行恐无以获也。义遂行。以晋义熙十三年七月往嵩高山。寻觅未得。便至心烧香行道。至七日夜梦见一长须老公。拄杖将义往璧处指示云。是此石下。义明便周行山中。见一处炳然如梦所见。即于庙所石坛下果得璧大小三十二枚黄金一鉼。此瑞详之宋史。义后还京师。宋武加接尤重。迄乎践祚礼遇弥深。宋永初元年车骑范泰立祇洹寺。以义德为物宗固请经始。义以泰清信之至。因为指授仪则。时人以义方身子泰比须达。故祇洹之称厥号存焉。后西域名僧多投止此寺。或传译经典。或训授禅法。宋元嘉初徐羡之檀道济等专权朝政。泰有不平之色。尝肆言骂之。羡等深憾。闻者皆忧。泰在不测。泰亦虑及于祸。乃问义安身之术。义曰。忠顺不失以事其上。故上下能相亲也。何虑之足忧。因劝泰以果竹园六十亩施寺。以为幽冥之祐。泰从之。终享其福。及泰薨。第三子晏谓义。昔承厥父之险。说求园地。追以为憾。遂夺而不与。义秉泰遗疏。纷糺纭纭彰于视听。义乃移止乌衣。与慧睿同住。宋元嘉二十一年终于乌衣寺。春秋七十三矣。晏后少时而卒。晏弟晔。后染孔熙先谋逆。厥宗同溃。后祇洹寺又有释僧睿。善三论。为宋文所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6
【介绍】:
南朝宋人。檀道济参军。勇武有力,与薛丹并为道济心腹,时人比之关羽、张飞。宋文帝元嘉十三年道济被枉杀,进之蒙冤被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6
【介绍】:
南朝宋人。檀道济心腹,任司空参军。有勇力,时人以薛彤与高进之比之三国时张飞、关羽。道济见收,亦被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0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东晋尚书仆射王愉孙。愉合家为刘裕所杀,慧龙为僧彬所匿,得免。后奔后秦主姚兴。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后秦灭,归北魏,授洛城镇将。北魏太武帝即位,以其南人,免官。久之,授南蛮校尉、安南大将军左长史。太武帝时,大破宋将王玄谟于滑台,授龙骧将军,任荥阳太守。在任十年,有善政。后又败宋将到彦之、檀道济。宋文帝惮之,行反间计,太武帝不信。又遣人行刺,为慧龙所执,复释之。官至使持节、宁南将军、虎牢镇都副将。自以遭难流离,常怀忧悴,尝作《祭伍子胥》文以寄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0—426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宣明。谢朗孙。涉猎文义,博赡多通。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刘穆之荐于刘裕,累迁太尉主簿。然议事常与穆之不同,穆之怒之,抑不得迁。穆之死,转从事中郎。从刘裕征伐关洛,委以要任。入宋,封武昌县公。总统宿卫。武帝死,少帝立,与徐羡之等共辅政。旋共废杀少帝,迎立文帝。后出为荆州刺史。文帝元嘉三年,诛杀羡之等,并遣檀道济讨晦,晦兵败被杀。
全宋文·卷三十三
晦字宣明,瞻弟,仕晋为孟昶建威中兵参军,又为武帝太尉参军,署刑狱贼曹,转豫州治中从事,入为太尉主簿,转从事中郎。宋台建,为右卫将军,加侍中。宋受禅,迁中领军,以佐命功封武昌县公,转领军将军散骑常侍。少帝即位,加领中书令,寻与徐羡之、傅亮行废立,出为都督荆湘雍益宁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文帝即位,加使持节,寻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元嘉三年,举兵拒命,为檀道济所破,伏诛。(案,《何承天传》云,晦将见讨,使承天造立表檄,则晦传所载之二表及檄,当编入《承天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