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唐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2
【介绍】:
唐陇右临洮人。李晟子。少谦谨。领夏绥银宥节度使,政简而严。节度凤翔,近声色而政荒。徙宣武,坐事贬随州刺史。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复拜河中、晋、绛等节度使。军政愈弛,几乱。卒赠司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代宗至宪宗间诗人。令狐楚编《御览诗》收其诗2首,《全唐诗》据以收入。其时名李愿者有3人:一为名将李晟之子李愿(?—825),陇右临洮(今青海乐都)人。因父功入仕。宪宗、穆宗间历任夏绥、武宁、凤翔、宣武、河中诸镇节度使。《全唐诗》小传谓即此人。但此为武人,史籍中未云能诗。二为韩愈友人,隐于孟州济源盘谷,自号盘谷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韩愈作《送李愿归盘谷序》,推重其德行。宪宗元和六年(811),卢汀作诗二章送之,韩愈有诗奉和。事迹见《韩昌黎集》。三为金部郎中李思谅之孙,李敬臣之子,出赵郡东祖房,事迹不详,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3人之中,当以隐士李愿之可能性为大。又《全唐诗外编》补李愿诗2首亦难以断其归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邓州南阳人,字君平。玄宗天宝十三载进士。善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侯希逸镇淄青,辟为从事。府罢,闲居十年。李勉镇宣武,复辟之。德宗建中初,以驾部郎中知制诰。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帝命与诗人韩翃。官终中书舍人。有集。
翃字君平。南阳人。侯希逸在淄青。李勉在宣武。皆辟佐幕府。后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终中书舍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5
【介绍】:
唐滑州匡城人。与刘玄佐同里相善,宽厚得士心,玄佐子士宁疑之,去其兵权,万荣深怨之,伺其隙逐之,遂为宣武军兵马留后。平叛兵,又授宣武军节度使。以疾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7
【介绍】:
唐宗室后裔。少以门子入仕。玄宗天宝十四载,补伊阙丞。安史乱后南奔,补广德令。刘展乱时,守御有方。以考课最,拜奉天令。寻充宣武军行军司马。德宗贞元二年,拜右庶子。次年充入蕃使。历卫尉卿、司农卿。坐事贬邵州长史,卒于贬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9
【介绍】:
唐苏州吴人,字泳之。陆馀庆孙。始在薛嵩幕府,常从容规切。历建、信二州刺史。韩滉兼领江淮转运使时,充副使。入迁都官郎中,改万年令,出为汝州刺史。德宗贞元十二年,授宣武军行军司马,决断汴州政事。寻知留后事,遇军乱被害。工诗,与孟郊交厚。有《唐春秋》、《辨疑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长源字泳之。吴人。历汝州剌史。贞元十二年检校礼部尚书。为宣武军行军司马。以峻法绳下。节度使董晋卒。长源知留后。为兵士所杀。赠尚书左仆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823
【介绍】:
唐宋州楚丘人。始从宣武军为牙将。后从乌重胤讨吴元济,以功授棣州刺史,封陈留郡王。累拜沂州刺史、沂兖海观察使。其间于兖立学宫讲诵。李齐叛,华率兵破之。后徙镇义成军,卒于镇。
逢吉字虚舟。陇西人。第进士。德宗朝以荐为左拾遗。元和中累迁中书舍人。加朝议大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罢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穆宗立。拜兵部尚书。复知政事。敬宗朝封凉国公。兼右仆射。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徙宣武。召拜左仆射。兼守司徒。大和九年卒。年七十八。赠太尉。谥曰成。
宏靖字元理。宰相延赏子。以荫补河南参军。累迁河中节度使。元和中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高平县侯。罢政。历河东宣武卢龙三节度使检校司空。贬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再贬吉州刺史。改抚州。稍迁太子少师。卒年六十五。赠太子太保。
楚字壳士。燉煌人。自言十八学士德棻之裔。贞元七年进士。元和十四年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朝罢为宣歙观察使。敬宗文宗朝历宣武天平河东节度使。大和七年入为吏部尚书。转太常卿。进左仆射。封彭阳郡公。开成元年拜山南西道节度使。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谥曰文。子绹贵。累赠至太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7
【介绍】:
唐幽州人,高崇文子。少事忠武军,后更隶神策军。以父平蜀功,除嘉王傅。裴度奏署牙将,平蔡,擢□州刺史。后迁邢州、宋州刺史。会宣武将李齐反,遣使索财于宋,承简囚之,前后数起,一日并斩之,威震部中。后历兖、海、沂、密节度使,迁义成军节度使,入拜右金吾卫大将军,复出为邠宁节度使。卒谥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8—824
【介绍】:
唐河南河阳人,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韩介弟。德宗贞元八年进士。幼孤,由嫂抚养。及长,尽通《六经》、百家学。工诗文,自成一家。经其指授,皆称韩门弟子。董晋镇宣武,辟为巡官。汴军乱,依张建封,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宪宗元和中,历迁国子博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帝遣使迎佛骨入禁,愈上表极谏,贬潮州刺史,改袁州。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后以吏部侍郎为京兆尹。卒谥文,世又称韩文公。有《昌黎先生集》。
唐诗汇评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后连辟为宣武军董晋、徐泗张建封二幕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论事,贬阳山令。顺宗即位,移江陵府法曹参军。元和元年,召为国子博士。旋分教东都。为河南令,召为职方员外郎,复为国子博士分司。后历都官员外郎、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知制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等职。十二年为彰义军节度使裴度行军司马,淮西平,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迎佛骨获罪,贬潮州刺史。量移袁州。穆宗即位,征为国子祭酒。历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又称韩昌黎、韩吏部。愈在古文、诗歌的理论和创作上都有重大成就,对后世有巨大影响。门人李汉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并《外集》行世。《全唐诗》编诗十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0—824
【介绍】:
唐滑州匡城人,初名璀,后改现名。韩弘弟。始为李元牙将,元甚重之。宪宗元和时,兄弘镇宣武,召主亲兵,人服其谦慎。后固请入宿卫,单骑走洛阳,擢右金吾卫大将军。历迁鄜、坊等州节度使。穆宗立,徙义成军。汴军乱,拜宣武节度使,领兵征讨,及至城下,汴兵欢跃无复贰者。暴疾卒,谥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滑州匡城人,字从偃。韩弘子。初为卫尉簿,累除宣武行营兵马使。宪宗元和时,随父征讨淮西,以功历迁鄜、坊等州节度使。其父入朝,授公武右金吾将军。后固辞,改右骁卫大将军。无疾暴卒,谥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字子和。宪宗元和四年进士。文宗大和中,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出为华州刺史。开成初,为岭南节度使,为政廉洁。武宗会昌初,迁山南东道节度使。入朝,迁户部尚书。宣宗大中初,为宣武军节度,加检校司空。后为河东节度使。九年,征入朝为左仆射。宰臣令狐绹恶之,罢黜,又惧物议,以钧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懿宗初,复节度宣武。卒年八十七,谥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6
【介绍】:
唐幽州昌平人。刘总弟。穆宗长庆初,总以幽州归朝,约授齐州刺史。迁棣州刺史。文宗开成中,累迁至德州刺史、沧景节度副使。三年,检校尚书,为沧景节度使,在镇六年。武宗会昌五年,徙天平节度使。宣宗即位,移镇宣武,未至,暴卒。
约官水部员外郎。历沧州天平节度使。徙宣武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5—872
【介绍】:
唐京兆华原人,字子直。令狐楚子。大和进士。文宗时累官户部员外郎。武宗时为湖州刺史。宣宗时召为翰林学士,大中四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辅政十年。懿宗时历任河中、宣武、淮南等节度使。咸通九年,庞勋据徐州,绹为徐州南面招讨使,屡为庞勋所败。后任凤翔节度使,寻卒。
绹字子直。太和四年进士。宣宗朝袭封彭阳男。拜御史中丞。转户部侍郎。徙兵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懿宗立。由左仆射门下侍郎拜司空检校司徒。充河中节度使。徙宣武。又徙淮南副大使。封凉国公。僖宗立。为凤翔节度使。徙封赵。卒年七十八。赠太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字用乂。杨虞卿弟。文宗大和八年进士。始辟兴元李绛幕府。绛死,汉公遁而获免。累迁户部郎中、史馆修撰。坐虞卿事,下除舒州刺史。擢桂管、浙东观察使。由户部侍郎拜荆南节度使,召为工部尚书。或劾汉公治荆南有贪赃,降秘书监。宣宗时擢为同州刺史。给事中郑裔绰等共奏汉公冒猥无廉概,不可处近辅,三还制书。卒行。汉公后自同州更宣武、天平两节度使,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汉公字用乂。虢州宏农人。大和八年进士。累拜荆南节度使。召为工部尚书。宣宗朝同州刺史。更宣武天平两节度使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