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饶廷直南宋
全宋文·卷三八三一
饶廷直字朝弼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
绍兴二年进士,为袁州司户参军
五年十月,以左从事郎特改左宣义郎通判泰州
十一年邓州通判,以守缺权州事。
著有《将鉴》一书,未果上。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九四,包恢《敝帚稿略》卷五,正德建昌府志》卷二四,道光南城县志》卷三一。
傅正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昌军南城人,佚其名。
傅梦泉从子。
杨简门人,与兄道夫齐名。
卒将葬,正夫不远千里访真德秀于粤山之麓,请为作铭。
录有《慈湖训语》、《絜斋先生训语》。
李楫
全宋诗
李楫字商卿号栖碧山人南丰(今属江西)人。
善为诗,年八十馀吟笔不衰,卒后包恢题其墓。
事见清同治南丰县志》卷二三。
今录诗四首。
郑无妄
全宋文·卷八○二七
郑无妄包恢门人。
罗愿南宋 1136 — 1184
全宋诗
罗愿(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端良号存斋歙县(今属安徽)人。
颂弟。
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以荫补承务郎,历监新城县景德镇税。
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新安》卷八)。
授知饶州鄱阳县,未上,主管台州崇道观
八年通判赣州,摄州事。
秩满,差知南剑州
淳熙六年(一一七九)陛对,为孝宗赏异,命知鄂州十一年卒于官,年四十九。
有《鄂州小集》六卷、《新安》、《尔雅翼》传世。
事见本集附录元曹宏斋鄂州太守存斋罗公愿传》,《宋史》卷三八○有传。
 罗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罗鄂州小集》为底本。
校以明天启六年罗朗刻本(简称天启本)、清康熙五十二年程哲七略书堂刻本(简称康熙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鄂州小集》(简称小集本)。
另自《咸淳临安》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释法照宋末元初 1185 — 1273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法照姓童氏黄岩人
父好善,生九子,其次也。
母陈氏梦日霣蹇裳得之,孕十二月而生。
气貌奇伟,耳垂肩,眼如电,幼入小学,便多颖悟,塾师异之。
年十三,投圣水出家,以蒙庵宣为师。
一夕自外归,寺僧遥望两炬晶炯,近之乃也,盖目光远射,令人惊畏。
薙染后,精进教乘,三阅大藏,出游诸方,豁堂,当代尊宿,贻书褒勉,诸山以职延致,悉不就。
携香礼北峰印,次至蒋山参琰浙翁,问答之际深器之。
北峰居下竺,招之归。
淅翁以教门为属,讲论授受,泠然有得。
北峰顺寂,振锡东还,钱丞相高僧堂延共谈。
年三十三,改往天台大慈,迁圣水史卫王举住云间延庆,继迁凤山褒亲。
丞相史永公举住四明
延庆海顺二法师日本来,听讲且作《读教记》,绘像归国。
高丽崔丞相亦致书问佛法大旨,乞九祖图,并赠漂瓷钵盂及金观音香药。
育王虚席,郡请兼摄,举痴绝冲自代。
阃帅夺寺园为酒库,杖履而遁,道出东掖两山,学徒迎之境上。
宏斋包公屈致智者真觉,重祖庭也。
理宗闻其名,敕住下天竺,寻迁上天竺,补左街鉴义,御笔特赐“佛光法师”,进录左街,赐金襕袈裟,召见倚阁,对御称旨。
集庆寺成,诏命开山,力辞,举白莲观止诚公自代。
明年诚寂,有旨特转左右街都纲录,令住集庆,不许辞免,御书“晦岩”二大字赐之。
开无碍讲,凡禅教律三宗,学徒云集,闻名开悟。
召见延和殿,讲《华严经》。
又大书“灵山堂”以赐。
遣侄武经郎童炎奉宸翰归其里。
东宫召见复古殿,讲《般若经》,再赐紫金襕袈裟,斋于明华殿
圣眷隆渥,昔未曾有。
偶因面对,力乞还山。
度宗即位,敕再住上天竺
前后居山二十四年
平章贾魏公为造塔于寺之东冈,奏请赐名曰“天岩塔院”,复加恩赉赐田三顷,以助其费。
癸酉秋示疾,移居塔院,郤药屏医,作文自祭。
中秋之夕书偈曰:“佛寿八十,我多九年。
虚空掇转,大用现前。
”掷笔瑞坐而逝,咸淳癸酉八月十五日也。
得年八十有九,僧腊七十四。
弟子妙应继席,得法四十馀人,得度者一百馀人,窆于天岩,遵初志也。
明年赐谥曰“普通法师”,答 曰“慈应”。
所撰《读教记录》二十卷,为学者日月,其馀法语遗文,诸弟子多所记录,不可罄述。
杨瑱南宋
简介
景定四年(1263)绍兴府知府,上年任命,此年到任,后又赴行在。
去年亦当记否?
若然,包恢当仅于1262年被任,未曾久任而改他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