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陈成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州宁德人字汝玉
陈骏子。
克承家学。
辛弃疾持宪节至,闻其才名,罗致宾席而妻以女。
其学以立诚为本,口诵心悟《近思录》不少辍,行己皆有法度。
安贫守道,曾两预解选。
有《律历志解》、《和稼轩词》、《默斋》。
范开
全宋文·卷六四一三
范开号竹洞翁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辛弃疾门人。
稼轩词中多有与范廓之唱和之作,「廓之」当即范开字。
又作「先之」,盖避光宗讳改「廓」为「先」。
其人自淳熙八、九年始从稼轩游于带湖。
胡时可
全宋诗
胡时可,与辛弃疾同时(《随隐漫录》卷五)。
彭止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宁崇安人字应期号漫者
辛弃疾友善。
为诗清丽典雅。
有《刻鹄集》。
全宋诗
彭止字应期自号漫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辛弃疾同时。
有《刻鹄集》,已佚。
事见《万姓统谱》卷五四。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六二一二
彭止字应期自号漫者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诗笔甚高,尝谒辛弃疾,延留累月。
著有《刻鹄集》,不传。
见《万姓统谱》卷五四。
喻南仲
全宋文·卷六二六一
喻南仲辛弃疾同时人。
耿京南宋 ? — 11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2 【介绍】: 济南人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因不堪金人征赋骚扰,结集抗金义士李铁枪等入山东抗金,攻克莱芜县,众至数十万。
大名王友直义军致书表示愿受其节制共同抗金,影响颇大。
次年辛弃疾、贾瑞赴南宋行在奏事,被任为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
辛弃疾返回山东,已被叛徒杀害。
韩元吉南宋 1118 — 1187
词学图录
韩元吉(1118-1187) 字无咎号南涧
许昌人,徙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
曾与张元干张孝祥范成大陆游辛弃疾等以词唱和。
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
韩玉南宋
全宋文·卷五四一○
韩玉,本北人,隆兴初挈家自金投宋。
乾道二年添差通判隆兴府
勒停,送柳州羁管。
五年添差袁州通判
六年右承务郎军器少监,兼权兵部郎官
七年提点御前军器所
淳熙初端明殿学士平江府
工词,尝与康与之辛弃疾相唱和,今存《东浦词》一卷。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二之一六、七一之八,《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五、卷三八七《汪应辰传》,《全宋词》第三册第二○五五页。
周孚南宋 1135 — 1177
全宋文·卷五八一九
周孚(一一三五——一一七七)字信道号蠹斋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寓丹徒(今江苏镇江)
乾道二年进士,官真州教授
工诗,与辛弃疾善。
淳熙四年卒,年四十三。
著有《蠹斋铅刀编》三十二卷(存)。
见《京口耆旧传》卷三,《宋史翼》卷二八,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六,《四库提要辨證》卷二三。
赵善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居隆兴字无咎号应斋
进士
常熟
官至岳州漕帅佐。
工诗词,与辛弃疾酬唱,词风亦近。
有《应斋杂著》。
刘过南宋 1154 — 12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4—1206 【介绍】: 吉州太和人,一说庐陵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生平以功业自许,究心古今治乱之道。
数上书陈恢复方略
终身未仕,漫游江浙湘鄂一带,依人作客,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友善。
晚年寓居昆山而殁。
工词,多感慨时事之作。
有《龙洲》、《龙洲》。
全宋诗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
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
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复中原方略,未被采纳。
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
晚年定居昆山
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
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
事见元殷奎《复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昆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刘过(1154-1206) 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一说庐陵人
陆游辛弃疾陈亮交往。
有《龙洲》、《龙洲》。
刘过(1154—1206) 南宋词人、诗人。
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
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
屡试不第,布衣终身,游历各地,与周必大陈亮辛弃疾等交好。
作品风格豪放,为“辛派词人”之一;亦以诗名世,有“诗侠”之称。
宁宗开禧二年(1206)中秋节前,宋伐金惨败,一时强敌阴影笼罩,刘过重登南楼,忧国伤时,填词《唐多令•重武昌》一首。
后人称该词为“数百年绝作”。
《唐多令》本属僻调,刘过的这首词问世后,《唐多令》词风行一时。
南宋末著名词人周密编《绝妙好词》,激赏刘过此作,因该词作于南楼,且词中有“重南楼”之句,遂将词牌更名为《南楼令》。
另有《六州歌头•题岳鄂王》。
全宋文·卷六六一○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
少负不羁之才,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兴衰。
力主北伐恢复中原,尝上书宰相,陈恢复方略,谓中原一战而可取。
有志功名,而四举不第,以是落魄无所遇合,浪迹四方,以诗侠名湖海间。
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为良友,而礼法之士目之为狂。
开禧二年卒于昆山,年五十三。
其诗词豪放淋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惜乎随手散失,百不存一二,传世《龙洲》合诗文词仅十馀卷。
事迹略见宋刘倓龙洲集跋》(四库本《龙洲》附录)、元殷奎《复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并见蟫隐庐丛书本《龙洲》附录)等。
姜夔南宋 1155年9月8日 — 1221
全宋文·卷六六一一
姜夔(一一五五?
——一二二一?
),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
寓居武康,与白石洞天为邻,因自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帝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试礼部不第。
自是不复求仕,遨游大江南北,与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诸人为友。
通音律,擅书法,工诗词。
其诗格高秀,词亦精深华妙,为南宋词人中之重要作家。
著有《白石诗》一卷、词五卷,又有《绛帖平》、《续书谱》等。
陈思白石道人年谱》(《辽海丛书》第三册),《全宋词》第三册第二一七○页。
赵希怿南宋 1155 — 12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5—1212 【介绍】: 宗室,字伯和
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
为闽帅赵汝愚属吏
尝集古今官著惠爱者为一编,汝愚荐之辛弃疾
汝愚为相,调怿江东运司干办,迁江西茶盐提举,发赈济饥民。
升本路帅兼漕事,镇压罗世传、李元砺、陈廷佐等起事。
历知平江府太平州
昭信军节度使致仕,封成国公
苏泂南宋 1170 — ?
全宋诗
苏泂(一一七○~?
)(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颂四世孙。
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
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
卒年七十馀。
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有关史籍。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刘学箕
全宋文·卷六八六○
刘学箕字习之建宁府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子翚孙,玶之子。
恬于仕进,饮酒赋诗自遣。
年未五十,移家筑室南山下,自号种春子
家有堂曰「方是閒」,因又号方是閒居士
工文章,刘淮叹其「笔力豪放,诗摩香山之垒,词拍稼轩之肩」。
有《方是閒居士小稿》二卷传世。
岳珂南宋 1183 — 1244
全宋诗
岳珂(一一八二~?
),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
飞孙,霖子。
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
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为朝官,历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
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
十二年,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
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为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
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为湖广总领
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四年,复起为淮南江浙荆湖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
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
卒年六十馀。
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
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
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为楮三年而成之意。
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
又有《宝真斋法书赞》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
事迹散见本人有关著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赞》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于接近骈文之作。
合编为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邓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州福清人字楚材
孝宗淳熙五年进士
泰和簿。
辛弃疾周必大陈傅良戴溪朱熹吕祖谦等为友。
曾三上书于朝,讥切朝政。
朝议欲授以中都干官,或沮之,改石城丞。
有《虚斋文集》。
白玉蟾南宋 1194 — 1229
词学图录
葛长庚(1194 -?
字如晦紫清白叟,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号蠙庵海蟾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
闽清(今属福建)人。
入道武夷山
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
曾举童子科,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死,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传播丹道,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
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书画,善篆隶草书。
杨慎《词品》称 "亦有思致,不愧词人"。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
其《虞美人》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
"又云:"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
" 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玉蟾诗余》。
又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杜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兰溪人字叔高
杜□弟。
尝问道于朱熹,与辛弃疾诸人游。
理宗端平初,以布衣召为秘阁校雠。
全宋文·卷六四三九
杜斿字叔高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陵第三子。
尝问道于朱熹,与辛弃疾等人游。
端平初以布衣召,入馆阁校雠,年已八十馀。
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宋元学案》卷六九,《宋诗纪事》卷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