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应物”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明朝
释道联元末明初 1346 — 1409年七月三日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道联字祖芳晚号拙逸叟姓陆氏鄞人也。
幼而英敏,举止不凡,读书尤慧,过目成诵,父母钟爱之。
稍长即好内典,慕出世法。
年十四,往游西浙,礼昆山荐严、悦堂颜。
时玺书再下,有金襕法衣之赐,王公大臣函书问道,黑白奔走如市,随机接引,沾被殊多。
既栖止,遂亦得度。
久之,受具足戒于鄞之五台寺,复还昆山,则荐严已更主席,物禅师,一见器之,遂留侍室。
方笃意禅学,兼穷止观,废寝忘飧,惟务明心见性。
用志精专,智藏为开,词源涌泻,辩若悬河,同侣无出其右者。
明洪武九年丙辰,随侍佛心住持灵谷,已名震京刹。
天界觉源昙,重其才识,延居记室,声誉益著。
一时湖海尊宿,若穆庵康、恕中温、木庵聪,皆相与忘年,往复酬唱,激扬宗旨,莫不服其解脱。
始出世台之广孝,迁紫箨道场、景山、补陀、能仁,六徙名刹,而至净慈。
所主法席,策励后学,随机开示,各极归趣,缁素向化,道誉为禅林之冠。
洪武壬申,净慈又燬,力任恢复,不数年,殿宇堂室为之一新。
先是,兹寺困于赋役,白有司减去田税,蠲除徭役,众赖以安。
既而举任僧录,以疾固辞。
王闻而贤之,锡之衣盂。
永乐四年丙戌,朝廷纂脩大典,再被徵召,命为释教总裁,以其博通经典,文理缜密,恩宠方深,事毕还山。
五年丁亥,寺僧擅自披薙,因事逮及,例谪五台
礼部尚书赵羾名奏闻,驿召至,上加慰劳。
己丑七月三日,坐逝于京邸大祐国寺,世寿六十四,僧腊五十,著有《拙逸语录》行世。
文宗为之嗟悼,敕工部备龛茶毗,归葬藕花居之阴建塔焉。
胡濙为作铭,刻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