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张鹤鸣”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明朝
周嘉谟明 1546 — 1629
维基
周嘉谟(1546年—1629年)字明卿,庠籍湖广汉阳府汉川县,世居承天府景陵县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湖广乡试第六十八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进士
户部主事,迁韶州府知府万历十年(1582年)五月四川副使,分巡泸州
累升四川按察使右布政使,三十四年二月转左布政使,三十六年八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四十年七月以平滇寇功,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如故。
四十三年二月平逆有功,且三品六年考满,升都察院右都御史七月接替张鸣冈两广总督
四十五年三月升南京兵部尚书,四十七年六月改任工部尚书,四十八年六月改任吏部尚书
天启元年(1621年),加太子太保,得罪魏忠贤,指示给事中孙杰弹劾周嘉谟,同年十一月周嘉谟求退,魏忠贤矫旨批准。
大学士叶向高等请留周嘉谟,不准。
天启二年(1622年)广宁失陷,周嘉谟弹劾兵部尚书张鹤鸣误国。
天启五年(1625年)秋魏忠贤党人周维持又弹劾周嘉谟曲庇王安,遂削籍。
崇祯元年(1628年),被推荐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崇祯二年(1629年),卒于任上。
少保
赖良佐
维基
赖良佐号玄水江西吉安府万安县人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江西乡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初授德化县知县,调繁宣城县
天启二年四月考选,授兵科给事中,疏劾兵部尚书张鹤鸣王化贞而力为主战,令之不受经略节制;雠熊廷弼而不与关上兵,且挠其三方布置,封疆破坏,谓鹤鸣宜与二臣同罪。
疏陈四事:一谓款虏之区画宜周、一谓平蜀之善后宜策、一谓剿妖之调遣当酌、一言黔省之救援当速。
三年六月册封正使,与中书舍人陆一骥册封益府嘉祥王朱由妃唐氏。
刑科右给事中四年侍养归,五年十二月为山西道御史刘弘光参劾削籍。
崇祯元年三月复官,补给诰命。
王在晋明末清初 1567 — 1643
维基
王在晋(1567年7月22日—1643年)字明初明朝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
明朝官员。
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历官江西布政使山东巡抚,进督河道,泰昌时(1620年)兵部左侍郎
熊廷弼王化贞丢失广宁(今辽宁北镇)后,朝廷大震,诛除熊廷弼王化贞下狱。
张鹤鸣以病为由辞职归家。
熹宗任命宣府巡抚解经邦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但解经邦力辞重任,结果被熹宗“著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十八日王在晋廷弼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帝特赐蟒玉、衣带和尚方宝剑。
王在晋分析当时关外形势:“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
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
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据《明史》记载,王在晋既无远略、又无胆识。
蓟辽总督王象乾建议王在晋:“得广宁,不能守也,获罪滋大。
不如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
于是,在晋则以“抚虏(收买蒙古)、堵隘(再修一座关城)”作为守山海关方略,他在《题关门形势疏》中道:“画地筑墙,建台结寨,造营房,设公馆,分兵列燧,守望相助。
”朝廷发帑金20万两。
他的主张,遭到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主事沈棨、赞画孙元化等的反对,袁崇焕要求恢复国土到宁远,但王在晋不听。
袁崇焕两次直接将意见报告给首辅叶向高,但叶向高不知前线的情况,拿不定主意。
这时大学士管兵部事孙承宗自请行边,亲赴山海关
帝大喜,特加孙承宗太子太保,赐蟒玉、银币,以示隆礼。
六月十五日孙承宗前往山海关,考察了实际地理,听取了各方意见,确定王在晋策略不可行,并同王在晋“推心告语,凡七昼夜”。
在晋坚持己见,终不悔悟。
孙承宗回京后,面奏王在晋不足任,“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在晋既去,承宗自请督师
天启五年在晋南京吏部尚书,不久就改兵部
崇祯元年(1628年),召为刑部尚书,不久,又迁兵部
因坐张庆臻改敕书事,削籍归乡,卒于乡。
著有《三朝辽事实录》。
王化贞明 ? — 1632
维基
王化贞(16世纪—
—1632年),字肖乾明朝山东诸城人,明末政治人物。
王化贞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
户部主事右参议,史称其「騃而愎,素不习兵,轻视大敌,好谩语」。
萨尔浒之战后,明廷重新启用熊廷弼经略辽东
兵部尚书张鹤鸣熊廷弼不合,举荐王化贞巡抚
但在布兵上面,王与熊却意见分歧很大。
后因为两者关系日益尖锐,乃至朝野皆知经、抚不和,首辅叶向高王化贞的座师,对其颇为维护,助长了两人的不合情绪。
但由于清军逼近西平,仍然以两人并行作战。
王化贞在辽河沿岸设定六营,每营设参将一人,守备二人,划规地盘,置兵分守西平辽宁台安县南)、镇武(今黑山县东)、柳河(今新民县西南)、盘山(今盘山县)等城堡。
王化贞大权在握,以抚顺额附李永芳作为内应,孙得功做先锋,调出广宁(今辽宁北镇)、闾阳的守兵去攻打后金军队,祖大寿率领会合明将祁秉忠进战,熊廷弼部将刘渠支援,双方战于平阳桥(今辽宁大虎山八家子附近)。
孙得功参将承甫一交锋即行逃亡,刘渠祁秉忠战死,祖大寿败走觉华岛(今菊花岛),西平守将罗一贯殒国,至此明军全军覆没。
广宁守军兵变,王化贞这时还在牙帐中整理文书,参将江朝栋等排闼而入,大喊:“事急矣,请公速走”。
王化贞放弃广宁逃亡,途中在大凌河遇到熊廷弼化贞大哭,熊廷弼既笑且愤,质问王化贞:“六万众,一举荡平竟何如?
王化贞羞愧难当。
明军只得退至山海关,沿途饥民哀号,哭声震野,接著王化贞也退入关内。
后金佔领广宁,并接连夺取义州、平阳桥、西兴堡、锦州、铁场、大凌河、锦安、右屯卫团山镇宁镇远镇安镇静镇边大清堡大康堡镇武堡、壮镇堡、闾阳驿十三山驿、小凌河、松山杏山、牵马岭、戚家堡、正安、锦昌、中安、镇彝、大静、大宁、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胜、大镇、大福、大兴、盘山驿、鄂拓堡、白土厂、塔山堡、中安堡、双台堡等40馀座城堡。
当地百姓亦为明清交战所波及。
天启五年(1625年,天命十年)八月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罪”遭处死弃市,传首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太原大同、延绥、固原宁夏甘肃
魏忠贤虽对王化贞百般袒护,但罪行确凿,至崇祯五年(1632年)依然被处决,“以平公论”。
萧基
维基
萧基字如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南溪柳塘人。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江西乡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考选,授兵科给事中,极论阅臣姚宗文之罪,又参其排挤熊廷弼之罪,天启二年六月疏劾兵部尚书张鹤鸣,大略谓鹤鸣王化贞而力为主战,令之不受经略节制;雠熊廷弼而不与关上兵,且挠其三方布置,封疆破坏,三人同罪。
五年二月,升兵科右给事中八月出为浙江巡海道副使
崇祯元年,闽盗攻昌国、石蒲、爵溪诸处,亲督兵破之,贼遁,郡境无虞。
苏松兵备副使三年湖广布政司右参政
杨鹤明末 ? — 1635
维基
杨鹤(?
—1635年),字修龄号弱水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祖籍直隶建平(今安徽郎溪)
明末政治、军事人物。
官至兵部侍郎陕西总督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
雒南知县,调长安县
万历四十年(1612年),擢御史,上疏请东宫讲学,又言时事忧危者七,多切时弊。
不久,出督两淮盐法,巡按贵州,当其时贵土司相乱,土地、户口、贡赋杂乱,朝廷难以节制管理,杨鹤上任后,传檄让当时势力最大的贵州土官西安氏尽数清查户籍税赋,查明贵州土官姓名和承袭的原由曲衷,把资料全部上交有关部门,于是自此簿牒始明,奸弊易核。
数年后还朝。
杨镐辽东四路兵败,杨鹤推荐熊廷弼张鹤鸣李长庚薛国用袁应泰,使辽东军备大振,边患稍息,但杨鹤为官直言不讳,结果被高官所忌,引疾去职,又逢丁外艰守制。
天启年间,启用为太仆寺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尚未上任,又丁内艰
熊廷弼广宁兵败,魏忠贤以此为藉口,将杨鹤除名。
崇祯元年(1627年),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
累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边军务
张鹤腾明 ? — 1635
维基
张鹤腾(?
—1635年),字元汉号凤逵河南都司颍川卫军籍,直隶凤阳府颍州(今安徽阜阳市阜南县)人。
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张鹤鸣之弟。
万历十九年1595年)辛卯河南乡试第六名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进士
潞城县知县,调榆次县知县,升刑部主事,改户部主事三十四年(1606年)任广西乡试正考官
户部陕西司郎中、督饷延绥,出为云南按察司副使
他行事敦厚诚笃,声名胜过其兄。
张鹤腾以目疾告归,寓居颍州
崇祯八年(1635年)李自成军攻陷颍州张鹤腾被擒,骂不绝口而死。
张鹤腾精通医术,著有《伤暑全书》二卷,成书于天启三年(1623年)
另有《伤寒全书》二卷。
明史》附其事迹于《张鹤鸣传》之后。
江秉谦明 1580 — 1625
维基
江秉谦(1580年—1625年)字兆豫号瞻城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民籍,万历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应天乡试第八十二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联捷庚戌科会试二百二十一名,第三甲第三十五名进士
工部观政,授浙江宁波府鄞县知县四十年本省同考四十四年行取留部。
四十六年考选,授山西道监察御史
天启初沈阳失陷,朝士多思熊廷弼江秉谦力颂廷弼保疆之功,得罪兵部尚书张鹤鸣
后又与惠世扬周朝瑞等上疏诋中官刘朝及客氏,免官家居。
魏忠贤乱政,忧愤卒。
崇祯初,追复原官,崇祀乡贤祠。
明史》有传。
惠世扬明末清初 1581 — 1652
维基
惠世扬(1581年—1652年)字抑之抑我号元孺陕西清涧县小岔则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万历丁未进士,东林党人。
惠世扬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初授四川华阳县(今属双流县知县
因政绩卓著,擢工科给事中,转右给事中,升礼科都给事中,多有建言。
熹宗即位惠世扬以灾异陈言,参劾大学士孙如游,荐高攀龙刘宗周孙居相刘策王之寀等,又纠首辅方从哲
天启二年(1622年)大学士沈㴶配合魏忠贤大举内操,募兵隶于锦衣卫
惠世扬等上疏反对。
历官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
天启五年(1625年)左副都御史王绍徽仿照《水浒传》的形式,编成《东林点将录》。
惠世扬名列其中,冠以“天猛星霹雳火大理寺少卿惠世扬”,与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并称「马军五虎将」。
终于以“结交内侍”罪名下狱,严刑拷打,抗论不屈,几死囹圄。
崇祯元年(1628年),经马鸣世等讼冤,惠世扬复官。
次年,论劾尚书张鹤鸣丁忧去官。
崇祯六年(1633年),再起故官。
崇祯十年(1637年),转南京大理寺卿
崇祯十一年(1638年)兵部右侍郎,改刑部添注右侍郎
崇祯十四年(1641年),调刑部左侍郎。。
明末投降大顺,任右平章。
随即降清,任左副都御史,致仕回乡。
姜镶反清起事,绥德副总兵王永强惠世扬起兵响应。
永历七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兵败米原镇,王永强自缢,惠世扬不知所终。
蒋允仪明末 ? — 16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闻韶。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桐乡知县
天启初御史
后金兵破广宁,力劾兵部尚书张鹤鸣失地罪。
会议红丸事,请尽夺方从哲官阶、禄荫。
后累有论劾,忤魏忠贤,出为湖广按察副使,旋削籍。
崇祯初御史,劾魏党王绍徽
官至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坐事戍边卒。
万鹏
维基
万鹏字六息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游溪里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江西乡试四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进士,授河南归德府推官,有循声,行取南京户科给事中,旋兼工部
庄烈帝即位兵部尚书张鹤鸣魏忠贤举荐,给事中瞿式耜胡永顺万鹏连章劾之,鹤鸣遂求去。
二年管京营,又疏劾奸相温体仁,温衔之,出为四川川南道佥事五年寻以内艰归。
熊德阳明至南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建昌人字日乾号青屿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广东高明知县
天启初,为刑科给事中,弹劾中官诸不法者。
奉使祭告北镇,具知熊廷弼王化贞功罪,条上防务利害。
王化贞败后,枢臣张鹤鸣为之掩饰,德阳劾之,鹤鸣中以他事,谪归。
崇祯初复职,为兵科给事中
维基
熊德阳(1575年—17世纪),字龙光日乾号青屿别号六龙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熊德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江西乡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获授高明知县三十七年调任德清,因父母逝世辞官。
四十三年起用为上海知县,历任兵部主事刑科给事中,弹劾管工与宦官侵吞金钱、选婚内使骚扰驿递等不法事情,请求下旨责问,并指出宫廷与官署本是一体,偏坦一方并不公平;陵监袒护宦官齐进忠盗窃御炉,他坚持送其到三法司审问。
其后熊德阳奉命到北镇祭告,往返辽东,禀告当地轩轾;广宁战败后,他上疏指责兵部尚书张鹤鸣,请求以明世宗丁汝夔明神宗石星的故事,与王化贞同时查究。
魏忠贤给事中郭巩诋毁熊廷弼,又排挤熊德阳倪思辉杨涟李应升周宗建抗疏拯救,叶向高邹元标乞求赐还;不久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党中断续引用他斥责的奄七罪,于是附会者把他写入《东林点将录》。
崇祯初年熊德阳起复,入京任刑科给事中
不久,任副主考,随主考黄道周浙江乡试。
弘光帝即位后,起为原官,以太仆少卿候升,隆武帝时,召官大理左少卿,福京失陷后不接受朝召用,隐居在云门,八十岁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