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汉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沛国谯人,字季兴。安帝时宦官。顺帝时为中常侍。以与太仆州辅等定策迎立桓帝,封费亭侯,迁大长秋。在宫廷三十余年,历侍四帝。魏明帝太和中追尊高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南阳棘阳人,字公孝。受业太学,有高才,与郭泰等交游。太守成瑨请为功曹,委以郡政,时有“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之语。宛富贾张汎交结宦官,恃势横行,晊收捕汎,遇赦,竟诛之。触桓帝怒,瑨下狱死,晊亡匿齐鲁间,会赦出。三府征辟皆不就。党锢事起,复逃亡,终于江夏山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人。桓帝末任尚书郎。窦武荐于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京兆霸陵人,字伯休。家世著姓。为避名,卖药长安市,三十余年,口不二价。后被人认出,乃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征不至。桓帝以安车聘之,不得已,辞安车,自乘柴车先发,乃中道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桂阳人,字子升。窦武府掾。武被杀,腾独殡敛行丧,遭禁锢。尝从桓帝巡狩南阳,为护驾从事。禁公卿贵戚妄有干欲,以此显名。党锢解,官至尚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沛郡龙亢人,字元凤。桓焉兄子。桓帝初为议郎,入侍讲禁中。性耿直,忤左右,出为许令,病免。卒年四十。
全后汉文·卷二十七
麟,字元凤,郁孙。辟司徒掾。桓帝初为议郎,侍讲禁中,出为许令,病免。以母丧哀毁卒。有《集》二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颍川人,字云。少孤,继母严酷,事之愈谨,为乡里所称。桓帝以安车征之,不至。养亲行道,终身不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陈留圉人,字子治。桓帝初举直言,不就。然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范滂、张俭等被诬。乃入林虑山中,变形匿姓名为人佣,党禁未解而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汝南汝阳人,字仲河。袁彭弟。传家学,习《孟氏易》。桓帝初为司空,封安国亭侯。累迁司徒、太尉,以灾异策免。卒年八十六,谥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汝南汝阳人。袁敞子。官至光禄勋。时梁冀擅权,盱正身自守。及桓帝诛冀,使盱持节收其印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清河甘陵人,字仲进。桓帝为蠡吾侯时,曾受其学。及即位,擢尚书,时语谓“因师获印周仲进”。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二家宾客互相讥刺,各树朋党,由是甘陵有南北部,党人之议自此始。
全后汉文·卷十一
简介
刘翼(?-145年),汉章帝第六子河间孝王刘开(汉朝)刘开的儿子,其母孝穆赵皇后赵氏。汉桓帝刘志的父亲。建光元年(121年)五月贬为都乡侯,永建五年(130)封蠡吾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172
【介绍】:
东汉南郡华容人,字伯始。安帝时举孝廉,奏章为天下第一。拜尚书郎,五迁至尚书仆射,历仕司空、司徒、太尉,官至太傅,历安、顺、冲、质、桓、灵六帝。谦恭练达,处宦官外戚交互专政之时,为官如故,时谚讥为“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以附和梁冀定策立桓帝,封育阳安乐乡侯。卒谥文恭。
维基
任城节王刘崇,汉族,任城贞王刘安子,嗣。顺帝时,羌虏数反,崇辄上钱帛佐边费。朝廷嘉而不受。立三十一年薨,无子,国绝。延熹四年,桓帝立河间孝王子参户亭侯博为任城王,以奉其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
【介绍】:
东汉人,名明。蠡吾侯刘翼妾,桓帝刘志生母。桓帝即位,尊母为孝博园贵人。和平元年,尊为孝崇皇后。以太后礼置官府,居永乐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147
【介绍】:
东汉汉中南郑人,字子坚。李合子。少好学,博览典籍,知名京师。顺帝阳嘉二年,公卿举以对策,直陈外戚、宦官擅权之弊。拜议郎。永和年间任荆州刺史、泰山太守,招抚境内起事农民。历任将作大匠、大司农。冲帝即位,迁太尉,与大将军梁冀共参录尚书事。质帝为梁冀毒死,力主立清河王刘蒜,反对梁冀立桓帝,以此黜免。桓帝建和元年,刘文、刘鲔谋立刘蒜为帝,事败,被梁冀所诬,下狱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琅邪东武人。伏湛玄孙。博物多识,袭爵不其侯。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永和元年,奉诏与黄景校定五经、诸子百家、艺术诸书。桓帝复诏与崔寔等共撰《汉纪》。又自采集古今,删著事要,号曰《伏侯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173
【介绍】:
东汉彭城广戚人,字伯淮。通《五经》,兼明星纬,征辟不就。桓帝使画工图其形状,以被掩面,工不得见。中常侍曹节欲征为太守,乃隐身海滨。终于家。
全后汉文·卷六十
龟,字叔珍,上党泫氏人。永建中,举孝廉,五迁为五原太守。永和中,为使匈奴中郎将。桓帝初,拜度辽将军。乞骸骨归。复徵为尚书。奏请诛梁冀,不省,不食七日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