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龙文光” 相关资源
人物库
陈士奇明末 ? — 1644
维基
陈士奇(?
—1644年),字平人福建漳浦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官至四川巡抚
张献忠重庆,不屈而死。
好学,有文名,但不知兵事。
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授中书舍人
崇祯四年(1631年)礼部主事,升广西提学佥事
因父丧丁忧归里。
服阕,起用为重庆兵备,不久改贵州,再督学政
又因母丧丁忧
服阕,起为赣州兵备参议,进副使,督四川学政
廷臣交相上疏,荐举士奇知兵。
崇祯十五年(1643年)秋,擢右佥都御史,接替廖大奇巡抚四川
松潘兵变,聚众数万人,士奇谕以祸福,全部就抚。
士奇本为文人,好与诸生谈兵,朝廷以为其通晓兵事,结果临战却以文墨为事,导致军政废弛。
女将秦良玉请求分守十三关隘,士奇也置之不理。
四川防守堪忧。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朝议以其不称职,命龙文光代之。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北京发生甲申之变,大顺李自成入城,崇祯帝自杀。
陈士奇本已卸任,闻讯道:「必报国雠。
」于是留驻重庆,抗击张献忠
二十日,城破,陈士奇副使陈纁知府王行俭知县王锡均被执。
士奇大骂。
兵将其缚于教场,方要处决,忽然雷雨大作,咫尺不见。
张献忠仰天道:「我杀人,何与天事!
」用大炮向天轰击。
不久,天气转晴,于是继续行刑。
士奇骂不绝口而死。
明史》有传。
刘之勃明末 ? — 1644
维基
刘之勃(?
—1644年),一作之渤,字安侯陕西凤翔县北乡刘家沟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官至四川巡按御史
张献忠成都刘之勃兵败殉国。
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由行人升御史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十五年,出按四川
流贼张献忠将入
秦良玉刘之勃请兵,之勃同意其计策,但无兵可发,向蜀王朱至澍借钱,蜀王又不理会。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成都之勃巡抚龙文光建昌兵备副使刘士斗等分陴拒守,初九日黎明张献忠命人用炸药炸楼,北楼陷,贼人入城。
蜀王至澍及妃、夫人以下皆遇害。
张献忠生擒刘之勃,由于刘是陕西人,贼军劝他投降。
刘之勃大骂,张献忠将其凌迟,刘之勃临死前道:“宁多剐我一刀,而少杀一百姓。
南明弘光帝授之为四川巡抚,可是刘之勃已死,《明史》有传。
魏自滋
维基
魏自滋号大来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广西乡试举人二年(1622年)壬戌进士
未任官。
县有“联捷坊”在武胜门外,为魏自滋王启元张茂梧龙文光盛兴唐立,皆以天启辛酉壬戌登第,崇祯二年张茂梧立,今废。
张继孟明末清初 ? — 1644
维基
张继孟(16世纪—1644年),字伯功陕西凤翔府扶风县人
张继孟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获授山东即墨知县,转任迁南京湖广道御史、巡江御史,但未离开南京
之后他上奏筹划辽阳六件事,最后说自己「被压抑南京,遥钱神世界,公道无权。
」指责。
朝廷得知后谴责张继孟赵南星请求根据他的言论,思考偏重弊病,因此明熹宗下诏让吏部挽回,于是厌恶他的人视他为东林党人;很快他以不肯兴建魏忠贤生祠被削籍归乡。
崇祯初年张继孟重起为山东道监察御史,上陈防江八要,指责吏部尚书王永光《言踵至》疏奏谬误,又弹劾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贪污,王永光非常憎恶他。
张继孟外任广西知府,当地土酋普名声乱事尚未平定,他就设计毒杀,平定广西
不就他擢任浙江盐运使,因为对视盐中官崔璘,被贬为保宁知府,再川西道副使
崇祯十七年(1644年)八月张献忠攻打成都张继孟协助龙文光守城,城破后被擒,不屈服而死。
妻子贾氏同时殉死。
马乾明末清初 ? — 16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 【介绍】: 云南昆明人
崇祯间举人,为四川广安知州,摄夔州府事。
张献忠夔州、破成都巡抚龙文光死,人推巡抚事。
击走农民军,收复重庆
清兵入,战败而死。
黄璧
黄璧字拱图余姚人
诸生
有《西野吟稿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