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少隶军籍。以才勇补右侍禁。与狄青同在延州,数破敌寨有功,累迁西京左藏库副使。狄青讨侬智高,辟为前锋,鏖战,中枪而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以閤门祗候与侬智高战于太平场,被俘,唾骂不已,至被用沸水浇烫,不屈而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初隶龙骑备征,选为教骏。殴杀掊敛之军校,坐配鼎州。遁去为盗,复招出,隶龙猛军,以材武补三班借职。数攻破堡砦,杀张海、郭邈山。从平恩州,功第一,累迁如京使、资州刺史。历真定府、定州、高阳关、京东西路兵马钤辖。侬智高反,移广东,领英州团练使。遇敌中标枪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燧。宋开封人。善骑射。应募从征贝州、侬智高,均有功。英宗即位,拜邓州防御使。官至宁远军节度、殿前副都指挥使。卒谥庄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6—1059
【介绍】:
宋韶州曲江人,名正,以字行。仁宗天圣二年进士。授大名府司理参事。王洙主河北漕,辟为卫州推官。以王旦、杜衍荐改著作佐郎。历知惠州。侬智高攻广州,仲通在惠加强战备,民赖以无恐。秩满乞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63
【介绍】:
宋单州成武人,字醇之。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仁宗明道间为殿中侍御史,谏请焚垂帘仪制,又请仁宗用人博采公论,勿出执政意。西夏攻宋,数任边帅,历知延州兼鄜延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用部将狄青、周美等击败西夏兵,收复失地,并筹划议和。和议成,任枢密副使,旋擢参知政事、枢密使。皇祐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主专任狄青击侬智高。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卒谥庄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2
【介绍】:
宋华州郑县人,字齐贤。第进士。补韶州司理参军,改大理寺详断官。陕西用兵,数上书论边事。迁同州通判,计置陕西钱粮。以庞籍、范仲淹荐,为环庆路兵马都监。历知汾、泾、原州,泾原路钤辖。羌人诸部为寇,偕邀击,大胜,迁华州兵马钤辖。后又历知数州。侬智高兵围广州,偕驰援,遭敌夜袭,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2
【介绍】:
宋鲁人,字公韩。为官京东,与李师道、徐程、尚同四人为监司耳目,号为“四瞠”,人多恶之。为邕州司户参军,度侬智高必反,以书告知州陈珙,珙不听。后智高破横川,宗旦载珙亲往桂州,以己有官守仍留邕。既而城破被执,智高欲任以事,不从被害。
全宋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5—1070
【介绍】:
宋真定人,字长卿。石知颙孙。初补入内小黄门,累迁西头供奉官。元昊叛,监鄜州兵救延州,解围去。侬智高攻广南时,任湖南、江西路安抚副使,力战于邕州。后领绵州防御使。迁福延宫使,提举奉先院。卒谥恭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66
【介绍】:
宋越州会稽人,字元规。真宗天禧三年进士。仁宗朝,历监察御史、陕西转运使。尝上书力诋宰相吕夷简。两知庆州,熟谙边事,有治军才。皇祐中,为湖南、江西路安抚使,兼广南东、西路安抚使,平侬智高叛有功,授枢密副使。后因淫纵不法坐废。英宗立,知河中府,后徙延州,道卒。谥威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51
【介绍】:
宋歙州黟县人,字和叔。仁宗天圣五年得同学究出身,复登进士第。历来安主簿、洪州司理。迁知浔州,改庙作学堂,讲说文艺。未几,旁州之士亦来从学。庆历二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累除广西转运使。会遣将征侬智高,因督吏输饷、治城修械有功,官至尚书司封员外郎。有文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1067
【介绍】:
宋青州益都人,字子真。仁宗天圣二年进士。历知州县,迁开封府推官。庆历中,击降湖南少数族唐和、盘知谅等。侬智高乱定,除广西安抚使。英宗时,累进枢密直学士、知成德军,俗多弃亲事佛,沆按阅,斥数千人还家。以户部侍郎致仕。
全宋诗
彭思永(一○○○~一○七○),字季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授南康军判官,移知广州南海县。又知潮、常州,寻召为侍御史。侬智高叛,除荆湖北路转运使,改益州路转运使,召为户部副使。岁馀,以天章阁待制充陕西都转运使。英宗治平初,召为御史中丞。神宗即位,出知黄州,改太平州。熙宁三年,以户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一。事见《明道文集》卷三《故户部侍郎致仕彭公行状》,《宋史》三二○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0—1064
【介绍】:
宋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全粤诗·卷二二
余靖(一○○○ — 一○六四),原名希古,字安道,韶州曲江(今韶关市)人。宋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迁秘书丞,受命与王洙并校《史记》、《汉书》、《后汉书》,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屡奏安边之策,尝三使契丹,皆不辱使命。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僮酋侬智高反,命靖知潭州,改桂州,经制广南东西,与狄青、孙沔协同作战。事平,迁尚书工部侍郎,复加集贤院学士,迁吏部侍郎。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本集卷二一附录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五五五
余靖(一○○○——一○六四),本名希古,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天圣二年进士,起家为赣县尉,累迁秘书丞、集贤校理。因上疏谏罢范仲淹事被贬,后稍复原官。庆历三年为右正言,以使契丹不辱使命,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还,以习契丹语被责,遂弃官返乡里。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路盗贼。次年助狄青破侬智高乱,留广西处置善后,后加集贤院学士,徙知潭州、青州。嘉祐五年交趾进扰,出任广西体量安抚使,旋以尚书左丞知广州。英宗即位,拜工部尚书。治平元年代还,道病卒,年六十五,谥曰襄。著有《庆历正旦国信语录》一卷、《武溪集》二十卷、《谏草》三卷。见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宋史》卷三二○本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2—1066
【介绍】: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干臣。仁宗天圣间进士。授太常博士,通判虔州。皇祐初擢广西转运使。知侬智高凶狡,预陈一羁縻之策于枢府,不用。后智高果叛,人服其识。历大理寺丞、知开封府,官终集贤殿修撰。
全宋诗
萧固(一○○二~一○六六),字干臣,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历桂阳监判官,楚州团练推官,知阳武、青城县,通判虔州,知桂州,擢广西转运使。侬智高反,坐不察,降知吉州。复为广东转运使,官至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嘉祐五年(一○六○)出知江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二)。遂致仕。英宗治平三年卒,年六十五。事见《临川集》卷九四《萧君墓志铭》。
全宋文·卷五九四
萧固(一○○二——一○六六),字干臣,临江新喻(今江西新馀)人。天圣五年进士,授太常博士,迁大理寺丞,历知阳武、青城二县,通判虔州。皇祐中,为广南西路转运使。坐不察侬智高反,降知吉州。至和中徙广东转运使。嘉祐二年,加直昭文馆、知桂州,兼广西安抚使,迁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五年,台谏官论其所为不法,落职知江州,再责蔡州团练副使。治平三年卒,年六十五。见王安石《萧君墓志铭》(《临川集》卷九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宾州人。忠义勇敢,以三班奉职充本州团练使。仁宗庆历间,侬智高犯境,力战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62
【介绍】:
宋沂州新泰人,字乐道。出生将门。第进士。累迁大理寺丞、知岳州。仁宗庆历间为殿中丞、提点湖南刑狱,镇压瑶族唐和起事。侬智高起事时,除广南东、西路体量安抚、经制贼盗,以兵败连贬知鄂州、光化军、邠州。后复为起居舍人、河东转运使,累官龙图阁直学士、知谏院。有《新泰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8—1057
【介绍】:
宋汾州西河人,字汉臣。行伍出身,善骑射。仁宗宝元初,以延州指使出战西夏,临敌披发带铜面具出入阵中,所向披靡。尹洙荐于韩琦、范仲淹,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由是折节读书,精通秦汉以来兵法。皇祐四年擢枢密副使,时侬智高起事,青受命宣抚荆湖路、经制广南贼盗事,以奇兵夜度昆仑关破之,功迁枢密使。后遭谗,出判陈州。卒谥武襄。为人勇武有略,与士卒同甘苦,喜推功将佐。
全宋文·卷八九○
狄青(一○○八——一○五七),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善骑射,初隶骑御马直,选为散直。宝元初,赵元昊反,以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以勇武,屡建战功。韩琦、范仲淹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累迁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皇祐四年,擢枢密副使。侬智高反,青上表请行,平侬智高。复为枢密副使,迁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帝嘉其功,拜枢密使。嘉祐元年,罢政,加平章事,出判陈州。明年二月卒,年五十,谥武襄。见余靖《狄令公墓铭》,《宋史》卷二九○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8—1079
【介绍】:
宋太原盂县人,徙居华州华阴,字无可。博学强记,天文地理、阴阳气运、医算之学,无所不究。随孙沔征侬智高,以功知巴州化城县,力改巴中尚巫废医之俗。官至殿中丞。为人轻财好义,关中称其贤。
全宋文·卷八九○
侯可(一○○八——一○七九),字无可,华州华阴(今陜西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笃志为学。孙沔征侬智高,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再调华原主簿,签书仪州判官。韩琦镇长安,荐为泾阳县令。后官至殿中丞。元丰二年卒于家,年七十二。见程颢《华阴侯先生墓志铭》(《明道先生文集》卷四),《宋史》卷四五六《孝义传》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