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戴木
全宋诗
戴木字子荣号渔村黄岩(今属浙江)人(《宋诗纪事补遗》)。
叶适弟子。
有《渔村》,已佚。
事见《石屏诗集》附录。
今录诗二首。
邓传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永丰人字师孟号求斋
邓约礼从子。
年十七从曾丰游,复登叶适之门。
好读《》。
归作《求斋记》,欲自求于内,收放心于外。
卒年二十一。
有《求斋稿》、《易系辞说》。
葛绍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台州天台人,居黄岩字元承
师事叶适
有《四书述》、《东山诗选》。
全宋诗
葛绍体字元承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黄岩(今属浙江)
早年师事叶适(《水心文集》卷六《送葛元承》)。
仕历不详,据集中作品观察,曾在嘉兴等地做过地方官,亦曾寓居临安
有《东山诗文选》十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东山诗选》二卷。
事见《郡斋读书志》附志卷五下、《澉水志》卷下。
 葛绍体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九一三
葛绍体字元承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家于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
曾师事叶适,得其指授。
著有《四书述》及《东山诗文选》十卷(今存永乐大典本《东山诗选》二卷)。
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卷下,万历黄岩县志》卷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二。
柯大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台州黄岩人字德华号大雷山民
幼志于学,慕叶适之名而经谒,为介绍于林略之门,因得闻二人讲论。
累试太学不入,益肆力于古文。
林略自台谏参大政大春竟不致书问起居,时称其高尚。
潘柽
全宋诗
潘柽字德久号转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以父荫选武职。
后召试,为阁门舍人,授福建兵马钤辖
以能诗称,与陆游姜夔等多有交往,叶适谓永嘉四灵之徒,凡言诗者皆本德久(《瀛奎律髓》卷三)。
有《转庵集》,已佚。
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其诗一卷。
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有传。
 潘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连同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沈躬行
全宋诗
沈躬行字彬老号石经瑞安(今属浙江)人。
年二十游太学,试礼部不第,即归养。
好古学,初师林石,已而师程颐,兼学于同门蓝田吕氏。
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沈仲一墓志铭》、清嘉庆瑞安县志》卷八。
王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台州黄岩人字希道号东谷
师事叶适王诚叟
遍读古今载籍,豁然有悟,援笔为文,日数千百言。
有《东谷集》。
全宋诗
王汶字希道号东谷,太平(今浙江温岭)人,一作黄岩(今属浙江)人。
尝师事王公绰、叶水心,与陈耆卿韩淲吴子良辈为友。
有《东谷集》,已佚。
事见明嘉靖太平县志》卷六、万历黄岩县志》卷六。
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七二六四
王汶字希道号东谷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隐士王立族人。
师事叶适王诚叟,以《》卦名书斋曰蒙斋
取古今载籍,读之数年,豁然领悟,操笔为文,日千言。
著有《东谷集》。
嘉靖太平县志》卷六,《宋元学案》卷五五。
王象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台州临海人字德甫
叶适学。
为文简古老健。
学深行高,真德秀极器重之。
有故人作相,时象祖已卧病,犹书数千言规正之。
全宋诗
王象祖字德甫号大田
临海(今属浙江)人。
叶适弟子。
事见《宋元学案》卷五五《水心学案》下。
全宋文·卷七六六四
王象祖字德甫号大田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
从学于叶适,为文简古老健,非有所见不下笔。
和厚凝重,真德秀极重之。
有故人作相,时已寝疾,犹草数千言规正之。
见《宋元学案》卷五五,《宋元学案补遗》卷五五。
叶宣
全宋文·卷七三○九
叶宣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叶适长子。
喻南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义乌人初名宽字伯强号梅隐
喻侃从弟。
少从陈亮游。
以非罪下大理,门生皆噤不敢言,南强独见叶适诉冤状。
为书数通,使持见诸台官,诵言无忌,卒直亮冤。
累乡试不第,用右科调富阳,转缙云丞卒,年七十一。
有《梅隐笔谈》。
全宋文·卷六七七○
喻南强字伯强号梅隐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少负奇气,与陈亮游。
以非罪下狱,门人噤不敢出声,贻书责之;复走东瓯叶适为作书数通与台官,卒直亮之冤。
累贡于乡,不得第。
用右科调富阳,转缙云丞。
卒,年七十一。
著有《梅隐笔谈》十四卷。
见《金华先民传》卷一○,《宋元学案》卷五六。
张垓
全宋诗
张垓字伯广鄱阳(今江西鄱阳)人。
师事叶适(《宋元学案》卷五五)。
以荫入仕。
叶适建康,辟入幕,后为湖广总领淮东转运司干办
事见《敬乡录》卷七,《金华贤达传》卷一二有传。
朱黼
全宋诗
朱黼字文昭瑞安平阳(今属浙江)人。
学于陈傅良,不事举业,躬耕南荡山以老。
尝著《纪年备遗》、《统论》,已佚。
事见《水心》卷一二《纪年备遗序》。
全宋文·卷六六七三
朱黼字文昭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
初学于陈傅良,不事举业,闭门著书,有《纪年备遗》一百卷,《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二十八卷(存),《正统论》一卷及《西方异说论语》。
躬耕南荡山以老,年七十馀卒。
见《水心文集》卷一二《纪年备遗序》、卷二八《祭朱文昭文》,《宋元学案》卷五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五三。
王道南宋 1107 — 1167
全宋诗
王道(一一○七~一一六七)字夷仲临海(今属浙江)人。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婺州推官
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除秘书省正字二年,迁校书郎(《南宋馆阁》卷八),三年卒,年六十一。
事见《水心先生集》卷一八《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
今录诗二首。
郑耕老南宋 1108 — 1172
全宋诗
郑耕老(一一○八~一一七二)字谷叔莆田(今属福建)人。
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明弘治兴化府志》卷一六)。
怀安县主簿,调温州司法参军明州教授
孝宗朝擢国子监主簿,添差福建安抚司机宜文字。
秩满,归乡讲学。
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
著《》、《》等训释,已佚。
事见《水心》卷一五《郑公墓志铭》,《兴化府志》卷三四、《宋元学案》卷四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四二九
郑耕老(一一○八——一一七二)字谷叔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绍兴十五年进士,官明州教授
以通经术召,孝宗亲擢国子监簿,添差福建安抚司机宜文字。
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
叶适奉议郑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一五),《宋元学案》卷四。
李焘南宋 1115 — 1184
全宋诗
李焘(一一一五~一一八四)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
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授成都府华阳县主簿,未上,读书丹棱龙鹤山(或作龙鹄山)。
十二年秋,始赴任。
历官州县及朝廷史职多年。
孝宗朝仕至同修国史北宋典故,尤为该洽。
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寻卒,年七十,谥文简
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千卷,用力垂四十年,叶适以为《春秋》之后才有此书;诗文集五十卷,已佚。
事见《周文忠集》卷六六《敷文阁学士李文简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李焘诗,据《两宋名贤小集·李文简诗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徐定南宋 1118 — 1191
全宋诗
徐定(一一一八~一一九一)字德操晋江(今属福建)人,徙居永嘉
上舍释褐(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三)。
崇德县处州教授,知邵武县干办福建路转运使司公事,通判太平州,知潮州
光宗绍熙二年卒,年七十四。
事见《水心》卷一四《徐德操墓志铭》。
赵不息南宋 1121 — 1187
全宋诗
赵不息(一一二一~一一八七),一作不𢙯,字仁仲太宗六世孙。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通判永州,迁夔州路转运判官
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大宗正事(《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一二)。
十四年卒,年六十七。
封崇国公谥宣简
事见《水心》卷二六《故昭庆承宣使知大宗正事赠开府仪同三司崇国赵公行状》,《宋史》卷二四七有传。
全宋文·卷四八七八
赵不𢚧(一一二一——一一八七),一作「不息」,字仁仲宗室
初补保义郎绍兴二十七年进士易左宣义郎,调婺州金华丞。
永州通判,知开州,改成都府路转运判官,除成都提刑,转江西路转运判官
寻授右监门卫大将军惠州防禦使知大宗正事,进明州观察使,升昭庆承宣使
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封崇国公谥宣简
叶适撰《崇国赵公行状》(《水心》卷二六),《宋史》卷二四七《宗室传》四。
施师点南宋 1124 — 1192
全宋文·卷四九二一
施师点(一一二四——一一九二)字圣与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
十岁通六经,绍兴二十七年上舍中第,教授复州临安府
乾道初赐对,请免逋负,从之。
八年权礼部侍郎假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使金,执礼不辱。
淳熙十一年端明殿学士,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十三年权提举国史院提举《国朝会要》。
十四年知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大学士泉州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绍熙二年除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
三年薨,年六十九。
有《易说》、《史识》、文集及奏议数十卷。
叶适《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水心》卷二四),《宋史》卷三八五本传。
叶绍翁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处州龙泉人字嗣宗号靖逸
其学出于叶适,与真德秀最为友善。
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全宋诗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四朝闻见录自署龙泉(今属浙江)。
叶适学,与真德秀葛天交甚密。
仕历不详,后弃官居西湖
有《四朝闻见录》五卷,诗多散佚,仅《江湖小集》中存《靖逸小稿》一卷。
 叶绍翁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郑伯英南宋 1130 — 1192
全宋诗
郑伯英(一一三○~一一九二)字景元号归愚翁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与兄伯熊齐名,人称大郑公小郑公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秀州判官,自度不能俯仰于时,遂以亲辞,终身不复仕。
光宗绍熙三年卒,年六十三。
有《归愚翁集》,已佚。
事见《水心》卷一二《归愚翁文集序》、卷二一《郑景元墓志铭》。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五四○九
郑伯英(一一三○——一一九二)字景元号归愚翁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隆兴元年进士第四,授从事郎,官秀州判官
性刚介,以亲老丐祠,三十年不调,竟不起。
绍熙三年卒,年六十三。
伯英与兄伯熊齐名,人称大郑公小郑公
有《归愚翁集》。
见《水心文集》卷二一《郑景元墓志铭》,《宋元学案》卷三二,《宋史翼》卷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