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4—1131
【介绍】:
宋婺州人,祖籍寿州,字舜徒。吕希哲子。以荫补官。徽宗崇宁初,以元祐党子弟坐废。钦宗即位,荐擢御史中丞,弹劾蔡京党徒。金人立张邦昌为帝,好问摄门下省,暗通康王赵构。高宗即位,除尚书右丞。为宰相李纲、侍御史王宾所论罢,出知宣州,以恩封东莱郡侯。
全宋文·卷二九一二
吕好问(一○六四——一一三一),字舜徒,希哲子,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徙居京师。以荫补官。崇宁初,坐党人子弟废。两监东岳庙,司扬州仪曹。蔡卞欲笼络之,以礼自持。靖康元年,召为左司谏、谏议大夫,擢御史中丞。劾大臣畏懦误国,下迁吏部侍郎,进兵部尚书。京城失守,被召入禁中,随帝幸金营。帝被留,遣好问还。金人立张邦昌,以好问为事务官,继摄门下省,委曲阻邦昌称帝,并以书白康王,劝其自立。高宗即位,除尚书右丞。侍御史王宾论其尝污伪命,求去,出知宣州,提举洞霄宫。绍兴元年卒,年六十八。《宋史》卷三六二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5—1127
【介绍】:
宋邵武人,字文昭。哲宗绍圣元年进士。任真定府左司理参军,改知平乡、卫县,皆尽其职。转信德府司录事。徽宗宣和末,金兵攻信德,官吏皆降,中美奋死以守,金兵退,宣抚使奇其节,使行府事。钦宗靖康间,张邦昌僭位,感愤而病卒。
全宋诗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刘豫 | 阜昌 | 1130年十一月—1137年十一月 |
豫字彦由,阜城人。仕宋知济南府事。汴京下,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宋灭楚,更立彦由,国号齐,建元阜昌。八年废为蜀王,迁黄龙府,改封曹。有集十卷行于世。二子麟、猊。孙通,海陵朝参知政事。四世孙瑛,今在太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31
【介绍】:
宋哲宗后。洺州人。孟元孙女。元祐七年册为皇后,后废,出居瑶华宫。靖康之变,以废得免北迁。张邦昌僭位,尊为元祐皇后。高宗建炎元年尊为隆祐太后。苗、刘之变时,垂帘听政,事平,正皇太后尊号。卒谥昭慈献烈,改谥昭慈圣献。
全宋文·卷三一二○
孟皇后(一○七三——一一三一),洺州(治今河北永年)人。哲宗后。元祐七年册为皇后。绍圣三年因道家事废,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元符末,向皇后主政,诏还内,号元祐皇后。崇宁元年再废。靖康之变,后以废得免北迁。二年,张邦昌复尊为元祐皇后,垂帘听政。寻降告天下书,奉迎康王。建炎元年尊称隆祐太后。三年,因苗、刘之变,再垂帘。事平撤帘。绍兴元年四月卒,年五十九。谥昭慈献烈,三年,改谥昭慈圣献。见《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40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师川,号东湖居士。徐禧子。七岁能诗,为舅黄庭坚所器重。以父荫授通直郎。累官至司门郎。钦宗靖康间张邦昌僭位,遂致仕。高宗建炎中,郑谌、胡直孺、汪藻迭荐之,任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俄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四年,兼权参知政事。与赵鼎议不合,乃求去,提举洞霄宫。九年,知信州,寻奉祠归。与曾几、吕本中游。有《东湖集》。
全宋诗
徐俯(一○七五~一一四一),字师川,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禧子。神宗元丰末以父荫授通直郎,累迁司门郎。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金人扶植张邦昌称帝,遂致仕。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右谏议大夫,并赐同进士出身。三年,兼侍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二),迁翰林学士,俄擢端明殿学士,兼签书枢密院事。四年,兼权参知政事,因议事不合罢,提举洞霄宫。十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一三五)。十一年卒,年六十七(同上书卷一四一)。徐俯亦入江西诗派,有《东湖集》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宋史》本传作六卷),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一四有《东湖居士集》一卷。《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徐俯诗,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及他书所录,合编为一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27
【介绍】:
宋潭州长沙人,字彦成。谭章子。哲宗元符三年进士。时王氏学盛行,世绩置其书不观。又中词学兼茂科,除秘书省正字。不附蔡攸、梁师成。久次不迁。官吏部,幸臣妄引恩泽任子,持不与。擢中书舍人,上言谨命令、惜名器等六事,为当路所疾。进给事中兼侍读,改礼部侍郎。金骑南下,扈车驾至金帅帐,以十害说其用事者,金人耸听。张邦昌令直学士院,称疾不起。以忧卒。建炎初追谥端洁。有文集及《易传》、《奏议》、《外制》、《师陶集》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5—1127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子安,一字安常。第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历官太学博士、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出知拱州。钦宗靖康初提举醴泉观。金人立张邦昌,拒受其伪命,忧愤废食而卒。
全宋文·卷三二○○
叶份(一○七六——一一四七),字成甫,平江(今江苏苏州)人。棐恭孙。以祖荫补官,调郓州须城、开封陈留两县主簿,累迁开封府少尹、库部员外郎。张邦昌僭位,以份为左司郎中。建炎三年除秘阁修撰,充江淮等路发运副使,试户部侍郎,权礼部侍郎。金人陷建康,坚主浮海议。金兵退,试户部尚书,充龙图阁学士。后出知泉州。久之,提举江州太平宫。绍兴十七年卒,年七十二。见李弥逊《筠溪集》卷二四《叶公墓志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器之。哲宗绍圣间知惠州,从苏轼游。钦宗靖康间官于京师。张邦昌迫以伪命,不受,逃归行在。高宗即位,召对,奏兵事甚详,擢太常丞,迁祠部员外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34
【介绍】:
宋常州宜兴人,字禹功。徽宗崇宁五年进士。授当涂主簿,有能声。调宿松令。邑大治。累迁礼部员外郎。钦宗靖康末金人立张邦昌,懋抨击用事者,不屈而归。高宗即位,擢知明州,改吉州,终直秘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徽宗大观四年进士。累官太学博士。金人册立张邦昌,逢坚卧不起,发疾而卒。
全宋文·卷三四一八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因尝提举南京鸿庆宫,故自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大观三年进士,政和四年中词科。历国子司业、侍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建炎元年,李纲以其曾为张邦昌权直学士院,贬责归州安置。二年,充显谟阁待制,知平江府。三年三月为户部尚书;四月,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温州,寻改知平江府;八月,以扰民罢职。绍兴元年复龙图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二年,以盗用助军钱除名,象州羁管。五年,归隐太湖。十三年,以郊恩叙奉议郎。二十六年,复左朝奉郎。三十年,复敷文阁待制致仕。封富阳县伯。孝宗朝,尝受命编类蔡京、王黼等事实上之史官。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觌先附黄潜善、汪伯彦诬诋李纲;汴京破,又为钦宗草降表。后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为时人所鄙。然所为诗文颇工,尤长于四六,与汪藻、洪迈、周必大齐名。其事迹见周必大《鸿庆居士集序》(《鸿庆居士文集》卷首),朱熹《记孙觌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二二、二七、四一、五三、一八五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3—1143
【介绍】:
宋徽州绩溪人,字汝明,号三山老人。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钦宗时奏言战祸始于赵良嗣,请杀之以快天下。迁侍御史。高宗即位,言者论其尝事张邦昌伪廷,降集英殿修撰,知庐州。守庐二年,修城治战具,出兵击盗,人心始安。累迁广西经略使,因素为秦桧所恶,又遭转运副使吕源诬陷,下狱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字粹老。刘显子。徽宗大观进士。任诸王宫翊善。钦宗靖康中京城受围,金人议立张邦昌,使范琼胁百官劝进,琮自服利药,疾势委顿,乃不果逼。平生多著述,有文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宋华州人,字义夫。吴廷祚七世孙。从泾原军,以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使粘罕军,责其贪利败约。归拜閤门宣赞舍人。金人欲立张邦昌,革谋先诛范琼辈,为琼所执,不屈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钦叟。哲宗元祐九年以荫登第。历提举河东常平、江东转运判官。徽宗时迁起居舍人,言河北边备废弛,宜及时整治,命为河北都转运使。知沧州,治水有方,城赖以全。召拜户部侍郎,复治京师暴水以平。宣和初,忤宰臣王黼,贬知滁州,又历青、潭、杭州。钦宗靖康初,拜相,主和议,止诸道勤王兵。及金兵薄城下,始悔之,被劾罢相。汴京失陷,被逼书名推戴张邦昌,遂服药自尽。
全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