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汪舜举
全宋文·卷四二四五
汪舜举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恺子。
修职郎潭州龙岩县
又任右从政郎舒州司法参军
汪藻撰《左朝请大夫全州汪君恺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八四)。
傅楫北宋 1042 — 1102
全宋文·卷二二一二
傅楫(一○四二——一一○二)字元通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
治平四年进士,调扬州司户参军,历福清丞,知龙泉县
曾布荐,为太常博士
绍圣初,为诸王府说书,进侍讲
元符元年,再迁诸王府翊善
二年,坐与邹浩赆行免官。
徽宗即位,召为司封员外郎,历监察御史国子司业起居郎,拜中书舍人
寻乞外,以龙图阁待制亳州
崇宁元年卒,年六十一。
汪藻龙图阁待制傅公墓志铭》(《浮溪》卷二六),《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胡份北宋
全宋诗
胡份字子文缙云(今属浙江)人。
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清道光缙云县志》卷八)。
徽宗政和中国子司业
有诗集,汪藻为之序,已佚。
清道光缙云县志》卷一一有传。
今录诗二首。
许几北宋 1054 — 1115
全宋文·卷二六七四
许几(一○五四——一一一五)字先之信州贵溪(今江西贵溪)人。
未冠擢上第,调高安乐平主簿,知南陵县
提举京西常平,为开封府推官
将作监,再迁太仆卿户部侍郎
显谟阁待制郓州
有吏干,善理财,四入户部尚书
尝坐事知婺州,进枢密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徙知成德军太原府
坐裁损吏禄非是贬永州团练副使袁州
政和五年四月卒,年六十二。
汪藻户部尚书许公墓志铭》(《浮溪》卷二六)及《宋史》三五三本传。
吴点宋 1057 — 11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7—1130 【介绍】: 邵武人字圣与
神宗元丰五年进士
少以文见称于黄履,后赴金陵王安石修经,于是学益进。
累官通判洪州,秩满奉祠
钦宗朝擢知漳州,复请老家居。
汪藻少时曾师事之,深为服膺。
张根北宋 1062 — 1121
全宋文·卷二八六八
张根(一○六二——一一二一)字知常号吴园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
少入太学元丰五年进士第,调临江司理参军遂昌
屏处十年,召为亲贤宅教授通判杭州提举江西常平
大观中江西转运副使,改淮南转运使,加直龙图阁
因条列茶盐、常平、花石纲等利病,皆切时弊,权倖侧目,乃摘所书奏牍注切草略,为傲慢不恭,责监信州酒,再贬濠州团练副使、安置郴州
宣和三年朝散大夫终于家,年六十。
著有《春秋指南》十卷、《吴园易解》(存)。
汪藻张公行状》(《浮溪》卷二四),《宋史》卷三五六本传。
蒋瑎宋 1063 — 1138
全宋文·卷二八七四
蒋瑎(一○六三——一一三八)字梦锡宜兴(今江苏宜兴)人,之奇季子。
元祐三年进士
寿州司户参军,历判庐州秘书省著作郎兵部郎中光禄少卿大司乐,复以徽猷阁待制兴仁府
奉祠宫观绍兴八年卒,年七十六。
有《梁溪》百卷。
汪藻蒋公墓志铭》(《浮溪》卷二七)。
胡伸
全宋诗
胡伸字彦时婺源(今属江西)人。
年十四,随兄伟、伋游学杭州
后入太学,与汪藻齐名。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授颍州教授
徽宗崇宁初,召为太学正,进博士
数岁,迁秘书丞著作佐郎,预修《神宗日历》及《礼书》。
右正言,数月,改符宝郎,迁辟雍司业
知无为军
事见《淳熙新安志》卷七,清道光徽州府志》卷九之二、一一之四。
全宋文·卷二九四二
胡伸字彦时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年十四随兄伟、汲游学杭州,在太学汪藻齐名。
绍圣四年进士第
学官,授颍州教授
以列荐,于崇宁初召为太学正,进博士,迁秘书丞著作佐郎,除右正言,以亲嫌改符宝郎
国子司业,后二岁责监杭州楼店务
知无为军
罗愿胡司业伸传》(《新安文献志》卷八一)、弘治徽州府志》卷六、七。
蒋猷宋 1065 — 1130
全宋文·卷二九一五
蒋猷(一○六五——一一三○)字仲远金坛(今江苏金坛)人。
元丰八年进士,调武进主簿,移巴陵
崇宁间监察御史
宗正少卿,改太常
政和间召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迁兵部尚书,改工部吏部尚书
宣和二年婺州四年明州七年刑部尚书兼资善堂翊善,复为兵部尚书
建炎四年卒,年六十六,谥庄定
著有《夏祭敕令格式》。
汪藻蒋公墓志铭》(《浮溪》卷二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九,《宋史》卷三六三本传、卷二○四《艺文志》三。
苏携北宋 1065 — 1140
全宋文·卷二九一八
苏携(一○六五——一一四○)字季升泉州同安(今福建同安)人,颂季子。
以荫补瀛州防禦推官
徽宗即位,转通直郎,寻丞丹阳,徙庐州通判,移光禄少卿
钦宗时直龙图阁、知明州
绍兴四年管临安府洞霄宫九年太常少卿权刑部侍郎
十年卒,年七十六。
汪藻苏公墓志铭》(《浮溪》卷二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三、一三二等。
江惇提北宋
简介
字安中兰溪(今属浙江)人。
游太学,以俊伟称。
大观三年进士
事迹具汪藻所撰墓志铭。
曾纡宋 1073 — 1135
全宋文·卷三○八四
曾纡(一○七三——一一三五)字公卷(一作公衮),晚自号空青老人
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
布第四子。
以荫补官,绍圣中复中宏词科
崇宁二年,坐党籍贬○陵。
建炎中两浙转运副使
绍兴二年,除直显谟阁
历知、信、衢三州。
官终直宝文阁
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三。
汪藻曾公墓志铭》(《浮溪》卷二八),《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之一四,《宋人法书》第三册等。
徐俯宋 1074 — 11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40 【介绍】: 洪州分宁人字师川号东湖居士
徐禧子。
七岁能诗,为舅黄庭坚所器重。
以父荫授通直郎
累官至司门郎
钦宗靖康间张邦昌僭位,遂致仕。
高宗建炎中郑谌胡直孺汪藻迭荐之,任右谏议大夫
绍兴二年,赐进士出身
三年,迁翰林学士,俄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四年,兼权参知政事
赵鼎议不合,乃求去,提举洞霄宫
九年,知信州,寻奉祠归。
曾几吕本中游。
有《东湖》。
孙觌宋 1081 — 1169
全宋文·卷三四一八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因尝提举南京鸿庆宫,故自号鸿庆居士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大观三年进士政和四年中词科。
国子司业侍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建炎元年李纲以其曾为张邦昌权直学士院,贬责归州安置。
二年,充显谟阁待制,知平江府
三年三月户部尚书四月,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温州,寻改知平江府八月,以扰民罢职。
绍兴元年龙图阁直学士知临安府
二年,以盗用助军钱除名,象州羁管。
五年,归隐太湖
十三年,以郊恩叙奉议郎
二十六年,复左朝奉郎
三十年,复敷文阁待制致仕。
封富阳县伯
孝宗朝,尝受命编类蔡京王黼等事实上之史官
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
先附黄潜善汪伯彦诬诋李纲汴京破,又为钦宗草降表。
后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为时人所鄙。
然所为诗文颇工,尤长于四六,与汪藻洪迈周必大齐名。
其事迹见周必大鸿庆居士集序》(《鸿庆居士文集》卷首),朱熹《记孙觌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二二、二七、四一、五三、一八五等。
赵亿北宋 1081 — 1135
全宋文·卷三四一七
赵亿(一○八一——一一三五)字延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
抃曾孙,以赵抃遗奏,补郊社斋郎,调海州怀仁
累迁水部员外郎,改兵部户部,擢右司郎中
宣和中直龙图阁淮南、江浙、荆湖路制置发运副使
右文殿修撰
忤中贵人,夺职奉祠,俄废于家。
后复朝奉大夫、知莱州
建炎中广南东路转运使,又知温州漳州,致仕。
绍兴五年卒,年五十五。
汪藻右中大夫右文殿修撰致仕赵公墓志铭》(《浮溪》卷二七)。
滕康宋 1085 — 1132
全宋文·卷三八二五
滕康(一○八五——一一三二)字子济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崇宁五年进士,调通州司理参军
政和二年举词学兼茂科,入秘书省正字,累官尚书工部员外郎
高宗即位,擢起居舍人,权给事中,试中书舍人,除左谏议大夫
建炎三年五月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
次年初坐事落职提举明道宫,永州居住。
绍兴二年九月卒于江西,年四十八。
有文集二十卷、《翰墨丛记》五卷、《韶武遗音》三卷。
汪藻滕子济墓志铭》(《浮溪》卷二六),《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释宗杲宋 1089 — 1163
禅师讳宗杲
宣州宁国奚氏子。
幼警敏有英气。
年十三。
始入乡校。
一日与同窗戏譃。
以砚投之。
误中先生帽。
偿金而去。
乃曰。
读世书。
曷若究出世法乎。
即诣东山慧云院出家。
先是元丰戊午
院塑释迦像。
有异人丁生者。
语寺僧曰。
立像一纪。
当生一导师。
大兴宗教
若像有难。
是人方来。
像毁。
则是人亦有难。
崇宁甲申
有盗穴像腹。
取其所藏。
师以是岁适至。
事慧齐为师。
明年落发受具。
繇是智辩自将。
淩跨流辈。
阅古云门录。
恍若旧习。
闻老宿绍珵久依天衣怀公
亟往上谒。
与闻雪窦奥旨。
趋宝峰湛堂准禅师
见师风神爽迈。
特加器重。
使之执侍。
指以入道捷径。
师横机无所让。
呵之曰。
汝未曾悟
病在意识颂解。
则为所知障。
李彭商老参道于
师适有语曰。
道须神悟
妙在心空。
体之不假于聪明。
得之顿超于闻见。
李叹赏曰。
何必读四库书。
然后为学哉。
因结为方外交。
将入灭。
问。
孰可依从。
圜悟勤公语之。
已而重趼荆渚。
无尽居士张公
请铭准塔。
公道望倾天下。
师登其门。
承颜接辞。
绰有馀裕。
公称誉之。
为名庵。
妙喜
字以昙晦
归宝峰。
讫其事。
复见无尽。
从容问曰。
居士谓我禅何如。
公曰。
子禅逸格矣。
曰。
宗杲实未自肯在。
公曰。
行见川勤可也。
于是佩服其言。
放浪襄汉。
大阳微禅师
密授曹洞宗旨。
寻游东都
宣和六年
圜悟禅师被旨。
都下天宁。
师自庆曰。
天赐我得见此老。
不孤湛堂张公指南之意。
遂迨天宁。
及聆其升堂法要。
迥异平日所闻。
即倾心依附。
阅四旬。
圜悟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
门云。
东山水上行。
若有人问天宁。
只向道。
薰风自南来。
殿阁生凉。
于言下。
豁然顿悟。
圜悟大喜。
迁师择木堂。
以古今差别因缘。
密加研练。
一日圜悟饭。
超然居士赵公
师预坐。
忽忘举箸。
圜悟顾师而语超然曰。
是子参得黄杨木禅也。
师既为所激。
乘问扣曰。
闻和尚尝问五祖话。
不知记其答否。
圜悟曰。
向问有句无句。
倚树。
作么生。
五祖云。
描也描不成。
𦘕也𦘕不就。
又问。
树倒藤枯时如何。
五祖云。
相随来也。
师廓然脱去。
知见玄妙。
圜悟深可之。
使掌记室
临济正宗记𢌿焉。
分座令接衲。
繇是以。
竹篦。
应机施设。
电闪星飞。
不容拟议。
丛林活然归重。
右丞吕公舜徒奏锡佛日之号。
虏人犯顺。
欲名僧十数比去。
师为所挟。
天竺三藏日与论义。
密尤敬服。
寻得自便。
吴门虎丘。
圜悟迁云居。
欲往省觐。
金陵
待制韩公子苍
与语喜之。
以书闻枢密徐公师川曰。
顷见妙喜
辩慧出流辈。
又能道诸公之事业。
衮衮不勌。
实僧中杞梓也。
抵云居。
为众第一座。
讥诃佛祖。
辩博无碍。
圜悟亦让其雄。
会世扰攘。
入云居之西。
结庵于古云门寺基。
因以为名。
阅二年。
避地湖湘
仰山
邂逅竹庵圭禅师
相与还云门。
著颂古百馀篇。
久之游七闽。
居海上洋屿。
师闵诸方学者。
困于默照。
作辨邪正说。
以救其弊。
泉南给事江公。
创庵小溪。
延请师居。
缁素笃于道者毕集。
未半年。
发明大事者数十人。
鼎需思岳光道谦遵璞悟本等皆在焉。
一日参政李公汉老
举庭话。
有省。
师可之。
及公疾革。
作偈寄弥光
有深将法力云门之句。
师平居绝无应世意。
圜悟在蜀闻之。
丞相张公德远曰。
首座不出。
无可支临济法道者
公寻还朝。
径山虚席。
必欲致师。
师幡然起赴。
开法于临安府
治唱圜悟之道。
说法竟。
侍郎冯公济川问曰。
师尝言。
不作这虫豸。
今日为什么败阙。
曰。
尽大地是个。
上座你作么生见。
公无语。
及居径山
四方佳衲子靡然坌集。
至一千七百。
师无他约束。
容其自律。
发明己见。
率常有之。
上堂。
僧问。
逼塞虚空时如何。
师便喝。
进云。
文殊普贤来也。
云。
逼塞虚空。
甚么处与径山相见。
僧亦喝。
云。
文殊普贤为甚在。
你脚跟下过。
僧拟议。
师便打。
问。
高揖释迦
不拜弥勒时如何。
答曰。
梦里惺惺。
进云。
将谓和尚忘却。
云。
你记得。
试道看。
进云。
虽道不得。
要且不失。
云。
元来不会。
进云。
从上来事。
分付阿谁。
答曰。
分付瞎汉。
进云。
临济一宗。
全凭其力。
云。
且喜不干你事。
问。
与万法为侣者。
是什么人。
答。
是天上天下奈何不得底人。
进云。
为什么在径山座下。
答曰。
家无小使不成君子。
问。
一夏百念日已满。
出门或有人问。
如何是径山道底。
且作么生答他。
云。
径山曾说甚么来。
进云。
争奈唤作竹篦则触。
不唤作竹篦则背。
云。
你作么生会。
僧便喝云。
三十年后大有人笑在。
云。
何必三十年后。
只今大有人笑你。
乃示众曰。
寻常向诸人道。
唤作竹篦则触。
不唤作竹篦则背。
不得向举起处承当。
不得向意根下卜度。
不得下语。
不得良久。
或有人问。
毕竟如何即向他道也无。
毕竟也无如何正当。
恁么时四楞塌地掇在诸人面前。
眼辨手亲底一逴逴得去。
便能罗笼三界。
提拔四生。
其或未然。
自是你诸人根性迟钝。
且莫错怪径山好。
师居数年。
法席日盛。
宗风大振。
号临济中兴焉
张侍郎子韶从师之游。
洒然脱去玄解。
遂尊以师礼。
慧云院忘丁生之谶。
释迦故像而新之。
绍兴辛酉夏五月也。
师于是月。
坐与张厚善。
著逢掖编。
衡州
廖通直李绎为结茅圃中。
师既拘文。
不与众俱。
率令散处。
花药开福伊山。
时容其受道。
门庭益峻。
乃裒先德机缘。
间与拈提。
离为三帙。
目曰正法眼藏。
参政李公太发时居铎津。
翰林汪公彦章税驾零陵
数通书问道。
当轴者滋不悦。
移师梅州
其地荒僻瘴疠。
药物不具。
学徒百馀。
赢粮从之。
阅六稔。
毙者过半。
师以道处之怡然。
由是居民向化。
至绘师像。
饮食必祀焉者有之。
乙亥冬
蒙恩北还。
明年春
复僧伽黎。
寻领朝命。
明州育王山
逾年有旨。
改住径山
天下宿衲。
复集如初。
时上潜藩。
雅闻师名。
遣内都监
诣山问佛法大意。
师升堂有偈云。
豁开顶门眼。
照彻大千界。
既为法中王。
于法得自在。
仍作颂献曰。
大根大器大力量。
荷担大事不寻常。
一毛头上通消息。
遍界明明不覆藏。
嘉美久之。
建邸立复遣内知客。
入山供养五百应真。
请师说法。
亲书妙喜庵大字。
并制赞宠寄曰。
生灭不灭。
常住不住。
圆觉空明。
随物现处。
师升堂有偈曰。
十方法界至人口。
法界所有即其舌。
只凭此口与舌头。
祝吾君寿无间歇。
亿万斯年注福源。
如海滉漾汞不竭。
师子窟内。
产狻猊鸑鷟定出丹山穴。
为瑞为祥遍九垓。
草木昆虫皆欢悦。
稽首不可思议事。
瑜如众星拱明月。
故今宣扬妙伽陀。
第一义中真实说。
师春秋高。
求解寺。
辛巳春
得旨退居院之明月堂。
然宏法为人。
老而不勌。
上即位。
赐号大慧禅师
隆兴建元
自恣前一夕。
有星殒于院之西。
流光赫然。
有声如雷。
师示微疾。
八月九日
学徒问候。
师勉以宏道
徐遣之曰。
翌日始行。
至五鼓亲书遗奏。
侍僧固请留颂。
为写四句。
掷笔就寝。
湛然而逝。
寿七十有五。
塔全身于堂之后。
寻诏所居为妙喜庵。
谥曰普觉
塔曰宝光。
佛祖正续。
全体作用。
扫除知见。
无法与人。
虽古宗师。
无以加之。
殆其纵无碍辩。
融通宗教
则奄有圜悟之风。
是以高峻门庭。
容摄多众。
若海涵地负。
绰绰有馀。
至于棒喝讥诃戏笑怒骂。
无非全提向上接人。
第学者难于凑泊耳。
其阔略宏度脱去绳捡。
所至学徒趋事。
虽崭崭露头角。
号称诸方领袖者。
师目使赜令。
如侍执然。
所为偈赞颂古。
绝妙古今。
与贤士大夫往复论道书。
并上堂普说法语。
凡五帙。
行于世。
赞曰。
近世吕公居仁尝谓。
赵州说禅。
项羽用兵。
直行径前。
无复辙迹。
所当者破。
所摧者服。
非如他人铢称寸度。
较量轻重。
然后以为得也。
予观大慧说禅。
居仁赵州者。
是矣。
中夏有祖以来。
彻法源。
具总持。
比肩列祖。
世不乏人。
至于悟门广大肆乐说无碍辩才。
浩乎沛然。
大慧禅师
得非间世者欤。
盛矣哉。
其应机作略。
能奢能俭。
能崄能易。
能纵能夺。
机机尽善。
扄扄皆新。
此所以风流天下。
名动九重。
号称中兴临济
不是过也。
迨其去世。
未几道价愈光。
法嗣日盛。
天下学禅者。
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刘度南宋
全宋诗
刘度字次裴
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汪藻曾以布衣举荐,不果召。
事见《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
赵悫
字叔通黄山先生沨之父也。
宋末,汪彦章郓州教官叔通学正
尝预酬唱,故其诗文皆有源委。
国初登科,仕至同知南京路转运使事。
陶定南宋
全宋文·卷四一四○
陶定字安世湖州(治今浙江湖州)人,陶瓬子。
绍兴中知潭州善化县衢州龙游县
乾道二年提举广东市舶四年,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六年,除江西提刑七年,移荆湖南路提刑,累官右朝散郎直秘阁
汪藻朝请郎陶君(瓬)墓志铭》(《浮溪》卷二六),周必大陶定湖南提刑制》(《文忠》卷一○○),《春渚纪闻》卷九,雍正浙江通志》卷三七,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