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全宋文·卷一六四
郑希甫(九五六——一○二七),字源明,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咸平中举进士第,为建阳尉,授大理寺丞,知吉州龙泉县,移知康州、安顺军、滑州等地。天禧中为都官员外郎。天圣五年卒,年七十二。见苏舜钦《郑公墓志》。
全宋文·卷二七八
韩亿(九七二——一○四四),字宗魏,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咸平五年第进士,知永城县,历通判、知州等。真宗末,为河北转运使。仁宗初,进直史馆、知青州,以司封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天圣四年,为龙图阁待制。八年,授枢密直学士、知益州,还拜御史中丞。景祐二年,以工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四年,除户部、参知政事。次年罢,寻加资政殿学士,出知府州,官至尚书左丞。庆历二年以太子少傅致仕。四年八月卒,年七十三,谥忠宪。见苏舜钦《韩公行状》(《苏学士文集》卷一六),《宋史》卷三一五本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先世长安人,字虞卿。仁宗天圣中,礼部试第四,御试不得第,里居十年。母舅丁谓欲授以官,不赴。复举进士。为鄱阳尉,历丹徒、泰兴二县令,乞归,终太常博士。与胡瑗、苏舜钦为友,时号吴下三贤。
全宋文·卷三二九
苏寿,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易简长子。大中祥符中以父任补官。天圣中官虞部员外郎。九年三月,以比部郎中知越州。次年十月,移歙州。景祐中知泉州。终水部郎中。见苏舜钦《先公墓志铭》(《苏学士文集》卷一四),《宋史》卷二六六《苏易简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七三、食货四二之一二,《北宋经抚年表》卷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048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字裕之。早孤,好学。第进士。通判汉州,夜部众救火,植剑于前曰:“攘一物者斩”,火止,民无所失亡。历知真、安、蔡州,以尚书户部员外郎兼御史知杂事。仁宗庆历四年,举劾苏舜钦进奏院祠神用公钱召妓乐事。累官至河北都转运使,拜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庆历八年上言论西北边事,仁宗嘉其详敏。后以事落权御史中丞知永兴军,旋出知成德军,未行卒。闻见博洽,明习吏事。
全宋诗
王纬,雍(今陕西凤翔)人(《苏学士文集》卷一三《送王纬赴选序》)。仁宗景祐间为长安主簿(同上书《题杜子美别集后》)。与苏舜钦、苏舜元有《荐福塔联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83
【介绍】:
宋应天府虞城人,字叔平。仁宗天圣五年进士。为开封府推官。出知洪州,筑临江石堤,水不为患。历官知制诰。苏舜钦等以群饮被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为之开脱。为翰林学士,聘契丹,甚见礼重。嘉祐间累官至枢密使、参知政事。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卒谥康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2—1060
【介绍】:
宋宣州宣城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梅询从子。初以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仁宗皇祐三年召试,赐进士出身。以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荐,授国子监直讲,累迁都官员外郎,预修《唐书》。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有《宛陵先生集》、《唐载记》、《毛诗小传》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4—1057
【介绍】:
宋许州长社人,字公南。仁宗景祐元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历殿中丞、太常博士、知制诰,累进枢密直学士,知许、陈、杭州。颇以文词自喜,然嗜酒无行。庆历中苏舜钦为赛神会而得罪,中立颇致其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5—1060
【介绍】:
宋开封陈留人,字邻几。登进士第。为蓝山尉,改大理寺丞,迁殿中丞。召试,擢集贤校理,判刑部。与苏舜钦游,坐预进奏院祠神会落职,监蔡州商税。后复故官,累进至刑部郎中。强学博览,为文淳雅,尤善于诗。喜琴、弈,工隶书。有《嘉祐杂志》、《唐宜鉴》、《春秋世论》及文集等。
全宋诗
江休复(一○○五~一○六○),字邻几,开封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举进士,调蓝山尉,历信、潞二州司法参军。又举书判拔萃科,知长葛县,通判阆州。召为集贤校理,判尚书刑部。仁宗庆历四年(一○四四),因参与苏舜钦进奏院宴会,落职监蔡州商税。久之,起知奉符县,通判睦州、庐州,复集贤校理,与修起居注。累迁刑部郎中。嘉祐五年卒,年五十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三《江邻几墓志铭》)。有文集二十卷(同上书),已佚,今存《邻几杂志》一卷。《宋史》卷四四三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诗
全宋文·卷六三九
苏舜元(一○○六——一○五四),字叔才,改字才翁,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苏耆长子。外祖王旦奏授同学究出身,调兴平主簿,移新昌尉。天圣八年召试学士院,赐同进士出身,历扶沟主簿,知咸平、眉州,通判延州,入为三司勾当公事。复出为福建、京西、河东、两浙四路提点刑狱,京西转运使,以度支员外郎充三司度支判官。至和元年卒,年四十九。舜元为文不袭故陈,歌诗豪健,与弟舜钦齐名,尤善草隶。有《奏御集》十卷、《塞垣近事》二卷、奏议三卷、文集十卷。见蔡襄《苏才翁墓志铭》(《蔡忠惠集》卷三五),又《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钦传》有附传。
词学图录
蔡襄(1012—1067) 字君谟。福建莆田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书法史上素有"苏、黄、米、蔡"四大家之称,欧阳修、苏轼最推崇其书,《东坡题跋》:"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欧阳文忠公集》:"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山谷文集》:"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 有《好事近》词,见《花草粹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5—1086
【介绍】:
宋河南人,字胜之。王曙子。以荫入仕。仁宗时官殿中丞,除集贤校理。坐预苏舜钦奏邸会,黜监复州酒。后为两浙、京东西转运使。神宗朝累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应天府。为人伉直,喜论天下事。元昊叛时,曾上备边选将之策。凡宫中所需不符法式,有司迎合以求进者,悉论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人,字子履。母再嫁陈见素,因冒姓陈,见素卒,还本姓。仁宗朝,官至集贤殿修撰,坐谪流落。与欧阳修、苏舜钦辈游。善真行书,时有《寓山集》。
孤竹集·朴世采后序
世采尝观欧阳公所述苏子美,石曼卿事。每惜其风流才力。不得用于当世。使人往往感叹。想见其人也。及读程,朱二夫子书。以谓曼卿乐意生香语。为能形容浩气。又谓其胸次极高。非他人可及。然后益知欧公所以见赏非偶然者。况有生于偏季。能以才气词章。被诸贤所推。仍且上而遇知明主。远而闻名中华。如孤竹崔公者。其盛美曷可少哉。公讳庆昌。字嘉运。文宪公冲十八世孙也。天资豪爽俊迈。风采耸然。见者恍若神仙中人。少与玉峰白光勋。游学松川梁公,青莲李公之门。未弱冠。同栗谷李先生,龟峰宋翼弼东皋崔岦诸才子。唱酬于武夷洞。世号八文章稧。同松江郑澈,万竹徐益诸名流。游三清洞。人又称二十八宿会。其文艺夙成。交游亲附。为一时艳慕者。可知也。二十三岁。登上庠。隆庆戊辰。阐大科。久之。历北评事礼兵二曹员外郎司谏院正言。万历丙子。赞价朝京师。还出守灵光。公既才高气豪。不屑屑于功名。益以廉白简贵自厉。与世寡合。其亲脂韦躁竞者。不啻若浼己也。公素与时宰李山海相驩。后见其秉心不公。因绝往还。至是。许篈在要地。持论颇僻。然悦公文才。连一旬来候。公深恶之。未尝有假贷色。许怒甚。累泥瀛馆铨郎之选。仍黜补外郡。思庵朴公为之周旋。不能得。岂亦所谓趍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然耶。明年。弃官归。复贬为大同察访。壬午春。宣庙特授钟城府使。台谏论以骤升。不从。乃赴官。会。北帅纳谗。驰启言戎政不修。台论复发。始命改正。授直讲。道卒于镜城客馆。实癸未三月某甲也。年堇四十五。葬于坡州某原。初李先生际遇宣庙。时辈如李泼者。多浮慕尊事之。公知其险巧难信。作养虎词以寓讽。比公殁而先生果被敲撼。泼又累死逆狱。人服公先见焉。公于诗。天才绝高。必皆轨范于盛唐。操觚家以为国朝所未有。兼通书射。书法清遒劲紧。殆与玉峰相埒。其佐北幕。军帅金禹瑞亦以射名。约与较艺。各中四十九矢。最后禹瑞复中侯。公遽号曰。将军负矣。遂中鹄。宣庙尝会文武士试才。有一善射者心惮公。公笑曰。无忧。吾今日病矣。乃虚发一矢。善射者即以魁升绯。公居其次。受皋比厩马之赐焉。又妙琴笛。少时寓居灵岩。值倭寇猝至。乘舟以避。贼围之急。时月光如昼。海波不动。公取所藏玉箫。朗吹一阕。声更清越。贼众闻之。皆怀思还乡。瞿然相顾曰。此围中必有神人。遂解一面。公得脱归。其才高旁通。多此类。第今距公世远矣。言行实迹。殆无所徵信。惟东皋公之言曰。吾嘉运才隽风流。可谓少却盛之白玉堂者。其或放迹在外。犹得高牙大纛。轻裘缓带。横槊赋诗。逞气象也。至李先生尝以诗赠公曰。俊逸清新子庶几。穿杨又道似君稀。金銮未著词臣迹。玉帐还伸虎旅威。此实并世君子目击而心挹者。固不减于欧公序表之所赏矣。况公当被物议时。宣庙教曰。崔某有文武全才。吾将大用。尔等敢为是耶。斯又可以观公君臣之际者。其后皇朝学士兰嵎朱公。奉诏东来。得公诗。亟加歆叹曰。当归布江南。以彰贵国文物之盛。今见于列朝诗选者是已。然则公虽挫揠弃外于当时。乃能卒以才气词章。获上而施远如此。其视苏,石二公徒得前后诸贤所为悼惜称赏者。是将愈信而愈久也。呜呼盛矣。公之曾孙硕英。以世采粗知慕公。请叙其本末。俾有后考。兹谨不揆而为之辞。时昭阳大渊献八月上浣。潘阳朴世采。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