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全宋文·卷一○八
张咏(九四六——一○一五),字复之。以「乖则违众,崖不利物」自戒,因号乖崖子;又号九河生。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即授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淳化初,由知浚仪县擢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四年,官枢密直学士、知银台通进封驳司,兼掌三班院。咏历迁外任,曾于淳化五年、咸平六年两知益州,景德三年,出知升州,皆以政绩闻。大中祥符三年,官工部尚书,同年秋,加礼部尚书。八年八月一日卒,年七十,赠左仆射,谥忠定。咏刚方自任,为治尚严猛,「文章雄健有气骨,称其为人」。有文集十卷,后人增为十二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又见《乖崖先生文集》附录李焘《湖北漕司乖崖堂记》,钱易所撰墓志铭,韩琦所撰神道碑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相州安阳人,字贯道。韩琦五世孙。从学于刘清之,清之以一“实”字教之。尝知饶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金陵人。博物强记,善篆隶。坐臧否人物失官十余年。韩琦当国,怜之,令篆国子监石经,因得复官,任华州推官。曾为余靖荐引,郭申锡劾其有丑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宋州楚丘人,字仲文。李纮弟。初补三班借职。杜衍荐任閤门祗候、镇戎军瓦亭砦都监。累迁河北缘边安抚副使。用韩琦荐,知保州。后以左骐骥使、荣州刺史知雄州。治军颇严,不事厨传,数与宦官争利害,又积公使钱贮米三千斛为常平仓,诏下其法施行他州。官终西上閤门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青州临淄人。麻希孟孙。七岁能诗,以亲禄不及养,不复仕。博学有行,乡里推服。虽凶年盗不入其家。富弼、韩琦守青州,荐其行义,召为国子助教。东方学者咸尊师之。年九十余卒。
法护。中天竺国人。景德改元。赍梵筴入京。赐紫衣束帛。馆于传法院。时天息灾法贤。相继迁逝。虽译事不𥨊。而司南乏人。佥议非法护不可。遂被诏补其处。仍敕光梵大师惟净试光禄卿。同预译经。参政赵安仁等润文。礼数有加。译佛吉祥等经二百馀卷。并自太平兴国以来所翻。合经律论。共成四百十三卷。净与秘书监扬亿编次。又与安仁等。编修大藏经录。凡二十一卷。赐名大中祥符法宝录。宸裁序文。置于录首。仁宗即位。净与翰林学士夏竦。进新译经音义七十卷。净又进大藏经目录二帙。赐名天圣释教录。凡六千一百九十七卷。南海驻辇国遣使。进金叶梵经。诏法护译之。御制译经颂为赐。至和元年。敕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三藏法护。戒德高胜。可特赐六字师号。曰普明慈觉传梵大师。是时。译场久开。润文官。非位德并隆者。不得参预。如吕夷简宋绶。如富弼文彦博韩琦。皆以宰臣入选。弘阐之盛。古所未有。况梵本甚富。不容尽翻。夷简绶奉诏。续修法宝录。自祥符至景祐。已编成一百六十卷矣。至是。净上言。西土进经。新旧万轴。鸿胪之设。有费廪禄。欲乞停罢。中丞孔辅道。亦以为言。上出净疏示之。谕以先朝盛典。不可辄废。译虽不停。自是势亦少缓。不似如前之锐也。至徽宗大观中。犹有译经三藏金总持。即击磬以觉嘉州定僧者。与译语。仁义笔受。宗正南游江浙。则其译场冷淡可知矣。护终于嘉祐三年。净未详所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字真常。师陈襄,为河阳学舍都讲,遂游太学。以进士为叶县尉。襄尝荐于韩琦,谓其能知无不为,刚直不挠,可任以难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4—1049
【介绍】:
宋光化军乾德人,字顺之,号退傅。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仁宗时以枢密直学士判集贤院。天圣六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曹汭狱事起,得罪太后,遂罢知江宁府。明道初再入相,次年坐事罢,出判许州,徙河南府。宝元初,复入相,封郧国公。康定年间,朝廷多事,机务悉委之,但无所建明,为谏官韩琦所论,封邓国公致仕。卒谥文懿。
全宋文·卷一九九
张士逊(九六四——一○四九),字顺之,光化军乾德(今湖北光化西北)人。淳化中举进士,调郧城主簿,迁射洪令,改襄阳令,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累迁尚书左丞。天圣六年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知江宁府,移许州。明道初复入相,坐事罢,出判许州,徙河南府。宝元元年再入相,时朝廷多事,以老病无所建明,为韩琦所论,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皇祐元年卒,年八十六,谥文懿。《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1043
【介绍】:
宋开封鄢陵人,字本之。真宗咸平三年进士。为大理寺丞,知安丰县,缮治期斯塘。滑州塞决河,调民出刍楗,立计其用有余,奏弛下户未输者。知江阴军,浚治利港,溉田数千顷。累迁太常少卿,历知棣、汉等七州,有惠政。真宗既封禅,士大夫争奏上符瑞,立独言灾异屡见,乃所以警戒。累迁给事中,告老致仕。尝识韩琦于布衣,妻以女,人服其鉴。有《故事稽疑》、《巴歈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3—1039
【介绍】:
宋河南人,字子正。真宗咸平间进士。累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改扬州。未几,权知开封府。后历知杭州、河南府,所至有惠政。仁宗明道二年,拜参知政事。景祐二年,知枢密院事,寻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以无所建树,及与同僚屡起忿争,为韩琦弹劾,罢相,出判河阳。卒谥文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1—1041
【介绍】:
宋开封人,字祐之。真宗咸平中补卫士。累知庆州兼环庆路副总管,有战功。仁宗康定二年,西夏谋攻渭州,奉陕西安抚副使韩琦命,率兵迎击,战于张家堡南。敌佯败,纵兵追至六盘山下,中伏兵,力战而死。
全宋文·卷三六七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举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改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名。历秘阁校理、右司谏、知睦州、苏州、权知开封府。直言立朝,屡遭贬黜。历知饶、润、越州,进龙图阁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降知耀州,改庆州,迁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与韩琦、文彦博等俱为陕西名帅。庆历三年,除枢密副使,寻拜参知政事。针对北宋建立以来形成的积弊,主持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五年,罢政,以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改知邓、杭、青、颍诸州。皇祐四年卒,谥文正。著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十七卷、政府论事二卷、尺牍五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1—1055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同叔。真宗景德初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历左正言、直史馆,为翰林学士。仁宗立,拜右谏议大夫迁给事中、枢密副使。以论事逆刘太后意,罢知应天府。在任兴学校、教生徒。召拜御史中丞,迁参知政事。再出知亳、陈州,复入为御史中丞、三司使。庆历中拜宰相兼枢密使。后为谏官论罢,历知颍州、许州、永兴军、河南府,以疾归京师。平居好贤,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皆出其门。及为相,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文章赡丽,尤工诗词,甚得时誉。卒谥元献。有文集及《珠玉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2—1077
【介绍】:
名或作升。宋同州韩城人,字杲卿。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为楚丘主簿,王曾称其有公辅器。累迁知杂御史,以论事指斥张贵妃及宦官杨怀敏,出知庆州、秦州,徙青州。仁宗至和二年,拜御史中丞,指切时事无所避。嘉祐三年擢枢密副使,迁参知政事、枢密使。爱惜官资,凡内降所与,多持不下。与韩琦同决策立英宗。英宗立,请老,命五日一至院。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改镇河阳三城。拜太子太师致仕。卒谥康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青州人,字希元。少有学行,韩琦甚器之。仁宗景祐元年进士第一。通判陕州,熟谙吏事,体恤民情。旋遭父丧,毁瘠呕血而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45
【介绍】:
宋河南人,初字子渊,更字子渐,世称河南先生。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与弟尹洙皆以文学知名。历知芮城、河阳、新郑三县,通判泾州、庆州。尝作《唐说》、《叙兵》十篇上之。为范仲淹、韩琦所荐,召试学士院,因不肯试赋落选,除知怀州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