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刘韐北宋 1067 — 1127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刘韐(一○六七——一一二七)字仲偃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绍圣初进士及第,调丰城陇城
王厚经营熙河,为转运使,继为鄜延帅,以奇兵解夏人之围。
奉祠,拜徽猷阁待制提举崇福宫
起知越州,徙真定建州荆南府,再知真定府,任真定府路宣抚副使
金人围京师,召为京城四壁守禦使。
遣使入金营,金人欲官之,沐浴更衣,自缢而死。
时靖康二年正月,年六十一。
追谥忠显
宇文虚中刘公神道碑》(《三朝北盟会编》卷七五),《靖康要录》卷一五,《宋史》卷四四六有传。
张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饶州德兴人字见素
张根弟。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历耀、淄、宿三州教授太学博士礼部员外郎光禄太常少卿
侍御史,因郑居中去位,乃言朋党分政非朝廷福,于是宇文黄中等六人皆罢,凡蔡京所恶者,亦指为居中党而逐。
又劾郎员庸缪者十六人,疏斥于外。
后改秘书少监
蔡攸引为道史检讨官,召试中书舍人卒。
高士谈金 ? — 11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6 【介绍】: 燕人字子文一字季默
任宋为忻州户曹
入金授翰林直学士
熙宗皇统初,以宇文虚中案牵连被害。
有《蒙城集》。
宇文师瑗南宋
全宋文·卷四三七七
宇文师瑗虚中子,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建炎四年朝奉郎添差通判福州提举福建路市舶
绍兴二年朝奉郎福建路转运判官
四年四月朝请郎尚书驾部员外郎七月从所请,主管台州崇道观
五年三月右朝散大夫、知漳州七月建州
九年尚书度支员外郎十二年八月直显谟阁
后至金国,与其父同日被诛。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五八、七五、七八、八七、一一二、一二七、一四六,《金史》卷七九《宇文虚中传》,《宋史》卷三七一《宇文虚中传》。
释印肃南宋 1115 — 1169
普庵禅师
名印肃
政和乙未冬
生于袁州宜春
余姓生。
祥光烛天。
莲生道周。
异香远馥。
襁褓中即善世言。
梦异僧点其胸曰。
汝他日当自省去在。
即寤白母王氏。
视胸有赤点。
如含桃状。
王氏恍悟初徵。
遂舍寿隆寺
师事沙门贤公
贤尝授以法华经。
曰。
诸佛玄旨。
贵悟于心。
数墨循行。
何益乎道。
贤大惊。
以大器期之。
遂遣行脚。
戒修牧庵忠沩山
度岭。
望丛谷中。
有跨黄犊人。
近之则忠公所跨者虎也。
拟避。
下腰包。
进前不审。
微笑以手西指。
令其前行。
将及寺门回望。
忠公策杖而来。
失虎所在。
二人具威仪。
请益于
曰。
何迟乎。
望汝久矣。
进曰。
万法归一。
一归何处。
以拂示之。
有省。
时年二十九矣。
寿隆
袁州梦金甲人告曰。
普庵大士
行道时至。
言讫。
天光五色。
尹惊异。
刘长者亦感异徵。
捐资鼎建大伽蓝。
袁尹俾物色于寿隆
主之。
号曰大慈化寺
既居慈化。
楮衣粝食。
胁不沾席。
十有二年
一日诵华严论。
达本忘情知心体合。
通身汗流。
乃大声示众曰。
我今亲契华严法界矣。
李公长者。
于此大经之首。
痛下一椎。
击碎三千大千世界。
如汤消雪。
不留毫发。
许于后进作得滞碍。
普庵一见。
不觉吞却五千四十八卷。
化成一气。
充塞虚空。
方信释迦老子出气不得之句。
然后破一微尘。
出此华严大经。
遍含法界。
无理不收。
无法不贯。
便见摩耶夫人是我身。
弥勒楼台是我体。
善财童子是甚茄子
文殊普贤是我同参。
不动道场遍周法界。
悲涕欢喜踊跃无量。
大似死中得活。
如梦忽醒。
良久云。
不可说不可说又不可说。
即说偈曰。
捏不成团擘不开。
何须南岳天台
六根门首无人用。
惹得胡僧特地来。
复谓心斋圆通二子曰。
达本情忘知心体。
合汝作么生会。
二人各以颂呈。
不诺。
乃引声吟。
以示之曰。
先天先地。
何名何样。
阿曼陀无物比况。
触目菩提。
自是人不肯承当。
且轮回滞名著相。
圆融法界无思无想。
庐陵米不用商量。
血脉才通。
便知道击木无声。
打虚空尽成金响。
又曰。
柏庭立雪一场败缺。
了无为当下休歇。
百匝千围但只者孤圆心月。
不揩磨镇常皎洁。
无馀无欠。
无听无说。
韶阳老只得一橛。
十圣三贤闻举著。
魂消胆裂。
普庵迥然寂灭。
俄有异僧。
名称道存。
冒雪而来。
大喜。
互相徵诘。
棒喝交驰。
心心密契。
存合爪叹曰。
师再来人也。
大兴吾道。
非师而谁。
乃指雪书颂而别。
于是大唱佛眼宗旨。
盖其师牧庵忠观水磨。
发明心要于佛眼拂下。
后尝以白木剑。
死心禅师
死心引颈而笑。
作舞而出。
冯济川曰。
佛眼磨头悟法轮之常转。
死心室内容慧剑以相挥。
出入江湖。
人莫测之。
宣和间
湘潭大旱。
祷雨不应。
跃入龙渊。
呼曰。
业畜当雨一尺。
雨随至。
时以佛僧目
既见后。
亦以神异。
利济含灵。
藏污耐垢。
不知有己。
演释谈章咒。
旋天地。
转阴阳。
世盛传之。
布于弦谱。
而弭灾焉。
至其异迹。
不可胜纪。
有问曰。
师修何行业。
而得此三昧。
当空一画云。
会么。
曰。
不会。
曰。
止止不须说。
归宗贤禅师曰。
慈化乃吾党黄钟也。
惜哉时流独传其迹耳。
道满异邦。
义学窃疑。
其宗趣莫详。
肃悯而说偈曰。
苍天苍天。
悟无生法。
谈不说禅。
开两片皮。
括地该天。
如何是佛。
十万八千。
一日书偈方丈西壁云。
乍雨乍晴宝象明。
东西南北乱云深。
失珠无限人遭劫。
幻应权机为汝清。
乃结跏趺坐。
侍者鸣钟众集。
瞑目而逝。
时乾道己丑年。
七月二十一也。
赞曰。
苇之间。
病鸟栖焉。
六合之外。
曲士藐焉。
肃公现三头六臂。
而传持祖道。
良苦矣。
悠悠者独以神通见推。
则公之大慈悲愿足乎否邪。
宇文绍节南宋 ? — 1213
全宋文·卷六三五八
宇文绍节(?
——一二一三),字挺臣成都府广都(今四川成都东南)人。
本为宇文虚中族孙,虚中子师瑗使北死,孝宗悯之,以绍节师瑗子,补官仕州县。
进士,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
召还,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知镇江府
权兵部尚书试吏部尚书,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嘉定六年卒,赠少师谥忠惠
见《宋史》卷三九八本传。
迈里古思元 ? — 1358
维基
迈里古思(?
—1358年),中国元朝末年唐兀氏,字善卿
侨居松江,幼年家贫,从师学习诗经、易经,授徒养母。
多结交名士。
至正十四年(1354年)进士,授绍兴路录事司达鲁花赤
苗军主将杨完者杭州劫掠百姓,有人至绍兴城中强夺人马,迈里古思擒斩数人。
他于是名声大振,百姓称颂。
江南行台移治绍兴迈里古思担任行台镇抚,他大募民兵守御。
处州山贼焚掠婺州永康东阳迈里古思提兵与石抹宜孙约期夹攻,平定山贼。
擢升为江东廉访司经历,保卫绍兴,境内安然。
江浙省臣承制授他为行枢密院判官,分院治绍兴
不满御史大夫拜住哥扰民,结怨。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月二十二日,出兵过曹娥江,与侵攻绍兴属县的平章方国珍冲突。
部将黄中攻打上虞,请增兵。
迈里古思驻军东关御史大夫拜住哥派人召迈里古思至其私第议事,命左右用铁槌将他打死,断其头,掷厕所中。
城中百姓不问男女老幼,无不恸哭。
黄中率部下复仇,尽杀拜住哥家人和台府官员掾史留下拜住哥不杀,告知张士诚张士诚部将率兵守绍兴
拜住哥转任行宣政院使,监察御史真童弹劾拜住哥,元顺帝拜住哥官职,安置在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