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裴度中唐 765 — 839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5—839 字中立
排行十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
德宗贞元五年(789)进士擢第
八年博学宏词科
十年复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河阴县
宪宗元和年间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力主削藩,被李师道所遣刺客斫伤,宪宗用之益坚,遂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二年(817)督师讨平淮西封晋国公
十四年出为河东节度使
穆宗长庆二年(822)敬宗宝历二年(826)曾两次入相,后官至中书令
晚年留守东都,筑绿野堂以自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元方回曰:“裴晋公度累朝元老,于功名之际盛矣,而诗人出其门尤盛。
自为之诗,尤不可及。
”(《瀛奎律髓》卷一七)寄马赠张籍一事,诗坛传为佳话。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
刘禹锡中唐 772 — 84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42 字梦得排行二十八
匈奴族后裔,北魏孝文帝时改汉姓,占籍洛阳(今属河南)
唐安史之乱时,全家避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自称“余少为江南客”(《金陵五题》引)。
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
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开始进入仕途。
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弊政,刘禹锡时任屯田员外郎,为革新之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叔文、伾)刘柳(宗元)”。
顺宗被迫让位与宪宗,革新失败,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
元和十年(815)召回,又出为连州刺史,历、和二州。
文宗初,为主客礼部郎中,兼集贤殿学士
不久,出为苏、、同三州刺史
开成元年(836),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武宗初,加检校礼部尚书衔。
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刘禹锡生平见其临终前所撰《子刘子自传》,新、旧《唐书》本传,及今人卞孝所著《刘禹锡年谱》、《刘禹锡丛考》、《刘禹锡评传》。
刘禹锡以诗文称,哲理亦佳。
“早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称‘刘柳’,晚与居易为诗友,号‘刘白’”(《郡斋读书志》卷四上)。
存诗约800余首,名篇甚多。
评者谓其“无体不备,蔚为大家”(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
“乐府小章,优于大篇”(宋黄庭坚《跋刘梦得〈三阁辞〉》)。
“七言尤工”(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
“绝句尤工”(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
又谓其“始以议论入诗,下开杜紫微一派”。
“《竹枝》始于刘梦得,……后人仿为之者,总无能掩出其上也”(《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
刘禹锡“为诗用僻事,须有来处”(《刘宾客嘉话录》)之主张,为宋代江西诗派所信服(参阅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八),所撰之若干作品,已开江西诗派风气(参阅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一〇、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四八)。
其诗文合集,以《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较通行,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本《刘禹锡集》较完备。
注本有近人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證》。
全唐诗》编为1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6首,断句5句。
姚合唐 777 — 85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5?—855? 陕州(今河南陕县)人,郡望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
曾任武功县(今属陕西)主簿,世称“姚武功”。
晚任秘书少监卒谥懿,后人又称“姚少监”。
姚合为开元名相姚崇曾侄孙,父闬曾任相州临河县
宪宗元和十一年(816)进士第,历任武功主簿,监察殿中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户二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陕虢观察使秘书少监等职。
事迹散见新、旧《唐书》本传,《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及《唐才子传》卷六。
姚合诗与贾岛齐名,时有“姚贾”之称,且为晚唐苦吟一派诗人之宗主。
姚合诗以五律为主,朴茂工巧,圆稳清润,代表作为《武功县中作》30首,模写荒凉山色,凋弊风景,唯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以抒写其散诞放旷之情怀。
诗风近似贾岛,然较贾岛平淡浅近,晚唐诗僧齐己云:“冷淡闻姚监,精奇见浪仙
”(《还黄平素秀才卷》)姚合诗深为南宋四灵派诗人所推崇,然其诗取径太狭,器局狭小,所用料不过花、、鹤、僧、琴、药、、酒等物,而无感慨隽永味,元方回云:“大抵姚少监诗不及浪仙,有气格卑弱者。
”(《瀛奎律髓》卷二四)诗集有四部丛刊本《姚少监诗集》10卷。
姚合另编有《极玄集》2卷,选录王维祖咏等21人诗作,凡100首(今存99首)。
全唐诗》存诗7卷。
作品评论
《诗源辨体》
胡元瑞云:“晚唐二家:一家学贾岛,一家学姚合
方虚谷云:“诗有左无右,有右无左,前联佳矣,或后不称,起句是矣,缴句或非,有小结裹无欠涵容,其才与学殊不及浪仙也。
”予考《才调》、《三体》、《律髓》、《品汇》、《类苑》诸书,诸体仅得四五十篇,五言律如“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饶”、“移山入院宅,种竹上城墙”、“棋罢嫌无月,眼迟听尽砧”、“马为赊来贵,僮因借得顽”、“裁衣延野客,剪翅养山鸡”、“嚼花香满口,书竹粉粘衣”、“无载芦看,思山叠石为”等句,仅入晚唐纤巧,中亦间有近者。
但其人既在元和间,先已逗入晚唐纤巧,故晚唐诸家实多类之,非有意学之耳。
郑谷唐末 851 — ?
作品评论
《四库全书总目》
以《鹧鸪》诗得名,至有“郑鹧鸪”之称,而其诗格调卑下……方回瀛奎律髓》又称诗多用“僧”字,凡四十馀处。
自有句云:“诗无僧字格还卑。
”此与张端义贵耳集》谓诗句中有“梅花”二字便觉有清意者,同一雅中之俗,未可遽举为美谈。
至其他作,则往往于风调之中独饶思致。
汰其肤浅,撷其菁华,固亦晚唐之巨擘矣。
楼楚材
全宋诗
楼楚材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方回金陵幕时,曾携诗求见。
事见《桐江》卷三《跋楼楚材诗》。
孙内翰
全宋诗
孙内翰,名未详,与方回同时(《桐江续集》卷二八)。
汪崇亮
全宋诗
汪崇亮旌德(今属安徽)人。
澥裔孙。
方回曾跋其《白云漫稿》。
事见《桐江》卷三。
鲜于枢
全宋诗
鲜于枢字伯几,与方回有交(《桐江续集》卷一三)。
徐逊绵
全宋诗
徐逊绵,与方回同时(《桐江续集》卷二○)。
滕岑南宋 1137 — 1224
全宋文·卷六○六一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号龙岭老樵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
绍熙元年特奏名,筮仕徽州歙县,终更,丁母忧
再调温州平阳丞,秩满请祠,监南岳庙,凡五任。
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
有诗三十卷,号《无所可用集》。
有《钓台集》等三卷传世,计诗三百馀首。
方回滕元秀诗集序》(《桐江》卷一)。
徐文卿
全宋诗
徐文卿字斯远号樟丘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
朱熹弟子。
早年嗜游山水,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赵蕃等人唱和。
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始登进士第清同治玉山县志》卷七),未授官而死(《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
有《萧诗集》,已佚。
事见《水心》卷一二《徐斯远文集序》、《瀛奎律髓》卷二三方回评语,《宋元学案补遗》卷六九有传。
今录诗十一首。
方琢南宋 1174 — 12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4—1229 【介绍】: 徽州歙县人字元章
方回父。
宁宗嘉定七年上舍及第。
楚州教授,辟四川总领所措置籴买,兼准备差遣
因张福等红巾军起事,为言者论列。
后累迁权通判融州经略司檄委买马于邑横山,为钱宏祖诬劾,坐谪封州
吕午南宋 1179 — 1255
全宋诗
吕午(一一七九~一二五五)字伯可歙县(今属安徽)人。
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调乌程簿。
当涂丞,监温州天富北监盐场,知馀杭县
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以言罢。
入浙东提举常平章良朋幕,旋兼沿海制置司事,知龙阳县,为两浙转运司主管文字监三省枢密院门提辖封桩上库
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除太府寺簿,迁监察御史
三年,迁宗正少卿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出知泉州
二年,除浙东提点刑狱
三年,复入为监察御史,迁起居郎史院官。
四年丁母忧
闲居十二年宝祐三年卒,年七十七。
有《竹坡类藁》、《左史谏草》。
事见方回左史吕公家传》(《左史谏草》附),《宋史》卷四○七有传。
今录诗六首。
胡升宋末元初 1198 — 1281
全宋文·卷七八七二
胡升(一一九八——一二八一)字潜夫号定庵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淳祐十二年进士第,授国史编修
宝祐四年丁大全尤煜遭牵连,谪九江,徙临汝,再徙南安
咸淳九年被旨叙复,丐祠。
太平州司户参军
元至元十八年卒,年八十四。
著有《四书增释》、《丁巳杂稿》等。
方回《跋国史定庵胡公升丁巳杂稿》(《桐江》卷三),弘治徽州府志》卷八,《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九。
汪绩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三
汪绩徽州黟县(今安徽黟县)人。
嘉熙中临安府新城
方回桐江续集》卷三六《辅德庙碑》。
罗任臣南宋
全宋文·卷七七六○
罗任臣字毅卿理宗时隆兴府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一说徽州(治今安徽歙县)人。
见《新安文献志》卷七八引方回《渔隐丛话考》。
张道洽南宋 1205 — 12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5—1268 【介绍】: 衢州开化人字泽民号实斋
理宗端平二年进士
曾为池州签判,后辟襄阳府推官卒。
工诗,语似平淡而豪放之气不可掩。
有咏梅诗三百余首,篇有意,句有韵。
方回为作诗集序。
汪仪凤宋末元初 1207 — 1290
全宋文·卷七九九一
汪仪凤(一二○七——一二九○)字翔甫自号老山居士世称山泉先生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
吴自牧程元凤
嘉熙丁酉漕试第一。
以荐授迪功郎隆兴府司户参军,改辟下蔡县主簿,升淮东制置司干办公事,添差江东安抚司
通直郎,致仕,居里终身。
至元二十七年卒,年八十四。
著有《山泉类稿》四十二卷、《程文》六卷。
方回江东抚干通直郎汪公仪凤墓志铭》(《新安献志》卷九五上)。
程绍开宋末元初 1212 — 1281
全宋文·卷八○六三
程绍开(一二一二——一二八○),或作绍魁,字及甫号月岩信州贵溪(今江西贵溪)人。
两贡乡荐,宝祐四年伏阙上书,指斥丁大全
未几入太学,登咸淳四年进士乙科,授从事抚州州学教授临汝书堂山长。
宁海军节度推官
德祐初历礼、兵部架阁,再掌象山书院
至元十六年以疾卒,年六十九。
方回《宋象山书院山长月岩先生程公墓表》(《新安文献志》卷七○),《宋元学案》卷八四。
俞君锡南宋 1219 — ?
全宋诗
俞君锡(一二一九~?
),字仲畴莆田(今属福建)人。
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八。
有《竹屋诗稿》,方回为之作跋。
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三、《桐江》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