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李资谅
全宋诗
李资谅初名资训高丽仁州人
睿宗朝官刑部侍郎枢密院知奏事。
奉使如宋,徽宗赐宴睿谋殿。
归国后迁刑部尚书枢密院使
事见《高丽史》卷九五。
释净源北宋 1011 — 1088
师名净源
字伯常
姓杨氏
生而敏慧。
东京报慈寺海达大师得度。
奋志参寻。
初见华严承迁。
次见横海明覃。
后见长水子璿
尽得华严奥旨。
声誉籍甚。
住泉之清凉。
苏之观音。
杭之祥符
湖之宝阁。
秀之善住。
左丞蒲公守杭。
尊其道。
慧因院易禅为教。
命师居之。
所至。
缁素景慕。
师笔力遒劲。
合华严證圣正元二疏为一以便观览。
制华严楞严圆觉三忏法。
及作法华集义通要十四卷。
又疏解仁王般若等经。
高丽国王子为僧曰统义天。
航海而来。
问法于师。
朝廷遣侍讲杨杰馆伴。
化及外国。
其道可知矣。
元祐三年冬示寂。
茶毗。
得舍利无数。
瘗于慧因院之西北。
寿七十八。
先世泉之晋水人。
故学者以晋水称之。
赞曰。
法界无尽  一心洞明  奋厥馀力  诠释群经 作式垂范  聿有骏声  慕法者众  海国扬舲
净源
字伯长
杨氏子。
生而敏慧。
东京报慈寺海达大师得度。
奋志参寻。
初受华严于五台承迁。
次见横海明覃。
后谒长水璿法师
尽得华严奥旨。
四方宿学。
推为义龙。
声誉籍甚。
开法泉之清凉。
苏之观音。
杭之祥符
湖之宝阁。
秀之善住。
屡坐大道场。
阐扬圆顿极旨。
左丞蒲公守杭。
尊其道。
慧因院。
易禅为教。
请师居之。
道风大振。
师笔力遒劲。
合华严證圣正元二疏为一。
以便观览。
制华严楞严圆觉三忏法。
及作法华集义通要十四卷。
又疏解仁王般若等经。
义天者。
高丽国王第四子。
辞荣出家。
封祐世僧统
元祐初
入中国上表。
乞传贤首教。
归朝弘扬。
敕有司。
举可授法者。
诚法师对。
诚法师者。
东京觉严寺。
讲华严经。
历席既久。
学者依以扬声。
其为人。
纯至少缘饰。
高行远识。
近世讲人。
莫有居其右者。
上表举师自代。
曰。
臣虽刻意讲学。
识趣浅漏。
特以年运已往。
妄为学者所推。
今异国名僧。
航海问道。
宜得高识博闻者。
为之师。
窃见杭州慧因僧净源
精练教乘。
旁通外学
举以自代。
实允公议。
上可其奏。
朝奉郎杨亿馆。
伴至慧因
受法诸刹。
迎饯如行人礼。
初华严疏钞。
久已散坠。
义天持至咨决。
遂得复全。
义天。
业就还国
留金书华严三译本。
一百八十卷。
慧因
师乃建阁。
奉安之。
时称师为华严中兴之祖。
师。
之道遂大行海外矣。
元祐三年冬
示寂。
茶毗获舍利无数。
塔于院西北。
寿七十有八。
义天念法乳。
遣侍僧寿介等。
过海致祭焉。
师先世。
泉之晋水人。
故学者。
晋水法师
张御带北宋
全宋文·卷二五二七
张御带,不知其名,因带「带御器械」之职名,「带御器械」又称「御带」,故称「张御带」。
曾任池州知府,见《昭明太子事实》卷下《祭告祝文》原署。
又,据该书所载,元祐三年闰十二月八日敕赐昭明太子文孝」庙额。
张御带文中既称「文孝」,又曰「久已安于庙祀,尚未既于鸿名」,则必在赐额之初,因知其为元祐时人。
释义天北宋
义天者。
高丽国王第四子。
辞荣出家。
封祐世僧统
元祐初
入中国上表。
乞传贤首教。
归朝弘扬。
敕有司。
举可授法者。
诚法师对。
王颙北宋 1054 — 110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王颙 肃宗 文惠康正明孝大王 1095年—1105年
简介
王颙(1054年—1105年)高丽王朝第15任君主(1095年—1105年在位)。
字天常原名熙1101年因避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名讳而改名颙
他是高丽文宗之子,高丽顺宗高丽宣宗之弟,早年受封鸡林侯,后升为鸡林公,1095年消灭外戚李资义之势力,并接受侄儿高丽献宗之禅让而成为高丽国王
任内营建南京(今韩国首尔),铸造货币,晚年与完颜部女真交恶,用兵失利后设立“别武班”,强化军力。
死后庙号肃宗谥号明孝,葬于英陵。
洪兴祖宋 1090 — 1155
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政和八年上舍第,为湖州士曹
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后为太常博士
绍兴四年,上疏言时政,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
起知广德军,擢江东提刑,又历知、饶二州。
秦桧当国,言官争弹劾以媚兴祖坐尝作程瑀论语解》序,语涉怨望,编管昭州
绍兴二十五年卒,年六十六。
次年复其官,特赠直敷文阁
兴祖好古博学,著有《周易通义》、《系辞要旨》、《春秋本旨》、《古文孝经序赞》、《老庄本旨》、《韩子年谱》(存)、《楚辞补注》(存)等。
见《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等。
王楷南宋 1109 — 114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王楷 仁宗 克安恭孝大王 1123年—1146年
简介
王楷(1109年—1146年)高丽王朝第17任君主(1122年—1146年在位)。
字仁表原名构,是高丽睿宗王俣顺德王后李氏所生之子,1115年被立为王太子1122年继承王位,到1126年为止由其外祖父李资谦执政
王楷在位前半期,统治集团内讧频繁,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1126年王楷欲除李资谦未果,旋在拓俊京的帮助下打倒李资谦,翌年又流放拓俊京。
其后宠信和尚妙清,妙清等在劝王楷迁都西京(今平壤)、征伐金朝、称帝元均未果后,于1135年西京发动叛乱,次年被金富轼镇压,政局才安定下来。
王楷在位时正逢金朝兴起、灭辽侵宋之际,高丽1126年金朝称臣,1142年金朝册封王楷高丽国王,在这期间宋朝先后要求高丽协助攻金和假道入金,均被高丽拒绝,高丽宋朝的邦交也宣告终结。
王楷死后庙号仁宗谥号恭孝,葬于长陵
王来南宋 1117 — 11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7—1178 【介绍】: 陈州宛丘人字致君
王俣子。
高宗建炎中与父奔馀姚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
监察御史右正言
乾道中以直秘阁温州
淳熙四年国子司业
自幼至老,无一日去书。
文章法先秦,诗法《三百篇》,书法钟、王。
有《西汉决疑》及《王司业集》。
王中行南宋 1158 — 12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8—1210 【介绍】: 宋绍兴馀姚人字知复
王俣孙。
早岁颖悟,熟谙经史。
以遗恩补官,为武义县簿,迁慈溪,改知建德
为政以德,视民如子。
官至奉议郎致仕。
王瑄明初
维基
王瑄(14世纪—15世纪),字廷璧浙江湖州府长兴县人
王瑄的父亲王彦诚在明初由滁州移居长兴,协助耿炳文守城有功,他则是永乐六年(1408年)举人十三年(1415年)进士,获授兵部主事,曾出使湖广监督采木有惠政,升刑部郎中,遇上有囚犯越狱,有数十名死囚却没有逃去,审讯时都说:「王郎中必定不会冤枉我。
」皇帝得知后,刑部全部官员都获罪,只有他免罪;在南直隶理刑遇上旱灾,他赈济流亡,又修复昆山常熟的水利,人民感德。
之后他升任湖广按察司副使正统十四年(1449年)湖广按察使,多次平反案件,到景泰二年(1451年)入觐,他因为清贫获减免二十石运粮,不久因为年老被勒令冠带閒住,回乡后曾令僧人收葬路中遗骸,去世后由魏骥为他写下墓志铭。
儿子王俣成化二年进士,官至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