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云亭(原注:在真州东园。) 宋 · 洪兴祖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黄云收尽绿针齐,江北江南水拍堤。
野老扶携相告语,儿童今始识锄犁(明申嘉端隆庆《仪真县志》卷一四)。
句 宋 · 洪兴祖
押锡韵
愿公十袭勿浪出,六丁取将飞辟历(宋洪迈《容斋五笔》卷三 《容斋五笔》:先忠宣公在乡邦日,招两使者会集,出所将宣和殿书画旧物示之,提刑洪庆善作诗云云。)。
言李彭年孝行奏(绍兴十年八月)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宋会要辑稿》礼六一之一○(第二册第一六九二页)
本军广德县左迪功郎李彭年,言行有常,乡里称孝。昨者贼兵入境,彭年二亲相继被害,冒犯白刃,收敛营葬,追慕哀恸,人不忍闻。除丧累年,蔬食饮水,誓终此身,语及其亲,凄怆泣下,出于至诚。委有显迹,可以激励风俗。
韩子年谱序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三六
欧阳文忠公言,天圣以来,学者多读韩文,而患集本讹舛。惟余家本,屡更校正。后集录古文,得石刻如《罗池》、《黄陵》之类,以校余家本,舛缪尤多。若《田弘正碑》,则又尤甚。盖由诸本不同,往往妄加改易,而印本初未必误。乃知文字之传久而转失其真者多矣。则校雠之际,决于取舍,不可不慎也。颜之推云:「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信哉斯言。予校韩文,以唐本、监本、柳开、刘烨、朱台符、吕夏卿、宋景文、欧阳公、宋宣献王仲,至孙元忠、鲍钦止,及近世所行诸本参定,不敢以私意改易,凡诸本异同者兼存之。考岁月之先后,验前史之是非,作《年谱》一卷;其不可以岁月系者,作《辨證》一卷;所不知者,阙之。宣和乙巳夏四月四日,荆林东斋洪兴祖书。
按:《韩子年谱》卷首,粤雅堂丛书《韩柳年谱》本。
韩子年谱后记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韩子年谱》卷末
仆初作《昌黎年谱》,叙《淮西事宜状》在元和九年,孙公伯野辨其非是。乙巳岁再加考正而增广之。兴祖记。
农书后序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七七
西山陈居士于六经诸子百家之书,释老氏黄帝神农氏之学,贯穿出入,往往成诵,如见其人,如指诸掌。下至术数小道,亦精其能。其尤精者《易》也。平生读书,不求仕进,所至即种药治圃以自给。绍兴己巳,自西山来访予于仪真,时年七十四。出所著《农书》三卷,曰:「此吾閒中事业,不足拈出,然使沮溺耦耕之徒见之,必有忻然相契处。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先圣之言,吾志也;樊迟之学,吾事也。是或一道也」。仆喜其言,取其书读之三复,曰:「如居士者可谓士矣」。因以仪真《劝农文》附其后,俾属邑刻而传之。丹阳洪兴祖序。
按:《农书》卷末,知不足斋丛书本。
方氏泊宅编序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泊宅编》卷首
泊宅翁学博而志刚,少时谓功名可力取,不肯与世俯仰。晚得一官,益龃龉不合,慨然叹曰:「大丈夫不为人则为己。先圣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乃取浮图、老子性命之说,参合其要,以治心养气,反约而致柔,年老而志不衰。酒后耳热,抵掌剧谈,道古今理乱、人物成败,使人听之竦然忘倦。时出句律,意匠至到。扁舟苕、霅之上,侣婵娟,弄明月,兴之所至,辄悠然忘归。使翁少而遇合,未必如岁晚所得之多也。一日过予于桐汭,出所著《泊宅编》示予。予曰:「此翁笔端游戏三昧耳,胸中不传之妙,盍为我道其崖略」?翁默然无言,予因书以序之。丹阳洪兴祖庆善。
春秋本旨序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三
三代各立一王之法,其末皆有弊。《春秋》经世之大法,通万世而无弊。
《春秋》本无例,学者因行事之迹以为例;犹天本无度,历者即周天之数以为度。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学者独求于义,则其失迂而凿;独求于例,则其失拘而浅。
跋天隐子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能改斋漫录》卷五
吴筠尝作《明真辨伪》、《辅正除邪》、《辨方正惑》三论,诋释氏以尊道家之说。使筠而知道,则此书不作矣。司马子微得天隐子之学,其著《坐忘论》云:「惟灭动心,不灭照心。不依一物,而心常住。有事无事,常若无心,此谓真定。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谓真慧。慧而不用,心与道冥。行而久之,自然得道」。其所造如此,岂复较同异于名字之间邪?
跋蔡君谟笔迹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公入谏省,时年尚少,以书白其大人,以为见事不言,非为臣之道。公之诸孙尝出以示仆,读之三复不能释手。呜呼,前辈忠厚之风不复见矣!此轴与昏氏家问,益见往来亲尔之意。其赞宾客公休致一帖尤可爱。丹阳洪兴祖书。
按:《石渠宝笈三编》第二五函第一册。
天台县学记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赤城集》卷七
天台为山,瑰富壮丽。昔人于此冥搜远寄,追王乔应真于疑似恍惚之间,而不知赤城所据,灵溪所濯,其下必有俊伟不群之士,可与风舞雩而休杏坛者,顾所以引而致之之道未至尔。与其仿佛于所闻,孰若合沓乎所见;与其遗世而不返,孰若逢时而一鸣。吾友赞皇李君之为是邑也,圣神在位,登崇俊良,加惠远迩,富而教之。成均首善,郡邑承命,于是奋然度材鸠工起废一新之,而其民不知。经始于丙寅之冬,落成于丁卯之夏。中祀先圣,旁集诸生。成人小子,肩摩袂属,弦歌讲诵,洋洋盈耳。所谓俊伟不群之士,既出而为之师,且与其长论所谓达才而善俗者。是岁贡于礼部者五人,齿于乡饮者数百人,文质彬彬,有邹鲁之风焉。呜呼!使天下之为邑者皆如李君,吾知泮水之有人;使泮水之为师儒者亦复如是,吾知成均之多士。抑尝闻之,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孔子盖辙环天下,而七十子之徒不皆生于鲁而老于鲁也。古有分土无分民,比闾族党非一方之民,则庠序学校非一乡之士。周家德行道艺之举,盖取天下之善士,岂求于一乡一国而已也耶?成均古制也,郡邑之学必占籍乃得肄业,非古也。乡使是邑无所谓俊伟不群者,则如之何?学者不可一日无师,模不模,范不范,扬子云非之。故愚既为李君书其事,又举是说以告来者。李君名亦,字原仲。观其所立,可知其人矣。
辨韩退之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能改斋漫录》卷九
豪,今认作濠。唐《地理志》云:「濠,初作豪。元和三年,刺史崔公表请其事,由是改为濠,取水名也」。退之作记,在贞元十五年,尚为豪。诸本作濠,误矣。
原学示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洙泗之上,其徒三千。孰不嗜学?独称颜渊。言语文字,举世莫传。箪瓢陋巷,乐以忘年。人之所欲,我以为愆;人之所忽,我以为先。于过不贰,于怒不迁。以信为禾,以心为田。以诚为舟,以道为川。隆师由礼,既约且专。求仁得仁,既大且全。语之不惰,瞻之在前。回坐忘矣,人貌而天。用舍行藏,与立与权。禹稷同道,孔孟是贤。请循其本,夫孰能然?不善必得,得善拳拳。比之牧羊,视后以鞭。勤而行之,交臂比肩。毋曰道远,半涂而还;毋曰事难,几成而捐。莫近于学,如鱼在筌;莫易于学,如井出泉。资深逢原,乐莫大焉。有发必中,如鞲遂弦。《大学》之道,《中庸》之篇。勉哉士子,毋怠益虔。
按:嘉靖《南畿志》卷五八,嘉靖十三年刻本。
祭陈唯室文 宋 · 洪兴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九、《唯室集》卷五《附录》、道光《震泽镇志》卷一二
呜呼齐之,力学究微。材足以发其所学,言足以行其所知。自视古人,阔略等夷。强禦弗畏,小官弗卑。湖阴一尉,牛刀割鸡。贪夫为之革面,偷儿莫敢潜窥。志达则已,不露角圭。朅来震泽,养气待时。扁舟过我,麈尾相挥。老马伏枥,知我者希。君气如虹,挑战出奇。论语慷慨,远到不疑。我适临安,君病在兹。云何不淑,而至于斯!堂有寿母,室有孤嫠。松楸云远,归葬未期。抚棺一恸,涕泗交颐。呜呼!自古皆有死,颜冉其如台。吾子平日自谓达性命之理,故应神明超轶而无所绁羁。聊陈薄奠,以写我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