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載記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中觀部類
事彙部類
太玄部
續道藏
萧 锐贞观中汾州刺史
闾丘珦贞观中武乡令
韦怀质贞观中繁峙令
李义琰贞观中太原尉
张文瓘贞观中并州 参军
杜正伦
贞观末石州刺史
崔 翳高宗永徽元年曲沃令
李 宽永徽二年晋州刺史
李 孝永徽三年并州都督
柴令武永徽 (第 30b 页)
闾丘珦贞观中武乡令
韦怀质贞观中繁峙令
李义琰贞观中太原尉
张文瓘贞观中并州 参军
杜正伦
崔 翳高宗永徽元年曲沃令
李 宽永徽二年晋州刺史
李 孝永徽三年并州都督
柴令武永徽 (第 30b 页)
亦千馀人更复年别新加实非处置之法望请釐革
稍清其选 中书令杜正伦 亦言入流者多为政之弊
公卿以下惮于改作事竟不行
武后初试选人皆糊名后以为非委任之方罢之务收
人心士 (第 11a 页)
稍清其选 中书令杜正伦 亦言入流者多为政之弊
公卿以下惮于改作事竟不行
武后初试选人皆糊名后以为非委任之方罢之务收
人心士 (第 11a 页)
观风俗使
唐贞观八年分遣萧瑀李靖杨恭仁王圭窦静李大亮
刘德威皇甫无逸韦挺李袭誉张亮 杜正伦 赵智等巡
省天下延问疾苦观风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以后
不复置
巡察按察巡抚等使
贞观二十年遣大理 (第 12b 页)
唐贞观八年分遣萧瑀李靖杨恭仁王圭窦静李大亮
刘德威皇甫无逸韦挺李袭誉张亮 杜正伦 赵智等巡
省天下延问疾苦观风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以后
不复置
巡察按察巡抚等使
贞观二十年遣大理 (第 12b 页)
马消难 浮阳长公主适李千学
文宣女 东安公主适段深 义宁公主适斛律武都
中山长公主适段宝鼎 公主适潘子晃
周文帝女 霍国公主适贺拔纬 襄乐公主适韦世
康 襄阳公 主适窦毅 永富公主适史雄 顺阳
公主适隋滕穆王杨瓒 西河长公主适刘昶 新
兴公主适苏威(字文/护 …… (第 18a 页)
者太平安乐长宁是也唯元宗之女皆以
美名名之
世祖一女 同安公主适王裕
高祖十九女 长河公主适冯少师 襄阳公 主适窦
诞 平阳昭公主适柴绍(主及柴绍起兵佐高祖取/长安武德六年薨葬加前)
(后部羽葆鼓吹大路麾 …… (第 21b 页)
昱 燕国襄穆公主适回纥武义成功可汗
顺宗十一女 汉阳公主适郭鏦 梁国恭靖公主适
郑何 东阳公主适崔把 西河公主适沈翚 云
安公主适刘士泾 襄阳公 主适张克礼 浔阳公
主 平恩公主 邵阳公主(并为/道士)临汝公主(早/卒)虢国
公主适王承系
宪 (第 26b 页)
文宣女 东安公主适段深 义宁公主适斛律武都
中山长公主适段宝鼎 公主适潘子晃
周文帝女 霍国公主适贺拔纬 襄乐公主适韦世
康 襄阳公 主适窦毅 永富公主适史雄 顺阳
公主适隋滕穆王杨瓒 西河长公主适刘昶 新
兴公主适苏威(字文/护 …… (第 18a 页)
者太平安乐长宁是也唯元宗之女皆以
美名名之
世祖一女 同安公主适王裕
高祖十九女 长河公主适冯少师 襄阳公 主适窦
诞 平阳昭公主适柴绍(主及柴绍起兵佐高祖取/长安武德六年薨葬加前)
(后部羽葆鼓吹大路麾 …… (第 21b 页)
昱 燕国襄穆公主适回纥武义成功可汗
顺宗十一女 汉阳公主适郭鏦 梁国恭靖公主适
郑何 东阳公主适崔把 西河公主适沈翚 云
安公主适刘士泾 襄阳公 主适张克礼 浔阳公
主 平恩公主 邵阳公主(并为/道士)临汝公主(早/卒)虢国
公主适王承系
宪 (第 26b 页)
城者赏之冬十月己酉嗣召长孙嵩等
还司马休之寻卒于魏(卒子/恤翻)魏赐国璠爵淮南公道赐
爵池阳子鲁轨爵 襄阳公 刁雍表求南鄙自效嗣以雍
为建义将军(建义将军魏以是号宠刁雍/言使之建义以复父兄之仇)雍聚众于河
济之 (第 17b 页)
还司马休之寻卒于魏(卒子/恤翻)魏赐国璠爵淮南公道赐
爵池阳子鲁轨爵 襄阳公 刁雍表求南鄙自效嗣以雍
为建义将军(建义将军魏以是号宠刁雍/言使之建义以复父兄之仇)雍聚众于河
济之 (第 17b 页)
之议遂寝 初鲁宗之奔魏(晋安帝义熙/十一年鲁宗)
(之自襄阳奔秦十/三年秦亡奔魏)其子轨为魏荆州刺史 襄阳公 镇长
社常思南归以昔杀刘康祖及徐湛之父(刘康祖父虔/之徐湛之父)
(达之义熙十一/年为鲁轨所杀)故不 (第 8a 页)
(之自襄阳奔秦十/三年秦亡奔魏)其子轨为魏荆州刺史 襄阳公 镇长
社常思南归以昔杀刘康祖及徐湛之父(刘康祖父虔/之徐湛之父)
(达之义熙十一/年为鲁轨所杀)故不 (第 8a 页)
周帝)
(甚敬焉案房玄龄唐高祖实录云武帝纳突厥/女陋而无宠太穆皇后劝帝强抚慰之今从之)神武公
窦毅尚 襄阳公 主(神武郡公拓拔魏/置神武郡于尖山)生女尚幼密言于
帝曰今齐陈鼎峙(齐陈及周/三国鼎峙)突厥方彊愿舅 (第 16b 页)
(甚敬焉案房玄龄唐高祖实录云武帝纳突厥/女陋而无宠太穆皇后劝帝强抚慰之今从之)神武公
窦毅尚 襄阳公 主(神武郡公拓拔魏/置神武郡于尖山)生女尚幼密言于
帝曰今齐陈鼎峙(齐陈及周/三国鼎峙)突厥方彊愿舅 (第 16b 页)
毅之女闻隋受禅自投堂下抚膺太息曰恨我不为
男子救舅氏之患(抚与拊同拍也膺胸也/太息愤而舒气长也)毅及 襄阳公
主掩其口曰汝勿妄言灭吾族毅由是奇之及长以适
唐公李渊渊炳之子也(炳周柱国李虎之子李渊始/见于此长知两 (第 5a 页)
男子救舅氏之患(抚与拊同拍也膺胸也/太息愤而舒气长也)毅及 襄阳公
主掩其口曰汝勿妄言灭吾族毅由是奇之及长以适
唐公李渊渊炳之子也(炳周柱国李虎之子李渊始/见于此长知两 (第 5a 页)
之炀帝/改左右翊卫唐复旧歆许金翻)助并州总管齐王元
吉守晋阳诞抗之子也(窦抗后兄也/并卑盈翻)尚帝女 襄阳公 主
元吉性骄侈奴客婢妾数百人好使之被甲戏为攻战
(好呼到翻下同/被皮义翻下同)前后死伤甚众元吉亦尝被 (第 12b 页)
吉守晋阳诞抗之子也(窦抗后兄也/并卑盈翻)尚帝女 襄阳公 主
元吉性骄侈奴客婢妾数百人好使之被甲戏为攻战
(好呼到翻下同/被皮义翻下同)前后死伤甚众元吉亦尝被 (第 12b 页)
也(论语载孔/子之言)惜哉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
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
犹当虚已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
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
(行下/孟翻)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也 畿内有蝗辛卯上入苑中(出玄武门/北入禁苑)见蝗掇数枚
(掇丁活翻又陟/劣翻拾取也)祝之曰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
之肺肠举手欲吞之左右谏曰恶物或成疾上曰朕为
民受灾(为于/伪翻)何疾之避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 上曰
朕每临朝欲发一言未尝不三思(朝直遥翻三息/暂翻又如字)恐为
民害是以不多言给事中知起居事 杜正伦 曰臣职在
记言(古者有左右史天子言则左史书之动则右史书/之隋始置起居舍人贞观二年省起居舍人移其)
( (第 39a 页)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
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
犹当虚已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
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
(行下/孟翻)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也 畿内有蝗辛卯上入苑中(出玄武门/北入禁苑)见蝗掇数枚
(掇丁活翻又陟/劣翻拾取也)祝之曰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
之肺肠举手欲吞之左右谏曰恶物或成疾上曰朕为
民受灾(为于/伪翻)何疾之避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 上曰
朕每临朝欲发一言未尝不三思(朝直遥翻三息/暂翻又如字)恐为
民害是以不多言给事中知起居事 杜正伦 曰臣职在
记言(古者有左右史天子言则左史书之动则右史书/之隋始置起居舍人贞观二年省起居舍人移其)
( (第 39a 页)
(洒所卖翻扫素/报翻又并如字)宜
皆出之任求伉俪(伉苦浪翻/俪郎计翻)于是遣尚书左丞戴胄给
事中洹水 杜正伦(洹水县周建德六年分临漳/东北界置属魏州洹于元翻) 于掖庭
西门简出之(掖音/亦)前后所出三千馀人 己未突厥寇
边(厥九/勿翻)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古长城 (第 2a 页)
皆出之任求伉俪(伉苦浪翻/俪郎计翻)于是遣尚书左丞戴胄给
事中洹水 杜正伦(洹水县周建德六年分临漳/东北界置属魏州洹于元翻) 于掖庭
西门简出之(掖音/亦)前后所出三千馀人 己未突厥寇
边(厥九/勿翻)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古长城 (第 2a 页)
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臣所不取也上皇
大悦殿上皆呼万岁 帝谓左庶子于志宁右庶子 杜
正伦 曰朕年十八犹在民间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
及居大位区处世务犹有差失况太子生长深宫(处昌/吕翻)
(长知 (第 13a 页)
大悦殿上皆呼万岁 帝谓左庶子于志宁右庶子 杜
正伦 曰朕年十八犹在民间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
及居大位区处世务犹有差失况太子生长深宫(处昌/吕翻)
(长知 (第 13a 页)
也王者发言出令可不慎哉
上曰盖苏文弑其君而专国政(见上卷/十六年)诚不可忍以今
日兵力取之不难但不欲劳百姓吾欲且使契丹靺鞨
扰之何如(契欺讫翻又音/吃靺鞨音末曷)长孙无忌曰盖苏文自知罪
大畏大国之讨必严设守备陛下姑为之隐忍(为于/伪翻)彼
得以自安必更骄惰愈肆其恶然后讨之未晚也上曰
善(观此则知帝之雄心末/尝一日不在高丽也)戊辰诏以高丽王藏为上桂
国辽东郡王高丽王遣使持节册命(丽力知翻/使疏吏翻) 丙子
徙东莱王泰为顺阳王 初太子承乾失德上密谓中
书侍郎兼 左庶子杜正伦 曰吾儿足疾乃可耳但疏远
贤良狎昵群小卿可察之(言承乾之足不良于行犹云/可也若其远贤良近群小则)
(不 (第 12a 页)
可不谏诲之远/于愿翻昵尼质翻)果不可教示当来告我 正伦 屡諌不
听乃以上语告之太子抗表以闻上 (第 12a 页)
正伦 漏泄对曰
臣以此恐之冀其迁善耳上怒 (第 12a 页)
正伦 为榖州刺史及 …… (第 12a 页)
承乾败秋七月辛卯复左迁 正伦 为交州都督(复扶/又翻)初
魏徵尝荐 (第 12b 页)
正伦 及侯君集有宰相材请以君集为仆射
且曰国家安不忘危不可无大将诸卫兵马宜委君集
专知上以君集好誇诞不用( (第 12b 页)
将即亮翻/好呼到翻)及 正伦 以罪黜
君集谋反诛上始疑徵阿党又有言徵自录前后諌辞
以示起居郎褚遂良者上愈不悦乃罢叔玉尚主而踣
所撰 (第 12b 页)
上曰盖苏文弑其君而专国政(见上卷/十六年)诚不可忍以今
日兵力取之不难但不欲劳百姓吾欲且使契丹靺鞨
扰之何如(契欺讫翻又音/吃靺鞨音末曷)长孙无忌曰盖苏文自知罪
大畏大国之讨必严设守备陛下姑为之隐忍(为于/伪翻)彼
得以自安必更骄惰愈肆其恶然后讨之未晚也上曰
善(观此则知帝之雄心末/尝一日不在高丽也)戊辰诏以高丽王藏为上桂
国辽东郡王高丽王遣使持节册命(丽力知翻/使疏吏翻) 丙子
徙东莱王泰为顺阳王 初太子承乾失德上密谓中
书侍郎兼 左庶子杜正伦 曰吾儿足疾乃可耳但疏远
贤良狎昵群小卿可察之(言承乾之足不良于行犹云/可也若其远贤良近群小则)
(不 (第 12a 页)
可不谏诲之远/于愿翻昵尼质翻)果不可教示当来告我 正伦 屡諌不
听乃以上语告之太子抗表以闻上 (第 12a 页)
正伦 漏泄对曰
臣以此恐之冀其迁善耳上怒 (第 12a 页)
正伦 为榖州刺史及 …… (第 12a 页)
承乾败秋七月辛卯复左迁 正伦 为交州都督(复扶/又翻)初
魏徵尝荐 (第 12b 页)
正伦 及侯君集有宰相材请以君集为仆射
且曰国家安不忘危不可无大将诸卫兵马宜委君集
专知上以君集好誇诞不用( (第 12b 页)
将即亮翻/好呼到翻)及 正伦 以罪黜
君集谋反诛上始疑徵阿党又有言徵自录前后諌辞
以示起居郎褚遂良者上愈不悦乃罢叔玉尚主而踣
所撰 (第 12b 页)
侍郎宇文节中书侍郎柳奭
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奭亨之兄子(柳亨西魏尚书左仆/射庆之孙窦诞之婿)
(也亨妻即 襄/阳公 主之女)王皇后之舅也 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
阿史那贺鲁(骁坚/尧翻)招集离散庐帐渐盛闻太宗崩谋袭
取西 (第 21b 页)
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奭亨之兄子(柳亨西魏尚书左仆/射庆之孙窦诞之婿)
(也亨妻即 襄/阳公 主之女)王皇后之舅也 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
阿史那贺鲁(骁坚/尧翻)招集离散庐帐渐盛闻太宗崩谋袭
取西 (第 21b 页)
李纲著节于/隋唐之间) 壬申赦天下改元
二月辛亥赠武士彟司徒赐爵周国公(彟一/虢翻) 三月
以度支 侍郎杜正伦 为黄门侍郎同三品(显庆元年改/户部为度支)
(度徒/洛翻) 夏四月壬子矩州人谢无灵举兵反(矩州诸蛮 …… (第 4b 页)
黜玄说又武德中冬至及孟夏雩祭/皇地祗于方丘神州地祗于北郊今亦合为一祀)
辛未以礼部尚书许敬宗为侍中兼 度支尚书杜正伦
为兼中书令 冬十月戊戌上行幸许州(许州汉颖川/郡地东魏立)
(南郑州后周改许州因古许国以名州/也至京 …… (第 14a 页)
是岁诏自今僧尼不得受父母及尊者礼拜(尼女/夷翻)所
司明有法制禁断(有当作为/断音短) 以吏部侍郎刘祥道为
黄门侍郎仍知吏部选事(选须绢/翻下同)祥道以为今选司取
士伤滥每年入流之数过一千四百杂色入流曾不铨
简(杂色补官者谓之流外官/入流内叙品谓之入流)即日内外文武官一品至
九品凡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约准三十年则万三千
馀人略尽矣(即日者即/今日也)若年别入流者五百人(别彼/列翻)足
充所须之数望有釐革既而 杜正伦 亦言入流人太多
上命 (第 18a 页)
正伦 与祥道详议而大臣惮于改作事遂寝祥道
林甫之子也(刘林甫贞观初为吏/部侍郎请四时听选)
三年春正月戊子 …… (第 18a 页)
而义府贪冒无厌(冒莫北翻/厌于盐翻)母
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狱其门如市多树朋党倾动朝
野(朝直/遥翻) 中书令杜正伦 每以先进自处(处昌/吕翻)义府恃恩
不为之下由是有隙与义府讼于上前上以大臣不和 …… (第 19b 页)
两责之十一月乙酉贬 正伦 横州刺史义府普州 (第 20a 页)
刺史
正伦 寻卒于横州(横州汉广郁高梁之地晋武帝太康/七年置宁浦郡梁分置简阳郡隋置)
(简州大业废为宁浦县属郁林 (第 20a 页)
二月辛亥赠武士彟司徒赐爵周国公(彟一/虢翻) 三月
以度支 侍郎杜正伦 为黄门侍郎同三品(显庆元年改/户部为度支)
(度徒/洛翻) 夏四月壬子矩州人谢无灵举兵反(矩州诸蛮 …… (第 4b 页)
黜玄说又武德中冬至及孟夏雩祭/皇地祗于方丘神州地祗于北郊今亦合为一祀)
辛未以礼部尚书许敬宗为侍中兼 度支尚书杜正伦
为兼中书令 冬十月戊戌上行幸许州(许州汉颖川/郡地东魏立)
(南郑州后周改许州因古许国以名州/也至京 …… (第 14a 页)
是岁诏自今僧尼不得受父母及尊者礼拜(尼女/夷翻)所
司明有法制禁断(有当作为/断音短) 以吏部侍郎刘祥道为
黄门侍郎仍知吏部选事(选须绢/翻下同)祥道以为今选司取
士伤滥每年入流之数过一千四百杂色入流曾不铨
简(杂色补官者谓之流外官/入流内叙品谓之入流)即日内外文武官一品至
九品凡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约准三十年则万三千
馀人略尽矣(即日者即/今日也)若年别入流者五百人(别彼/列翻)足
充所须之数望有釐革既而 杜正伦 亦言入流人太多
上命 (第 18a 页)
正伦 与祥道详议而大臣惮于改作事遂寝祥道
林甫之子也(刘林甫贞观初为吏/部侍郎请四时听选)
三年春正月戊子 …… (第 18a 页)
而义府贪冒无厌(冒莫北翻/厌于盐翻)母
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狱其门如市多树朋党倾动朝
野(朝直/遥翻) 中书令杜正伦 每以先进自处(处昌/吕翻)义府恃恩
不为之下由是有隙与义府讼于上前上以大臣不和 …… (第 19b 页)
两责之十一月乙酉贬 正伦 横州刺史义府普州 (第 20a 页)
刺史
正伦 寻卒于横州(横州汉广郁高梁之地晋武帝太康/七年置宁浦郡梁分置简阳郡隋置)
(简州大业废为宁浦县属郁林 (第 20a 页)